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通信网络及系统171通信系统设计技术基本原则1711什么是电信,电信系统的组成电信一般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于消息、指令、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系统通常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单元组成,完成统一目标的有机整体。电信系统是以电信号作为传递和交换信息手段的通信方式所构成的通信系统,是指完成各种电信业务的软硬件系统的总称。信源变换器信宿反变换器信道任何一个电信系统必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信源、信宿、变换器、反变换器和信道。如图所示。噪声源电信系统的构成信源是发出各种信息(语言、文字、图像或数据)的信息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如计算机等。交换器的作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对应不同的信源,变换器有不同的组成和变换功能。在进行电话通信时,送话器将人发出的语音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再经过必要的变换和处理才能使之可靠地、有效地通过信道传输。对模拟电话通信,变换器中除了送话器外,还包括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等;对数字电话通信,还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装置,其中主要是编码器。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介。信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在有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或光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架空明线、电缆、光缆)上传输,在无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沿空间(大气层、对流层、电离层等)传输。信号在不同的信道中传输,要经过不同的变换设备进行处理和变换。反变换器的作用是将从信道接收的信号变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从信道出来的信号一般不能被信宿直接接收,必须通过反变换器的作用变换为人可以接收的语言或机器可接收的代码等。反变换器包括受话器、解码器、解调器等。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它可以是人或机器。噪声源是系统内各种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系统的噪声来自各个部分,从发出和接收信息的周围环境、各种设备的电子器件,到信道所受到的外部电磁场干扰,都会对信号形成噪声影响。为了分析问题方便,将系统内所存在的干扰均折合到信道中,用噪声源表示。1712电信网有几种类型电信网络的主要类型如下。(一) 按信道分类(1)有线通信网:借助于导线进行通信,如架空明线、电缆、光缆等;(2)无线通信网:借助于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进行通信,如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方式。(二) 按信号分类(1)模拟通信网:在网络内传输、交换和处理的信号全部为模拟信号。(2)数字通信网:在网络内传输、交换和处理的信号全部为数字信号。(3)数模混合网:在网络内传输、交换和处理的信号部分为数字信号,部分为模拟信号。通常是交换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采用数字信号,或者交换采用数字信号、传输采用模拟信号。在数模混合网内,需使用D/A或A/D转换,达到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的连接。(三) 按通信距离分类(1)长途通信网:如长途电话、传真等。(2)本地通信网:如市内电话、郊区电话网等。(3)局域网:在校园或厂区PBX管辖范围内的网络。(四) 按信源分类(1)语音通信网:如电话通信。(2)数据通信网:如计算机通信。(3)文字通信网:如电报通信。(4)图像通信网:如闭路电视、传真通信等。以上是完成各种专门业务的通信网,称专业网。其中,电话网是电信网的主体和基础,尤其在数字电话通信网上可以开通电报、传真、数据、可视图文等业务,它是走向ISDN的前提。(5)综合业务数字网:即ISDN,能在一个网内综合完成各种不同的业务。(五) 按不同使用范围分类(1)公用通信网即公众网:向全社会开放的通信网。(2)专用通信网:相对于公用通信网而言的,它是国防、军事或国民经济的某一专业部门,如铁道、航运、石油、水利、电力、广播电视等部门自建向邮电部门租用电路组成,专供本部门内部业务使用的电信网。公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是国家电信网的组成部分,公用网在综合经济效益上要优于专用通信网,公开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应协调发展。公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的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和技术体制。1713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1) 建筑中全数字的综合业务交换机的应用功能。1) 具有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的传输功能,对每一用户同时进行话音、数据、图像的多媒体通信。2) 实现办公室信息自动化的功能,对各个不同的用户终端设备提供码式、码速和协议转换。3) 构成计算机局域网(LAN)的功能。(2) 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构成。建筑中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是以完成建筑物内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完成用户通过用户交换机中继线与外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各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实质上是一部由计算机软件控制的数字通信的交换机。