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方云辉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合成 复配 运输 使用 聚羧酸应用所经历的环节 液体产品 浓度20 60 浓度10 30 容器储存 搅拌站单体工程 聚羧酸的合成 聚羧酸作为一种高分子新型建材 一般是在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水溶液自由基聚合 聚羧酸的合成 聚羧酸分子链 活性末端 反应单体 体系粘度较低 聚合正常 粘度上升 链段重排受阻 活性链被包埋 主要是通过不饱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共聚 将带活性基团的侧链接枝到聚合物的主链上 使其同时具有高效 控制坍落度损失和抗收缩 不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等作用 而对于第三代 四代聚羧酸而言 其涉及到的主要反应为酰胺化反应 合成末期主要为固相原位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较高 聚合反应体系浓度加大会导致反应过程中体系粘度增加 使得链段重排受到阻碍 活性末端被包埋 当反应继续进行 粘度继续增大时 会妨碍反应单体的活动程度 造成局部聚合转化率过高 而局部聚合率转化又过低得情况发生 严重影响产品性能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提高合成时聚合反应的浓度 往往会造成产品性能的急剧下降 因此聚羧酸生产浓度一般为20 60 避免性能的损失需要在合成时进行调整 改变反应单体 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 或是加入一定量的良溶剂等 进行分子结构设计 75 浓度 聚羧酸自由基反应的聚合速率为 聚羧酸水剂制备难点 合成 复配 运输 使用 聚羧酸应用所经历的环节 液体产品 浓度20 60 浓度10 30 容器储存 搅拌站单体工程 固体聚羧酸 母液或复配液 固体产品的优势 可降低运输成本 储存方便 不需要储存容器 保质期长 不容易发生霉菌生长 腐败发臭的现象 固体聚羧酸的制备 原料液 固体产品 干燥器 喷雾干燥 用雾化器将原料液分散成雾滴 并用热空气 或其它气体 与雾滴直接接触的方式获得固体产品的一种干燥过程 原料液可以是溶液 乳浊液或悬浮液 也可以是熔融液或膏状物 干燥得到的固体产品可以根据需要 制成粉状 颗粒状 空心球状或团粒状 用喷雾干燥制备固体聚羧酸减水剂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料液雾化 雾群与热干燥介质接触混合 雾滴的蒸发干燥 产品与介质分离 喷雾干燥工艺图 设备基本技术参数 第一代羧酸所使用到的单体一般具有较低的反应能垒 在干燥的高温环境下 容易发生热聚合反应及特定分子基团 导致聚羧酸分子链段的改变 因此对于这类型的聚羧酸 建议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喷雾干燥 同时加入胶体保护剂及阻聚剂 而对于第二代聚羧酸而言 由于其所使用的大单体在共聚反应后双键剩余率一般处于较低的程度 并且其所使用的单体具有较低的反应能垒 因此不容易发生热聚反应 所以在喷雾干燥时 可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 提高干燥的效率 同时可考虑在干燥过程中加入抗结剂 而对于第三 第四代聚羧酸而言 由于其进行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一般都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喷雾干燥过程中由于料液体呈雾状 分散较为均匀 热接触充分 可发生进一步的反应 因此对于含酰胺基团的聚羧酸 建议在控制合成时转化率 可保证雾化干燥产品的性能 是不是所有类型的聚羧酸都适合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固体产品呢 胶体保护剂 聚乙烯醇 聚乙烯毗咯烷酮 环糊精 瓜尔胶 黄原胶 改性淀粉等 阻聚剂 DPPH 苯醌 对苯二酚 硝基苯等 抗结剂 微晶纤维素 硅铝酸钠 磷酸三钙 二氧化硅 滑石粉 硅酸钙 硬脂酸钙等 对第一代酯类聚羧酸的雾化干燥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研究 分别对进料液浓度 进料液温度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 雾化器转速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研究 L934正交试验设计 其它工艺参数不变 工艺参数调整 表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L934 聚羧酸减水剂正交试验方案 聚羧酸减水剂正交试验结果 数据处理分析 聚羧酸减水剂净浆流动度指标极差分析表 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净浆流动度的因素主次顺序是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 C 进料液浓度 A 雾化器转速 D 进料液温度 B 并且各因素较好的水平是A2 B2 C2 D3 聚羧酸减水剂砂浆流动度指标极差分析表 数据处理分析 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砂浆流动度的因素主次顺序是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 C 进料液浓度 A 雾化器转速 D 进料液温度 B 并且各因素较好的水平是A2 B2 C2 D3 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指标极差分析表 数据处理分析 影响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初始坍落度的因素主次顺序是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 C 进料液浓度 A 进料液温度 B 雾化器转速 D 并且各因素较好的水平是A2 B2 C2 D3 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1h坍落度指标极差分析表 数据处理分析 影响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1h坍落度的因素主次顺序是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 C 进料液浓度 A 进料液温度 B 雾化器转速 D 并且各因素较好的水平是A2 B2 C2 D1或D3 综上所述 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雾化干燥工艺参数为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210 70 进料液浓度40 雾化器转速16000r min 进料液温度50 影响因素主次顺序是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 C 进料液浓度 A 雾化器转速 D 进料液温度 B 正交试验小结 在最佳工艺参数下 对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喷雾干燥处理 比较液体和固体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的差异 宏观性能 微观性能 液体及固体聚羧酸减水剂的红外光谱图中 1105cm 1处是醚键的特征吸收峰 1250cm 1处是羧酸酐的特征峰 1350cm 1处是磺酸基的特征峰 3425cm 1处是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喷雾干燥前存在羰基的特征吸收峰1730cm 1 而喷雾干燥后的红外光谱中此吸收峰强度并不明显 说明在喷雾干燥的高温中 羰基发生了部分分解 从而导致喷雾干燥后产物性能的轻微下降 这与宏观性能结果是一致的 性能分析 液体聚羧酸减水剂喷雾干燥后 其性能略微下降 从宏观测试结果来看 喷雾干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有限 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不同类型的聚羧酸需要采取不同的喷雾干燥工艺 在喷雾过程中可适当加入胶体保护剂 阻聚剂 抗结剂等 选择离心式喷雾干燥工艺 通过正交实验选择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雾化干燥工艺参数为 干燥室进 出口的风温210 70 C2 进料液浓度40 A2 雾化器转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名师中国注册市场营销师职业资格认证模拟题
- 2025年偏摆检查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静脉输液耗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超细铜粉项目建议书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5-18 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无答案)
- 抗疫课件模板
- 行政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关于消防的题目及答案
- 批注法阅读实例课件
- 车辆检测与维修驾驶员聘用合同
- 腹部血管超声诊断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操技能试题汇编
- PCR基本知识课件
- 员工烧烤联谊活动方案
- 草原安全管护方案(3篇)
- 中国鱼腥草素钠栓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幼儿园采购协议书范本
- 酱油制作小作坊管理制度
- 胆道疾病的检查与护理
- 1.1《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