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s_service_专题训练二牛顿定律与直线运动.doc_第1页
dfs_service_专题训练二牛顿定律与直线运动.doc_第2页
dfs_service_专题训练二牛顿定律与直线运动.doc_第3页
dfs_service_专题训练二牛顿定律与直线运动.doc_第4页
dfs_service_专题训练二牛顿定律与直线运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二牛顿定律与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答案:D2.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答案:A3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的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xOFDxOFxOFBCxOFAAF答案:D4如图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A、B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物体C、D,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环与滑杆无摩擦力 BB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B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答案:AF/Nt/s3699O36甲t/sv/(ms-1)3O6936乙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甲图所示;物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所示,6s后的速度图象没有画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时受的摩擦力大小是3NB物块的质量为1.5kgC物块在69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D物块前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5m/s答案:BCD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平板车放在光滑的倾角为a 的斜面上,车上站着一质量为m的人,若要平板车静止在斜面上,车上的人必须( )A匀速向下奔跑B以加速度向下加速奔跑C以加速度向下加速奔跑D以加速度向上加速奔跑答案:CF1F2Ot/sF/N7、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在第1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若力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物体( )A在第2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B在第3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 C在第4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D在第5s末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1方向相同答案:BD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行时间的比值定义叫做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 )A16km/hB96km/hC240km/hD480km/h答案:B9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没有磁场。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氢气球和铅球都处于失重状态; B氢气球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C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答案:AC10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时,、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相遇前,、两物体最远距离20m答案:CD11如图所示,分别是物体运动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的是( )txAtFDtaCtvBOOOO答案:D12、一个物体在多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的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该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图5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答案:D13.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大小相等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答案:BC14.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 )ABCD答案:B15.)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轻质弹簧连着相同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不同的运动: (1)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在光滑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 (3)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 (4)做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四根弹簧伸长量分别为l1、l2、l3、l4,不计空气阻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 )Al1l2Bl3l4Dl2l3答案:AB16.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答案:D17.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答案:B18.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可以使用的是( )A体重计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答案:BD19.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的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拉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用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线间的夹角将( )A变小 B不变C变大 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答案:B20.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不相等的物体,A、B叠放后一起沿斜面下滑,已知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A、B一起匀速下滑,增加A的质量,A、B仍一起匀速下滑B若A、B一起匀速下滑,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A、B将加速下滑C若A、B一起加速下滑,增加A的质量,A、B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D若A、B一起加速下滑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A、B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答案:AC024621345v/m.s-1t/sab21. 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m/s2)( )A水平拉力可能等于0.3N B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C物体的摩擦力一定等于0.1N D物体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答案:BD2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阻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拉力改为2F,物体加速度为2aB若质量改为m/2,物体加速度为2aC若质量改为2m,物体加速度为a/2D若质量改为m/2,拉力改为F/2,物体加速度不变答案:D2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1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2(m+M)gC当F2(m+M)g时,木板便会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答案:AD24. 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 )AM受静摩擦力增大 BM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CM仍相对于车厢静止DM受静摩擦力不变答案:BCD25.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C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答案:C2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F=6N的恒力,水平作用在质量为2kg的质点上,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试比较经过5s的时间或经过5m的位移时,突然撤去拉力,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撤力时,前种情况的末速度大于后种情况的末速度 B撤力时,前种情况的末速度小于后种情况的末速度 C撤力前,前种情况比后种情况滑行的路程长 D撤力前,前种情况比后种情况滑行的时间长答案:ACD27.