交换机除采用软件的高级语言、先进的全分散控制方式、高可靠性电路模块化设计外,还应针对建筑办公信息自动化的要求,具有组成数据通信能力强大的综合业务数据网,向建筑物内用户提供语音业务和非语音业务的综合服务,并构成一个交换多种业务的综合信息交换系统。(3) 数字用户交换机的功能。智能建筑中使用用户交换机的目的,是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新、更为周到的服务功能,让用户使用起来感到方便、灵活、迅速。根据现有的技术,数字用户交换机的服务功能可分为三类,即为系统功能、话务功能和用户分机功能。(4) 数字用户交换机的类型。各类应用功能不同的建筑中的用户可以采用现有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中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不同的硬件设备等,将通用型数字用户交换机变换成积压自相适应的特殊用途的用户交换机。现已开发的应用软件大致有以下几种:1) 与系统软件配合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的通信软件,包括数字话机及适配器的通信软件;2) 特殊用途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3) 专用网程控数字交换机特殊应用软件;4) 数据处理系统专用软件。概述智能建筑中通信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系统。该系统将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集成为一体,成为一个高度模块化设计的全分散控制系统。它不仅能向智能建筑中用户提供已有的模拟通信环境,而且还能向用户提供当前的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以及正在发展的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通信环境。系统中先进的全分散控制方式,软硬件高度的模块化设计,使智能建筑中用户在增加不同的功能模块后就能实现多种通信业务,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的要求。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能够集各种功能模块及线路模块于一体,实现系统在智能建筑中所覆盖范围内的话音、数据、图像、窄带、宽带多媒体业务以及移动通信业务的综合通信。系统还具有众多的中继接口,丰富的信号方式,灵活多变的动态网络管理来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极强组网能力的数字交换机,可以做到下列几点:a) 通过数字微波、卫星、光纤等与其他智能建筑中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等设备组成专用网。b) 在智能建筑楼内组成2BD的专用ISDN网,并通过30BD中继接口访问公共ISDN网。c) 在智能建筑楼内采用分组交换设备,连接多种计算机局域网,并与楼外分组交换设备组成分组交换网。d) 在智能建筑楼群区域内,组成一个全数字的有线和无线的综合通信网。1714系统的中继入网方式智能建筑中数字用户交换机按公用电话交换网的中继方式最好为全自动接入方式,但根据我国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现有的交换技术及计费技术,还不能大量地开设全自动接入方式。数字用户交换机中继入网方式通常可采用全自动接入方式、半自动接入方式、混合拉入方式。具体选用哪一种,要根据用户交换机容量的大小与公用电话网进行话务密切的程度、业务的类型以及当地电话局接口端局的设备制式和当地电话局提供中继线为何种方式来确定。用户交换机进入公网的中继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 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2) 半自动中继方式;(3) 混合中继方式。语音与传真服务系统概述语音信息和图文传真服务系统是在公用电话网上向用户提供存取语音信息、图文传真的邮箱式服务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里紧密结合的产物。当语音和传真信箱服务系统在智能建筑中使用,可作为建筑物内用户专用的语音信息、图文传真的服务系统;当系统在社会公用电话网上使用时,可称为综合语音信息平台系统。系统作为公用电话智能网未建成之前向用户开放的一种智能业务。它的目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使用电话机或传真(带电话机),通过设备上的拨号和按键对语音信息和传真服务系统的操作,从中存取、管理语音信息和传真文件。语音与传真信箱系统与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发展密切相关,系统中信箱的不同类别、用户的不同需求,信件的不同种类,服务的不同侧重点以及系统管理模式等等,都可以通过丰富而复杂的软件设计得到实现。1715系统的设计(1) 电话用户数量的确定。建筑中电话用户的数量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的类别、应用的对象、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单位提供的用户数量表为依据,并结合物业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以及用户近期初装容量及远期发展的终装容量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当建筑单位或建筑的物业管理部门提供不出用户数量表而今后又可能发展时,应根据建筑中最终应用对象的性质以及远期发展的状况来确定。(2) 数字用户交换机容量的确定用户交换机的实装内线分机限额通常为交换机容量门数的80%(即100门用户交换机实装最高限额为80门内线分机)。(3) 电话机房内中继线设计原则及各类与数量的确定。1) 电话机房内中继线的设计原则。建筑中数字用户交换机除了其楼内用户相互之间通信的基本功能外,还要通过出、入中继线来实现楼内用户与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用户(包括其他用户交换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中继方式设计的原则是:以节约用户方的投资、提高当地电话局局用设备和线路的利用率,并与传输设备配合,达到信号传输标准的要求,确保通信的质量,便利于实现长途通信的自动化。由于建筑通信机房对外中继线与当地电话局公用电话交换网的连接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建筑对外通信线路时,须与当地电话局有关部门充分讨论后,加以确定。