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件.ppt_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件.ppt_第2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件.ppt_第3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件.ppt_第4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1 1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1 2基本逻辑关系1 3逻辑代数及运算规则1 4逻辑函数的表示法1 5逻辑函数的化简 1 1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电子电路中的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例 正弦波信号 锯齿波信号等 幅度不随时间连续变化 而是跳跃变化 计算机中 时间和幅度都不连续 称为离散变量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引言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 1 工作任务不同 模拟电路研究的是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大小 相位 失真等方面的关系 数字电路主要研究的是输出与输入间的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 模拟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 是一个放大元件 数字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或截止状态 起开关作用 因此 基本单元电路 分析方法及研究的范围均不同 2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不同 模拟电路研究的问题 引言 基本电路元件 基本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研究的问题 基本电路元件 引言 基本数字电路 基本逻辑关系与 and 或 or 非 not 1 2基本逻辑关系 1 与逻辑关系 规定 开关合为逻辑 1 开关断为逻辑 0 灯亮为逻辑 1 灯灭为逻辑 0 真值表特点 任0则0 全1则1 一 与 逻辑关系和与门 与逻辑 决定事件发生的各条件中 所有条件都具备 事件才会发生 成立 2 二极管组成的与门电路 0 3V 逻辑0 3V 逻辑1此电路实现 与 逻辑关系 与逻辑运算规则 逻辑乘 3 与逻辑关系表示式 Y A B AB 基本逻辑关系 0 0 00 1 01 0 01 1 1 二 或 逻辑关系和或门 或逻辑 决定事件发生的各条件中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具备 事件就会发生 成立 1 或 逻辑关系 特点 任1则1 全0则0 真值表 基本逻辑关系 2 二极管组成的 或 门电路 0 3V 逻辑0 3V 逻辑1此电路实现 或 逻辑关系 000011101111 基本逻辑关系 或逻辑运算规则 逻辑加 3 或逻辑关系表示式 Y A B 基本逻辑关系 0 0 00 1 11 0 11 1 1 三 非 逻辑关系与非门 非 逻辑 决定事件发生的条件只有一个 条件不具备时事件发生 成立 条件具备时事件不发生 特点 1则0 0则1 1 非 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 2 非门电路 三极管反相器 三极管反相器电路实现 非 逻辑关系 非门表示符号 基本逻辑关系 非逻辑 逻辑反 3 非逻辑关系表示式 四 基本逻辑关系的扩展 将基本逻辑门加以组合 可构成 与非 或非 异或 等门电路 1 与非门 2 或非门 真值表特点 相同则0 不同则1 3 异或门 用基本逻辑门组成异或门 异或门 门电路小结 门电路小结 1 3逻辑代数及运算规则 数字电路要研究的是电路的输入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所以数字电路又称逻辑电路 相应的研究工具是逻辑代数 布尔代数 在逻辑代数中 逻辑函数的变量只能取两个值 二值变量 即0和1 乘运算规则 加运算规则 1 逻辑代数基本运算规则 非运算规则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0 0 00 1 01 0 01 1 1 2 逻辑代数运算规律 交换律 A B B AAB BA 结合律 A B C A B C A B C ABC AB C A BC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分配律 A B C AB ACA BC A B A C 求证 分配律第2条 A BC A B A C 证明 右边 A B A C AA AB AC BC 分配律 A A B C BC 结合律 AA A A 1 B C BC 结合律 A 1 BC 1 B C 1 A BC A 1 1 左边 吸收规则 原变量吸收规则 反变量吸收规则 注 红色变量被吸收掉 A AB A 证明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混合变量吸收规则 证明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反演定理 德摩根定理 用真值表证明 1110 00011011 1110 证明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一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四种表示方法 卡诺图 1 4逻辑函数的表示法 真值表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一输入变量 二种组合 二输入变量 四种组合 三输入变量 八种组合 真值表 四输入变量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四输入变量 16种组合 将真值表或逻辑函数式用一个特定的方格图表示 称为卡诺图 最小相 输入变量的每一种组合 卡诺图的画法 