某人站在升降机底板的台称上,发现台称的示数比他的体重减少了20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降机一定是在下降过程 C如果是在下降过程,则升降机肯定处于加速状态B升降机肯定是在减速状态 D如果升降机是在减速状态,则升降机一定是在下降过程答案:C28.如图4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答案:D2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零答案:AC30.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释放,压上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的原点,沿竖直向下建一坐标轴ox,则小球的速度平方v2随坐标x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是平滑的曲线,则A、B、C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及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A=h,aA=0BxB=h,aB=gCxB=h+,aB=0DxC=h+,aCg答案:C31.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静止不动,现保持力F1不变,使力F2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图象是图乙中的( )( )B答案:B32.(通州市2008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块间用一轻弹簧连接,放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平行于斜面、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在m1上,使m1、m2一起向上作匀加速运动,斜面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 ( )A弹簧的弹力为 B弹簧的弹力为m2gsin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答案:ACa33.在车上有一用硬杆做成的框架,其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车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运动,有关角度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mg/cos,方向沿杆方向B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mgtan,方向沿杆方向C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D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方向一定沿杆方向答案:C34. 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时 间t0t1t2t3体重秤示数/kg45.050.040.045.0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答案:A35.如图所示,用相同材料做成的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相同的拉力F均作用在m1上,使m1、m2作加速运动:拉力水平,m1、m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拉力水平,m1、m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拉力平行于倾角为的斜面,m1、m2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拉力平行于倾角为的斜面,m1、m2沿粗糙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以l1、l2、l3、l4依次表示弹簧在四种情况下的伸长量,则有( )A、l2l1B、l4l3C.、l1l3D、l2l4FFFF答案:D36. 、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由两轻质弹簧连接(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将球上方弹簧剪断的瞬时,的加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零;、将球上方弹簧剪断的瞬时,的加速度不为零,的加速度为零;、将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时,的加速度不为零,的加速度为零;、将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时,的加速度不为零,的加速度不为零;答案:BD37.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向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g取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答案:BC38.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B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使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C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D“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D39.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体M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m恰好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1;若用平行力与斜面向下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加速下滑,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2;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减速下滑,斜面体还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3。则 ( )AF2F3F1 BF3F2F1 C F1=F2=F3 D F2F1F3答案:C40. 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Bt0时刻,B速度最大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D2t0时刻,A、B位移最大答案:Avt12340v04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A在01s内,外力F增大;B在1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C在34s内,外力F可能不断减小D在34s内,外力F可能不断增大答案:BCD42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绳AB,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绳内距A端x处的张力T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 A水平外力F=6 N B绳子的质量m=3 kg C绳子的长度 D绳子的加速度答案:AC43如图一个圆筒形容器内部盛有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不同但又互不相溶,因而分成上下两层。 有一铝制小球,从容器的上部液面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液体对铝球的摩擦阻力,则铝球向下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线可能是 ( ) 答案:C44如图所示,木块M可以分别从固定斜面的顶端沿左边或右边由静止开始滑下,且滑到A点或B点停下。假定木块M和斜面及水平面间有相同的动摩擦因数,B M A O 斜面与平面平缓连接,图中O点位于斜面顶点正下方,则( )A距离OA等于OBB距离OA大于OBC距离OA小于OBD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答案:A45(2008年上海市高三物理复习调研卷)在某停车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车发生了碰撞事故。甲车司机背部受伤,乙车司机胸部受伤。根据两位司机的伤情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 甲车车头撞了静止在乙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B. 甲车车头撞了静止在乙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C. 乙车车头撞了静止在甲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D. 乙车车头撞了静止在甲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答案:C46.(2008届高三联合物理试卷)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6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大小为2g,方向垂直木板向下答案:D47(2008届南通市四县市高三联考试卷)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沿杆方向)( )O F2 F1 O F3 F4 A O F2 F1 O F3 F4 B O F2 F1 O F3 F4 C O O F2 F1 F3 F4 D 答案:C48.