2) 电话机房内中继线的种类。A) 按中继线对来分,可分单向、双向和单向混合中继线对三种类型。B) 双向中继线对只用于需要中继线群很少的通信设备上,以便提高中继线的利用率。C) 建筑物内各通信设备与公用电话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线(双向)。3) 电话机房内中继线数量的确定。A) 通常50门以上的用户交换机均采用单向中继线对,而50门以下的用户交换可采用双向中继线对,以节省单向中继线的对数,提高中继线的利用率。B) 用户交换机中继线数量的确定根据邮电部用户交换机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配置,单向、双向中继线安装数量可参见表所列。用户交换机容量(门)接口中继线数量(对)呼出至端局中继端局来话呼入中继50线以内采用双向中继15话路5034100672001011300131440015165001819表中规定为基本配备数,一般配备数不应少于电话局核定的这个最低数量。当用户对公用网的话务量大时,则中继线应大于表中规定的数目。当用户交换机入网分机数超过500线用户时,其接装中继线数,应按实际话务量进行计算。实际设计过程中,用户交换机中继线数量一般按总机容量的10%左右来考虑,或查出交换机本身的中继线配置来确定。当分机用户对公网话务量很大时,可按照总机容量的15%20%左右来考虑。表中不包括建筑物内各通信设备与公用电话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线(双向)。数据信息处理系统MHS(Message Handling System)中文译为消息处理系统(也译作信息处理系统或报文处理系统),它是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信息通信(Telematic)技术和业务。MHS建立在计算机通信网上,可以提供多种业务,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送、EDI、传真存储转发、图像、数字话音等。1716通信系统中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1) 系统的应用扩展。数据通信是现代化通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已不再是本来意义的电话交换机,尤其是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电话作为一种通信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通信的需求。办公自动化和现代管理都需要数据的通信和交流,用数字用户交换机满足通话的同时满足数据的通信已越来越为人们广泛所重视。我国现有最新的具有ISDN功能的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能提供一系列CCITT建议标准的数据通信的接口,以实现在一个数字化的通信网络上同时支持话音、数据共享和支持图像传输的综合数字业务的功能。(2) 数据通信设备。1) 交换机系统接口设备:a) BD数字用户电路板(DLU)b) 2BD(2线)数字用户电路板c) 2BD(4线)数字用户电路板d) X.21数字用户电路板e) 30/32路2Mb/s数字中继电路板f) (30BD)ISND基群速率数字电路板2) 数据终端接口设备。a) (BD)数字话机b) (2BD)数字话机c) 异步数据通信适配器(DCA)d) 同步数据通信适配器(SDCA)e) X.25分组拆装PAD(打包/拆包设备)f) 主计算机规约转换器g) 调制解调器(MODEM)(3) 数字用户交换机中数据通信的一些典型应用。1) 异步数据终端至公共电话交换网上2) 异步数据终端至计算系统3) 异步终端到X.25网络4) 同步固定连接与异步数据交换5) 其他数据通信的应用可视图文系统可视图文(Videotex)是一种公用的、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系统,它利用现有的两个公用通信网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和公用数据分组交换网(PSPDN,Public Switch Packet Date Network),以交互型图像通信的方式向智能建筑物内用户提供公用数据库和专用数据库中的各类信息,以达到或满足用户最大范围地共享信息资源的目的。可视图文也可称视讯服务,它于70年代初由英国人发明。我国在80年代中开始研究和开发可视图文系统,并在1990年内颁布了国家技术标准。1992年可视图文试验系统已通过国家鉴定,现已在上海投为商用。其服务的各个领域为:电话号码薄、外汇牌价、股票行情、期货行情、天气预报、火车时刻、飞机航班、出国申请程序、股票实时交割、医疗卫生、旅游服务、科技资料、市场动状、商品广告等等。由于可视图文是一种公用的、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系统,所以它覆盖面广、安装方便、费用低廉、用户操作使用简单易学。系统操作只需根据用户通过其终端输入的检索要求,从专用数据库或公用数据库中找出相应的信息,并以数据的形式通过公用通信网传回给用户终端,经解码后就显示在用户终端的屏幕上。1717可视电话系统概述可视电话(Videophone)是通话双方在通话时,能同时见到对方图像的电话。可视电话在建筑物内使用时,用户双方打开可视电话设备,通过拨号连通后,就能进行面对面的可视图像通信。可视电话发展再次提高是由于数字通信技术、图像信号编码压缩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技术发展,给发展数字式可视电话创造了条件。90年代前研制的可视电话以模-数-模的通信技术可以在公用电话交换网中一条模拟电话线上传输彩色活动头像和话音。当我国公用电话网上一但窄带或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后,就会给数字式可视电话提供最佳的传输条件。1718会议电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Videoconferencing System)不但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图像通信,而且是一种交互的多媒体通信。它利用现有的图像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微电子技术,进行本地区或远程地区点与点之间或多点之间双向视频、双工音频、数据等信息交互式的实时通信。会议电视系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手段。它之所以能够实用化是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图像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应国际标准H.320的建立和完美、公用网的数字化,使图像处理、传输进入了实用化和商用化的阶段。