二输入变量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输入变量 卡诺图 卡诺图的画法 三输入变量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输入变量 四输入变量卡诺图 有时为了方便 用二进制对应的十进制表示单元格的编号 单元格的值用函数式表示 F A B C 1 2 4 7 F A B C D 0 2 3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 逻辑函数四种表示方式的相互转换 1 逻辑电路图 逻辑代数式 AB 2 真值表 卡诺图 二变量卡诺图 四种表示方式的相互转换 真值表 3 真值表 卡诺图 逻辑代数式 方法 将真值表或卡诺图中为1的项相加 写成 与或式 四种表示方式的相互转换 1 5逻辑函数的化简 1 5 1利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化简 例1 结论 异或门可以用4个与非门实现 例2 证明 异或门可以用4个与非门实现 例3 例4 适用输入变量为3 4个的逻辑代数式的化简 化简过程比公式法简单直观 3 每一项可重复使用 但每一次新的组合 至少包含一个未使用过的项 直到所有为1的项都被使用后化简工作方算完成 1 上 下 左 右相邻 n 0 1 2 3 个项 可组成一组 2 先用面积最大的组合进行化简 利用吸收规则 可吸收掉n个变量 用卡诺图化简的规则 对于输出为1的项 1 5 2利用卡诺图化简 4 每一个组合中的公因子构成一个 与 项 然后将所有 与 项相加 得最简 与或 表示式 5 无所谓项当 1 处理 用卡诺图化简规则 续 例1 Y A B 或门 A B 例2 用卡诺图化简 F A B C D 0 2 3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用卡诺图化简 例3 例4 首先 逻辑代数式 卡诺图 1 1 例5 已知真值表如图 用卡诺图化简 化简时可以将无所谓状态当作1或0 目的是得到最简结果 F A 第2章组合逻辑电路 2 1TTL集成门电路2 2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 2 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2 4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 5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TTL 晶体管 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 集成门电路 MOS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集成电路 2 1 1TTL与非门的基本原理 2 1TTL集成门电路 1 任一输入为低电平 0 3V 时 1V 不足以让T2 T5导通 T2 T5截止 uo 5 uR2 ube3 ube4 3 4V高电平 电位被嵌在2 1V 全反偏 1V 2 输入全为高电平 3 4V 时或输入全甩空 T2 T5饱和导通 uo 0 3V输出低电平 输入甩空 相当于输入 1 与非门表示符号 逻辑表示式 如 TTL门电路芯片 四2输入与非门 型号74LS00 地GND TTL门电路芯片简介 外形 电源VCC 5V 4 常用TTL逻辑门电路 2 2 2TTL门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 1 输出高电平 低电平 高电平 3 4V 4V以上 低电平 0 3V 0 4V以下 2 阈值电压 UTH 1 4V 高电平 3 扇出系数 N 10 TTL门电路的主要参数 扇出系数 输出端允许驱动的门电路的最大数目 输入A B波形如图所示 请画出与非门的输出 Y 波形 A B Y 课堂练习 2 2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 1 集电极开路的与非门 OC门 输入全1时 输出 0 输入任0时 输出悬空 应用时输出端要接一上拉负载电阻RL OC门可以实现 线与 功能 分析 F1 F2 F3任一导通 则F 0 F1 F2 F3全截止 则F 1 F F1F2F3 负载电阻RL和电源UCC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2 三态门 E 控制端 一 结构 二 工作原理 1 控制端E 0时的工作情况 2 控制端E 1时的工作情况 功能表 三 三态门的符号及功能表 功能表 三态门主要作为TTL电路与总线间的接口电路 四 三态门的用途 工作时 E1 E2 E3分时接入高电平 2 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特点 某一时刻的输出状态仅由该时刻电路的输入信号决定 而与该电路在此输入信号之前所具有的状态无关 组合逻辑电路 用各种门电路组成的 用于实现某种功能的复杂逻辑电路 例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例2 本图功能 二选一电路 M 0时 门1输出恒为1 A信号被拒之门外 2 4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步骤 根据题意列真值表 例1 交通灯故障监测逻辑电路的设计 红灯R黄灯Y绿灯G 单独亮 正常 黄 绿同时亮 正常 其他情况 不正常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2 卡诺图 化简 3 写最简逻辑式 设 灯亮为 1 不亮为 0 正常为 0 不正常为 1 例1 4 用基本逻辑门构成逻辑电路 若要求用与非门构成逻辑电路呢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例1 5 用与非门构成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例1 例2 设计一个三人表决逻辑电路 要求 三人A B C各控制一个按键 按下为 1 不按为 0 多数 2 按下为通过 通过时L 1 不通过L 0 用与非门实现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2 用画卡诺图化简 L AC BC AB 3 写出最简 与或 式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 列真值表 4 