(山东省德州市2008质检)如右图所示,一质量为的小物体以一定的速率沿水平方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左端的点。当传送带始终静止时,已知物体能滑过其右端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传送带若逆时针方向匀速运行,物体也能滑过点B传送带若逆时针方向匀速运行,物体可能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然后向左加速,因此不能滑过点C传送带若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当其运行速率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滑过点D传送带若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当其运行速率时,物体将一直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且滑过 点答案:AC49.(2008年山东省高考冲刺预测卷)两辆游戏赛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0510152025510v/ms1t/sA0510152025510v/ms1t/sB0510152025510v/ms1t/sC0510152025510v/ms1t/sDabababab答案:AC 50.(山东省高考调研卷)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C将加速至C匀速至E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答案:B二计算题51.(江苏省启东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倾角=37,长方体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将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取g=10m/s2, sin37=0.6, cos37=0.8)解析:由于木块与斜面间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小球B与木块间有压力的作用,并且它们以共同的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运动将小球和木块看作一个整体,设木块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得 选小球为研究对象,设MN面对小球的作用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MN面的压力大小为6.0N,方向沿斜面 52(江苏省启东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质量为M10kg的B板上表面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划虚线的部分,当质量为m1kg的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区时,B板便有竖直向上的恒力f= kmg(k51)作用于物块P,使其刚好不与B板的上表面接触;在水平方向,物块P与B板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已知物块P开始自由下落的时刻,B板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Bo=10m/s. 物块P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相互作用区所经历的时间为t0=2.0s. 设B板足够长,B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02,为保证物块P总能落入B板上方的相互作用区,问:(1)物块P从起始位置下落到刚好与B板不接触的时间 t (2)物块B在上述时间t内速度的改变量(3)当B板刚好停止运动时,物块P已经回到过初始位置几次?(g=10m/s2)解析:(1)物块P刚到达相互作用区时的速度VO=gto (1)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后的加速度a1= (kmg-mg)/m=(k-1)g (2)解(1)(2)得物块P在相互作用区内的运动时间t1=v0/a1=0.04s (3)物块P从起始位置下落到刚好与B不接触时的运动时间t=t0+t1=2.04s (4)(2)板B在物块P未进入作用区时的加速度aB1=g (5)速度的改变量vb1 = aB1t0 =0.4m/s (6)当物块P进入作用区后的加速度 aB2 =(Mg+kmg)/M (7)由(3)(7)得速度的改变量vb2 = aB2t1=0.0488m/s (8) 所以:板B在物块P从起始位置下落到刚好与B不接触时由(6)(8)得:速度的改变量v=v b1+v b2 =0.4488m/s (9) (3)当物块P的速度减到零后,又开始以加速度a向上做加速运动,经历时间t1,跑出相互作用区,在这段时间内,B板减少的速度仍是vb2;物块P离开相互作用区后,做加速度为g的减速运动,经历时间t0,回到初始位置,在这段时间内,B板减少的速度为vb1,以后物块又从起始位置自由落下,重复以前的运动,B板的速度再次不断减少总结以上分析可知:每当物块P完成一次从起始位置自由下落,进入相互作用区后又离开相互作用区,最后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中,B板速度减少的总量为v=2v b1+2v b2 =0.8978m/s (10) 设在物块P第n次回到起始位置,n=vBo/v=10/0.8978=11.1111次 (11) 53.(山东省高考调研卷)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两个相同的物块A、B(它们之间用轻绳相连)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方向与水平方面成角斜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作用下,以大小为=4 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剪断轻绳后物块A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取当地 的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解析:设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平衡条件,对A、B整体有: 剪断轻绳以后,设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有 联解方程,代人数据得: m 54.(山东省高考调研卷)如图所示,左图表示用水平恒力F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使其做匀加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也会变化,和F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图线的斜率及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2)根据图线所给的信息,求物体的质量及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3)在该物体上放一个与该物体质量相同的砝码,保持砝码与该物体相对静止,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右图的坐标上画出相应的F图线。(不要求写出作图过程)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有: 所以,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即 kg 物体的质量m=05 kg 直线与横轴交点表示物体刚要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即摩擦力大小=1N(2)由 得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因数 (3)(题目要求:当质量加倍时,物体刚要运动是拉力F=2N,直线的斜率变为1 kg)作图如图示。55.(淄博市2008年第一次摸底考试)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以下简称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2,测得斜面倾角为,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解析:固定时示数为F1,对小球 整体下滑: 下滑时,对小球: 由式、式、式得 56(泰安市2008年5月模拟)如图(a)所示,质量为M=10kg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ABC=45. 在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1=96N,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 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2,(取g=10m/s2).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力F2,因为是轻杆,所以F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 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解析:结果不正确。杆AB对称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它可能会是向右偏上的方向,大小和方向由加速度a的大小来决定,并随a的变化而变化。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轻杆对小块的作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斜向右上.57(烟台市2008届第一学期期末考)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并以速度v沿斜面向上匀速运行. 传送带的总长度为L.