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三:形象.ppt_第1页
古诗鉴赏三:形象.ppt_第2页
古诗鉴赏三:形象.ppt_第3页
古诗鉴赏三:形象.ppt_第4页
古诗鉴赏三:形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诗歌是形象化的艺术 形象大于思维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第1节 考点 体验 解读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阅读李白诗 独坐敬亭山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我双手背在身后 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 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 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 这时 我的衣襟被风吹起 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 无语 望着它 渐渐地 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 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 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 一样的无语 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 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扩写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 一座亭子 一个人 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 连云儿都不愿停留 清冷的环境中 诗人守望山头 相看两不厌 写出了作者的凄凉 最后 只有敬亭山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 在敬亭山之上 与敬亭山厮守 不去理睬 众鸟 与 孤云 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 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 或为功名 或为宦海浮沉 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不是本诗的表现 阅读李白诗 独坐敬亭山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 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 自由 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 高飞 与孤云的 独去 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 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 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 只有 相看不厌 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 同时 诗人愈是写山的 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的 无情 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总括 分析 总结 练习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 沧洲 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提示 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 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 动作 神态 心理等 深入理解诗歌 挖掘内涵 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以 万里 匹马 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以 关河梦断 泪空流 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 身老苍州 但仍 心在天山 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概括形象特点 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指出形象的意义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1 概括形象特点 2 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 指出形象的意义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慷慨愤世 矢志报国 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 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 哀叹昔盛今衰等 一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解题方法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一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解题方法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第1节 基础 整合 点拨 一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解题方法分析诗歌中的 景物形象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规范答案诗中的 乌 马 既是实景 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 乌鸦暮投林 而诗人却无家可归 瘦马尚且夜不眠 人更是如此 乌 和 马 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累 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苦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题点 矫正 突破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第1节 训练 巩固 反思 附录 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 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 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 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 运用 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 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 运用 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 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 一 鸿雁 1 大雁是候鸟 定期南飞北返 这就使那些滞留外乡 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 如 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 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 雁 春秋迁移 秋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 我国古代有 鸿雁传书 的传说 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 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 信使 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清平乐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 声声慢 二 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 月圆便想起团圆 月缺便想起分离 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 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 月圆人不圆 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 想起故乡 亲人 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还如李煜的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仅如此 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 如杜甫的 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 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 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 却想象今夜鄜州月圆 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 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 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 并不能为母亲分忧 这样写来 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 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 使诗情更进了一层 三 登高 登楼 登台 我国地域辽阔 历代文人漂泊异地 音讯不通 一旦登楼远望 家乡桑梓景物 亲戚故旧面影 纷纷涌上心头 免不了愁从中来 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蝶恋花 登高 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 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 面对无垠的空间 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 面对永恒的时间 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 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 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 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 人生如寄 韶光易逝 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 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 壮志未酬之悲 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四 落花 落红 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 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 青春的凋零 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 美丽鲜活的生命的凋零 当然会在人的心头引起阵阵的伤感 如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 实则感慨万千 这固然体现在今与昔的对比中 也全浓缩在 落花时节 这四个字里了 想当年 歧王宅里 崔九堂前 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华 意气风发 壮志凌云 大唐也正处于其全盛时期 如今 诗人和友人历经时世艰难 流落江南 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 落花时节 大唐王朝经过 安史之乱 江河日下日益衰微 也到了 落花时节 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恨一齐涌至心头 五 日暮 夕阳 1 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如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登乐游原 斜阳外 寒鸦数点 流水绕孤城 秦观 满庭芳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 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如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 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经降临 薄暮起 乡愁便起 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 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如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下面再简单地谈一下其他的一些常见意象 就动物而言 1 杜鹃 子规 悲鸟 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 如李白 蜀道难 又闻子规啼月夜 愁空山 如秦观 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2 与杜鹃声相似的还有猿啼 如白居易 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如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 燕子 表达喜悦之情 如杜甫 绝句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如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但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 