用与非门实现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例2 2 4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2 4 1数据选择器 2 4 2七段显示译码器 2 4 3译码器 2 4 4加法器 2 4 1数据选择器 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从多个数据中选择出一个选择 也叫多路转换器 其功能类似一个多投开关 是一个多输入 单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 1 2选1数据选择器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控制信号 集成化 型号 74LS157 数据选择器 2 4选1数据选择器 集成电路型号 74LS153 4选1数据选择器 TTL集成电路 双4选1数据选择器 型号 74LS153 国产T1153 T4153 2 4 2七段显示译码器 显示译码器 用于将数字仪表 计算机 和其它数字系统中的测量数据 运算结果译成十进制数显示出来 二进制数 8421码 显示译码器 组成 用0和1两个数字组成 逢二进一 二进制数 8421码 每一位上的1所代表的十进制数的大小称为权重 例 十进制数1111 1 103 1 102 1 101 1 100 1 1000 1 100 1 10 1 1 1111 例 二进制数1111 1 23 1 22 1 21 1 20 1 8 1 4 1 2 1 1 15 四位二进制数 每位的权重分别为8 4 2 1 所以称为8421码 二 十进制 BCD码 显示译码器 用4位二进制数0000 1001分别代表十进制数0 9 称为二 十进制数 又称为BCD码 BinaryCodedDecimal Ya Yg 控制信号高电平时 对应的LED亮低电平时 对应的LED灭 发光二极管 显示译码器 1 二 十进制显示译码器 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 A3 A0 输入数据 要设计的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 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 七段显示译码电路真值表 七段显示译码电路真值表 十进制数A3A2A1A0YaYbYcYdYeYfYg显示字形0000011111100100010110000120010110110123001111110013401000110011450101101101156011000111116701111110000781000111111189100111100119 无所谓项当1处理 先设计输出Ya的逻辑表示式及电路图 以同样的方法可设计出Yb Yg的逻辑表示式及其电路图 将所有电路图画在一起 就得到总电路图 将此电路图集成化 得到七段显示译码器的集成电路74LS48 国产型号 T339 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 控制端 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 控制端功能 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 七段显示译码器74LS48与数码管的连接 此三控制端不用时 通过电阻接高电平 BCD码 2 4 3译码器 用途 计算机中的地址译码电路 常用类型 2线 4线译码器型号 74LS1393线 8线译码器型号 74LS1384线 16线译码器型号 74LS154 1 2线 4线译码器 同理写出其他输出量的逻辑式 74LS139 2 3线 8线译码器 74LS138 逻辑电路设计略 设计方法同2 4译码器 3 4线 16线译码器 74LS154 逻辑电路设计略 设计方法同2 4译码器 译码器的应用举例 1 模拟信号多路转换的数字控制 输入模拟电压 模拟电子开关 u0 u1 u2 u3 u 输出模拟电压 数字控制信号 2 计算机中存储器单元及输入输出接口的寻址 0单元 1单元 2单元 3单元 控制门 控制门 控制门 控制门 译码器 A1 A0 或接口单元存储器单元 计算机中央控制单元 CPU 数据线 地址线 单元选择线 地址线数n寻址范围 可选择的单元数 n23416 单片机 1K 1024 20 PC XT 26 PC586 1M 1KK 2 4 4加法器 1 半加器 半加器逻辑电路图 2 全加器 低位向本位的进位 本位和 本位向高位的进位 全加器真值表 Fn Cn An Bn Cn 1 AnBn Cn An Bn 全加器逻辑函数式 Fn Cn An Bn Cn 1 AnBn Cn An Bn 由2个半加器构成一个全加器 用4个全加器构成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 74LS83 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 并能设计给定逻辑功能的逻辑电路 用与非门实现 最多输入变量个数4个 2 理解课上所讲的各种数字集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第4章时序逻辑电路 4 1触发器R S触发器D触发器4 2寄存器 第4章时序逻辑电路 4 1触发器 4 1 1R S触发器 RD RESET直接复位端 SD SET直接置位端 1 基本的R S触发器组成 用2个与非门 或或非门 构成 R S触发器真值表 0 1 1 1 0 0 RD 0同时SD 1时 Q 0 故RD称为复位端 或称为清0端 R S触发器真值表 0 1 1 1 0 0 SD 0同时RD 1时 Q 1 故SD称为置位端 或称为置1端 R S触发器真值表 指R S从01或10变成11时 输出端状态不变 1 1 1 1 0 0 R S触发器真值表 指RD SD同时从00变成11时 输出端状态不定 0 0 1 1 1 1 R S触发器真值表 指RD SD同时从00变成11时 输出端状态不定 0 0 0 0 R S触发器特点 2 可触发使之翻转 使RD SD之一为0时可翻转 3 具有记忆功能 RD SD都为1时 保持原来状态 R S触发器应用举例 单脉冲发生器 R S触发器应用举例 单脉冲发生器 R S触发器应用举例 单脉冲发生器 正脉冲 负脉冲 2 时钟控制电平触发的R S触发器 触发器功能表 R S控制端 CPRSQn 1说明100Qn保持1011置11100清0111不定避免0 Qn保持 时钟控制电平触发的R S触发器 续 时钟控制 只有CP 1时 