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练习答案.ppt_第1页
古诗鉴赏练习答案.ppt_第2页
古诗鉴赏练习答案.ppt_第3页
古诗鉴赏练习答案.ppt_第4页
古诗鉴赏练习答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浙江卷 21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3分 1 总领全词 形式 点明主旨 内容 2 议论开篇 形式 奠定感情基调 内容 22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 以情相问 以景作答 深山 夕照 秋雨 三个意象连用 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 惆怅之情 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 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2010年浙江卷 22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 宿 和 寻 皆为人的动作 运用拟人手法 把 云 和 月 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 又逢明月相寻 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3 诗人为什么认为 悲虫 也会有 好音 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3分 诗人被罢官后 寄情自然山水 认为只要超越凡尘 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 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2009年浙江卷 22 词中的 两种 指的是 一家 指的是 2分 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23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 手法 对比 反衬 情感 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 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2008年浙江卷 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 用典精当 对仗工整 2分 屈原白居易 指出 羁绪 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4分 内容 漂泊的旅思 谪官的愁思 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 年华易逝的伤感 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 触景生情 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内容 以 羁绪 领起全篇 形式 一看诗题抓题眼初步分析诗歌的标题1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通过解读诗题 我们就可以大致把握本诗主题 宿桐庐江 中独客异乡的孤独惆怅 寄广陵旧游 中流露出的对朋友的怀念 再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在40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 出游吴越 长途跋涉中怀念广陵友人时所作 本诗主题除了上面点到的以外 应该还有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2 塞上听吹笛 塞上 点明诗为边塞诗 在塞外因听羌笛而引发的情感乃是诗歌要阐述主题 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因为胡地没有梅花 想到梅花之落 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看作者 知人论世 看注释 抓命题者给出的隐含的重要信息 挖掘话中的含义 把握思想内容 2009年广东卷杜甫 月 安史之乱后 作者杜甫曾困居于此 参考答案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 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相思 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 形成一种清丽深婉 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 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 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 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 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景 境 情 从 万里 时时 夜久 三个词中任选两个 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万里 一词 突出空间范围之广 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 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 一词 强调时间之长 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 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 一词 运用叠词 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 与下句的 故故 相对 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1 白居易 夜雪 关键词是 重 字 重 显出雪下得猛 下得久 所以才有下句的 折竹声 这一 重 字披露了诗人谪居江州时内心的孤寂 寂寥 沉重 三看诗眼 词眼 推敲关键词句 找出诗歌里有关诗人或抒情主人公感情的字 词 句 提醒自己注意一些意象词语前面的修饰语 抓住诗中抒情议论等关键句 2 咸阳城西楼晚眺 答案示例 妙在融无限愁情于衰飒景物之中 第二联用 云起日沉 山雨欲来 凄风满楼 的惨淡景象 营造了一种肃杀 压抑的气氛 影射晚唐的行将覆亡 第三联借秦汉遗址 鸟下绿芜 蝉鸣黄叶 的凄凉景象 表达对大唐衰落的伤感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前朝的感叹 表达了对现实的一种沉重的无力感 四 看并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抒情意象 进行联想和想象组合成生活画面 将自己融入画面里去 体悟诗歌的意境特点 感受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把握思想内容 1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参考答案 诗歌的前两句用一连串具有感伤色调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西风 让人想到凄凉肃杀 老 波 让人想到凄楚悲凉 白发 则让人无限伤感 肆虐的 西风 苍老的 湘君 惨然的 白发 构成了一幅令人黯然神伤的画面 作者借以抒发了一腔的失意和悲愁 2 2008年广东卷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 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 心酸 处境凄凉 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 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多读诗歌 多积累意象 对我们读懂诗歌大有裨益 各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所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即为意境 一般而言 意境特点是明丽 昂扬向上的 其内在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 反之 意境特点是阴暗 凄冷低沉色调的 其内在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五 看首尾句 首句点题目 尾句显主旨 首句 联 经常开篇扣题 奠定情感基调 而尾句 联 则经常会隐含或点化主题 1 李白 峨眉山月歌 思路点拔 首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 是对题目的具体描述和和延展 月是秋之月 月半轮喻人之别 秋半轮指秋未深 月与秋给人 多情自古伤别离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的寒意 尾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是对主题的点化 君即月 月即故里和亲人 因别而思 思而不见更显其情深意切 2 李白 塞下曲 答案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 对于揭示盛唐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 但是将士们乐观 豪迈的精神不减 爱国 报国的热情不减 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 直截了当 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 建功立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 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极向上 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 当然 是完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础上的 没有前三联的烘托 就没有尾联这种昂扬 乐观 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 六 看诗歌典故 取用原来的意义 诗歌讲究用典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 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 反用就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1 杜牧 赤壁 诗歌后两句借用三国 赤壁之战 中的有关的典故 通过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 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 2 赵嘏 长安秋望 优秀答案示例 两诗均用了拟人的手法 将人的感情色彩赋予荷花 菊花 借花愁写人愁 赵诗中 描写了作者眼中花瓣落尽的莲花十分忧愁 实际上写自己羁旅京城的乡愁 而李词则借写满地黄花的憔悴抒发自己孤独愁苦的感情与国运衰微的悲凉 七 看色调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体味写景的 冷 暖 2005年浙江卷参考答案 都运用了拟人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有 恨 而 背西风 步骤一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