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法律法规》PPT课件.ppt_第1页
《测绘法律法规》PPT课件.ppt_第2页
《测绘法律法规》PPT课件.ppt_第3页
《测绘法律法规》PPT课件.ppt_第4页
《测绘法律法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绘法律法规 2011 6 法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 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制定 行政法规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法律 服从于宪法和法律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 委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决定 命令 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部门规章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 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规范性文件由各级行政机关 团体 组织依法制发 因其内容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 故称为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 1 地方性法规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在不同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 地方性政府规章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可以根据法律 行政法规和本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我国测绘法律法规现状 目前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由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 政府规章 重要规范性文件等共同组成的测绘法律法规体系 为测绘管理提供了依据 为从事测绘活动提供了基本准则 现行测绘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1992年12月28日 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2002年8月29日修订 第7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测绘法 是我国测绘工作的基本法律 是从事测绘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制定测绘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主要依据 现行测绘行政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 1995年7月10日由国务院令第180号发布 该条例是一部专门规范地图编制出版活动的行政法规 是地图管理的主要依据 该条例对地图内容表示的原则 编制 出版地图的资质 地图印刷或者展示前的审核及备案 地图著作权保护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现行测绘行政法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 2006年5月27日由国务院令第469号公布 该条例对测绘成果的汇交 保管 秘密范围和等级确定 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保密技术处理 利用测绘成果的审批 著作权保护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审核公布与使用等作出了规定 现行测绘行政法规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 1996年9月4日由国务院令第203号公布 该条例对测量标志管理的职责分工 测量标志建设的要求 占地范围 设置标记 义务保管 检查维修 有偿使用 拆迁审批 标志保护 打击破坏测量标志的违法行为等作出了规定 现行测绘行政法规 4 基础测绘条例 2009年5月12日由国务院令第556号公布 该条例对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 规划和计划制定 经费来源 组织实施 成果更新 信息共享等作出了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 2007年1月1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38号令公布 规定了外国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必须遵循的原则 组织形式 审批和监督管理 禁止从事的活动 资质条件和资质的申请审批 一次性测绘的申请审批 罚则等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2006年6月2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34号令公布 这个部门规章对地图审核主体 地图审核的申请与受理 地图内容审查 审批与备案 罚则等作出了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3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 2003年3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19号令发布 这个部门规章对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涵义 审核公布的主体 建议人提出审核公布建议的办法 审核的主要内容 公布的方法 罚则等作出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4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 1999年12月22日由国家测绘局第5号令公布 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 使用许可协议的签订 有偿使用收费 使用单位的责任 提供单位的责任 罚则等作出了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房产测绘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28日由建设部 国家测绘局第83号令发布 其中对房产测绘的委托 资格管理 成果管理 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 6 国家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程序规定 试行 2007年6月27日由国家测绘局印发 对于申请使用涉密测绘成果的申请 受理 审批程序以及保密责任书等作出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7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2009年3月12日由国家测绘局印发 对测绘资质监督管理主体 测绘资质等级划分 专业范围划分 资质条件 申请 受理 审查批准 注册 监督检查 罚则等作出规定 8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2009年3月12日由国家测绘局印发 对各个测绘专业不同等级测绘资质应当具备的最低条件的标准作出规定 包括主体资格 专业技术人员 仪器设备 办公场所 质量管理 档案和保密管理 业绩等方面的标准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9 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 2007年1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国家测绘局共同发布 对于注册测绘师的管理 考试科目 申请考试条件 考试办法 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的取得 注册 执业范围 执业能力 权利 义务等作出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0 测绘作业证管理规定 2004年3月19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其中对于测绘作业证的管理 申请 受理 审核 发放 注册 使用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作出规定 11 建立相对独立平面坐标系统管理办法 2006年4月12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对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涵义 审批主体 申请 受理 审批程序和期限等作出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2 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 2008年3月10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对测绘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标准项目的立项程序 测绘标准制定和修订的程序及要求 审批 发布 实施 监督 复审等作出规定 13 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 2009年4月1日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测绘局发布 对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职责 地理信息标准的立项 制修订 实施与监督等作出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4 测绘计量管理暂行办法 1996年5月22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对计量标准的考核认证 测绘计量器具的检定机构的授权 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认证 测绘计量器具的检定办法和要求等作出规定 15 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1997年8月6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对测绘产品质量遵循的原则 测绘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测绘标准化 计量检定 产品验收 测绘产品质量监督 罚则等作出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6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1997年7月22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其中对测绘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 