会议电视系统具有节省时间和金钱的优点,对智能建筑内用户的高效率的会议办公有着重大的意义。会议电视的目的是把相隔两地或多个地点的会议室的电视设备连接在一起,使各方与会人员有如身临现场一起开会的感觉,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共同商讨与会人员相关的问题或研究大家所关心的实形物体、图片、图表和工程图纸,系统还能根据各处与会人员的要求,向与会方提供文件传真、静止图文等辅助服务项目。广泛地用于智能建筑楼办公室内的各类行政会议、科研会议、技术教学、商务谈判等多种事务中。172移动通信1721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处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换的。它包括移动客户之间的通信和移动客户与固定客户之间的通信。在移动通信中,除了移动电话外,还有多种移动通信方式:如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寻呼,无绳电话等。移动通信的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1) 单工通信。所谓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单工通信多用于点对点通信。(2) 双工通信。所谓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信息的工作方式,有时亦称为全双工通信。(3) 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特征是移动台采用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基站的工作方式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随着移动通信应用范围的扩大,移动通信系统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 模拟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以若干个相邻的蜂窝式小区覆盖范围组成服务区的大中容量移动电话通信系统。(2) 模拟和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是用无线信道来代替普通电话机的绳线,从而能在限定范围内自由移动的电话系统。(3) 800MHz基群调度系统,是多个部门共用一组无线信道的专用高度系统。(4) 450MHz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早期的中小容量移动电话系统。(5) 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不要交换(控制)中心,采用多信道选址技术的拨号专用无线通信系统。(6) 无线寻呼系统,是没有话音的单向广播式无线选呼系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是一种大容量、小区制(蜂窝状小区),以信道共用、同频复用为特征的公用移动电话系统,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高科技成果,可以构成大面积覆盖(全省、全国、甚至全洲)的移动电话网。可以看出,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大概念,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只是前者的一种。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大多采用三级网结构,由许许多多的移动台(MS)一级,基地站(BS)一级,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又一级,以及与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相连接的中继线等组成。1722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盲区的解决方案建筑物的地下层及楼上各层,在受到楼宇屏蔽影响而出现盲区时,通信的质量下降而难于通话,可在室内适当处所设置无线移动通信基站或直放站。173通信网的接入技术1731现代电信网中接入网是怎样划分的接入网也称为用户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泛指本地交换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实施网络。在现代电信网中,根据所采用的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其中有线接入网又可分为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等;无线接入网又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接入网。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这些接入技术。1732接入网中几种典型的接入技术铜线接入技术是指在非加感的用户线上,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双绞铜线对的传输容量,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的接入手段。光纤接入网是指在接入网中采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来实现用户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它与铜线接入网相比,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传输宽带交换型业务,且传输质量好,可靠性高;另外,它的网径一般较小,可不需要中继器。光纤接入网不仅可以支持窄带业务、宽带广播式业务,而且还可在BISDN中支持交互式宽带业务,为高速宽带业务提供传输通道。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网,是一种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同轴电缆和光纤技术、射频技术、高度分布式智能形的接入网络,是电信网CATV网相结合的产物,是将光纤逐渐向用户延伸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的演进策略。