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价值观论纲论文.doc_第1页
中华价值观论纲论文.doc_第2页
中华价值观论纲论文.doc_第3页
中华价值观论纲论文.doc_第4页
中华价值观论纲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价值观论纲论文 内容提要:中华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拱心石”它包括八方面即“合和”观、伦理理性、礼仪社群、人格自由、民本主义、德治主义、福利国家和大同社会其中“合和”观是中华价值观的形上学前提它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思维倾向伦理理性、礼仪社会和人格自由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样式和行为模式而民本主义、德治主义、福利国家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政治社会旨趣之后它们则都汇总于大同社会理想中这是一个相当谨严的价值构造在中华民族更深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弘扬这些价值观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八个内涵、弘扬 民族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心理品格它不仅影响着人的行为塑造着民族的生活样式、思维倾向和理想旨趣而且是民族生命力永不枯竭的源泉在全球化大潮汹涌的今天民族价值观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力法宝现在法国人积极提倡法兰西价值观美国人积极提倡美国价值观而中华民族正当和平发展并日益走向世界时中国人要有超前眼光和大战略胸襟提倡中华价值观以向世界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积极参与、推动和创造世界的未来 我们要提倡的中华价值观呢中华价值观的主体根源于两千来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儒家价值观就是“天人一体”宇宙论、伦理理性主义、道德人文主义和社会福利主义的四维构造这些价值因儒家士人的信仰而成为传统社会的主导价值后来经过长期教化实践逐渐社会化、平凡化为中国人的共识和普遍价值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中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合和”观念、伦理理性、礼仪生活、人格尊严和主体能动性、民本主义、德治主义、福利国家以及大同理想等八方面 1、“合和”观:中国人往往有天人合和的观念把世界看作由自然万物和人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与自然万物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创造以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因此中国人的世界是和谐的、有秩序的、有意义的;秩序就是由万事万物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而生成的和谐世界的意义就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协同创造之中与合和的世界观相关中国人眼中的自然和社会也是和谐的 中国人把自然看作为一个生态世界认为自然是由万物和人类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一方面组成自然的每份子都是有生命力的它因自身固有的生命潜力(生气、生意)进行着自我生长、自我维持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每一份子的成长离不开千千万万其它份子的协作与支持也就是说在和谐的自然界中每一生物在维持自我、实现自我的同时也使别的生物得以生长和发展即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因此自然是一个生命系统是每一份子生命力相互影响、相互激发、相互合作而共生共荣的合和整体 社会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中国人的社会是由地位、年龄、职业、智识等方面各异的份子组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不仅要求贤能者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促成自我与社会、宇宙的和谐而且要求组成社会的每一份子“士”(社会精英)、农、工、商能够各安其分、各守其位分工合作互利互惠在保持和发展自我的同时共同造就和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中国人在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认为一种文化不论其何种形式只要能和睦四邻劝人向善有利于人的教养就可以承认其价值并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使其保存流播中国人还主张“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认为民族和国家不论大小和文化差异都是平等独立的主体每个民族和国家只要遵守公道、公理便可求大同存小异和谐共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共同走向繁荣和文明因此中国人大多有和平的世界主义和文化宽容主义态度 2、伦理理性:由于缺乏西方上帝那样的人格神信仰中国人观念中没有现世与天国、此岸与彼岸、凡人与圣(神)的紧张对立因此中国人肯定现实世界肯定现实生活主张人们应该有计划地处理日常生活并要求人们遵守礼仪道德以伦理纪律和理性自制来对待自我和社会事务这具有伦理理性的面向这种伦理理性一方面要求人们遵守五种伦理准则来调节父子、夫妇、兄弟、上下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希望人们通过道德良心与伦理的调整和节制来保持自我内心的和谐中国人重视家庭把孝慈当作人的首要道德并要求人们适应家庭和社会有理有节地来实践伦理准则所以中国人具有重现世、重实践、重理性和重伦理的特性中国人的伦理理性就是希望人们通过遵循正确的行为伦理来维持自我和谐、维持社会秩序甚至宇宙的秩序;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就是要人积极适应现世遵守社会的伦理秩序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修养保持优雅生活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用易经的话说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 3、礼仪社群:中国人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希望能在一个礼仪化的社群中实现自我价值“礼”是中国老百姓的平常日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部分对于中国人来说礼之于人就如同空气之于人那样不可分离如此人就是一个“礼仪人”人所在的社群就是一个礼仪社群人的本质就在于他分享了一个社群的“礼”也就是说在日常交往中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如在食、立、坐、行、洒、扫、应、对中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合作来参与、创造和实现礼促进群体和谐从而凸显生活的意义使自我得以实现 当然日常礼仪的分享必须发自人的内心“仁者爱人也”也就是说只有发自人们心底里真诚的爱心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他人爱万物做到“亲亲、仁民、爱物”才能真正自愿地、庄重地、甚至神圣地去实现礼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心即使给人装样子地“表演礼”也无法使自我实现和谐与完善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中国人既要人们遵守礼仪又强调礼仪是人心底爱心的自然流露可见中国人心中的礼仪社群应该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社群 4、人格自由:中国人重人格尊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中国人珍视“仁”的价值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精神“仁者人也”“仁”即人成为人(而不是禽兽)的本质“君子不为器”论语为政就是说人即那些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人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至金钱的工具即理学家程明道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只有“把人当作人”才能“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才能以“直道”事人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才能“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也只有这样才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仁的价值就是使人明白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人要做“大丈夫”显男儿本色这是人的觉醒是人格尊严的体现 人格还意味着主体能动性“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论语颜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泰伯有价值的东西是人自愿选择的产物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对其负责担负起实现它的重任所以说人格是自我主宰、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自由意志是中国人主体能动性的原动力 然而中国人眼中的人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自足的人格主体不是西方近代个人主义中“原子化”的人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格自觉和人格尊严的实现不能离开人所处的社会它必须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完成“克己复礼为仁”人只有在礼仪社群中在社会关系中使自己庄重地践履礼、展现礼这样既能创造社群和谐和自我和谐又能赋予个体生命以意义最终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中国人鼓励人时常说:要自尊、自信、自强要在社会中磨练自己 5、民本主义:民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它是中国人的“立国之道”是中国人社会政治的理念“民为邦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第十章就是说国家和统治应以民意即人民的物质与情感的需要为依归和基础所以尊重民意实现民意满足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的真正需要以民意而不是以统治者的私利为标准为人民制定合情合理的政经措施兴利除弊是国家施政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6、德治主义:德治主义是中国人另一社会政治理念德治主义即“以德治国”中国人认为政治清明的关键不在威权和暴力刑罚统治而在道德教化“政者正也”中国人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