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教学重点:目标1、2、3。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卡片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主题图,P2P2例1、例2、例3。课堂活动1、2、3、4。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3、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边说边摆10个一根小棒,再出示一捆小棒。)并板书:10个一是十。2、请学生摆10捆小棒,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同桌可以合作摆一摆,从而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3、小朋友已经会数100以内数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遇到很多的数。请小朋友打开书第1页,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看书,再指名说一说。4、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书知道了塔高465米,飞机飞行高度8000米,每小时飞行900千米,实验小学有1200多人。这些数都超过了100,都比100大。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先来数数。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一)、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探索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印有100个小格方块的灯片,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块有多少个格子(100个),然后再看着灯片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一千。师:刚才我们数了几个一百就是一千?生:10个一百是一千。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00)2、在计数器上拨珠数。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一百?(1)请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百。(2)请学生边数数边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三百九百、一千,并对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一千这个数的。(3)指名全班交流。3、在直条图上数数。教师出示有刻度的直条图,先让学生认识一格表示一百,再让学生从0依次数出100、200、300、900、1000。(二)用实物数出一万师出示实物,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并问:几个一千是一万?生: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三)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1、让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同桌互相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师可指名说一万的拨珠方法。(在万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万)。2、师: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那么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再交流得出: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10。3、那么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在全班交流得出:十和百之间的进率是十,百和千之间的进率也是十,千和万之间的进率仍然是十。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知道了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还知道了个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5、学生看书P3,读一读右下角的一段话。三、课堂活动1、 P4第1题,数一数,说一说。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2、 在计数器图上画珠子。(P4第2题)3、填一填。(P4第3题)4、下面的人民币每一扎是100张,各是多少元?(P4第4题)学生先独立填空,再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因为100个一是100,10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五、课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5例4、例5,P6课堂活动1、2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含义。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4、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使学生能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教学重点:1、能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突出计数单位,突破翻坎数。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昨天我们认识了那些计数单位?生:认识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那么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指名口头回答,全班齐读一遍。二、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数,并板书课题:数数三、探索新知(一)教学例4,通过一根一根数小棒,突破翻坎数数的方法。1、小朋友自己用小棒从九十七开始,一根一根地数,一直数到一百二十。数好的小朋友可以同桌互相数一数。2、指名全班交流。师问:数到九十九,再往后怎么数?生:该数一百了。(因为9后面添上1就变成10,10和90合起来就是100。)3、师问:一百二十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生:一百二十里面有1个百和2个十。4、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数,从二百九十三数到三百零五,先独立拨珠数,再指名拨珠数。再一个一个地数,从三百九十八数到四百零二;再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九十九数到五百一十;再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五数到六百一十。4、接龙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从六百九十六数到七百零八;一个一个地数,从七百九十七数到八百一十三;一个一个地数,从八百九十九数到九百一十三;一个一个的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五。(二)教学例51、一十一十的数在计数器上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并说出九百八十由()个百、()个十组成的,一千零五十由()个千、()个十组成。生先自己拨珠数数,然后填在书上,再和同桌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师指名回答。在计数器上从一千九百数到二千零一十;并在书上填出一千九百和二千零一十这两个数的组成。然后全班集体订正。继续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从二千九百七十数到三千零九十;从三千九百二十数到四千一百;从四千八百七十数到五千零四十;从五千九百六十数到六千一百三十师指名边拨边数其中的数,全班订正。2、接龙数数1 十一十地数,从八百数到一千;一十一十地数,从六千九百数到七千零六十;一十一十地数,从七千八百九十数到八千一百三十;一十一十地数,从八千九百五十数到九千一百二十。