输出端状态才能改变 电平触发 在CP 1时 控制端R S的电平 1或0 发生变化时 输出端状态才改变 用途 D触发器和J K触发器的内部电路 4 1 2D触发器 1 时钟控制电平触发的D触发器 D 其他两种情况不会出现 时钟控制电平触发的D触发器 CP 1时 Qn 1 DCP 0时 保持原状 D触发器具有数据记忆功能 时钟控制电平触发的D触发器 符号 2 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 符号 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的引脚功能 符号 D数据输入端 CP时钟脉冲 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的引脚功能 续 功能表 触发方式 边沿触发 时钟上升沿触发 功能表说明 在CP上升沿时 Q等于D 在CP高电平 低电平和下降沿时 Q保持不变 时钟下降沿触发的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 功能表 功能表说明 在CP下降沿时 Q等于D 在CP高电平 低电平和上升沿时 Q保持不变 3 集成D触发器介绍 1 集成双D触发器74LS74 D触发器应用举例 用D触发器将一个时钟进行2分频 CP RD SD不用时 甩空或通过4 7k 的电阻吊高电平 频率FQ FCP 2 用2个2分频器级联组成一个4分频器 1Q 2Q F2Q F1Q 2 FCP 4 2 集成4D触发器74LS175 特点 一个集成电路中有4个D触发器 时钟CP公共 清0端RD公共 集成4D触发器74LS175的应用举例 抢答电路 3 集成8D触发器 内部有8个D触发器Q输出R公共CP公共 课堂练习 题目 时钟CP及输入信号D的波形如图所示 试画出各触发器输出端Q的波形 设各输出端Q的初始状态 0 课堂练习 续 课堂练习 续 4 2寄存器 4 2 1数码寄存器 并行寄存器 一个D触发器组成1位的数码寄存器 CP上升沿 Q DCP高电平 低电平 下降沿 Q不变 由D触发器组成 用于存放数码 由4D集成电路74LS175组成4位二进制数寄存器 数码寄存器 续 4位二进制数 数码寄存器 续 由8D集成电路74LS273组成8位二进制数寄存器 8位二进制数D7 D0 数码寄存器用于计算机并行输入 输出接口 D7 D0 计算机CPU控制信号 计算机CPU数据总线 输出接口 4 2 2串行移位寄存器 1 用D触发器组成的移位寄存器 Di Q4 13 6寄存器 13 6 2串行移位寄存器 1 用D触发器组成的移位寄存器 经4个CP脉冲 Di出现在Q4上 Q1Q2Q3Q4 由D触发器组成的串行移位寄存器功能表 循环移位寄存器 经4个CP脉冲循环一周 既具有串行输入又具有并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 1010 0 1 1 1 0 1 R 1S 0Q1 1 R 1S 0Q3 1 R 1S 1Q2不变 R 1S 1Q4不变 1 4 2 3集成电路双向移位寄存器 74LS194 右移串入数据 时钟 左移串入数据 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功能 用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组成节日彩灯控制电路 MB 0 MA 1右移控制 Q 0时LED亮 清0按键 本课小结 1 触发器类型 1 基本R S触发器 2 时钟控制电平触发R S触发器 3 CP电平触发D触发器 4 CP上升沿触发维持 阻塞型D触发器 触发器类型 续 2 重点掌握的内容 1 基本的R S触发器电路图及真值表 2 维 阻型D触发器符号 外部功能 3 会分析用D触发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的变化状态 第4章时序逻辑电路 4 3计数器 4 1触发器4 1 3J K触发器 1 维持 阻塞型J K触发器 边沿触发 类型及符号 有2种类型 CP上升沿触发 CP下降沿触发 4 1 3J K触发器 维持 阻塞型J K触发器 续 R复位端S置位端R 0 S 1时Q 0R 1 S 0时Q 1正常工作时R 1 S 1 R S端功能 CP下降沿触发的J K触发器的R S功能相同 J K控制端的功能 CP上升沿触发 维持 阻塞型J K触发器 续 CP下降沿触发的J K触发器J K功能相同 只是在CP下降沿触发 用J K触发器构成2分频器 当JK 11时 在CP上升沿翻转 FQ FCP 2 RS JK甩空或通过4 7k 的电阻接高电平 2个2分频器级联组成4分频器 F2Q FCP 4 当JK 11时 在CP下降沿翻转 用CP下降沿触发的J K触发器构成2分频器 2 主从型J K触发器 符号 在CP上升沿时 接收J K信息 Q不变化 在CP下降沿时 根据接收到的J K信息 Q变化 主从型J K触发器工作波形图举例 置1 清0 翻转 翻转 接收JK信号 Q状态转变 有多个J K控制端的J K触发器 触发器课堂练习 题目 时钟CP及输入信号D的波形如图所示 试画出各触发器输出端Q的波形 设各输出端Q的初始状态 0 触发器课堂练习 续 维 阻型J K触发器 主从型J K触发器 4 3计数器 4 3 1二进制计数器 二进制数 用0和1两个数字表示 加1计数 逢2进1 二进制数 4位二进制数 Q3Q2Q1Q0 位数 3210 8421 相当于十进制数 8Q3 4Q2 2Q1 1Q0 例 Q3Q2Q1Q0 1010B 8 1 4 0 2 1 1 0 10D 4位二进制表示的最大数为 1111B 8 4 2 1 15D 8位二进制表示的最大数为 11111111B 16位二进制表示的最大数为 二进制数所表示数的范围 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状态转换表 要求 每来一个CP 计数器加1 1 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用触发器组成计数器 CP上升沿触发 例 用维 阻型J K触发器组成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由JK 11控制触发器翻转计数 用4个维 阻型J K触发器组成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清0脉冲 进位脉冲 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时序图 异步 各触发器不同时翻转 从低位到高位依次翻转 CP的上升沿Q0翻转 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状态转换表 