测绘质量责任制 生产组织准备的质量管理 生产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 产品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奖惩等作出规定 17 关于汇交测绘成果目录和副本实施办法 1993年5月18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对汇交的测绘成果类别 汇交主体 期限 接收机构 成果保护和提供等作出规定 重要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8 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1988年3月4日由国家测绘局 国家档案局发布 对测绘科技档案的内容 机构及其职责 归档 保管 利用 销毁等作出规定 19 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9月25日由国家测绘局发布 对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机构 使用条件 申请 受理 批准 领取 提供 使用原则 使用情况跟踪检查等作出规定 地方性法规 目前 绝大多数省 自治区 直辖市都制定了测绘地方性法规 多见于各地的测绘管理条例或者测绘法实施办法 我省现行的地方性法规 吉林省测绘条例 1994年4月22日吉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7年11月14日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第一次修改通过 2005年1月20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 我省现行的政府规章 吉林省测量标志保护管理办法1998年5月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2号令公布 吉林省测绘成果管理办法2010年3月29日 由吉林省政府2010年第3次常务会议修订审议通过 吉林省人民政府第211号令公布 原实施办法199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42号令发布 1997年9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76号令修订 吉林省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2002年3月1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138号令公布 吉林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2003年12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153号令公布 我省现行的规范性文件 吉林省测绘项目备案暂行办法 吉测字 2006 9号 吉林省测绘局测绘作业证管理规定 吉测管字 2005 11号 若干 我国测绘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第一部 测绘法 1991年12月18日发布 于1993年7月1日实施 共八章 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发展很快 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测绘管理的需要 2002年8月29日通过了新修订的 测绘法 共九章55条 年 月 日起施行 测绘法 确定的基本制度可以划分为测绘管理 测绘活动主体资质资格与权利保障 测绘项目与测绘市场 测绘基准 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测绘管理 测绘公共项目的管理 维护不动产权益的测绘管理 促进地理信息共享 测绘公共设施保护制度等 1 测绘管理体制 a 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测绘工作的领导测绘法规定 测绘事业是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 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 b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测绘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测绘法规定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军事部门的测绘工作 并按照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海洋基础测绘工作 2 测绘活动主体资质资格与权利保障制度 a 测绘资质管理测绘法规定 国家对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实行测绘资质管理制度 测绘单位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后 方可从事测绘活动 为了实施 测绘法 规定的测绘资质管理制度 国家测绘局制定了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和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按照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的规模 管理水平 能力大小 将测绘资质划分为甲 乙 丙 丁4个等级 测绘法规定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测绘资质审查 发放资质证书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军事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查 测绘单位的资质证书的式样 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 有与其从事的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有与其从事的测绘活动相适应的技术装备和设施 有健全的技术 质量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具备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b 测绘资质管理原则1 依法原则必须依据 行政许可法 测绘法 进行测绘资质管理 2 统一管理原则对测绘资质必须实行统一管理 避免多头管理导致政令不畅 不公平竞争 市场混乱 危害国家安全和增加测绘单位负担等弊端 3 公开 透明原则测绘资质审查的条件 程序 都必须公开 透明 4 公正 公平原则测绘资质审查 必须平等对待同等条件的个人和组织 不得歧视 5 便民 效率原则测绘资质审查必须体现方便申请人 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 6 救济原则在实施测绘资质审查时 申请人有权陈述 申辩 依法请求听证 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等 7 诚实信用 信赖保护原则政府的行政活动具有真实性 稳定性 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测绘资质 因公共利益的需要 必须撤销或变更测绘资质的 行政机关应负责补偿损失 8 监督与责任原则谁审批 谁监督 谁负责 c 测绘资质管理要点1 制定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规定测绘资质证书的式样 2 测绘资质审查和发放测绘资质证书 测绘资质管理是动态管理 资质升降级 新建测绘单位 变更业务范围 测绘单位重组或者改制 单位名称和法人代表的变更 3 对测绘资质证书持证单位进行年度注册 每一年度在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 时间 条件和内容对测绘单位进行核查 确认其是否继续符合测绘资质的基本条件 4 检查和处理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测绘活动和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的违法行为 根据 测绘法 的规定 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 擅自从事测绘活动的 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 并处测绘约定报酬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以欺骗手段取得测绘资质证书从事测绘活动的 由发证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 并处测绘约定报酬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 以其他测绘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 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的 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 处测绘约定报酬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降低资质等级 情节严重的 由发证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d 测绘执业资格测绘法规定 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条件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证书的式样 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1 执业资格是一种专业准入控制 2 执业资格是行政许可 3 执业资格具有特定对象 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有执业资格的限制 4 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学识 技术和能力 且符合一定的标准 e 注册测绘师 国家测绘局 国家人事部共同发布的 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 中 将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称为注册测绘师 法定证件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 f 测绘权利保障测绘法规定 测绘人员进行测绘活动时 应当持有测绘作业证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 阻挠测绘人员依法进行测绘活动 测绘作业证件的式样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3 测绘项目与测绘市场制度 当前 测绘项目的发包方式是按照招标发包和直接发包两种方式进行 较大规模的测绘项目一般采取招标发包的方式 小规模的测绘项目采取直接发包的方式 由于基础测绘成果往往属于保密范畴 基础测绘项目尚不宜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 目前仍以直接发包为主 测绘法规定 测绘项目实行承发包的 测绘项目的发包单位不得向不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等级的单位发包或者迫使测绘单位以低于测绘成本承包 