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实施方案.doc_第1页
滑模实施方案.doc_第2页
滑模实施方案.doc_第3页
滑模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项目的必要性:滑模施工技术是混凝土工程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场地占用少、安全作业有保障、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方法。滑模施工工艺在国内始于20世纪40年代,它已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的筒壁结构、框架结构、墙板结构。对于高耸筒壁结构和高层建筑的施工,效果尤为显著。不但节约模板、节约劳力,而且缩短工期,保证质量。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液压滑模千斤顶及集中控制设备的研制成功,使这项施工工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该工艺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并得到了较快发展。近10年来,滑模施工技术又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处每年有上千万的液压滑模施工任务,滑模装备外部租赁。传统的滑模工艺施工圆形筒仓采用1.5吨千斤顶(支撑杆为25圆钢长细比大稳定性差)、普通钢模板接缝较多,观感质量差、支撑平台整体刚度小,液压滑模提升系统和模板系统易变形,滑升速度慢,稳定性差,仓壁砼施工常出现表面混凝土被拉裂、表面不光、施工质量差,人工经维仪跟踪纠偏效率低,成本高,不安全,圆形筒仓的滑模垂直度及水平扭转极易出现偏差等缺点。而采用先进的液压滑模体系具有滑模施工保持连续作业性,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和人工费;机械化程度高,自动化控制与纠偏准确;劳动强度低,安全系数高,施工质量好等特点。为此我处创新研发了“先进的液压滑模智能化系统改变传统滑模工艺”,应用于多联体砼筒仓快速滑模施工。增强我处液压滑模施工的能力,增加我处液压滑模施工的市场份额,提高我处的施工装备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研究开发内容:液压滑模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的主要内容:1、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集控数字化控制装置改进液压滑模爬升控制的精度。2、滑模模板系统的改造,加工专用模板,改善传统模板刚度及拼缝平整度。3、改变传统滑模中运用的小负荷千斤顶,选用大吨位千斤顶提高提升系统的整体稳定性。4、改造液压滑模的电控系统,提高滑模机械化程度。5、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数字化纠偏系统的投入以改传统的人工经维仪跟踪纠偏,特点是误差小,准确而快捷。6、安全防护系统的改进和投入,增强液压滑模的安全性。三、主要经济指标、项目最终目标:1、经济指标:项目投产后年滑模产值约为六百万元以上,节约年滑模装备租赁费60多万元,降低施工成本约20万元。2、技术指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投入实现液压滑模施工的及时跟进,随时监控,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3、社会效益:提高本处的滑模施工的市场占有率。四、关键技术及创新点:1、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集控、数据采集系统,提高滑模系统自动化程度,把滑模过程中的精度控制、受力平衡的检测及垂直、扭转检测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改变传统的人工测量、事后控制为目的,即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减少了人为因数带来的误差,同时又能做到精确时实的测量,详见“滑模油路及电气控制方案”图。2、滑模的模板比原先的尺寸变小,减小接缝处平整度的差值,特点轻便快捷,提高了混凝土出模的表面观感施工质量。.外模采用3MM厚钢板特制钢模板,外焊三道围檩,要求焊口焊牢后用砂轮机打平,保证两块模板间拼缝严密,混凝土出模表面平整光滑。 .内模采用200MM钢模板组拼,钢模板之间满打卡扣,保证拼缝紧密和装拆方便。模板要求四角方正,板面平整,无卷边、翘曲、孔洞及毛刺等。安装后的模板应下口大上口小,外模锥度为零,内模单面倾斜,倾斜度为高度的0.2%0.5%,模板高1/2处净间距应与结构截面等宽。内外模在安装前均匀刷脱模剂。3、改变原来的提升系统把传统采用的1.5吨千斤顶更换为3吨千斤顶,增加整个系统的承载能力及爬升能力,6吨顶的爬杆为483.5的钢管,其截面积同25圆钢,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整个滑模系统的稳定性。4、滑模平台选择半刚性平台,既解决了平台的刚度问题又解决了钢平台的重量问题,保证了模系统的稳定性还降低了制作加工的成本。五、研制开发的技术路线,实施方式、方法、步骤: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1、集控数字化控制装置及自动化控制与合作方共同研发,具体步骤如下:2、滑模施工工艺的技术路线流程图:施工准备组装滑模正常滑升绑 钢 筋吊活动平台空 提绑模板内筋插支撑杆监控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浇初升混凝土初升后集控检查和调整浇墙体混凝土绑 墙 筋支 模 板绑 钢 筋浇板混凝土墙体滑模完工拆除模板3、实施方案及步骤:1)项目调研:重点对本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调研确认。经考察,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筒仓砼结构的施工中,但是目前液压滑模施工误差的纠正;液压滑模提升系统安全运行的监控;滑模钢筋砼施工质量的监测等均依靠人工操作来实现,目前液压滑模施工控制智能化程度非常低。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数字化纠偏系统的投入以改传统的人工经维仪跟踪纠偏,特点是误差小,准确而快捷,实现液压滑模施工的及时跟进,随时监控,提高液压滑模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液压滑模智能化系统控制项目的研发对目前国内人工操作液压滑模施工技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调研确认滑模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经考察项目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2)方案选择方案一:依靠本单位的技术力量,独立进行项目研发。优点是可以节省一部分技术咨询、服务费用,但本处的技术力量特别是智能化系统工程方面不能满足此项目研发的要求,风险较大。方案二:我们根据液压滑模施工误差的纠正、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监控实际需要提出研发方向,利用协作单位在智能化系统开发方面的优势,进行合作开发。先在试验室里进行实验性开发,经试验控制系统的动作达到预定开发的控制目的要求后,定案、绘图、购买智能化系统所需的元件,等二公司液压滑模施工时移到现场同滑模设备一起进行组装调试。该方案可以为项目研发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有效降低项目风险。经我们认真分析比较,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4、传统滑模系统工艺优化设计创新研发先进的液压滑模智能化系统改变传统滑模工艺,使系统更具有连续作业性,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和人工费;机械化程度高,自动化控制与纠偏准确;劳动强度低,安全系数高,施工质量好等特点。为此对项目传统的液压滑模工艺系统进行优化设计:1)、滑模的模板系统改造,加工专用模板。2)、滑模提升系统改造,选用大吨位千斤顶提高系统的整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