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大力发展草食牧业.doc_第1页
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大力发展草食牧业.doc_第2页
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大力发展草食牧业.doc_第3页
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大力发展草食牧业.doc_第4页
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大力发展草食牧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努力消除不利因素 大力发展草食牧业咸丰县畜牧局 陈明阶要稳定畜牧业生产,首先必须要稳定生猪生产;要突破性发展畜牧业,首先必须突破性发展草食牧业。这是恩施州乃至整个武陵山区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思路。我县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推行人工种草养畜,特别是1999年,把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纳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议事日程,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草食牧业的意见(咸政发199958号),使我县的草食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2005年,先后在尖山乡大椿树村、高乐山镇梅坪村等地先后建立了“种草养羊示范基地”,“种草养畜科技示范园”。为我县大力发展草食牧业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我县草食牧业的发展及资源现状1999年以来,我县加大了发展草食牧业生产的力度,到2005年,大牲畜存栏4.97万头,出栏1.1万头;山羊存栏1.93万只,出栏0.93万只。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0000余亩,改良草场近50000亩。全县有天然草场资源104.36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连片草场有119处,可供利用的牧草有34种82科,平均每亩产鲜草414.7公斤,平均22.87亩可载一个牛单位。按照“草畜配套,以草定畜”的原则,先后引进黑山羊50只,南江黄羊1200余只,波尔山羊种公羊5只。引进西门达尔种公牛20头,鲁西黄牛种母牛200余头,鲁西黄牛种公牛10头。在天草项目区,建设种草养畜示范基地5个,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农户自发引种羊达2000余只,全县养羊50只以上的大户达50户之多,大规模地开展人工种草和引种,推动了草食牧业的发展和牛羊的品种改良,为我县大力发展草食牧业奠定了基础。二、我县发展草食牧业的三大潜力和三大不利因素(一)三大潜力1、资源潜力。全县天然草场、改良草场、人工种草理论载牛量和载羊量分别可达23.17万头和105.98万只,而目前草场的利用率只达到载牛量的21.45%和载羊量的1.82%。此外,还有17万吨秸秆尚未得到利用,田边地块的零星草地和退耕还林林下种草的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是我县发展草食牧业生产巨大的饲料资源。 2、市场潜力。我县发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肉类能力达到13000吨,具有5000吨的冷冻储藏能力。而发夏食品公司每年只加工猪肉1000吨,加工牛肉400吨,加工羊肉不足10吨。在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下,我县发展草食牧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消费潜力。广大消费者消费观念正朝着食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热量肉类转变,我县城镇牛羊肉消费供不应求,均价在16元/公斤右左,农民消费仍以食用猪肉为主,牛肉消费看好,羊肉消费不多。2005年,我国牛羊肉消费占肉类总消费的16.4%,而我县只占2.4%。随着肉类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县牛羊肉消费和外销市场巨大。(二)三大不利因素1、农户有“羊难养、肉难吃、病难防”的偏见。我县农村有“放牛得耍,放马得骑、放羊子翻脚板皮”之说,长期以来,农村把喂猪当着换取油盐钱的副业来养,把养牛当着种田的工具来做,高山农户养少量的羊外,低山农户几乎不养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把养猪由副业转为主业,成为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养役牛向养肉牛转变,“放羊子翻脚板皮”的世俗偏见和习惯势力至今还非常顽固地延续下来,我们不能低估这些世俗偏见和习惯势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拿大为了转变世俗观念和习惯势力,花掉了200年的时间。因此,世俗偏见和习惯势力是制约我县草食牧业发展的第一大不利因素。2、劳动力不足。全县33万农业人口中,有劳动力18.11万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达8万人之多,留在家乡务农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妇,他们能够把生猪养好都不错了,根本没有人手来养牛养羊。而且发展畜牧业不同于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没有农闭农忙之分,这是制约我县草食牧业发展的第二大不利因素。3、养殖空间缩小。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土地、山林、草场已分到各家各户,自己的草场、灌木林不放养牲畜,也不让别人放养,有的竟在草地和灌木林中洒上农药,以防止邻居放养牲畜。全县实施退耕还林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实行封山育林,使养殖草食动物的空间更加缩小,这是制约我县草食牧业发展的第三大不利因素。这里必须强调,要消除养羊破坏植被的偏见。应该明白南方草场不同于北方草场,只要不过度放牧,就不会破坏植被。相反,放牧后由于牲畜拉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放牧后会使杂草灌木更加茂密。上述三大不利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农户养牛养羊的积极性,制约着我县草食牧业的快速发展。三、大力发展我县草食牧业的对策及措施(一)加大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草食牧业 我县的畜牧业结构单一,极不合理。2005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5.438亿元,而生猪产值就高达5.03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92.49%,牛羊产值比重只占7%,可以说生猪生产已基本达到饱和,而牛羊生产空间巨大。因此,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是未来五年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县“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做大做强生猪业,突出发展牛羊业,大力发展家畜养殖业,加快建设畜产品加工业”。