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1页
重庆市巴南区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2页
重庆市巴南区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3页
重庆市巴南区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4页
重庆市巴南区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五首 梦江南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 词人 字飞卿 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 到他父亲时 家庭已经没落 事迹不闻 屡试进士不第 他喜讥刺权贵 多触忌讳 又不受羁束 纵酒放浪 因此不为时俗所重 一生坎坷 终身潦倒 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 时称 温李 温庭筠生而貌丑 有人恶意取笑 给了他一个 温锺馗 的绰号 然而在庭筠不招人喜欢的外表后面 偏偏生就一副多才多艺的锦绣心胸 他禀性 敏悟 常能 走笔成万言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是 花间派 词的先导 深受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 作者简介 倚 斜晖 悠悠 肠断 白蘋洲 y p n 凭靠 夕阳的斜光 闲静的样子 形容极为伤心 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梳洗罢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 所谓 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 独倚望江楼 一个 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 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 鲜明而强烈 又和 独倚望江楼 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 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 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 落日流水本无情 但在思妇眼里 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 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 悠悠无语流去 肠断白蘋洲 千帆过尽 斜晖脉脉 江洲依旧 不见人影 能不肠断 这首小令 只有二十七个字 一字一句闲不得 这不是一般人物在晨起来的梳头 而是特定人物 特定条件下 一种特定情绪 的反应 小结 思妇 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 喜悦和激动 形象刻画 动态 切盼重逢之情 凭栏远眺望心上人归 静态 景物描写 千帆过尽 不见心上人的船归 望穿秋水 夕烟西下 失望 情感抒发 令人感叹悲伤 肝肠寸断 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 盼望归人的情景 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梦江南 是温庭筠的名作 写思妇的离愁别恨 第一首 写思妇深夜不寐 望月怀人 第二首 写思妇白日倚楼 愁肠欲断 两首词以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 一个是深夜不寐 一个是晨起登楼刻画人物 形象 生动传神 揭示人物心理 细腻得朴素自然 明丽清新 没有刻意求工 雕琢辞句 但却能含思凄婉 臻于妙境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商山 也叫楚山 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 经过这里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三 四两句 历来脍炙人口 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 最好的诗 应该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 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并反问道 道路辛苦 羁旅愁思 岂不见于言外乎 六一诗话 李东阳在 怀麓堂诗话 中进一步分析说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 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 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 而音韵铿锵 意象具足 始为难得 若强排硬叠 不论其字面之清浊 音韵之谐舛 而云我能写景用事 岂可哉 音韵铿锵 意象具足 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 凫雁满回塘 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虚实相生指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想 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虚象有机聚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 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 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想起了什么 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情景交融首尾呼应 这首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情感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 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 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小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 运用意象叠加 相互映衬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首尾呼应等手法 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范仲淹 范仲淹 字希文 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 政治上 他主张革新 为守旧派阻挠 他的词 写边塞生活 苍凉悲壮 慷慨生哀 写羁旅生活 缠绵深致 脍炙人口 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 守边四年 作 渔家傲 乐歌数阙 一 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 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 边防空虚 宋军一败于延州 再败于好水川 三败于定川寨 一 四 年 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 今陕西延安 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 战后城寨焚掠殆尽 戍兵皆无壁垒 散处城中 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 原有数阕 皆以 塞下秋来 为首句 欧阳修尝称为 穷塞外之词 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时间 统领全文 地点 异 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边地荒漠 将士思乡 景 情 衡阳雁去无留意 人 思归 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塞的空旷辽阔 声音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西北荒漠 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浊酒一杯家万里 借酒浇愁 数字对比写思乡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不寐 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 感慨 情怀 渔家傲范仲淹 上阕写景 雁去边声孤城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归无计羌管悠 霜满地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中心思想 渔家傲秋思 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 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 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变型默写 1 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 2 写边地天气渐寒 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3 边地战事吃紧 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4 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5 夜寒霜重 笛声凄然的句子 羌管悠悠霜满地 6 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 功业难成 哀伤流泪的句子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在词学上 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但细数 东坡乐府 多首传世之作中 真正称得上 豪放 的也不过十分之一 实际上 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 这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就是他写的第一首 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 宋神宗熙宁八年 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 当时 密州蝗旱相连 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 作为爱国心切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 年届 不惑而雄心勃勃 在贬官外任中 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 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为国效力 他在这年十月中 祭常山归来 与同僚猎于铁沟 黄茅冈 作此词 赏析 1 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 狂在装备齐全 随从众多 狂 2 狂在百姓倾城 观看狩猎 3 狂在自比孙郎 乘马射虎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 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 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 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2 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 目的是什么 3 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 豪壮 4 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鬓微霜 又何妨 两鬓虽有微霜 可自己根本不衰老 尚有用武之地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 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 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 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 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小结 东坡词欣赏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题记中 乙卯 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 