每16个CP循环一周 2 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同步 每个触发器都用同一个CP触发 要翻转时同时翻转 设计方法 用低位的Q控制高位的J K 决定其翻转还是不翻转 JK 00时 不翻转 保持原状 JK 11时 翻转 分析状态转换表 找出控制规律 1 Q0的翻转 每来一个CP Q0翻转一次 2 Q1的翻转 Q0 1时 再来一个CP Q1翻转一次 3 Q2的翻转 Q1Q0 11时 再来一个CP Q2翻转一次 4 Q3的翻转 Q2Q1Q0 111时 再来一个CP Q3翻转一次 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 用维 阻型J K触发器 1 Q0的翻转 每来一个CP Q0翻转一次 2 Q1的翻转 Q0 1时 再来一个CP Q1翻转一次 3 Q2的翻转 Q1Q0 11时 再来一个CP Q2翻转一次 JK 11 J K Q0 J K Q1 Q0 4 Q3的翻转 Q2Q1Q0 111时 再来一个CP Q3翻转一次 J K Q2 Q1 Q0 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波形图与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画法相同 状态转换表也相同 但是 波形图 4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时序图 而异步计数器各触发器翻转时刻不同 低位的领先 高位的迟后 延迟时间为纳秒 ns 级 十进制数用0 9十个数字表示 而数字电路中使用二进制 所以须用二进制数给十进制数编码 4 3 2十进制计数器 编码方法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进制数 称为二 十进制编码 又称BCD码 BCD BinaryCodedDecimal 二进制数用8421码 十进制数 用0 9共十个数字表示所以 用十个4位二进制数表示0 9 十进制数的编码方法 例 3位十进制数 100 用BCD码表示 1 0 0 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 用下降沿触发的维 阻型J K触发器 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 用下降沿触发的维 阻型J K触发器 分析状态转换表 找出JK控制规律 101010 Q2Q1 00时 Q3被清成0 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 用下降沿触发的维 阻型J K触发器 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状态转换表 每10个CP循环一周 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Q3由1变成0时 向十位数送一个进位脉冲 使十位数计一个数 同时个位数全变成0000 14 3 4数字集成电路计数器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计数器芯片举例 74LS1604位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直接清除74LS1614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直接清除74LS1624位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同步清除74LS1634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同步清除 74LS1904位同步十进制加 减法计数器74LS1914位同步二进制加 减法计数器74LS1924位同步十进制加 减法计数器 带清除74LS1934位同步二进制加 减法计数器 带清除 1 集成计数器74LS90 国产T4290 的逻辑结构及功能 74LS90 2分频和5分频的十进制计数器 时钟 输出 控制信号 下降沿触发 一位二进制计数器 三位五进制计数器 74LS90的功能 计数功能 2分频器 二进制计数器 五进制计数器 5分频器 74LS90的功能 置9端 清0端的功能 2 由74LS90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 1 用一片74LS90组成BCD码异步十进制计数器 计数转换状态表如下 用74LS90组成的异步十进制计数器转换状态表 每一个CPA的下降沿 QA翻转一次 每一个QA的下降沿 1 0 QB翻转一次 2 用一片74LS90组成六进制计数器 CP 进位脉冲 计数脉冲 当QCQB 11时 将输出清0 先接成十进制计数器 2 用一片74LS90组成六进制计数器 续 波形图 总结 用一片74LS90设计N进制计数器的一般方法 第N个CP脉冲后 由输出端的 1 去控制清0端R0 1 R0 2 将输出端全部清0 练习1 下图是几进制计数器 答 8进制 输出端状态的变化范围 0000 0111 练习2 下图是几进制计数器 答 7进制 练习3 九进制计数器如何设计 第9个CP脉冲后 QDQCQBQA 1001时 用QD和QA的1去R0 1 R0 2 将输出清0 用一片74LS90设计九进制计数器 3 用2片74LS90组成100进制计数器 方法 用2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 框图如下 CP 计数脉冲 个位向十位的进位脉冲 个位 十位 详细电路图如下 十进制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 用2片74LS90组成100进制计数器 100进制计数器 计数范围 00 99 十位 个位 4 用2片74LS90组成24进制计数器 即用十位的QB和个位的QC送R0 1 和R0 2 这样 计数范围变为00 23 即24进制计数器 用2片74LS90组成24进制计数器 计数范围为00 23 R0 1 R0 2 同时为1 输出清0 先接成100进制计数器 5 用2片74LS90组成37进制计数器 用2片74LS90组成37进制计数器 计数范围为00 36 即37进制计数器 问题 1 如何用2片74LS90组成10 99任意进制的计数器 2 如何用3片74LS90组成100 999任意进制的计数器 1 电子表电路 CP为秒脉冲 周期为1秒 秒显示00 59秒 分显示00 59分 小时显示00 