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韵味儿”少年书邂逅小学国语老课本文/云之端透过那一帧帧工笔线描的插图,一行行竖排的繁体字、一篇篇隽永的课文,作为一名编辑,我仿佛重新发现了汉语的美,呼吸到来自那个年代的一股清新蓬勃的气息。并且,这3套老课本也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国时期不少人念完小学之后,便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中国“气韵”老课本第一眼吸引我的与其说是内容,不如说是版式和装帧。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小雪初级学生用)。这套读本的字体选用颜体楷书,结构方正,笔力雄健,富于阳刚之美,即所谓“颜筋”。在印刷史上,颜体也是自宋以后的主要印刷体。可以想见,儿童日日面对这样的国语课本,天长日久,入之于眼得之于心,执笔写字自会受其熏染,其作用相当于书法字帖。读本一页一课,每课均有插图,采用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均寥寥几笔勾出,活泼灵动,意趣盎然,便觉一股扑面而来的中国气韵。因所选课文多为韵文,故排列不求上下对齐,而是一行行参差错落,配上优美方正的颜体楷书,犹似一串串珠子叮叮当当落在纸页上,产生节奏之美。如第15课手拉手:“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慢慢走。”书页上6个小朋友手拉着手,排着队向着斜上方做行走状。画面上方的文字也相应地排成4行,向斜上方成雁行铺展,整幅画面呈鲜明的动感。这样的设计,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点上,商务国语教科书(小雪初级学生用)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课文字体也为颜体楷书,插图亦为工笔白描,十分简约素净。而开明国语课本为丰子恺先生作图,质朴自然,充满童趣,一副大家气派,与叶圣陶先生编写的课文相得益彰。相比于今天满纸卡通人物的彩色小学课本,老课本只有黑白两色,却别有一种平和、朴素之美,让人想起意境悠远的中国水墨画,想起中国乡村的白墙黑瓦。老课本将中国文学之美、书法之美和绘画之美融于一体,在装帧设计上不照搬当时西方教科书,而是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创造出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现代国语教科书的样式,比之传统私塾读物大大前进了一步。儿童使用这样的国语课本,得到的不仅仅是母语能力的提高,还有对中国书法、绘画的欣赏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审美观属于中国人的审美观。修身国文民国老课本的另一特点是教给儿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常识。如初版于1917年的商务国语教科书,从课文目录便可看出编写者的意图:1.入学;2.敬师;3.爱同学;4.课室规则;5.操场规则;6.仪容;7.早起;8.清洁;9.应对;10.孝父母.透过这些条目,我们看到的是弟子规的影子,即中国上千年来传统启蒙教育的核心:童蒙养正,固本培元。但老课本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采用大量儿童日常生活的小场景来达到教育目的。对于一些儿童一时不易领悟的“大道理”,老课本往往能用浅近通俗的事例来说明。如读书一课,课文曰:“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一问一答之间,点出了“读书”的要义,朴素而深蕴。儿童一旦记住,便终身难忘。我不禁想起古时私塾的开笔礼:儿童入学第一天,须用毛笔描一个大大的“人”字,意含“读书成人”。由此可见,民国老课本与传统一脉相承。可惜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却找不到这样的内容了。这些课文均从儿童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反对空洞说教,注重趣味性与潜移默化,背后则处处看到“教化”的影子,即在小学阶段便树立中国传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为将来的立身处世奠定基础,难怪当初有的国文课本称之为“修身国文”。天真可掬开明老课本的编者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合于语文训练,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是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提到儿童文学,我们往往会想起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外国童话。在中国文学源流中,似乎没有儿童文学这个类别,较为合适儿童阅读的除了成语故事之外,还有鲁迅在阿长与一文中说的“我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因为里头有“开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这些资源用作国语教材固然有其重要价值,但作为现代儿童的精神食粮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新的形势与内容。而这一回,老课本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尤其是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此读本为魏冰心等编写,上世纪30年代出版,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最早用用白话文编写的教科书之一。书中采用了大量带有童话色彩的想象丰富的小故事,如小猫要过河:“小猫要过河,不会游水,他向鹅借船,鹅说,我没有船。小猫说,你的身体不像船吗?你的脚不像两把桨吗?鹅笑着说,请你就上船吧。”故事中小猫的聪明伶俐,鹅的雍容大度,跃然纸上。还有的课文不仅想象丰富,且富于诗情画意。如梧桐叶一课:“梧桐叶落在池里,金鱼说:这是我的伞。他就躲在叶子地下。梧桐叶落在河里,小虾说:这是我的船。他就站在叶子上面。梧桐叶落在园里,燕子说:这是家里寄来的信,叫我回去啦。”文中金鱼、小虾、燕子个个个性鲜明,特别是燕子最后说的话,一派天真可掬,令人忍俊不禁。这些课文配上同样清新隽永的插图,在孩子们眼前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它开启儿童的灵性,滋养儿童的心灵,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育儿童对世间万物的大爱,背后蕴含着“博爱、平等”的民主思想。这是最富于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其价值一点不亚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只是我不禁疑惑:这些满腹“之乎者也”的旧式读书人,何以能写出如此清新明丽又富于现代气息的童话?也许,传统本身并不等于“腐朽”和“僵死”,而恰恰相反,传统内部潜藏着无穷的自我更新的因子,但这些因子需要被“激活”需要在与异质因子的碰撞中获得重生,一如经过嫁接之后的百年老树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养人格,扩德量民国老课本的编者有一特点,多为当时的文化大家,如蔡元培、张元济、王云五、顾颉刚、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等。他们一方面有坚实的旧学根底,深谙传统之道;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能开风气之先。他们之所以愿意俯身下来,不辞辛苦的为孩子们编写国文、国语课本,其原因在于小学课本是一个民族的奠基工程。因此,老课本处处教人看到编写者“奠基”的用意: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即梁启超当年提出的口号新民。民国时期相对宽松的教科书审批制度,使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据资料记载,自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期,国民政府对教材编写采用审定制,允许各民间出版机构自由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教育部根据统一制定的课程标准对其进行审查,通过后便可在全国发行。直到抗战后期才改为由国立编译馆独揽小学教科书的编辑权。这种审定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热情。1912年至1949年,短短37年间,尽管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但全国各书坊共计编印出版了100多套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从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私塾教育只读四书五经的局限,同时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形成一派百花竞艳、百舸争流的格局,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教科书编写的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漏洞报告与分析
- 2025年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动态产业升级路径实践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法律问题与对策报告
- 长期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理财公司贷款合同范本
- 购买抗原模板合同范本
- 株洲门面装修合同范本
- 道路施工环保合同范本
- 酒店住宿月结合同范本
- DB1331-T 025.4-2022 雄安新区工程建设关键质量指标体系:合交通
- 2024至2030年中国喷水推进器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 陶渊明专题课件
- 人参培训课件
- 四川省价建筑地下结构抗浮锚杆技术标准
- 2023年航空公司招聘:机场安检员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 老年人体检分析报告总结
- 第4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2框《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计量安全防护
- 食品生物技术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