通过HFC的基本结构和网络组成,可见HFC实际是一根光纤上,采用通带模拟调制方式进行全业务传送的一种综合业务实现方式,通过对1GHz以下频段的安排,实现多业务的上下行双向通信。1733接入网主要接口类型接入网有三种主要类型的接口,即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维护管理接口(Q3)。(1) 用户网络接口(UNI)。主要包括模拟二线音频接口、64kbit/s、2048kbit/s接口、ISDN基本速率接口(BRI)和ISDN基群速率接口(PRI)等。(2) 业务接点接口(SNI)。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对交换机的模拟接口(Z接口),它对应UNI的模拟二线音频接口,可提供普通电话业务或模拟租用线业务;其二是数字接口(V5接口),它又含有V5.1接口和V5.2接口,以及对节点机的各种数据接口或针对宽带业务的各种接口。(3) 维护管理接口(Q3)。维护管理接口(Q3接口)是电信管理网(TMN)与电信网各部分的标准接口。接入网作为电信网的一部分,也应通过Q3接口和TMN相连,便于TMN实施管理功能。174卫星通信1741卫星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是宇宙通信形式之一。宇宙通信是以宇宙飞行体或通信转发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目前,卫星通信已成为远距离、全球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通信业务已从简单的电报、电话,发展到电视、数据传输、传真、综合业务数字网导航,定位应急通信等诸领域;站址从固定发展到移动;信号特征从模拟到数字;用户从民用到军用,成为各种用户不可缺少的通信手段之一。与其他通信手段相比,卫星通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显然,这是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短波通信等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单颗地球同步卫星通信,其最大通信距离可达18000km(约为地球周长的1/3)。(2) 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许多其他类型的通信手段常常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而卫星通信,只要是在卫星天线波束的覆盖区域内,都可设置地球站,共用同一颗卫星,在这些地球站之间进行双边或多边通信,或者说多址通信。(3) 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目前,卫星带宽已达到3000MHz以上,一颗卫星的通信容量已可达到30000路电话,并可同时传输3路彩色电视以及数据等其他信息。(4) 机动灵活。卫星通信不仅能作为大型固定地球站之间的远距离干线通信,而且可以在车载、般载、机载等移动地球站间进行通信,甚至还可以为个人终端提供通信服务。(5) 通信线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由于卫星通信的无线电波主要是在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传播,因而传播性能比较稳定,同时也不易受自然条件和其他干扰的影响,传输质量高。(6) 可以实现自发自收。从不同的角度,卫星通信系统分以下几类:(1) 按卫星运动方式分为:静止卫星通信系统、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2) 按通信覆盖区分为: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国内卫星通信系统、区域卫星通信系统。(3) 按用户分为:公用卫星通信系统、专用卫星通信系统。(4) 按通信业务分为:固定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移步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广播业务卫星通信系统、科学实验卫星通信系统。(5) 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时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空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码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混合多址卫星通信系统。(6) 按基带信号分为:模拟卫星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工作频率段目前大多数卫星通信系统是选择在以下频段工作的:UHF波段S波段,4.0/2.5GHz;L波段,1.6/1.5GHz;C波段,6/4GHz;X波段,8/7GHz;Ku波段,14/11GHz,14/12GHz;Ka波段,30/20GHz。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利用卫星进行通信,除应有通信卫星和地球站以外,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还需要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并对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及姿态进行监视和控制,完成这一功能的就是跟踪遥测和指令系统。为了对卫星的通信性能及参数进行通信业务开通前和开通后的监测与管理,还需要监控管理系统。所以,卫星通信系统,通常是由通信卫星、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作为一条通信路线,卫星通信路线由发端地球站、上行传播路径、通信卫星转发器、下行传播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卫星天线有两类:一类是全方向天线,主要用于遥测、指令和信标。另一类是通信天线,按其波覆盖区的大小,可分为全球波束天线、点波束天线、赋形波束天线。(1) 全球束速天线:波束宽度约为1718,天线增益为1518dB。(2) 点波束天线:波束比全球波束窄很多,因而有较高增益,能将辐射的能量集中于预定的较全球波束小得多的区域内。(3) 赋形波束天线:覆盖区域轮廓不规则,视服务区的边界而定。通信卫星的天线要求体积小、重量轻,供电方便,便于折叠和展开;除了波束覆盖区形状和面积应满足整个系统的需要外,还要具有以下各种性能:(1) 一定的指向精度。指向误差小于波束宽度的10%(2) 足够的频带宽度:应满足大容量通信的要求。(3) 必要的星上转接功能。(4) 适当的极化方式。