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docx_第1页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docx_第2页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docx_第3页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docx_第4页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中国古代人物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形式,着重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入手,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并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沿革贯穿其中。通过对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一个既较为深刻,又较为全面的认识。本节课课堂节奏应由“松”渐“紧”,再由“紧”入“松”,环环相扣。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2、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2、以点带面,着重欣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 五、学生情况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二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 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中国画的分类: 1)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媒体映示作品,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花鸟画桃竹锦鸡图等,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山水画,什么是人物画,什么是花鸟画。 2)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探讨交流 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讲授:一 )、古代人物画发展阶段: 1、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战国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这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了。体现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1949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我国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帛画是画在丝织物上的画。据考证,此帛画是当时的一种葬具,它的作用是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画中宽袖长裙,双手合十,体态婀娜的女子是死者的象征。在妇女上方的龙和风,据说是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一种神奇力量。这当然是当时迷信思想的反映。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看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那妇女苗条的体态反映了当时“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审美时尚。 2、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 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线描还只是表现了物象的轮廓,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画家的出现,其线描在体现造型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大的表现性,并渗透出画家自身的审美追求。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卷。 (与学生共同回忆顾恺之其人)简介顾恺之,晋代杰出画家,他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这一绘画理论。(出示幻灯片女史箴卷) 女史箴卷那细劲、圆润如“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丝描,以及他对于人物画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 3、人物画的成熟阶段-唐朝 提问:同学们知道的中国唐朝人物画有哪些? 讲授:唐朝的人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更注重对象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描能根据不同物体的质感,变化力度与速度,风格趋于稳练坚实,用线工细劲健,设色富丽匀净,多用石青、朱砂等矿物质颜料,浓丽而不俗艳,工整而不繁琐。代表作品簪花仕女图历代帝王图 4、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五代(重点欣赏) 在这一时期人物画取得了一定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和一些流芳百世的名作,如韩熙载夜宴图。 二)重点作品赏析 提问:同学们谁了解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包括年代、作者) 讲授: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A.介绍作者:五代时期南唐的杰出画家,他擅长人物画、故事画。 B.简述此画背景:南唐后主李煜想用韩熙载为相,但又对他不太信任,于是派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的情景。 C.欣赏分析 提问:韩熙载夜宴图可以分为哪几个场面? 此画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听、散宴。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a.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师生互动)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b.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又都在做什么?(分 6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来讲述他们所讨论的结果)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c.第三段,歇息(映示画面)(老师讲述此片断)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c.第四段:清吹(映示画面)(老师引导学生对此画面进行欣赏)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主题思想(师生互动) e.第五段:散宴(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 讲授:老师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综合讲授,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总结欣赏中国人物画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赏析作品 1)阎立本步撵图历代帝王图 2)、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课件展示 先一个学生讲,然后可再请 23个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补充。 学生讨论或“七嘴八舌”的发言,分组讨论允许“自说自话” (课件展示)学生欣赏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主题思想(师生互动) 八、课后评析 人物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对五代人物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了重点分析,把长卷分为五段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并分别进行详细介绍,把重要人物都用图像软件进行局部处理,拉近,放大,比原画更清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带进充满遐想的绘画艺术境界中。最后点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也看得出同学们从先前不会欣赏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不是说就一节课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体现了一个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程。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总结回顾欣赏过程,感受作品的时代特征,从而找到一种正确地欣赏方法。 同学们的观点肯定是众说纷纭,但不一定就能说得正确。对这幅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