若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轻轻置于传送带上,木块恰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传送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增加为2a,且仍以原速度沿斜面向上运行,此时将该木块放在传送带的中央,然后由静止释放,求经多长时间木块滑离传送带.(重力加速度为g)解析:物体静止时物体下滑过程中由以上三式解得58(泰州市2008届第二学期期初联考)如图所示,1、2两细绳与水平车顶的夹角分别为300和600,物体质量为m,现让小车以2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时,求:绳1中弹力的大小?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解法解: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x:T1cos300T2cos600=may:T1sin300 +T2sin600=mg解得: T1=(+)mg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法。解析:该同学解法错误.此方程求出的,说明物体已飞起,59.(临沂市2008届高三期中考)在临沂市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 该山坡可看成倾角=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50m.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解析:(1)由位移公式 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并代入数值后,得 (2)在垂直斜面方向上, 又 联立并代入数值后,得 60.(泰安市2008届高三期末考试)一位同学通过电视节目观看火箭发射卫星的情景,他听到现场总指挥倒计时结束发出“点火”命令后,立刻用秒表计时,假设测得火箭底部从开始发射到经过发射架顶的时间是,如果他想计算出火箭的推力有多大,请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需要假设哪些条件进行理想化处理。(2)需要知道哪些数据用相应符号表示出来,并推导出火箭推力的表达式。解析:(1)假设火箭及卫星总质量不变; 假设运动是匀加速运动。有其它假设合理的不扣分。(2)火箭及卫星总质量,发射架高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61(枣庄市2008届第一次调研)美国密执安大学五名学习航空航天工程的大学生搭乘NASA的飞艇参加了“微重力学生飞行机会计划”,飞行员将飞艇开到6000m的高空后,让飞艇由静止下落,以模拟一种微重力的环境。下落过程飞艇所受空气阻力为其重力的0.04倍,这样,可以获得持续25s之久的失重状态,大学生们就可以进行微重力影响的实验. 紧接着飞艇又做匀减速运动,若飞艇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500m.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计算: (1)飞艇在25s内所下落的高度; (2)在飞艇后来的减速过程中,大学生对座位的压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解析:(1)设飞艇在25s内下落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飞艇在25s内下落的高度为 (2)25s后飞艇将做匀速运动,开始减速时飞艇的速度v为减速运动下落的最大高度为减速运动飞艇的加速度大小a2至少为设座位对大学生的支持力为FN,则即大学生对座位压力是其重力的2.15倍.62.(烟台市2008届期中考试)有一段长为L,与水平面夹角为的斜坡路面,一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斜坡底端,一质量为M的人想沿斜坡将木箱推上坡顶,假设木箱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与人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人是沿与斜坡平行的方向用力推木箱的,求人将木箱由坡底推到坡顶所需的最短时间及到达坡顶时木箱获得的速度大小。(运算中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解析:取人和木箱一体为研究对象要使木箱从坡底到坡顶所用时间最短,须使人受静摩擦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2)收(1)、(2)两式得:由63.(山东省寿光市2008年第一次考试)海豚靠尾部来推动下部的水,能够从水中高高跃起,被誉为“会飞的鱼”一身长L1=1.8m,质量m=65kg的海豚,跃起后从h1=1.0m的高度处自由落下,尾部接触水面后经过时间t=0.25s身体速度降为零。紧接着尾部用力F拍打水面,又向上跃起b2=0.5m,假定上升、下降两个阶段尾部与水面的作用力分别都是恒力,求上升阶段尾部与水面的作用力F。(取g=10m/s2)解析:自由下落1.0m的末速度 在减速度时间为0.25s的匀减速阶段,重心下落的高度 竖直向上跃起的速度 离开水面面俱到之前上升的加速度: 设尾部与水面的作用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解得 =65(10+8.93)N=1230N 64、(山东省寿光市2008年第一次考试)质量M=3kg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11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当速度达到1m/s时,将质量m=4kg的物体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0.2,(g=10m/s2),求:(1)物体经多长时间才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2)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解析:放上物体后,物体加速度 板的加速度 当两物体达速度相等后保持相对静止,故 t=1秒 (2)相对静止后,对整体 对物体f=ma f=6.28N 65(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教学质量检测)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我国公安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安全距离为200m,汽车行驶的最高速度为120km/h,取g=10m/s2,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说明计算安全距离为200m的依据。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s之间,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路面动摩擦因数干沥青与混凝土路面0.70.8干碎石路面0.60.7湿沥青与混凝土路面0.330.4解析:由表分析,0.6s是最长的反应时间,对应刹车之前的最大可能距离;0.33是最小的动摩擦因数,对应最大的可能运动距离, 由 得:mm略小于200m,因此200m的安全距离是必要的。66(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kg、长L1m。某时刻A以v04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若F=5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1)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作匀减速运动,有mg =maA 得aA=g=2 m/s2木板B作加速运动,有F+mg=MaB,得:aB=14 m/s2 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At=aBt,得:t=0.25s A滑行距离:SA=V0t-aAt2/2=15/16m B滑行距离:SB=aBt2/2=7/16m 最大距离:s= SA- SB=0.5m (2)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 又: 由、式,可得:aB=6(m/s2) 再代入式得: F= m2aBm1g=1N 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N。 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有:F=(m+m)a,m1g =m1a 所以:F3N 若F大于3N,A就会相对B向左滑下。综上: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 1NF3N 67.(2008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物理第一次调研模拟试题)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将静止在斜面底端的物体向上推,推到斜面中点时,撤去F,物体正好运动到斜面顶端并开始返回。在此情况下,物体从底端到顶端所需时间为t,从顶端滑到底端所需时间也为t。若物体回到底端时速度为10m/s,试问:(1)推力F与物体所受斜面摩擦力Ff之比为多少?(2)斜面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h为多少?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F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为a1 ,到达中点速度为v ,撤去F后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2 ,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3 ,斜面的倾角为,斜面的长度为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上滑过程: 下滑过程:由运动学公式: 又 联立上述各式,解得 h=7.5m68(江苏省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一木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到B时进入水平面滑行到C点停止。已知木块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和BC间的距离相等,且为S。不计木块从斜面底端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