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 定稿.docx_第1页
炼字 定稿.docx_第2页
炼字 定稿.docx_第3页
炼字 定稿.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中国诗坛,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群星璀璨,异彩纷呈。尽管一千多年的诗坛新旧代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异代不同时的诗人们的共同追求。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激动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那么什么叫做炼字?我们先来看一首诗。贾岛题李凝幽居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与大纲、考纲的衔接正因为诗歌的炼字具有形象生动、精练含蓄的特点,体现出诗人对我们民族语言的高超的驾驭能力,因此简析炼字题备受高考诗歌鉴赏出题者的青睐。仅就最近三年来说,04年全国15套诗歌鉴赏试题中,炼字试题出现了4次;05年15套,4次;06年17套卷中,7次。其中我们辽宁省从04年独立命题以来,三年中均有炼字题出现: 因此更应引起我们里辽宁考生的重视。三、设题方式:2、提问方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比较不同版本的,哪一个更好?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四、炼字类型相对于qian两种设题方式来说,第三种更难,因为需要有一个选择的过程,必须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词。那么在诗歌中,一般来说炼字的类型有哪些?老师总结:其中以对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分析与考查更为常见。这节课我们侧重讲解关于动词和形容词的炼字。五、具体讲解(一)炼动词。在诗歌里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的神奇作用,诗歌语言凝练性在动词的应用上,表现尤为突出。它能够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1、那么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你印象深刻的炼动词的有哪些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蒸”“撼”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这要归功于“蒸”“撼”两个字练得好。云梦之地,好像都受到湖水的滋补养育,才显得那样草木茂盛,郁郁苍苍,蒸字写出了湖水的浩渺无边与丰厚的蓄积;而岳阳城好像瑟缩不安的在洞庭湖水的波涛中摇动,撼字由衬托了湖水的彭湃动荡。两个字既写出了湖的平阔,又写出了湖的声势,可谓千秋妙笔。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之妙,指出这个“闹”字,并不是“吵闹”,“打闹”,“争闹有声”,而是“热闹”,欢腾活跃的“闹”,它不仅表现了花的绚烂繁盛,而且表现了春意的浓郁和春天蕴含的勃勃生机。它所揭示的是春之神,春之魂,而不单单是春的外在形态。 2、动词的炼字中,除了这些单纯描摹动作情态的动词外,大家还要注意特殊的动词,就是使用了某种表现手法或修辞的动词扬州慢“厌”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厌,厌恶、讨厌的意思。作者用了拟人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超过废池乔木千万悲。望庐山瀑布“挂”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她化动为静,惟妙惟肖的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世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之情。小结:这类词,除了摹写情态外,还涉及了表达技巧以及诗人的情感,而且在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大家要引起重视。(二)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1、例使至塞上“直”“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烟“孤”漠“大”,互为映衬,孤烟更加醒目,沙漠更显广袤。“直”字点出沙漠无风。两句诗让人感受到戈壁黄昏静谧死寂的气氛。 此处强调落日“圆”,是因为夕阳光弱,可以直视,“圆”给人印象深刻。再者,大漠之上一览无余,残照如轮,更为突出。两句诗写尽沙漠向晚苍凉静穆的壮美。2、在炼形容词时,也有两种情况容易被列为考察的重点,一种是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的语带双关的形容词,例:秋夕凉字表面上写夜已深沉,凉意渐起,寒气袭人,同时也写出了宫女被弃的凄凉处境和内心无比的悲凉哀怨之情。另外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例:泊船瓜洲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入”,再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绿”字为什么好呢?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在表达上就会更丰富,可从三方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但写不出春到的景象。而“绿”却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三)、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字的使用即为传神之笔。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己便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得此梅不同寻常,紧紧地扣住了题目“早梅”。再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千万百”的夸张,描绘出了辽阔无边的画面,极力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四)副词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绿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无人欣赏。“空”:徒然地、白白地。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可见丞相祠庙的寂寥冷清,悄无人迹,也可见诗人此时的那种孤寂和感伤怀。)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06江苏高考 元代魏初的词)(这首词是诗人为妻子生日所作。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妻子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因为此前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何以知道此前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和无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六、答题思路技巧以上我们大致了解了动词与形容词的炼字类型,那么在高考中我们到底如何来解答表述这样的炼字题呢?可能我们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这个词的意义我也理解,但是为什么就不能的高分呢?下面我们以高考题为例,老师整合了一下大家的答案,我们一起来将其与高考答案比较一下载来解答大家上述疑惑。通过与标准答案的比照,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诗歌炼字题的基本答题思路是:字义(技巧)意境感情,具体来说就是:1)解释它的字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2)指出这些字词形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谈它对整首诗意境的作用。3)指向诗歌的感情,或谈形成了怎样的感情,或谈对诗人感情抒发的作用。 4)当这些字词使用了修辞手法或者表达技巧时,要把它指明并简析它的效果。七、练习。练习2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歌中用得最准确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答案:“系”和“啼”用“系”字既切合都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的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练习1:06年辽宁卷 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答案】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练习3:04年湖北卷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