2 百一百地数,从一千数到二千;一百一百地数,从二千四百数到三千二百;一百一百地数,从六千五百数到七千一百;一百一百地数,从九千七百数到一万。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四、课堂活动:1、 P62题,先让学生看懂计数器图,再填空。2、P62题,由学生直接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数万以内的数)你学会了什么?(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六、课后记:写数读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7P9例1、例2、例3、例4,课堂活动1、2、3、4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2、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3、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广泛性、现实性。教学重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教具准备:计数器、一些实物图片,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在计数器上是怎样排列的?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指边说各个数位。并请生在计数器上拨出85个数,再写出这个数。师指名说是怎样写的。生:十位上有8颗珠子就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5颗珠子就在个位上写5。师:小朋友已经会写100以内数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写数和读数。二、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写数读数三、通过拨珠,探索万以内数的写法。(一)教学例11、师:谁会拨二百八十五这个数?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2颗珠子,在十位上拨8颗,在个位上拨五颗。师:怎样写这个数?小朋友先自己写一写,再对同桌说一说怎样写的。并指名说。生:百位上有2颗珠子,就在百位上写2,十位上有8颗,就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5颗,就在个位上写5。2、生看书P7例1的第二幅计数器图,并在书上写出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指名上台板写,集体订正。3、师:刚才我们在写这几个数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写的?同桌讨论后,再全班交流汇报。生:从高位写起,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那一位上写几。(二)教学例21、师:小朋友会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六十吗?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指名拨。师:你们会写这个数吗?生写一写,和同桌说一说。指名上台写,并问为什么在十位写0?生:因为个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所以写0。师:这个数该怎么读呢?生:读作二百六十2、生看P7例2的第二幅计数器图,先写出这个数,再读出这个数。师:为什么这个数的十位、个位上都写0?生:因为十位、个位上都没有,所以用零占位。师:刚才我们在读这两个数时,末尾的零读出来了吗?生:末尾的零不读。补充: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这个数,学生写完后再读出这个数。3、师小结:读数时,当我们遇到末尾有一个零,或者两个零,还是三个零,我们都不读。4、学生看书自学P8例2的后两幅图,先填写在书上,再和同桌读一读,互相讨论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的读法。师指名汇报。生: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三)、教学例3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一听。师指名读,再出示卡片让全班看着卡片齐读。(四)、教学例41、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四千八百,请小朋友写出这个数,并对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指一生上台写,并说出是怎样写的。2、学生在书上写出其它三个数,再同桌讨论写万以内数的方法。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小结写万以内数的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四、课堂活动:1、读出下面各数。(P9第1题)2、读出第1页情景图中的数据;用四张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四位数,再读出来。(P92题的小道)3、 写出下面各数。(P93题)做在作业本上。4、 读我写。(P104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六、课后记:第二课时练习内容:练习一第1、2、3、4、5、思考题。练习目标:1、 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2、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3、分地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练习重点: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教具准备:卡片、计数器等。练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2、10个一百是(),()里面有10个一千。 3、个千、8个十组成的数十();6个千、8个一组成的数是()。4、39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位数。二、指导练习1、 P101题,边数边写,写在作业本上。再集体订正。2、 2、P103题,(2005315045105200)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再指名说。师:这四个数中的5各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生自己说,再同桌说一说,师再指名说。3707这个数中的两个7各表示多少?同桌说一说,再点名说。3、P114题,先让学生看书自学,弄懂4328的组成和填写方法。然后,再独立完成、小道。指名学生上台填写,全班集体订正。3、 小调查。填在书上。三、独立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P102题)2、看卡片写数:二千七百四十一千零三五千零八十八六百零三八千一万四千五百零二七千九百四、拓展练习P11思考题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多1,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1,这个三位数可能是()。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五、课后记:大小比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2P14例1、例2,课堂活动1、2、3、4,练习二1、2、3、4、5。教学目标:1、 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2、会比较数的大小。3、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讨论,寻求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写数1、P171,依次写数;997,998,(),(),(),()。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再指名说为什么要这样写。2、小朋友能一个一个地依次写数,能在线段图上依次写数吗?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指出一格是100,那么两格是多少?(200)三格十格、十一格呢?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填写。