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 对于违反规定的 责令改正 可以处测绘约定报酬2倍以下的罚款 发包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对于将测绘项目转包的 责令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 处测绘约定报酬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降低资质等级 情节严重的 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4 测绘基准制度 测绘基准测绘基准是指一个国家整个测绘工作的起算依据和各种测绘系统的基础 测绘基准包括所选用的各种大地测量参数 统一的起算面 起算基准点 起算方位 我国目前采用的测绘基准主要包括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 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 1 大地基准大地基准是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进行空间点点位测量的基本依据 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采用的大地基准是1980西安坐标系 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具体坐标在 34 32 27 00 N108 55 25 00 E 2008年7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 我国正式开始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2 高程基准高程基准是建立国家高程系统和测量空间点高程的基本依据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56年黄海高程系 水准原点设于青岛市观象山 起算高程为72 289m 高程起算面为青岛验潮站1950年至1956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1985国家高程基准 水准原点位于青岛市观象山 起算高程为72 260m 高程起算面为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3 重力基准重力基准是建立重力测量系统和测量空间点的重力值的基本依据 我国目前采用的重力基准为2000国家重力基准 4 深度基准 深度基准是测量水深的基本依据 中国海区从1956年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 内河 湖泊采用最低水位 平均低水位或设计水位作为深度基准 测绘法规定 国家设立和采用全国统一的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 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 其数据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并与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商后 报国务院批准 一是国家设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 二是设立测绘基准要有严格的审核审批程序 测绘基准数据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并与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商后 报国务院批准 三是从事测绘活动 应当采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 5 测绘系统制度 测绘系统是指由测绘基准延伸 在一定范围内布设的各种测量控制网 它们是各类测绘工作的测量依据 各种测量控制网 1 大地坐标系统大地坐标系统是球面坐标系统 它采用一个接近地球整体形状的椭球作为点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基础 大地坐标系统的三个坐标是大地经度 纬度 大地高 我国先后采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共有三角点 导线点154 348个 2000国家GPS控制网 共2 609个点 2 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是指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所采用的一种坐标系统 3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是用以传算全国高程测量控制网中各点高程所采用的统一系统 我国规定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 高程起算依据是国家黄海85高程基准 共有水准点成果114 041个 水准路线长度为416 619 1公里 4 地心坐标系统地心坐标系统是以坐标原点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大地坐标系统 国家测绘局在2008年发布的2号公告中指出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 衔接的过渡期为8年至10年 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5 重力测量系统重力测量系统是指重力测量施测与计算所依据的重力测量基准和计算重力异常所采用的正常重力公式的总称 目前提供使用的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包括21个重力基准点和126个重力基本点 测绘法规定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 国家设立全国统一的测绘系统 在测绘活动中 应当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系统 6 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制度 测绘法规定 因建设 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大城市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确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 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其他确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应当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测绘法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 未经批准 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 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审批 7 采用国际坐标系统制度 国际坐标系统是指全球性的坐标系统 或者国际区域性的坐标系统 测绘法规定 在不妨碍国家安全的情况下 确有必要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的 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违反本法的规定 未经批准 在测绘活动中擅自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的 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采用国际坐标系统审批程序 8 基础测绘制度 基础测绘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为国家各部门和各专业测绘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而实施测绘的总称 1 基础测绘分级管理国家的基础测绘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采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级管理的办法 2 基础测绘规划编制根据测绘法规定 基础测绘应当制定规划 国家的基础测绘规划应当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市 县的测绘规划应当经本级政府批准后 报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 3 基础测绘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根据测绘法规定 国务院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市 县人民政府将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 4 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编制根据测绘法规定 应当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 编制年度计划要符合基础测绘规划的要求 下级基础测绘年度计划要报上级备案 5 基础测绘成果更新测绘法规定 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定期进行更新 国民经济 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 基础测绘成果的更新周期根据不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 根据该条规定 应当制定基础测绘成果更新周期 6 海洋基础测绘测绘法规定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编制海洋基础测绘规划 并组织实施 9 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的制度 1 测绘成果的保密大量的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 首先必须清楚哪些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 是什么秘密等级 a 绝密级测绘成果包括 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及独立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参数 分辨率高于5 5 精度优于 1毫伽的全国性高精度重力异常成果 1 1万 1 5万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参数及算法 b 机密级测绘成果包括 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 国家等级天文 三角 导线 卫星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 国家等级重力点成果 分辨率高于30 30 精度优于 5毫伽的重力异常成果 精度优于 1m的高程异常成果 精度优于 3 的垂线偏差成果 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 