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1“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选修4.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1“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选修4.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1“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选修4.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1“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选修4.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A日本留学B英国留学C国内任教 D英国讲学【解析】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四光一开始学习采矿,后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矿业落后的局面,他改学地质,希望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答案】B21948年,李四光借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之机,一直在英国讲学,直至1950年春才回国。他没有及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A学术研究的需要 B英国政府的阻挠C对国民政府的失望 D对自己政治地位的不满【解析】当时李四光对国民党的腐败及其在抗战期间的表现十分失望,故没有及时回国。【答案】C3“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这是对哪一学科领域特点的概括()A地质学 B微体生物学C第四纪冰川学 D地质力学【解析】注意结合题目中“地质学”和“力学”两个关键词语,可以推断为地质力学。【答案】D4右图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雕像,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为()A地质学概论B力学概论C地质力学略论D地质力学概论【解析】地质力学概论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建立起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答案】D5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推翻了洋人的哪些断言()“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贫油论”“中国不存在第三纪冰川”“中国贫铀论”A BC D【解析】两个“洋神话”是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和“中国贫油论”。【答案】A6给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谬论以有力回击的是()A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新理论B李四光在法国作的现代繁华与碳演讲C国际承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D中国相继找到大庆、大港等一系列大油田【解析】中国发现大油田后,“中国贫油论”不攻自破。 【答案】D能力提升练7被周恩来称为“中国人的光荣”和“一面旗帜”的科学家分别是()A苏步青、钱学森 B李四光、竺可桢C詹天佑、李四光 D詹天佑、钱学森【解析】“中国人的光荣”是指詹天佑,“一面旗帜”是指李四光。【答案】C8从詹天佑、李四光的一生经历及贡献看,他们间的主要相似之处有()都曾经到西方留学学习自然科学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了突出成绩都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ABCD【解析】詹天佑生活于近代,逝世于1919年,所以不符合对他的评价。【答案】A9下表是一教师关于“地质之光”李四光一课的教学提纲。晚清时期:18891911年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5.学习造船归国赐予工科进士民国时期:1911年以后6.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7.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8.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9.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0.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新中国时期:1.冲破阻挠辗转回国,受命组建地质机构4.大型油田相继发现,打破“中国贫油”论5.地质力学得到证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科学贡献: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名言:轻信权威等于扼杀智慧请回答:(1)根据提纲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辞官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2)根据提纲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向“权威”挑战的主要事迹。(3)从李四光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哪些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归纳其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第(2)问从李四光的科学成就概括出其向“权威”挑战的事迹。第(3)问注意从创新、探索等角度回答。【答案】(1)袁世凯上台,实行独裁,破坏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浪潮高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相继发现大型油田,打破“中国贫油”论。(3)乐观自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意志坚强、不迷信权威等。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国际“权威”们论断:“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提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已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请回答:(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李四光对我国石油勘探的贡献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解析】第(1)问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中国能找到石油。第(2)问联系所学基础知识回答即可,注意是在“石油勘探”领域。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在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2)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探索地质现象的本质、地壳结构及构造规律,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