3、请小朋友看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生:在前面的数最小,越往后面就越大。师:小朋友真能干!观察得真仔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小比较。师板书课题:大小比较二、师生共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师出示8001000,问:800和1000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生在书上填写,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再指名说。甲生:因为1000数在800的后面,所以800小于1000。乙生:800是三位数,1000是四位数,所以800小于1000。师:小朋友都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根据数数的顺序,还可以根据位数不同判断数的大小。2、我们再来看一看,师出示:1001000500100070010009001000学生先独立填,再讨论如果不看图,怎样判断大小呢?指名回答。(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就大,位数少的就小。)3、师:如果位数相同,又该怎样判断呢?出示:20080010001100生独立填写,在讨论判断的方法。点名说怎样判断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看百位;百位上的相同就看十位,十位上的相同就看个位。4、小朋友你们想考考老师吗?请你出两个数,老师来判断。同桌互相出两个数考一考。(二)、课堂活动P131、2,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指名说判断的方法。(三)教学例21、学生看书自学,师指导橘子的个数在哪一排画,釉子的个数又该在哪一排画。2、学生独立填完后,指名板填,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填。三、课堂活动:1、P143,学生先在书上连线,再集体订正。2、游戏:比大小(P144)师讲明玩法。(1)两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将两人手指个数的和各自填入自己选定的一格中(和为10时不记);连续进行三次,各自组成一个三位数,数大者获胜。四、课堂作业:P171、2、3、4、5、6。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六、课后记:较大数的估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5P16例1、例2、例3,P16课堂活动1、2,练习二7、8。教学目标:1、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进初步的估计、判别和推测。2、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具准备:实物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请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每天给你们上课都要用到什么东西?(粉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盒粉笔有多少支。师生同数,然后得出一盒粉笔大约50支。老师从中大约拿出一半的支数,小朋友猜一猜现在盒子里大约有几支?(大约25支吧。)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较大数的估计三、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师出示装有大约40支铅笔的笔筒,那么这样的两盒大约有多少呢?同桌讨论后,再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猜的。生:一盒是50支,两盒就是50+50=100,所以大约是100支。2、请生看书P15例1,先独立填空,在给同桌说一说怎么想的。指名说一说。3、师再拿出粉笔盒,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盒大约有40支,那么两盒大约有多少支,三盒呢?四盒呢?(二)、教学例21、让学生先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生量完后,再汇报交流,得出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7厘米。2、生看一看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张,(大约76张);师:也就是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那么100张这样的纸大约有()厘米;1000张呢?3、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汇报。全班齐读得出的结论。(三)、教学例31、师给每桌(四人一桌)准备一盘花生,让学生估一估一盘花生大约有多少颗。2、分组讨论估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估计的结果。一种:先数出一把有多少颗,再抓一抓盘子里一共有几把,就知道道一盘有多少颗了。二种:一颗一颗地数就知道有多少颗了。三种:用自己的小杯子先数出一小杯有多少颗,再看能装几杯,就可以知道有多少颗了。3、比较这几种方法,得出哪种估计方法最快、最好。(四)通过这几道例题的学习,小结较大数的估计方法。先确定一个数,再看较大数里面大约有几个这样的数,就可以很快估计出这个较大数了。四、课堂活动1、P16第1题。师重点问是怎样猜的。2、P16第2题。师想一个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大约是多少。(给三次机会)请一学生想出一个数,老师来猜一猜。(给三次机会)同桌互相猜一猜。(给三次机会)五、课堂作业1、练习二第7题,看图后,说一说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练习二第8题,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第一课时: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想一想”;第23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教学目标1、学会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会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3、培养数感和符号感。4、培养学生类推、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课本21页例1的教学情境挂图,及写有多位数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读一读我国陆地总面积及人口总数。2、教师指出:这都是多位数,在读、写时很不方便,又容易出错。为了读、写更方便,我们常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这些大数。(揭题板书)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探索改写方法。先让学生读一读例1中的两个多位数。学生在读数的同时,教师作出如下板书:9600000=960万1300000000=13亿再让学生读第二幅情境图,教师板书:72450000=7245万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上面三个等式,看看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的数只需要去掉亿后面的八个“0”,并写上“亿”字(2)尝试练习。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两个填空练习和“试一试”。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改写时,不要漏写了“万”或“亿”字。2、教学例2。(1)引导学生认识求近似数的必要性,认识四舍五入法。(2)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出示例2。先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议一议: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在求近似数时,534670千位上的数比5小,应该怎能么办?39290千位上的数比5大工业,应该怎能么办?3、练习。让学生完成第22页中的“试一试”和“想一想”。