23小时 显示译码器 数码管 74LS90计数器 4 3 5计数器应用举例 CP秒脉冲的产生 由D触发器构成的2分频器 2 数字频率计 可测量一个数字信号ux的频率 显示译码器 数码管 1秒内计数的个数即为信号频率 问题二片74LS90级联能测的最高信号频率是多少 若信号频率在10000Hz以内 那么需要几片74LS90 本课重点 1 J K触发器的符号及功能 2 会分析用J K触发器组成的加法计数器的计数状态 3 会设计用2片74LS90 T4290 构成100以内的任意进制计数器 第7章数模变换器 DAC 模数变换器 ADC 7 1D A变换器7 2A D变换器7 3计算机数据采集简介 引言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A D转换器 ADC AnalogDigitalConverter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D A转换器 DAC DigitalAnalogConverter 引言 续 A D转换器 D A转换器的应用 计算机进行各种数字处理 如滤波 计算 数据保存 打印等 显示器显示字符 曲线 图形 图象等 7 1D A转换器 1 D A功能 将数字量成正比地转换成模拟量 7 1 1D A转换器原理 D A功能 续 2 D A的组成由三部分电路组成 电阻网络 模拟电子开关 求和运算放大器 D A的组成 续 输出模拟电压 S0 S3 模拟电子开关D 0 S倒向地D 1 S倒向VREF 电阻网络 求和运算放大器 当D3D2D1D0 0000时 S3S2S1S0都倒向地 UO 0V 3 D A转换原理 当D3D2D1D0 0000时 D A转换原理 续 当D3D2D1D0 1000时 S2S1S0都倒向地 S3倒向VREF UO VREF 2 当D3D2D1D0 1000时 D A转换原理 续 当D3D2D1D0 0100时 S3S1S0都倒向地S2倒向VREF 当D3D2D1D0 0100时 UO VREF 4 D A转换原理 续 同理可推导 当D3D2D1D0 0010时 UO VREF 8当D3D2D1D0 0001时 UO VREF 16 D A转换原理 续 根据叠加原理 UO D3VREF 21 D2VREF 22 D1VREF 23 D0VREF 24 D3 21 D2 22 D1 23 D0 24 VREF VREF 24 23D3 22D2 21D1 20D0 UO VREF 24 23D3 22D2 21D1 20D0 D A转换原理 续 此式表明 D A电路输出模拟电压UO与输入的数字量D3D2D1D0成正比 7 1 28位D A转换器电路框图 7 2A D转换器 1 A D功能 将模拟电压成正比地转换成数字量 0 5V 00000000 11111111 分辨率 5V 255 0 0196V 每1个最低有效位 7 2 1A D功能及分类 2 A D转换器分类 并联比较型特点 转换速度快 转换时间10ns 1 s 逐次逼近型特点 转换速度中 转换时间几 s 100 s 双积分型特点 转换速度慢 转换时间几百 s 几ms 根据内部电路不同 分为以下三类 7 2 2并联比较型A D转换器 三位 原理 7VR 8 6VR 8 5VR 8 4VR 8 3VR 8 2VR 8 VR 8 UI 6VR 8时 输出 1 UI 7VR 8时 输出 1 UI 7VR 8时 输出 0 UI 6VR 8时 输出 0 UI VR 8时 输出 1 UI VR 8时 输出 0 并联比较型A D转换器中的编码器真值表 6VR 8 UI 5VR 80011111101 5VR 8 UI 4VR 80001111100 7VR 8 UI 6VR 80111111110 VR UI 7VR 81111111111 4VR 8 UI 3VR 80000111011 3VR 8 UI 2VR 80000011010 2VR 8 UI VR 80000001001 VR 8 UI 00000000000 特点 输入电压UI每增加VR 8 输出数字量增加1 7 3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A D转换器内部组成 A D转换器 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 续 A D转换器与计算机的连接 读取数据命令 A D板 模拟输入电压在A D转换期间应保持不变 否则A D的输出数据总随输入电压而变 所以需要采样 保持器 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 续 采样 保持器 采样 保持器的功能 在A D转换期间 使A D的输入电压u2保持不变 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 续 采样 保持器输入输出波形图 A D转换命令 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 续 采样 保持器电路原理 电压跟随器 电压跟随器 采样保持电容 输入 输出 A D转换命令高电平期间 K合上 C采样低电平期间 K打开 C保持 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 续 采样周期采样频率 A D转换命令 T T 采样周期 相邻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s ms s f 1 T 采样频率 每秒采样的数据个数单位Hz A D转换器将脉冲下降沿时的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量 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 续 在计算机屏幕上波形的恢复显示 信号幅度 时间 计算机数据采集原理简介 续 在计算机屏幕上波形的恢复显示 结论 因为计算机屏幕波形显示是用不连续的点组成 所以 若将被采样波形恢复显示 必须有足够大的采样率 1kHz1 2kHz2 8kHz8 16kHz16 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 4kHz4 采样率每周期采样点数 第5章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5 1由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5 2集成单稳741235 3集成定时器555 第5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5 