1万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 2 5万 1 5万 1 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c 秘密级测绘成果包括 构成环线或者线路长度超过1000m的国家等级水准网成果资料 重力加密点成果 分辨率高于30 30 至1 1 精度在 5毫伽至 10毫伽的重力异常成果 精度优于 1m至 2m的高程异常成果 精度优于 3 至 6 的垂线偏差成果 非军事禁区1 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或多张连续的 覆盖范围超过6km2的大于1 5000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 10万 1 25万 1 5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军事禁区及国家安全要害部门所在地的航摄影像 测绘法规定 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测绘成果的完整和安全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和提供利用 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的 适用国家保密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 需要对外提供的 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审批程序执行 2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测绘法规定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测绘活动 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从事测绘活动 必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依法采取合资 合作的形式进行 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 违反规定 未经批准或者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合资 合作 擅自从事测绘活动的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 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 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责令限期离境 所获取的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外国人来华非法测绘案例 3 国界线测绘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测绘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线的测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相邻国家缔结的边界条约或者协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 由外交部和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拟订 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4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涉及行政区域界线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和行政争议 测绘法规定 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自治州 县 自治县 市行政区域界线的标准画法图 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拟订 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5 地图编制 出版管理目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包括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万 1 2 5万 1 5万 1 10万 1 25万 1 50万和1 100万共11种 测绘法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编制 印刷 出版 展示 登载地图的管理 保证地图质量 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利益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 增强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 违反本法规定 编制 印刷 出版 展示 登载的地图发生错绘 漏绘 泄密 危害国家主权或者安全 损害国家利益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谷歌地球上的一些问题 6 军事测绘军事测绘是为军队作战 训练 军事工程 战场准备而实施的测绘工作 其成果承载了大量军事设施 军事工程和军队作战 训练等重要信息 属于军事秘密 测绘法规定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军事测绘规划 并组织实施 10 维护不动产权益的测绘管理制度 1 不动产权属测绘制度测绘法规定 测量土地 建筑物 构筑物和地面其他附着物的权属界址线 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权属界线的界址点 界址线或者提供的有关登记资料和附图进行 权属界址线发生变化时 有关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变更测绘 2 地籍测绘制度测绘法规定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地籍测绘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籍测绘规划 组织管理地籍测绘 11 测绘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制度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的定义为 标准是得到一致 绝大多数 同意 并经公认的标准化团体批准 作为工作或者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 规则或特性要求 供 有关各方 共同重复使用的文件 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a 测绘标准化1 国家统一确定大地测量等级和精度测绘法规定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制定大地测量等级和精度的具体规范和要求 2 国家统一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和基本精度测绘法规定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和基本精度 3 国家制定工程测量规范测绘法规定 水利 能源 交通 通信 资源开发和其他领域的工程测量活动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的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进行 城市建设领域的工程测量活动应当执行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的测量技术规范 4 国家制定房产测量规范测绘法规定 与房屋产权 产籍相关的房屋面积的测量 应当执行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的测量技术规范 b 测绘质量管理制度测绘法规定 测绘单位应当对其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管理 违反规定 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的 责令测绘单位补测或者重测 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给用户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2 测绘成果管理制度 1 测绘成果的汇交测绘法规定 国家实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 测绘项目完成后 测绘项目出资人或者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 应当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资料 属于基础测绘项目的 应当汇交测绘成果副本 属于非基础测绘项目的 应当汇交测绘成果目录 违反本法规定 不汇交测绘成果资料的 责令限期汇交 逾期不汇交的 对测绘项目出资人处以重测所需费用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对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暂扣测绘资质证书 自暂扣测绘资质证书之日起6个月内仍不汇交测绘成果资料的 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 测绘成果目录向社会公布测绘法规定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编制测绘成果目录 向社会公布 3 测绘成果提供和使用测绘法规定 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 用于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 应当无偿提供 4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审核公布测绘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位置 高程 深度 面积 长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并与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商后 报国务院批准 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 违反规定 擅自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 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测绘法规定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违反规定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 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3 测绘公共设施保护制度 重点规定了对测量标志的保护 测量标志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包括各等级的三角点 基线点 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