一般频率低于10GHz时使用圆极化,频率高于10GHz时使用线极化。(5) 必要的消旋措施,使自旋稳定的通信卫星天线波束不随星体旋转。地球站的主要作用,站址条件与系统组成地球站是卫星通信链路的发送和接收终端,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向卫星发射信号,二是接收经卫星转发的来自其他地球站的信号。站址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与其他微波、短波通信系统之间是否有干扰;地平线的仰角是否在3以下(仰角是指山棱线与天线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气象及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地球站主要由天线分系统、发射机分系统、接收机分系统、通信控制分系统、信道终端设备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六大部分组成。1742VSAT卫星通信系统VSAT的中文含义是“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它是由天线尺寸小于2.4m、G/T值低于19.7dB/k、设备紧凑、全固态化、功耗小,价格低廉的卫星用户小站和一个枢纽站组成的通信网,主要用来进行2Mb/s以下的低速数据双向通信。VSAT系统主要用来替代地面专用网,完成中心站与远地分散的终端站之间的通信。VSAT系统的优越之处在于以下几点:(1) 通信链路费用与距离无关。(2) 远地分散的小站可以方便地进入通信链路。(3) 载波之间无需互联。(4) 无需本地环路连接。(5) 数据、话音、图像信道带宽动态分配。(6) 主站对远端站具有监控能力。(7) 主站可以对小站的状况进行诊断。(8) 网络扩充能力强。(9) 投资固定。VSAT的远端站基本特征如下:(1) 便于携带。(2) 便于在屋顶、阳台和地面安装。(3) 成本低。(4) 天线:1m天线用于带主站的星形网。2m天线用于不带主站的网状网。(5) 固态功放SSPA。(6) 多址接入技术:TDMA,单路单载波(SCPC),TDM,CDMA,数据 ALDHA,(TDMA或SCPC为话音提供)。(7) 调制(QPSK,BPSK)。(8) 前向纠错码PEC,编码:卷积;解码:维特比译码或序列译码。根据需求,VSAT可以运用在以下任何一种网络结构中:(1) VSAT使得用户在个人电脑或连锁店的数据终端上,传低速率的数据和话音,这种业务通常是点对点或卫星单跳通信。(2) 远端站从一组终端用户或LAN网中收集数据,通过卫星发到其他远端站的一组用户或LAN网中的用户,这种业务往往是一组VSAT终端站连接到一个特定的主站上。主站可以有很多,他们在规模上较大,通过卫星或是地面光纤接连起来,通常设在数据或设备中心,一个主站所携带的数目没有限定,而是根据业务量的分布和主站的大小来确定。(3) 网络中的任何一对终端站可以进行点对点的话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这种结构更多的为话音和电视会议而动作。(4) 星形网络结构下,远端站可以运用话音数据以及图像功能。到目前为止,90%的VSAT网络采用星形结构,并且用于数据传输的功能。175电话管线的系统设计1751电话线路的进户设计电话线路的进户设计主要包括进户线设计,交接间的设置以及建筑物内的配线设计三方面内容。(1) 进户管线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地下进户和外墙进户。根据建筑物是否设有地下层,地下进户管线又分为:地下进户管线直接进入地下层,采用的直进户管,另一种是建筑物无地下层时,地下进户管只能直接引入设在首层的配线间或分线箱。外墙进户方式是在建筑物的地上二层预埋进户管至配线设备间,线路的引入位置应选择在便于连接楼内电话线路汇接集中的地方(如交换机房、交接间等),使内外线路的长度最短。(2)交接间的设置:每幢住宅建筑内必须设置一专用电话交接间。该间宜设在建筑物底层进出线方便的地方。交接间使用的面积高层不宜小于6m2,多层不宜小于3m2,并要符合下列要求:1) 配置照明灯和220V市电插座;2) 有良好地保护接地线;3) 房间通风要良好;4) 室内净高不宜小于2.4m,外开门宽不宜小于1m;5) 有保安措施。(3)建筑物内的配线设计:它包括路由(尤其是垂直及水平干线部分)及其敷设方式的选择,缆材及管材的选用,分线箱、用户盒的选择等。1752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电话电缆的配线方式在不采用综合布线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如下一些方式:单独式、复接式、递减式、交接式和合用式(一)单独式采用这种配线方式时,各个楼层的电话电缆采取分别独立的直接供线,因此各个楼层高的电话电缆线对之间毫无连接关系。各个楼层所需的电缆对数根据需要来定,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二)复接式采用这种配线方式时,各个楼层之间的电缆线对部分复接或全部复接,复接的线对根据各层需要来决定。每对线的复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两次。各个楼层的电话电缆由同一条上升电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终总结员工代表发言稿
-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无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 3ds Max基础建模知到智慧树答案
- 矿业资源开发行业发展状况评估报告
- 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千回百转游响停云”–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经典赏析(长青联盟)知到智慧树答案
-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教程 试卷A中英文答案
- 水边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专家共识》 (2024版)
- 6大国工匠百炼成器教案-蓝色
- 蜂种买卖合同
- 《智能产线设计与仿真》课程标准
- 2024-2029年高速示波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40道压轴题训练(解析版)
- 急救药品作用及不良反应护理课件
-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山东卷物理试卷
- 生产车间布局规划
- 湖北省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分享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