1由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5 1 1由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5 1 2由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5 2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5 2 1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的功能5 2 2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的应用举例5 3集成定时器5555 3 1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5 1由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 一 由奇数个非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利用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 将奇数个非门首尾相接 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多谐振荡器 环行振荡器 缺点 因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很短 10nS左右 所以振荡频率太高 并且不可调整 5 1 1由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二 带RC延时电路的多谐振荡器 时间常数RC 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 RS 限流电阻 几百 输出 假设 开始时u3 0 当uA UT时 u3不反转 带RC延时电路的环行振荡器分析 当uA UT时 u3反转 u1 u2也同时反转 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当u1发生下跳时 uA有一突变 u2 u1 电容反向充电 uA上升 当uA UT时 u3 u1 u2反转 由于u1上跳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所以uA上跳 然后uA下降 进入下一个周期 可以推导 输出信号的周期近似为 T 2 2RC 三 RC耦合式振荡器 当R1 R2 R C1 C2 C时输出信号的周期近似为 T 1 4RC 四 石英晶体振荡器 输出方波uO的频率 石英晶体的固有谐振频率 R1 R2 1k C 0 1 F 优点 振荡频率稳定 精度高 常用作基准信号源 单稳态触发器 输出端只有一个稳定状态 另一个状态则是暂稳态 加入触发信号后 它可以由稳定状态转入暂稳态 经过一定时间以后 它又会自动返回原来的稳定状态 5 1 2由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一 由门电路构成的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t1 当ui 0时 ui 外部触发脉冲 当ui上跳时 u1下跳 因uA不能突变 所以u2下跳 u1下跳后 C放电 uA下降 UT TW 1 1RC 当uA UT时 u2上跳 输出一个宽度为TW的负脉冲 当ui下跳时 u1上跳 C再充电 uA上升为高电平 缺点 若C的放电太慢 在t1 t3期间 uA UT 失去对u2低电平宽度的控制作用 u2将随着ui变为0而变为1 a b 改进型电路 u1 uA u2 ui u i 改进的积分型单稳触发器工作原理 特点 输出脉冲宽度不受输入脉冲宽度的影响 二 由门电路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略 5 2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 74LS123内部包括两个独立的单稳 单稳输出脉冲的宽度 主要由外接的定时电阻 RT 和定时电容 CT 决定 单稳的翻转时刻决定于A B CLR三个输入信号 5 2 1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的功能 触发 74LS123功能表 清0 触发 TW 0 45RTCT RT CT CT RT 5 2 2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应用举例 例1 用单稳进行彩灯的延时控制 发光二极管 串行移位寄存器 单稳态触发器 彩灯控制 过程 全亮 由左到右逐个灭 全灭 延时 全亮 周而复始 例2 用单稳进行波形的整形 用晶体振荡器产生计数器的计数脉冲 数字测速系统 5 3集成定时器555 5 3 1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一 内部电路组成 内部电路组成 1 分压器 3个R 2 电压比较器 A1 A2 3 RS触发器 4 反相器 5 晶体管T 1端GND地2端TR低电平触发输入3端UO输出4端RD直接清05端CV电压控制 不用时经0 01 F电容接地6端TH高电平触发输入7端D三极管集电极8端VCC电源 4 5V 18V 5 3 1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续 二 引脚功能 5 3 1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续 三 工作原理各部分的功能 1 分压器为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 A1的基准电压为 A2的基准电压为 2 阈值端 TH 和触发端 TR 的外加输入信号和两基准电压比较 当TH 时 A1输出高电平 当TR 时 A2输出高电平 反之 两比较器输出低电平 3 A1 A2的输出作为RS触发器的输入 R 1时 Q 0 S 1时 Q 1 4 RS触发器的反相输出端经反相驱动后输出UO 即UO Q 5 当Q 0时 T导通 Q 1时 T截止 5 3 1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续 三 工作原理功能表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一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T截止 