其时苏东坡任密州 今山东诸城 知州 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 他梦见爱妻王弗 便写下了这首 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 的悼亡词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 是写实 下片记述梦境 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全词情意缠绵 字字血泪 既写了王弗 又写了诗人自己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语如话家常 却字字从肺腑镂出 自然而又深刻 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这首词思致委婉 境界层出 情调凄凉哀婉 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武陵春 李清照 李清照介绍 李清照 1084 1155 号易安居士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 章丘明水 今属济南 人 以词著名 兼工诗文 并著有词论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纪念堂 济南趵突泉公园内 济南趵突泉公园内 赏析 了解背景 金军挥兵南侵 李清照为避兵乱 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词 时年53岁 经历国家败亡 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处境凄惨 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 交待季节特征 已是暮春时节 暗指 自己年老株黄 寓寄词人漂泊零落 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日晚倦梳头 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 表达什么情感 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 由景到人 由此 这两句是通过景色 典型细节来抒情 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 程度 人非 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 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因此 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 再次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 直接抒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闻说 也拟 表达词人一种什么心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 否定自己的计划 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仍然表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 比喻 词人创意出奇 将心中抽象的 难以捉摸的 愁 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 说 舟轻愁重 使 愁 有了形体 重量 动态 这种写法是 化虚为实 闻说 也拟 只恐 是用欲抑先扬手法 曲折尽情的表达作者沉重 无奈的心理变化 道出哀愁之重 风格 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3 离恨恰似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4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6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7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 愁 的诗句呢 知识拓展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 化虚为实的手法 表达女词人内心中 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小结 李清照词欣赏 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气势磅礴 豪迈 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 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近代梁启超评为 此绝似苏辛派 不类 漱玉集 中语 可谓一语中的 道破天机 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 字幼安 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人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军事家和政治家 与苏轼齐名 号称 苏辛 与李清照一起并称 济南二安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 却一直希望有机会 投衅而起 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并常常带着辛弃疾 登高望远 指画山河 美芹十论 同时 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 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 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 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他身上 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他曾历任湖北 江西 湖南 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 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 1161 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 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 收复失地 曾进奏 美芹十论 分析敌我形势 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 又上宰相 九议 进一步阐发 美芹十论 的思想 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 积极整军备战 又累遭投降派掣肘 甚至受到革职处分 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绍兴三十一年 1161 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 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 义军溃散的消息 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 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 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 使他名重一时 壮声英概 懦士为之兴起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 稼轩记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 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 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 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 他也意识到自己 刚拙自信 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论盗贼札子 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 以便离职后定居 果然 淳熙八年 1181 冬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 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 归居上饶 此后二十年间 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 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宋宁宗开禧元年 公元1205年 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时年六十五岁 登临北固亭 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 凭高望远 抚今追昔 于是写下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 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 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 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 无奈年老多病 身体衰弱 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 辛弃疾 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 也是一位勇冠三军 能征善战 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他的词作 大声镗鞳 小声铿鍧 横绝六合 扫空万古 自有苍生所未见 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他在苏轼的基础上 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 特别是其文 笔势浩荡 智略辐凑 有权书衡论之风 辛弃疾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 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陈同甫 名亮 是辛弃疾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陈同甫才气超群 喜谈兵 志存经济 重许可 人人见其肺肝 辛弃疾退居上饶 陈氏相访 二人同游鹅湖 纵论天下恢复之事 皆以气节自负 过后 陈亮有 贺新郎 词记其事 辛弃疾亦有数词寄之 其 贺新郎 云 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补天裂 可见 二人志同道合 均是试图补天的爱国志士 刘熙载说 陈同甫与稼轩为友 其人才相若 词亦相似 这首 破阵子 大约也是写于这一时期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的声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一 二句写了 我 的哪些活动 梦见了什么 三 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3 沙场秋点兵 中哪个字用得好 1 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 富有特征的动作 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醉 和 梦 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 对偶 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 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 秋 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1 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 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2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 可怜白发生 的慨叹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 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 但由于朝廷的无能 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 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 感到自己已入暮年 空有一身凌云壮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