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案制作人:崔晓慧 制作时间:2011年2月11日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学习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法引领:诗歌阅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内容之一。诗歌因其凝练、思想深刻,是不同人对其有着不同的解读。阅读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入手,理解诗歌的思想。1.知人论世。 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而决定,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2.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指对诗歌分析时,要从全诗的意向入手,体会诗歌的情感,从而对整体进行全面的认识。3.鉴赏评价。诗歌在表达情感是一般不是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景物、事物、人物等的描写,折射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理解诗歌时要认真分析诗歌涉及的意向,分析诗歌使用的技巧和写作手法等,在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分析诗歌的形象等。(形象鉴赏,语言鉴赏,表达技巧鉴赏,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n 相关链接1.押韵:诗歌词赋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就叫押韵。2.对仗: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3.律诗格律的特点: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对仗,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反等。秋兴八首(其一)学习要点:初步理解律诗的格律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l 课前预习1.文学知识填空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_”。他的代表作一百多首,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2.解题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l 导学问题1.首联写了秋天什么景象?明确:写出了蜀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条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败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现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2.颔联又表现了怎样的景致?明确:本句层上展开,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3.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怎样理解这一联?明确:“丛菊两开”,指离蜀经历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4.最后一联,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地响起,书法是人怎样的感情?明确:抒发了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l 合作探究唐宋诗醇引钱谦益云:“以节则杪秋,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催刀尺”,即催动刀尺。“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游子的愁绪。在这暗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孤独忧伤之感。l 课后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前两句诗在着色方面有什么妙处?“欲”字在诗句中有何表达效果?明确:(1)前两句诗写江、山、花、鸟四景,以碧衬白、以青衬红,两两相映成辉,分别写了碧绿、青翠、火红、洁白四色,景色清新、赏心悦目。(2)“欲”字,在拟人化中赋予花朵以动态,使花显得摇曳生姿,十分传神。2.本诗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明确:本诗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前两句的江、山、花、鸟写出了景象清新、赏心悦目的春光,但一想到岁在荏苒,归期遥遥,诗人游兴顿失,反而勾起了漂泊的伤感。咏怀古迹(其三)学案制作人:崔晓慧 制作时间:2011年2月11日学习要点: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初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l 课前预习1.注音万壑( ) 赴( )荆门 朔( )漠 青冢( )2.解题咏怀古迹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l 导学问题1.请在原文中找出点名主旨的词语。明确:怨恨2.本诗首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何在?明确: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换之姿。借此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3.颔联对仗很工整,是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4.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5.如何理解“环佩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字?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6.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l 寄意探究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明确: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异域,令人悲慨。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l 知识小结l 达标测试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释】(1)谢将军: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从此袁宏名声大振。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古通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D.这首诗的诗意明朗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2.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明确:“空”是白白的、无用的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是毫无用处的。这个“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颈联指出,我也能像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听,感慨当时不在有谢将军那样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颔联的空字呼应,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3.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明确:尾联想象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表达怀才不遇的凄凉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登高学案制作人:崔晓慧 制作时间:2011年2月11日学习要点: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l 课前预习1.解题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2.诵读指导首联:首联要读的高亢激昂,次句要读的回环婉转;颔联:“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木”“江”作延长音;颈联:“悲”“常”“病”“独”等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3.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浓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14,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l 导学问题1.前四句所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蕴藏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2.用“无边”“不尽”来修饰“落木”“江水”有什么好处?明确: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3.颈联是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请同学们说说这里有多少让他觉得可悲的事情?明确: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相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恰。4.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从哪一联哪一句诗可以看出?明确:(1)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2)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5.老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为何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明确: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货物加工承揽合同
- 农业合作社粮仓租赁与粮食收购服务合同
- 猪场租赁合同(含饲料种植与加工合作)
- 安徽小学语文题库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范本:男方放弃共同财产分割协议
- 五项关键条款审查:签订离婚协议前的法律保障手册
- 供热管网及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建筑工程方案
- 肿瘤综合治疗方案制定考核试题
- 家常菜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建筑公司部门保密管理规定
- 江苏省如皋市某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货架清洗施工方案(3篇)
- 口腔医疗纠纷预防与管理要点
- 中小学人教版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课件
- 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二级试题库(UT)(含答案)
- 2025陕西省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啤酒酿造0102030451课件
- 2025年新防腐工程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维护(活页式)》课件 项目三 CTC系统
- 2025至2030打印耗材项目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