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哮病与喘证应如何鉴别? 答: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而喘证是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如医学正传哮喘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二:试述惊悸与怔忡的鉴别要点? 1、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活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剔剔,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挟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可形成怔忡。 三:试述胸痹的病因病机? 1)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足,阴寒之邪趁虚而入,寒凝气滞,闭阻胸阳而成胸痹。 2)饮食失调:过食膏粱厚味,嗜好烟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上犯心胸,阻遏胸阳,胸阳失展,心脉痹阻而成胸痹;另痰浊闭阻,留恋日久,痰阻血瘀,痰瘀互结而成胸痹。 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津液不布,聚成痰浊;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灼津为痰;气滞痰阻,均可导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成胸痹。 4)劳倦内伤:劳倦伤脾,脾失运化,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养,拘急而痛;积劳伤阳,心肾阳虚,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内侵,血脉不畅,而成胸痹。 5)年老体虚:年过半百,肾气、精血渐亏,肾阳不足,不能鼓动五脏之阳,血脉失于温煦,痹阻不畅而成胸痹;肾阴亏虚,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胸痹;心阴不足,心火炽盛,下灼肾水,耗伤肾阴,进一步导致心脉失养。 四:试述心悸痰火扰心证和胸痹心血瘀阻证的主症、治法及主方? 心悸痰火扰心 主症: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胸痹心血痹阻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五:试述胃痛肝气犯胃型的症状、治法、主方和药物组成。 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舒,脘闷嗳气,善太息,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甘草 六:试述泄泻与痢疾的鉴别要点 共同点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均有腹痛 泄泻 痢疾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 痢下赤白脓血便,或纯下鲜血, 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或纯为白冻 腹痛 伴肠鸣 伴里急后重 病机 脾虚湿盛 时邪疫毒结于肠腑,脂膜血络受损,大肠传化失司 七:试述痞满的病机 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导致肝脾胃功能失调,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 八:试述腹痛的病因 (1)外感时邪 风、寒、暑、湿、热内舍于中焦脾胃失调,气机受阻不通则痛 风寒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 暑热 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 湿热壅滞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食积不化,损伤脾胃 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湿热内生 损伤脾胃,气机失于调畅腑气通降不利 过食生冷寒湿内停 腹痛 (3)情志失调 情志怫郁,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血郁滞 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脾胃不和,气机不畅 不通则痛 (4)阳气素虚 素体脾阳不振 过服寒凉,损伤脾阳寒湿内停脾阳衰惫,气血不足脏腑失于温煦腹痛 久病肾阳不足脏腑失于温煦腹痛久延不愈 (5)气滞血瘀 跌仆外伤,腹部术后气滞血瘀,脉络阻塞不通则痛 九:试述气秘的症状、治法、主方和药物组成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能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闷,苔薄白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主方:六磨汤 药物组成:大黄,枳实、厚朴,木香,槟榔,沉香 十:鼓胀与水肿如何鉴别? 鼓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晄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 十一:试述中风的基本病机,中经络与中脏腑在病机方面有何不同?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因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致中经络,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致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十二:试述淋证的病因 (1)外感湿热: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侵入机体,上犯膀胱,或由小肠邪热、心经火热,下肢丹毒等它脏外感之热邪传入膀胱,发为淋证。 (2)饮食不节: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下注膀胱,乃成淋证。 (3)情志失调: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膀胱气滞,或气郁化火,气火郁于膀胱,导致淋证。 (4)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禀赋不足,肾与膀胱先天畸形,或久病缠身,劳伤过度,房事不节,多产多育,或久淋不愈,耗伤正气,或妊娠、产后脾肾气虚,膀胱容易感受外邪,而致本病十三:试述血证共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病因: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之后。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治疗原则: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 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治血:根据各种病因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祛瘀止血。十四:试述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在病因、病程、症状方面的比较。外感发热: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起初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内伤发热:因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外伤出血所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十五:试述痹证的辨证要点。痹证的辨证,一是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辨别虚实。临床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经济岗位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堤灌维护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不动产测绘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行政岗位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工闸门运行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生产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放射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仓库管理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下水道养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XXX加油站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 甘12J8 屋面标准图集
- 购买设备合同
- GB/T 28288-2012足部防护足趾保护包头和防刺穿垫
- 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 GA/T 1241-2015法庭科学四甲基联苯胺显现血手印技术规范
- 小学和初中科学教学衔接
- 《循证医学》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