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四、全课小结你认为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时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三第1题、第4(2)题。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2325页练习三中的第26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中的第26题。1、第2题。练习时,先指名读一读表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按要求改写多位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交流。2、第3题。先指名读出题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按要求完成改写数的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反馈、矫正。3、第4题。练习时,先指名把题中的两句话读出来,然后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交流,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4、第5题。先指名读出题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反馈、矫正。5、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按要求解决题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馈、矫正。三、全课小结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四、布置作业出类似题,教师自行处理。五、课后反思: 3、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课本第2628页“数字编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邮政编码和学生学号等实例,体会数字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装的应用意识。教学准备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一些由数字组成的号码。(如车牌号、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学生学号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师:课前,你收集到哪些由数字组成的编码吗?指名汇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1)了解邮政编码的含义。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邮政编码中各个数字分别表示特定的含义。(2)了解邮政编码的作用。师:你认为邮政编码有什么作用?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3)即时练习。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2、教学例2。(1)自学。让学生自学例题内容,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知道了什么?(2)交流。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学号“0310241”中,“03”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2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3)解决问题。师:根据这种编号的规则,从略0502402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学号表示2005年入学的2班的40号女生。师:这班有45人,最后一名是男同学,你能编出他的学号吗?先让学生独立编写,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试一试”。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四、全课小结结合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小结。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8页练习四中的第2、3、4题。六、课后反思: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P37的内容和例1、例2、例3及练习七。教学目标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教学准备计算器实物及P37的插图。教学过程一、认识计算器:1、展示或观察P37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认识一下计算器。2、教师介绍计算的功能键及简单的功用:显示屏、开机键(ON/C)、关机键(OFF)、清除数据键(C.CE)、四则运算键( )、数字键(0 1 29)。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教学例1:(1)、出示题目:181+63= 181-63=(2)、小组活动:用计算器计算以上各题。(3)、全班交流结果及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想一想:在上面的计算中,如果把181+63输成了181+53,怎么办呢?2、教学例2:(1)、学生合作完成。(2)交流结果。(3)做一做:用计算器计算:4980-2680= 9126=7300= 6897-5329=3、教学例3:(1)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同例2。(2)算一算:1680+9275-732825736-8690+2673三、课堂活动(P41的课堂活动):指导学生活动。四、课堂总结:今天的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七的习题。板书设计用计算器计算例1:181+63= 181-63=例2:2680+2500=5180(元)答:共要5180元。用计算器计算:4980-2680= 9126=7300= 6897-5329=例3:7830+6780-13600= ()算一算:1680+9275-732825736-8690+2673六、课后反思: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教学内容:P19P21,整理与复习,练习三1、2、3、4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的过程,尝试整理的方法,体验整理的优越。2、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能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以及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3、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和练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具准备:图片、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理与复习(一)、请学生回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生可以看书回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1、师:在数数时我们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这五种计数单位。师:这五种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生做P19第2题,再集体订正。3、师:我们是怎样写万以内的数,读万以内数的呢?指名生说出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4、生做P19第4题。5、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指名生说出比较万以内数的方法,再做P19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然后再集体评讲。6、师:怎样估计较大数呢?生回答后,做P19第5题。师:你是怎样估计出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的?生:先估计一个班的人数,再估计出一个年级的人数,最后估计出全校的学生人数。