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制度.doc_第1页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制度.doc_第2页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制度.doc_第3页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制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一、各科医务人员执行各项操作严格遵守感染管理制度。二、使用过的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毁形要求毁形及分类方法分类。三、每班交接班时认真检查废弃物容器和包装袋是否处于密封状态,是否有启用时间,做到医疗废物在科室存放时间不超过24小时。四、每日产生的废物于当日14:30至15:00之间由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人员到各科室收集,并按要求如实、认真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未按要求进行分类及包装的医疗废物可拒绝收集,并报告至感染科。五、医疗废物由专人、专用工具、转运线路将医疗废物运送至焚烧处,由医疗废物焚烧人员再次核对后应在转移联单上签字。六、医疗废物登记簿按要求由感染科保管3年。七、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及时向感染科报告。感染科将根据情况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为规范管理我院的医疗废物,根据2004年6月发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放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标明。四、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五、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气灭菌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六、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用后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七、所有废弃物都应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中,每天下午2点-3点由专人(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到各科室医疗废物产生地进行收集,并开具医疗废物转运联单,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挪走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转运人员工作制度1、每天由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将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由产生地运送至暂存地点;2、每天每次回收的医疗垃圾符合国家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可以不回收;3、回收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4、回收过程中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或泄漏时,增加一层包装袋;5、每次到科里回收时,回收物数量和登记是否符合,应进行监督检查;6、医疗废物运送至处置地点后应与处置人员一起对回收数量和登记进行核对,核对后签字。不能出现丢失、转让、买卖现象存在,如出现上述现象,根据“条例”进行处罚;7、医疗废物回收登记保存3年,资料不得丢失;8、每天回收工作结束后,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洗或消毒。医疗废物暂存地工作制度一、医疗废物暂存地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应具备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二、应有明确的医疗废物分类标识。三、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专人用专用转运工具运送到暂存地,并分类放入专用储存箱内,然后由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站收集。四、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得超过48小时。五、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站来收集时要做好相应的交接登记,包括:运送车辆编号、医疗废物的种类及数量(件数、重量)、日期及交接人员签名。六、医疗废物不得转让、买卖或进行其他处理,如发现丢失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