奋斗目标:到2010年,生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头,出栏商品猪100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出栏5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0万只,出栏5万只。使生猪、牛羊、家禽产值分别达到70%、20%、10%,畜牧业产值突破1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进入全省畜牧强县之列。1、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规划布局。草食牧业发展规划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原则;二是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制定发展规划的原则;三是坚持规模养殖与散养相结合的原则。草食牧业生产主要选择在海拔800-1300米二高山或高山地区,在这个区域内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占有资源较多,草场资源丰富,农户有养牛羊的习惯和经验,适宜规模养殖,规划每户养牛10头左右,养羊50只以上,努力培植养殖大户;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应坚持散养,这个区域内连片草场较少,只有零星草场分布,但都是优质牧草,非常适宜散养,推行拴养技术大有可为,就是在田边地块零星草场洒上适量的盐水,然后将牲畜拴在固定的木桩上自由采食,轮牧进行,每户拴养肉牛1-2头或肉羊3-5只,这样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草场的利用率和养牛养羊效益。 养羊周期短,见效快,耗粮少,成本低,效益好,实属“吹糠见米”的朝阳产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好的养殖项目,应当大力发展肉羊生产。2、科学利用资源,合理调整养殖方式。坚持放养和圈养相结合,推行“牛羊上山,牧草进田”、“草当粮种,羊当猪养”。发展牛羊生产,必须遵循牛羊的生长特性,羊属于奔跑攀缘动物,平均每只成年羊在放养条件下每天要运动4-11公里。因此,必须坚持以放养为主,圈养补料为辅,每天保证放养3小时左右;牛在圈养条件下,每天必须在阳光下活动1-2小时,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肉牛生产周期性较长,必须推行“养母牛、繁小牛,买小牛,卖大牛,买瘦牛、育肥牛”十八字方针,加快肉牛出栏速度,使养殖户当年就能得到受益。“牛羊要上山”,这是基于养殖习惯和养殖空间的考虑,“牧草下田”,主要是为了牛羊夜间补料和越冬补料储备优质草料。同时提出“草当粮种,羊当猪养”,是为了转变种养观念,克服粗放经营的行为。牛羊生产在坚持放养的前提下(特别是养羊)要搞好夜间补料,特别要作好越冬备料的准备。越冬期间不但要补草料,而且还要补精料(玉米),羊每天补精料0.2-0.5斤,牛每天补精料1.5-2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肉羊生产“秋肥、冬瘦、春死”现象,才能提高牛羊生产效益。3、着力抓好良种工程,合理调整牛羊生产。以马头山羊纯繁项目为基础,抓好良种纯繁,有计划地引进良种(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父本,与本地肉羊母本进行杂交;肉牛良种要抓好西(西门达尔)本、鲁(鲁西黄牛)本杂交,要努力克服地方品种(草包羊)个体小,生产发育慢,产肉率低的弱点,从而达到提高牛羊生产品质和生产效益的目的。(二)坚持草畜配套,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和疫病防治1、养畜必须种草,种草必须配畜。近几年来,农业部在我县投资建设了大量的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我们必须把这些草场管理好,利用好。建立起“国家投资种草,农民投劳管草,农户筹资配畜,养殖专业户承包草场发展草食牧业”的长效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草场效益。实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目标。2、坚持立体种养,多种经营。种草养畜相对周期性较长,必须推行“立体种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理念,按照“地上种草,草中有树,树上有果,家中有畜”,“草-果、草-芋、草-药”套种模式,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效益,实现当年种养当年收益的目标。此外,全县已退耕还林27万亩,开展林下种草,既保护了生态,又达到了种草养畜的目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3、狠抓秸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种草养畜全是体力劳动,充分利用秸秆,实施机械化加工,这样不但节约了种草的土地,降低了种草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养畜效益,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特别是在低山放牧条件狭小的地区,应当大力提倡和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建设牛栏羊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牛羊人工配种站建设,这里我要重点强调牛栏羊舍的建设。牛栏羊舍选址一定要避开风口,设计要注意通风向阳,全理布局料槽、水槽位置,要充分考虑控制牛羊的采食行为,增加投放食料的多样性,提高牛羊饲料的采食率,特别要强调孕房产房分离,种畜栏舍必须设立运动场。羊舍则要采用半封闭高床舍式建筑,建设要点:三方封闭,注意保暖,推行高床,方便排粪。5、加强技术培训,搞好疫病防治。近几年来,我县在发展草食牧业方面吸取了一些失败的教训,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技术培训方面,重点要抓好饲养管理、饲草饲料配方、品种改良、母畜受孕保护、产仔产羔护理、疫病防治等六个方面的技术培训,要采取编写乡土实用资料、录制光蝶、办技术培训班、街头咨询、送技术下乡、服务上门等多种活动,按照每个饲养户培训一名养殖技术能手,每个村培训2-3名技术过得硬的兽医,使广大的养殖户掌握最基本的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方法;在疫病防治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季防月补、补栏补针”的防疫制度;特别要强调引种注意事项:一是重视选种检疫;二是将选中的种畜进行注射免疫;三是进行隔离观察。在确定没有传染病的时候才能装运,运输途中注意避风、拥挤和途中补水补料,切忌双层运输,以避免上层牲畜的粪便淋湿下层牲畜而感染疾病。要重点加强草食动物传染病和体内外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确保每只母羊年产羔率、年产羔羊、羔羊成活率保证在195%、1.8胎、86%,这是发展草食牧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三)坚持龙头带动,搞活加工流通。我县烟叶、畜牧、茶叶、魔芋支柱产业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因此,草食牧业生产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我县的发夏公司要在加工牛肉羊肉生产方面狠下功夫,用加工带动草食牧业生产,要积极组建牛羊生产专业合作社,努力开辟流通市场,实行“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龙头企业+市场”生产加工模式,拉动草食牧业的突破发展。(四)强化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