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1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2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3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4页
人教版运动和力(中考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课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知识总结 一 运动 参照物 速度 定义 大小 测量 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物理意义 公式 单位 物体位置的变化 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m s km h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1m s 3 6km h 二 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改变物体的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牛顿 简称牛 符号是N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一根带箭头的线段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对相互作用力满足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 运动和力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二力平衡的条件 运动和力的关系 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 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应用练习 1 下列运动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天空飘动的白云B 流动的河水C 放在水中的食盐正在溶解D 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2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考场上来回走动的监考员B 不停地生长的树木C 钟表秒针周而复始的运动D 在地上爬行的蚂蚁 3 关于参照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照物只能是静止的物体B 参照物只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 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 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D 对于同一物体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机械运动的情况一定相同4 诗句 不疑行船动 唯看远数来 中 远树来 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行船B 远树C 河岸D 山峰5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参照物分别是 6 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 如果以乙作参照物 甲是 的 路旁的树木是 的 如果以地面作参照物 甲是 的 7 1 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速度的计算公式 在国际单位制中 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 交通运输中还常用 做速度的单位 符号为 1m s km h 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 m s 合 km h 2 小明在查阅一些常见的物体的运动速度时 记录了一些数据 请你给他天上合适的单位 人步行的速度1 2 正常行驶的汽车8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 3 请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飞机的速度是1080km h m 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的速度约为40m s km h 8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长的物体 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少的物体 速度越大C 在相同的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 速度越大D 运动路程相同 所用时间越多的物体 速度越大9 公路上某辆小汽车的速度为70km h 自行车的速度是5m s 这说明 A 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长B 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C 若两车同向行驶 汽车上的乘客将觉得自行车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运动D 小汽车一定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 10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 离弦之箭B 风驰电掣C 一日千里D 姗姗来迟11 一般人步行10min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 A 7mB 70mC 700mD 7000m1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6s内通过30m路程 则它在第2s的速度是 A 18km hB 5km hC 18m sD 无法确定13 汽车以25m s的速度匀速行驶 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 经过0 5s开始制动刹车 又经过4 5s滑行60m停止 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 s 14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 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 s 那么 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4m sB 4 8m sC 5m sD 6m s1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当以50km h的速度行驶了一段时间后 又以30km h的速度用相同的时间行驶到乙地 则汽车行驶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 30km hB 40km hC 37 5km hD 50km h16 在百米比赛中 一名运动员起跑速度为8m s 冲刺速度为11m 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8m sB 10m sC 11m sD 9 5m s 17 P 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 甲 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点运动 它们运动的s t图像如图12 8 5所示 由图像可知 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 经过6s 乙车离P点10mC 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 经过3s 甲 乙两车相距6m18 下例图像能够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9 甲 乙两车从同一位置沿笔直公路同向行驶 图12 9 4所示图线分别表示它们的运动规律 请根据图线回答 1 甲 乙两车的运动速度分别是 m s和 m s 它们是做 运动 2 甲 乙两车 先运动了 s的时间 3 两图线的相交点A表示 20 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600m 一列长250m的火车运输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3min5s 求该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时间 2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 量程和 22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2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 正确的是A 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 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C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 选择精密仪器 改进实验方法 可以减小误差24 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 正确的是A 一本字典的厚度3 5mmB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 175mC 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 4cmD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7 10 3m 25 如图所示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 26 如图 被测物体的长度在mm到mm之间 按精确测量的读数要求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27 如图所示 停表的读数 28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A 人眼睛迅速一眨 B 人心脏跳动一次 C 人正常呼吸一次 D 人打一个呵欠 29 使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测得下列数据 正确的记录结果为 A 0 184米 B 1 843分米 C 18 4厘米 D 184 82毫米 30 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 18 77cm B 18 76cm C 18 74cm D 18 89cm 31 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 身高的读数为160 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A 160m B 160cm C 160dm D 160mm 32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 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C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 选择精密仪器 改进实验方法 可以减小误差33 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 正确的是 A 一本字典的厚度3 5mmB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 175mC 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 4cmD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7 10 3m33 下图中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 A 或 B 物体的长度为cm 1 如图所示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 人会向前运动 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2 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 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 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如图11所示 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 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3 用力推课桌的下部 课桌会沿地面滑动 而推课桌的上部 则课桌可能会翻倒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 与力的大小有关B 与力的方向有关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与受力面积有关 17 在探究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的实验中 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 棉布 玻璃 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 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 1 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 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相同 2 由图示可知 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 根据这个实验推理 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 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 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5 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出征冬奥会即获铜牌 如图所示 冰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冰壶相互撞击后改变了运动方向 说明冰壶受到的作用 7 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 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B 在起跑时 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C 在投掷实心球时 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D 参加50m 2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不到8 关于惯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B 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 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1 下列实例中 属于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是 A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B 投出的篮球 离手后仍能向前飞行C 乘汽车时 要系好安全带D 锤头松了 把锤柄往地上撞几下 锤头就套紧了12 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 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B 用相同的水平力 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 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 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 乘客向前倾 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9 关于平衡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运动状态一定保持不变D 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方向相反 它们一定是平衡力10 如图所示 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滑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3 一人用大小为120N的水平力推着一木箱在水平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箱重350N 那么木箱所受的阻力的大小为 A 470NB 350NC 230ND 120N 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4 最早提出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B 牛顿C 阿基米德D 亚里斯多德 14 如下图所示 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15 如图在竖直悬挂的带有磁性的黑板上 吸着一个重4N的小铁块 小铁块静止不动 若磁性黑板和铁块之间的吸引力是10N 请画出铁块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 16 如图所示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重为5N 请在图中画出茶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18 下图中小球重10N 画出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19 如下图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 请在图中画出重4N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 如图所示 一重5N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作出小球受力示意图 21 如图所示 重为5N的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静止 请在答题卷画出该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2 一重为G的物体A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 请画出它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1 在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