如晏殊的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刻晓穿朱户 如晏几道 临江仙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4 蝉 餐风饮露 是高洁的象征 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的 蝉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如骆宾王 狱中咏蝉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但秋蝉 寒蝉 因临近生命终结 故含有凄凉之感 如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5 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 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 如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如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就植物而言 6 菊因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而有隐逸风范 7 桐梧是个哀愁的意象 如李煜的 相见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 如温庭筠的 更漏子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其他 8 因雪想高士 因花想美人 冰雪的洁白 剔透 冷傲常常用来表现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洁 如柳宗元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如张孝祥 念奴娇 过洞庭 应念岭表经年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9 捣衣声 或捣练声 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 常常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李白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菊花 高雅莲花 高洁杨柳 惜别月光 思念落叶 失意春风 得意浮云 飘零落日 惆怅冬雪 冷峻秋雨 忧愁鸿雁 思远流水 叹惋落花 感伤大漠 苍凉旷野 凄清美酒 壮行红豆 相思竹林 闲趣孤灯 孤苦秋虫 凄凉故园 乡愁归燕 温情枯藤 萧瑟古琴 知音 其他一些常见意象 一 诗歌的形象分类 三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 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 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 它源于 诗经 小雅 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 与 留 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 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 雨霖铃 词中的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等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 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诗词中 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 雨霖铃 中的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如唐代白居易 南浦别 中的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等 4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 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 如王维的 渭城曲 中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 琵琶行 中的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等 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 一般说来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 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 一剪梅 中的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3 双鲤 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 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如宋人晏几道 蝶恋花 词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 望断双鱼信 4 捣衣 月下捣衣 风送砧声这种境界 不仅思妇伤情 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如唐代李白 子夜吴歌 之三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或表达忧愁 悲伤心情 或渲染凄冷 悲凉气氛 1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 声声慢 中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2 芭蕉 在诗文中 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代李清照 添字丑奴儿 词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 舒卷有馀情 把伤心 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多传达人生苦短 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刘禹锡 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煜 浪淘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4 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唐代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5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 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 自己隐居山林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 暮春苦啼 至于口中流血 其声哀怨凄悲 动人肺腑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 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 蜀道难 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 白居易 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6 斜阳 夕阳 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 苍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隐 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宋代王安石 桂枝香 金陵怀古 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 或抒发感慨 1 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 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 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 写了很多咏菊诗 将菊花素雅 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如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 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 因此梅花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的品格 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陆游的著名词作 咏梅 中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句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 墨梅 诗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言浅而意深 3 松柏 论语 子罕 中说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 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形象鲜明 意境深远 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 如三国刘桢 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唐人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 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 李白写诗规劝他 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4 竹 亭亭玉立 挺拔多姿 以其 遭霜雪而不凋 历四时而常茂 的品格 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 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 如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 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 蒸蒸日上的禀性 5 黍离 黍离 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如姜夔 扬州慢 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 之悲也 6 冰雪 草木 古代诗歌中 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诗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姜夔 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用以表达爱恋 相思之情 1 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 因丈夫死在边疆 哭于树下而死 化为红豆 于是红豆又称 相思子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 相思 诗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2 莲 与 怜 音同 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 莲 的诗句 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3 连理枝 比翼鸟 连理枝 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鸟 雌雄老在一起飞 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 白居易的 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 后汉书 载 班超家境贫寒 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 要效法傅介子 张骞立功边境 取爵封侯 后来 投笔 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 水调歌头 莫学班超投笔 纵得封侯万里 憔悴老边州 2 长城 南史 檀道济传 记载 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 权力很大 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 檀道济大怒道 乃坏汝万里长城 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 瓦解自己的军队 后来就用 万里长城 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诗 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 楼兰 代指边境之敌 用 破 斩 楼兰 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4 柳营 指军营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记载 汉文帝时 汉军分扎霸上 棘门 细柳以备匈奴 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 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 军容整齐 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 才可入营 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 后代多以 柳营 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如唐代王维 观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5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 请给一根长缨 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其喻杀敌报国 岳飞 满江红 遥望中原 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如王之涣 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 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