(二)师:刚才通过回忆、复习,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写数、读数,大小比较和较大数的估计。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小朋友是不是这些知识都学得很好。二、课堂练习1、写数。P20第1题(让学生说出填数的方法)2、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内打“”。(P20第2题)3、比较快慢。(P21第3题),让学生说出理由。4、 P21第4题,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指名学生说出理由。 5、补充: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一个一万就是一万个一。()最大的四位数是1000。()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写。()一个四位数,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五千零八十写作5000080。()306是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1,十位上的1,百位上的1,千位上的1,表示的意义同都是“1”。()6、拓展练习(P21思考题)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填空。指名说出是怎样想的。三、课后记:课题:第一单元测试一、 测试目的:测试本单元,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二、 讲测试的纪律。强调测试纪律,要求独立认真完成,养成完成后认真检查习惯三、 进行测试。课题:单元试卷评讲目的:评讲本单元试卷,查漏补缺。要求:认真听讲,不懂就问。 认真修改,查漏补缺。一、讲本次测试的大概情况。二、疑难讲解三、学生修正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P43的加减法的关系及练习八的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编写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感知关系1、操作感知:(1)8支铅笔,5支铅笔,合起来几支?列式:8513(支)(2)13支铅笔,去掉5支,还剩几支?列式:135=8(支)(3)13支铅笔,去掉8支,还剩几支?列式:138=5(支)a、比较三式异同发现:三个算式反映5、8、13 数之间的关系。b说说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c、说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以加法为基础,以减法为基础)d,揭题:加减法的关系。二、学习新知,理解关系1从具体“问题”中进一步感知联系。(1)按给出条件编题。按“我们班共有学生35人”“男生17人”“女生18人”三个已知条件,利用其中两个编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有几人?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有几人?(2)找出三题应用题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联系。(3)列式解答。2从具体“问题”中理解关系。(1)我们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171835(人)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加法中,男、女生人数分别叫什么?(2)我们班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有几人?我们班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有几人?为什么用减法算?“35”“17”“18”在减法中分别是什么数?比较上面3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三、巩固训练,掌握关系P44的课堂活动四、反思回顾,形成学法1今天学习了什么?2你是怎样学会的?3学会之后,你认为有何用处?五、作业:完成练习八的习题。 板书设计加减法的关系18+17=35(人)35-17=18(人)35-18=17(人)六、课后反思:加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P46-47的例1和例2及相关的习题。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教学重难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教学加法交换律。(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2773 73 275837 37582学生计算得数。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女生完成:302476 96237男生完成:763024 23796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3学生自学书本、质疑。4小结:(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二、加法结合律(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异:运算顺序不同。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相同)3讨论: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 (138)5女生完成 3024+(73+6) 13+(8+5)男生完成 3024+73+6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2揭题:从以上式题可以看出,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3、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三、使用规律,巩固新知。P47的课堂活动。四、反思过程,学会方法。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九的习题。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数,那么a+b=b+a。 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如果用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90-1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16: Reference software for versatile video coding
- 浙江事业单位温州市教育局招考直属公办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桶装供水协议书范本
- 江西南昌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城建档案所招聘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个人安全用电协议书
- 民航西南空管局本部2025年下半年应届毕业生秋季招聘18人(成都)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校长帮扶结对协议书
- 延缓2025年下半年安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募)工作人员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联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广州市越秀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2025年下半年招考编外合同制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与策略探究
- 呼兰河传教学课件
-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设备运行参数管理办法
- 吹膜机操作规程
- DB11∕T 512-2024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
- 羊水栓塞的治疗指南讲课件
- JG/T 217-2007建筑幕墙用瓷板
- Module 9 Friendship模块话题阅读还原练习(解析版)
- 祛斑服务协议书
- 车辆检验外包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