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夹石试验段开工.doc_第1页
土夹石试验段开工.doc_第2页
土夹石试验段开工.doc_第3页
土夹石试验段开工.doc_第4页
土夹石试验段开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碎石土底基层试验段铺筑总结2010年3月16日,我合同段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的铺筑,铺筑位置水富联络线K1+880K2+000全幅,长度120米,在试验路铺筑过程中确定了以下施工方法和数据:一、拌合1、 拌合机具:采用500t/h(成都新筑500型)拌合机集中拌合, 全机采用微电脑控制配合比。拌合场位于水富县剪刀湾。2、 施工配合比:1#:2#:3#:4#=22%:19%:22%:37% 最佳含水量4.5%、最大干密度2.36g/33、 含水量控制:采用配合比设计最佳含水量4.5%为基准控制, 晴天上午9:30至5:00用水量比最佳含水量提高0.5%到1%。即5.0%到5.5%。4、 拌合方法:1#、2#、3#、4#料根据调速电机带动送料皮带依 据电脑控制配合比配料,然后进入拌合缸混合,流水拌合。二、 闷料对粒料用500吨的稳定土拌合楼进行集中厂拌,拌合出来的混合料,闷料不低于48小时后再运至施工路段进行铺筑。三、 运输1、运输机具及数量:因运输道路路况差、里程远,试验路段合适的车辆为12辆,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适当增加运输车辆。2、 为防止运输途中水份损失,运输车用棚布覆盖。3、 设专人指挥卸料。四、摊铺:1、 摊铺机具及数量: 徐工稳定土摊铺机一台; 洒水车SCZ5141型一台;2、 松铺系数的确定:施工前我部拟定松铺系数为1.30,松铺厚度为26cm。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设置水准观测点,施工完成50米后,按拟定的压实遍数(初压两遍、复压二遍、终压四遍最后胶轮揉压收光)碾压完成且检测合格后进行相应的高程测量。发现压实变形为56cm, 压实厚度挖坑检测平均为20.6cm,后把松铺系数调为1.27,碾压后挖坑检测平均为20.1cm。在以后铺的100多米路段,我们用同样的松铺系数。检测情况基本相同,因此,我们认为摊铺机(振捣调为4.0挡)铺筑级配碎石底基层采用1.27的系数较为合理。松铺系数测定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测点(位置)压实前厚度(mm)压实后厚度(mm)松铺系数K1+0202702161.35K1+0402602081.30K1+0602602041.30K1+0802542021.27K1+1002542001.27K1+1202542011.273、 摊铺整平方法:摊铺机根据设置的松铺线将级配料摊平,人工在摊铺空白区填料及整平。五、 压实:1、 压实机具及数量:采用胶轮压路机XP301型一台; 振动压路机YZJC20型一台; 振动压路机YZJC26型一台; 小型夯实机一台。2、 压实顺序:压路机从路拱低处向高处碾压,碾压时重叠三分之一轮宽。3、 压实速度:头两遍速度为1.51.7km/h,以后六遍速度为1.82.2km/h。4、 压实度:经过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显示:第四遍压实度代表值为89.9%;第六遍压实度代表值为94.0%;第八遍压实度代表值为101.3%;第九遍压实度代表值为100.5%。 通过试验路段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取最大干容重2.36 g/3 最为合理,所以用该数据来控制现场施工。5、 压实遍数:总共八遍,初压采用光轮压路机静压2遍,第34遍复压采用20T振动压路机(低频高振)碾压,第5-8遍终压采用26T振动压路机碾压(高频低振),最后用胶轮压路机搓揉收光两遍,钢轮收光碾压一遍。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变化曲线:压实度102%100%98% 96%94%92%90% 碾压遍数第四遍 第六遍 第八遍 第九遍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变化曲线: 沉降量5.0cm5.1cm5.2cm5.3cm5.4cm 碾压遍数第四遍 第六遍 第八遍 第九遍 6、 压实时需注意问题:禁止压路机在级配层上急刹车,转弯、调头要轻缓,碾压段停车时不能急停,停车位置应错开。六、 合适的作业段:阴天及晴天的早晚在整平60至80米后宜进行碾压,气温高时在整平40米后即进行碾压。根据机械配置情况,要适当增加运输车,每天适合的铺筑段落为500至700米。七、 压实度最小检测段落:双车道每20米随机位置检测1个点。八、 铺筑厚度:松铺厚度为25.4cm,压实机具能满足压实要求,因此采用一层摊铺20cm级配碎石层。九、 拌合-闷料运输-摊铺的配合协调:整个工程控制性环节是拌合机拌合产量,全部人、机、料的配备以拌合机为中心,配备适量的运输、摊铺、碾压设备。当发现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满足拌合机供料的速度时,及时补足。十、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1、 摊铺现场准备人工补水设备,表面干燥时,应均匀补水。2、 摊铺机匀速行走,防止引起大面积离析。3、 级配碎石层边部存在压路机不能有效压实的“死角”,采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4、 因天气因素、雨水较多,因此铺筑级配碎石底基层前应进行路槽弯沉检测,并进行压路机光面、加压。十一、结论:我部在经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及检测后,反复比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认真分析后,认为我部现有的施工条件和施工准备情况已经具备了大面积铺筑级配碎石底基层的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