0 01 F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续 一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uo保持1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续 一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续 一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uo保持0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续 一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T截止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续 一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周期 占空比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二 由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上电清0 由于CS的作用 上电后uo 0 T导通 uc 0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二 由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当ui为高电平时 uo保持 仍为uo 0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二 由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当ui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 uo 1 T截止 C开始充电 ui脉冲很窄 ui变为高电平后 uo保持为1 C继续充电 5 3 2555定时器的应用 二 由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当C充电 2VCC 3时 uo 0 T导通 电容C很快放电 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 555单稳电路波形图 555单稳电路波形图 555单稳电路波形图 555单稳电路波形图 555单稳电路波形图 555单稳电路波形图 tw 输出脉冲宽度 第6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6 1只读存储器 6 2随机存取存储器 6 3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要求 1 了解ROM RAM PROM EPROM和RO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功能的区别 第6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2 了解常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会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构成简单的逻辑函数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6 1只读存储器 6 1 1ROM的结构框图 只读存储器 ROM 它存储的信息是固定不变的 工作时 只能读出信息 不能随时写入信息 图6 1 1ROM的结构框图 表示存储容量 1 存储矩阵 由存储单元构成 一个存储单元存储一位二进制数码 1 或 0 存储器是以字为单位进行存储的 图6 1 1中有N M个存储单元 2 地址译码器 为了存取的方便 给每组存储单元以确定的标号 这个标号称为地址 图6 1 1中 W0 WN 1称为字单元的地址选择线 简称字线 地址译码器根据输入的代码从W0 WN 1条字线中选择一条字线 确定与地址代码相对应的一组存储单元位置 被选中的一组存储单元中的各位数码经位线D0 DM 1传送到数据输出端 6 1 2ROM的工作原理 图6 1 2二极管ROM电路 存 1 存 0 1 存储矩阵 6 1 2ROM的工作原理 1 二极管构成的ROM的工作原理 图中的存储矩阵有四条字线和四条位线 共有十六个交叉点 每个交叉点都可看作一个存储单元 交叉点处接有二极管时 相当于存 1 交叉点处没有接二极管时 相当于存 0 如 字线W0与位线有四个交叉点 其中与位线D0和D2交叉处接有二极管 当选中W0 为高电平 字线时 两个二极管导通 使位线D0和D2为 1 这相当于接有二极管的交叉点存 1 6 1 2ROM的工作原理 交叉点处没有接二极管处 相当于存 0 位线D1和D3为 0 这相当于没接有二极管的交叉点存 0 ROM的特点 存储单元存 0 还是存 1 是在设计和制造时已确定 不能改变 而且存入信息后 即使断开电源 所存信息也不会消失 所以ROM也称固定存储器 2 地址译码器 图中是一个二极管译码器 两位地址代码A1A0可指定四个不同的地址 6 1 2ROM的工作原理 四个地址的逻辑式分别为 地址译码器特点 1 N取一译码 即N条字线中 每次只能选中一条字线 图示电路为四选一译码 2 最小项译码 n个地址输入变量A0 An最小项的数目为N 2n 图示电路最小项为四个 地址译码器是一个 与 逻辑阵列 6 1 2ROM的工作原理 6 1 2ROM的工作原理 导通 0101 导通 6 1 2ROM的工作原理 存储矩阵是一个 或 逻辑阵列 图6 1 3简化的ROM存储矩阵阵列图 有二极管 无二极管 2 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管构成的存储矩阵 图6 1 4双极型存储矩阵 存 1 存 0 2 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管构成的存储矩阵 选中 1101 导通 图6 1 5MOS型存储矩阵 选中 0010 1101 导通 1 ROM构成的全加器 6 1 3ROM的应用 在数字系统中ROM的应用十分广泛 如组合逻辑 波形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