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有答案)一、选择题(2012福建福州,第9题)如图3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A入射角是3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C反射角是6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答案】C(2012江苏无锡,第5题)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答案】B(2012四川南允,第1题)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5m B. 2.0m C. 2.5m D. 3.0m【答案】D(2012江西南昌,第5题)如图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A5.(2012泉州)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7(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2题)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D8(2011江西,第10题)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答案】C9(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第7题)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B10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答案:A11(2011江苏盐城,第8题)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答案】A 12.(2008吉林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a Bb Cc Dd二填空题1(2012山东滨州,第14题)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答案】镜面2(2012贵州安顺,第7题)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米,此时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4 不变(与人等大)3(2012四川绵阳,第25题第1小题)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答案】3 仍然4(2012湖北随州,第30题)(2分)一人正对竖直平面镜站立,人的脸宽为20cm,两眼的距离为10cm,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还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脸,则镜子的宽度至少为_cm。【答案】55.(2012昆明)小明站在平面镜前l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m,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 不变6.(2012日照)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 像。( 填“虚”或“实”)20 虚7(2011年安徽省 第6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8(2011山东聊城,第卷第2题)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答案】60 109(2011江苏扬州,第18题)以0.5m/s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进,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变大/不变/变小),进过2S像向平面镜走近 m。【答案】不变 110(2011四川绵阳,第38题第1小题)(1)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若涪江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的 “倒影”相距 m.【答案】12 2311(2011江苏苏州,第14题).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答案】大 310812(2011年湖南岳阳市第21题)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 (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镜面 m。【答案】白纸 0.3 三、作图题1 (2012江苏扬州,第23题第1小题)如图甲,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2(2012河北,第24题)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他到像的距离是 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9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答案】1.7 2 3.(2012内江)如图所示,AOJ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你大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4(2011山东滨州,第18题)如图所示,试画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5(2011江苏无锡,第28题)(6分)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1) (2011江苏无锡,第28题第(1)小题)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6(2011湖北宜昌,第31题)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_;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2)请在图3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不能(2)7(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19题)(2)O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1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上时,皮鞋就会失去光泽。涂上鞋油后,仔细地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这是为什么?2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1.因为皮鞋的表明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1分) 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1分)。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2分)。2空气中得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鸡蛋液化水滴附着在鸡蛋上,因此鸡蛋变湿了,马上用干布去擦试,因为鸡蛋的温度应然很低,不断有水蒸气液化因此擦不干,当鸡蛋温度升高后不再游水蒸气液化,小水滴汽化(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因此鸡蛋变干了。五、探究实验1(2012山东烟台,第25题)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2分)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分)注:不答“呈现反射光线”的不扣分2(2012四川眉山,第26题)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 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1)B蜡烛的烛焰高_ 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答案】(1)8(2)较暗(3)不可能(4)15(2012山西,第36题)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答案】(1)大小 (2)虚 (3)测出A和A、B和B、C和C到像面的距离,比较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的两对应点是否重合)。(2012山东济宁,卷II第9题)小明同学如图7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一个可折转的光屏。(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光屏与镜面垂直3. (2012眉山)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1)B蜡烛的烛焰高_ 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1)8 (2)较暗 (3)不可能 (4)154.(2012潍坊)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可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1)确定像的位置(2分),(2)2 (1分),(3)不合理(1分),(4)一组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2分)3(2011江苏连云港,第25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填序号)。(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图(甲)图(乙) 图(丙)【答案】(1) (2)重合 (3)不能接收到像声现象1(2011江苏宿迁,第1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A2(2011广东湛江,第2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D3(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11题)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答案】C4(2011山东德州,I卷第2题)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答案】D5(2011山东泰安,第15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答案】C6(2012孝感)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ACD7(2011年湖北省黄冈市,第15题)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答案】B8(2012陕西)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答案】ABC9(2011江西,第5题)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10(2012盐城)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 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振动 响度 音调11.(2012山东烟台 第13题)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答案】甲、乙 甲、丙12.(2012江苏扬州)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大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 (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 ;你 (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 。【答案】能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13(2012四川广安)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答案】声源、传播途中物态变化1(2011山东聊城,第卷第3题)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早晨,麦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C.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 D.严冬,池塘里厚厚寒冰【答案】B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4题)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A3. (2010四川省成都市,6题)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D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4.(2010湖北襄樊,2题)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B A下雪不冷化雪冷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5(201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装设计合同范本5篇
- 瑞丽风情课件
- 阜阳改造工程方案公示(3篇)
- 理想立志课件
- 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在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0000吨水牛奶制品生产线扩建项目(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安全教育规程培训心得课件
-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实践
-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
- 狐狸分奶酪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他们创造了数学:50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 财务管理-企业筹资方式
-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及安装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完整word版)A3试卷模板
- 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疫情处置课件
-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GB/T 957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