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人生论与道德文化及其启示 主讲 郑维铭 中国传统人生论与道德文化及其启示 释题传统文化价值观人生论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 文化 道德 精神气质 心理品质等在历史发展进步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 稳定的 统一的精神状态 夏伟东 体现历史悠久绵延不断基础宽厚古代神话寓言传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母刺字闻鸡起舞名言格言 近代革命建设改革年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儒法并用儒道佛杂糅意识形态与施政固基双手并用积极入世与进退自如两面兼得人生两大课题需要好好把握徐疾张弛取舍进退 人生论的地位张岱年 人生论实是中国哲学所特重的 可以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 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 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 实以中国为最富 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 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 中国哲学大纲 165页 一 人生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1 为什么占有如此重要位置地理经济背景 论语 雍也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可悟出中西文化的不同 大陆国家 以农为本 家族制度 五伦 农的眼界 直接领悟讲究顺乎自然 吕氏春秋 上农 对比农 商两种人海洋国家 商业 抽象数字 关于变化 精细精明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P21 38 2 孔子人生论和道德论的概括 崇尚人的独立意志和人格尊严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可丧志 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做人与人格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 人的主体性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问马 人的价值 乡党 10 17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阳货 仁与礼 注重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述而 道与德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述而 修与养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在其中矣 述而7 16 曾皙 曰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先进11 26 神与物灵与肉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反对 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卫灵公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阳货 提倡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子路 子不语怪 力 乱 神 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雍也7 19 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雍也 学而不厌注重实际的务实精神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为知 为政 子入太庙 每事问 八佾 反对 道听而涂说 德之弃也 阳货 敏于事 学而 敏于行 里仁 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不排斥个人利益 富与贵 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 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 去 之 不去也 里仁 反对 放于利而行 多怨 里仁 认为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等浮云 述而7 16 提倡 见利思义 义然后取 宪问 认为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里仁4 16 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提倡爱人 泛爱众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12 2 己欲立则立人 己欲达则达人 卫灵公 克己 颜渊 反求诸己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古之君子 其责己则重以周 其待人也轻以约 韩愈 原毁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颜渊 礼之用 和为贵 学而 的人和思想是孔子 爱人 思想的延伸巧言令色 德之贼也 阳货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仁者必有勇 见危授命 宪问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博施于民的仁爱之心和仁民惜物的自然观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君子周急不继富 雍也 孔子倡导尊老扶弱的人道精神 在 子罕 篇和 乡党 篇均有对孔子见到穿丧服者 盲人时同情 恭敬的言行记载 子见齐衰者 冕衣裳者与瞽者 见之 虽少 必作 过之 必趋 子罕 仁及草木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 尽心上 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述而 不滥捕鱼鸟 色斯举矣 翔而后集 曰 山梁雌雉 时哉 时哉 子路共之 三嗅而作 乡党 二 中国传统人生论和道德文化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 天人关系论 人在宇宙中之位置人生意义渺小庄子 秋水篇 吾在天地之间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此其比万物也 不似毫末之在乎马体乎 优异老子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荀子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物有四级 人最宝贵董仲舒 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 孝悌衣食礼乐几个基本观点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天人相类天人有分和天人相胜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天有其时 人有其治 各有特殊功能 2 人禽 兽 之别论墨子 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 因其羽毛 以为衣裘 今人与此异者也 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 孟子仁义礼智人之四端荀子 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 而牛马为用 何也 曰 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 曰 分 分何以能行 曰 义 王制 人的社会性 做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 而且要有社会精神生活 不仅自己生存 而且要想到别人 懂礼义 个人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3 人性善恶论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 饥而欲饮寒而欲暖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 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世硕举人之善行养而致之则善长 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性三品论董王韩有仁无贪有贪有仁有贪无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性二元论张载朱熹理是善的气则有清浊多少之分性日生说王夫之 夫性者生理也 日生则日成也 两个共同特点以伦理论人性 肯定对善的追求 4 义利 性命之辨 义与利以义为重孔孟董朱以利为重管商韩绝利弃义老庄义利并重墨荀王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性命之辨尽性口之于味本性知命知天乐命得之有命正命遭命随命 5 有为和无为无为 形成于老子 道常无为 有为 入世梁漱溟人生态度中西文化意欲向前求 得满足于外 逐求 世俗 西调和折中 得满足于内 郑重 道德 中向后求 以无要求为满足 厌离 宗教 印人生的本质是意欲满足与不满足及满足方式 6 修身养性格物致知修身的重要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以修身为本 学思行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君子有九思视听色貌言事疑忿得三戒行文行忠信敏于行讷于言国宝国用国器国妖慎独 三 几点启示1 特点与局限性笼统长于领悟短于逻辑重了晤不重论证张岱年 中国哲学不重形式上的细密论证 亦无形式上的条理系统 中国思想家认为 能解释生活经验 并在实践上使人得到一种受用 便已足够 而不必更作文字上细微的推敲 中国哲学史大纲p8 乐天知命清静无为的两面性注重道德情操与忽视人的现世幸福漠视个人利益 2 道德建设与为人处世的重要资源注重道德修养培养理想人格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仁爱思想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文行忠信 的教育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推己及人的修养方法孝悌爱心忠信宽恕讲信修睦与诚信社会 和谐社会 3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尊重知识科教兴国有教无类 卫灵公 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 因材施教闻斯行诸德行 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 言语 宰我 子贡 政事 冉有 季路 文学 子游 子夏 先进 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唁 同上 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为政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 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循序渐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包及答案
- 课件中大括号的使用
- 2025年摄影测量员技能鉴定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管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简笔画教学课件
- 2025年自动化控制工程师高级面试题
- 课件上传解析失败的原因
- 2025年美容整形咨询师初级培训课程与模拟题
- 课件、看书、诗歌、文案简短
- 2025年安全创新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件-第4章 质量检验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电子技术基础说课
- 2024年四川泸州医疗卫生辅助岗位招募笔试真题
- 旅行团队管理办法
- 2025年秋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铁路动态设计管理办法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企业领导培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