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时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版 高考总复习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三 专题三 第32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时2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专题三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 背景 1 政治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2 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3 思想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 兴起 1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2 指导思想 和 前期 拨云见日 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西方思想 后期则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 青年杂志 民主 科学 3 内容 民主与科学 愚昧与专制 新道德 旧道德 平等 狂人日记 新文学 旧文学 白话文 新文学 拨云见日 1 新文化运动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 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载体 2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 新文化运动则喊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 新文化运动不是无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其主要内容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所以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 评价 1 进步性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 的觉醒 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 运动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 局限 犯了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 对 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把一切 都看作是进步的 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 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民众 文化转型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1 条件 1 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2 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 3 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 2 代表人物 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先后发表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十月革命 新文化 庶民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归纳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出现的进步思潮 1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 实业救国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 短暂的春天 出现张謇等著名的实业家 3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反对专制和愚昧 4 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后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1 时期 时期 各种 主义 蜂拥而入 巧学巧记 新文化运动可归纳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15 1919年 第二阶段 1919年之后 两大指导思想 前期 民主与科学 后期 马克思主义 两大领导者 前期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后期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五四 2 概况1920年 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 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 宣传马克思主义 拨云见日 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经历了一个由 向 转变的过程 2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为 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术思想 社会改造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 归纳拓展 史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919年1月15日 问题1 史料一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提示1 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 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史料二 蔡元培为 中国新文学大系 撰写总序 曾提及 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问题2 史料二反映出新文化运动除了思想战线外 还有什么战线 其目的何在 提示2 文学战线 其目的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史料三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 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 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 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 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鲁迅 呐喊 自序 问题3 史料三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有何局限性 提示3 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史料四 五四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问题4 史料四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宣传思想在五四运动后有何变化 提示4 以五四运动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总结提升 新文化运动 新 的含义及其评价含义 1 新领导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 2 新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经济基础 3 新思想指导思想上 前期是西方的民权 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后期是社会主义理论 4 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核心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评价 1 积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对政治 思想 伦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白话文开始使用 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 局限性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思想方法上 对东西文化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这种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 新文化运动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 因此材料中人们不再认可孔子及其思想 故a项正确 人们能够批判儒家思想 体现出北洋政府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故b项错误 儒家学说仍然有其精髓 没有完全丧失社会价值 故c项错误 材料对孔子的否定 与北洋政府提倡尊孔复古不符合 故d项错误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 辩证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材料信息认为几年来 虽然有许多自称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 但真正理解共和 没有帝制思想的人极少 因而要巩固共和 必须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说明了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必要性 所以选择c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所述发生在20世纪初 所以应该排除掉c 由于材料说到 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据此可以排除b 选择d a的说法过于绝对 不符合史实 故排除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 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 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 协调和继续发展 可分析出胡适主张 中西结合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保存和发展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 从而重构中国的新文化 b项正确 没有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抵制 a 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主次问题 d项错误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 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依据信息 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 其目的在保障权利 共谋幸福 斯为成立国家之精神 爱国者何 爱其惟保障吾人权利 谋益吾人幸福之团体也 可知陈独秀主张国家保障人民权利是爱国的前提 a项正确 b项材料有所反映 但不是主旨 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材料突出爱国是有前提的 不能盲目 d项错误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要注意理解材料 根据材料 不再过多强调从制度上解决自由问题 而是更强调能使恰当的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对自我和社会的态度 说明新文化运动是通过制度解决中国问题的 a项错误 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从思想上实现转变 是吸取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教训 b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反封建的 旧道德 为核心的 c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说明了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意识方面对此前的反封建运动进行了反思 d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发生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时 故a项错误 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发生在1895年维新派兴起时 故b项错误 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在一战后即1918年未发生 故c项错误 1918年 李大钊发表了 俄国的革命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从民主科学转为以俄为师 宣传社会主义 故d项正确 答案 a 解析 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的 庶民的胜利 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从材料内容看 李大钊主张改变中国人贪惰成性 迎接 有工大家做 有饭大家吃的时候 即社会主义 故a项正确 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不是其意图 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反帝主张 故c项错误 1918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是在1921年 故d项错误 材料二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 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 以收新旧调和之效 自家冲撞 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盖共和立宪制 以独立 平等 自由为原则 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 存其一必废其一 倘于政治否认专制 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 则法律上权利平等 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 破坏无余 焉有并行之余地 陈独秀 吾人之最后觉醒 材料三 你说要打破偶像 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 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 自治的能力 他就不守纪律 不受训练了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 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 长久这样误会下去 大家想想 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 青年的误会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指出作者所说的 旧道德观念 指什么 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 新道德标准 包含哪些内容 2 据材料二 概括陈独秀主要思想观点 依据所学知识 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 3 材料三中陈独秀列举的 青年的误会 与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