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学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汽车公害防治技术.ppt_第1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汽车公害防治技术.ppt_第2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汽车公害防治技术.ppt_第3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汽车公害防治技术.ppt_第4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汽车公害防治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BW7 主编 第十三章汽车公害防治技术第十四章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第十三章汽车公害防治技术 排放公害 指汽车排出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 噪声公害 指噪声对环境的危害 电波公害 指汽车电气设备对无线电通信及电视广播等的电波干扰 粉尘公害 指制动蹄片 离合器摩擦片 轮胎的磨损物和车轮扬起的粉尘对环境的危害等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第二节汽车噪声公害的防治第三节汽车电磁干扰公害的防治 排放公害 指汽车排出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 噪声公害 指噪声对环境的危害 电波公害 指汽车电气设备对无线电通信及电视广播等的电波干扰 粉尘公害 指制动蹄片 离合器摩擦片 轮胎的磨损物和车轮扬起的粉尘对环境的危害等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一 使用因素对汽车排放公害的影响1 发动机运转工况 1 负荷的影响发动机负荷不同 所要求的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比不同 图13 1CO HC N 的排放浓度与空燃比的关系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混合气过浓 即空燃比小于理想空燃比 14 8 时 因空气量不足使燃料不能完全燃烧 随空燃比下降 CO和HC浓度增加 但因混合气中氧的浓度低 NOX的浓度降低 混合气过稀 即空燃比大于理想空燃比时 随空燃比增大 火焰传播中断现象越严重 因此HC浓度增加 当混合气的空燃比接近理论空燃比时 特别是使用比理论空燃比大10 左右的稀混合气 因为燃烧过程有充足的氧 对降低CO和HC的排放有利 图13 2过量空气系数与负荷的关系1 汽油机2 柴油机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图13 3汽油机曲轴转速对排气有害成分影响 2 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不直接对燃烧产物中的有害成分产生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影响 而是通过对进气过程 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作用 影响有害气体的形成及浓度 图13 4HC排放量与冷却液温度的关系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3 发动机的热状况发动机热状况影响着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 因而对有害气体的形成及浓度有很大影响 4 发动机工况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 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图13 5排气有害成分浓度与汽车运行工况的关系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2 点火系统技术状况 图13 6点火时刻对CO和HC排放量的影响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3 配气相位4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图13 7HC和CO排放浓度与行驶里程的关系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供油系统的故障 汽油机点火系的故障 气缸内有积炭等 气门间隙失常 二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技术1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 图13 8气体在分析仪中的流动路线1 取样探头2 5 滤清器3 导管4 废气取样装置6 11 泵7 换向阀8 废气分析装置9 流量计10 浓度指示装置12 水分离器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图13 9红外线气体分析装置原理图1 旋转遮光片2 试样管3 电测量装置4 膜片5 检测室6 对比室7 滤清器8 红外线辐射仪9 电动机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2 滤纸烟度法 图13 10烟度计工作原理图1 排气管2 滤纸进给机构3 光敏传感器4 指示仪表5 脚踏开关6 电磁阀7 抽气泵8 滤纸卷9 取样探头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图13 11烟度检测装置1 环形硒光电池2 电源3 指示仪表4 电源开关5 灯泡6 滤纸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3 不透光烟度法 图13 12不透光烟度计结构原理图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三 降低汽车排气污染的主要措施1 采用排气净化装置 1 催化转化装置催化转化装置是利用催化剂的作用将排气中的CO HC和NOX转换为对人体无害的气体的一种排气净化装置 也称作催化净化转换器 2 排气再循环系统排气再循环 EGR 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 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 图13 13封闭式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3 曲轴箱强制通风使用封闭式带PCV阀的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 可以使曲轴箱窜气造成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 保持发动机良好技术状况 1 保持气缸压缩压力正常发动机压缩压力低时 发动机起动困难 燃烧不完全 油耗增大 排气中的CO和HC浓度增大 2 保持供油系统技术状况良好供油系统的正确调整影响混合气浓度 因此对有害气体排放的浓度影响很大 3 保持点火系统技术状况良好点火系统应能在各种工况下产生足够点火能量的电火花 4 正确调整气门间隙 保持正确配气相位发动机配气相位是否正确 对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3 实施I M制度 第一节汽车排放公害的防治 4 合理驾驶 第二节汽车噪声公害的防治 一 汽车噪声及其危害二 影响汽车噪声排放的使用因素 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增大 其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均大幅度增强 从而使整车噪声强度直线上升 2 发动机负荷发动机大负荷工作时 所发出的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均较大 3 行驶车速汽车行驶车速提高时 其噪声强度随之直线上升 4 加速行驶与匀速行驶噪声相比 加速行驶噪声一般较高 5 变速器档位汽车匀速行驶时 若变速器位于低档位 发动机转速较高 则汽车噪声较大 汽车加速时 档位不同 其噪声也不同 汽车起步和用低速档行驶时的噪声随加速度的变化更为明显 第二节汽车噪声公害的防治 6 载质量载质量对汽车噪声的影响相对较小 7 技术状况汽车各总成 机构的技术状况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下降 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振动和异响 连接部件松旷 从而加剧了汽车行驶噪声 三 汽车噪声检测技术1 声级计的工作原理 图13 14声级计1 电源开关2 显示器3 量程开关4 传声器5 灵敏度调节电位计6 读数 保持开关7 复位按钮8 时间计权开关9 电池盖板 第二节汽车噪声公害的防治 图13 15电容式传声器示意图1 金属膜片2 电极3 壳体4 绝缘体5 平衡孔 第二节汽车噪声公害的防治 2 频率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图13 16带通滤波响应曲线 第三节汽车电磁干扰公害的防治 一 合理布线 减小电路网络干扰 对于电磁干扰敏感的部件应采用独立电源 分列用线 对于电磁干扰敏感部件的输入端加抗干扰衰减滤波器 合理布置地线 采用一点接地法 将强弱不同的信号和电流的地线分隔布置 防止干扰信号通过地线进入各级用电设备 在汽车收放机电路中引入调频波段抑制噪声电路 或把印制电路板各个部分的馈电系统布置成放射状 收放机的公共地线置于中央位置 以免线路之间的干扰信号被收放机接收 电源的馈电系统加设RC滤波电路 以减轻电路的耦合感应 二 科学设计 减少电磁辐射源 1 串接阻尼电阻汽车电磁辐射发生在点火系高压部分的能量较大 影响也大 第三节汽车电磁干扰公害的防治 2 并联抗干扰电容如在调节器电池接柱与搭铁接柱之间并联0 2 0 5 F的电容 在冷却液温度表与机油压力表传感器触点间并联0 1 0 2 F的电容 在闪光器和喇叭的触点间并联大于0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