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人教三年级上册词语句子理解1、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理解:“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是哥哥姐姐和金吉娅买完礼物后完全不同的态度。哥哥姐姐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方面,他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2、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理解:这直接反映了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娅“给予”的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3、“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理解:“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这个词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里,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课文的感人之处也在此。4、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理解:这句话讲了教育家被女孩高尚品格深深感动了。“激动”和“好久”等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5、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理解:这是同学们给予英子的两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英子经过思想斗争后走向讲台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这掌声里包含了大家的信任与鼓励,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它的普通话说得好极了。声音也十分动听,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掌声,第二次掌声除了鼓励,还有赞扬。6、“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礼。“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出陶罐的谦让和宽容。7、“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理解:这里的“仍然”表示的是科利亚无论是向左挖还是向右挖,和前面的结果一样。都没有找到木匣子。“不多一会儿, 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其中“果然”在这里表示结果和所预料的一样。这里的“果然”也印证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8、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理解:“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9、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理解:“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体现了小鹿的可爱。10、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理解:“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11、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理解::“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在雾中。用“浸”字来形容雾中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副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12、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理解:“飞舞”树叶随风漂落的样子,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既表现了落叶随风悠悠飘落的样子,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13、西被封呼呼地刮过树梢。理解:“刮”说明了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风很大。14、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理解: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是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人参等药材和名贵的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15、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理解:这几句话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几方面来写,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16、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理解:“南海上”是说西沙群岛的位置在南海。“海防前哨”是海防的前沿哨所,这句话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很重要。17、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理解:这句话讲海水的颜色与海底的地形有关。海底是山崖,海水浅,颜色就淡一些,海底是峡谷,海水深,颜色就深一些。18、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理解:这句话讲西沙群岛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鱼和水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19、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意思是前面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将要讲“美观”。,20、“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理解: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学艺。2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理解:“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和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意思是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22、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理解:这里强调“起得很早”是因为作者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花是金色的。“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这里的“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把一种不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附送:2019年人教三年级下册成语四字词复习总结 卷子光彩( )目 ( )薄欲出 夕阳( )下 ( )( )起舞苍( )欲滴 旭日东( ) 亡( )补牢 守株待( )双( )戏珠 盲人摸( ) 惊弓之( ) 老( )识途晨( )报晓 画( )添足 ( )览群书 孜孜不( )学而不( ) 业精于( ) 竭( )全力 坚持不( )锲而不( ) 废寝忘( ) 夜幕( )( ) 迫不( )( )目不( )( ) 恋恋( )( ) 寸步不( ) 五( )四海栩栩( )( ) ( )( )相关 津津( )( ) 蒸蒸( )( ) 历历( )( ) 面面( )( )( )( )不断 四面( )( ) 七嘴( )( )成千( )( ) 人山( )( ) 惟妙( )( )诚心( )( ) 南辕( )( ) 郁郁( )( )( )( )交迫 ( )颜( )色 受( )无( )日月( )( ) 左( )右( )光彩( )( ) 万紫( )( ) 挨挨( )( )翩翩( )( ) 饥寒( )( ) 郁郁( )( )各式( )( ) 应有( )( ) 亡羊( )( )惊弓( )( ) 大吃( )( ) 孤单( )( )和颜( )( ) 受益( )( ) 日月( )( )鸦雀( )( ) 情不( )( ) 人( )人( )神气( )( ) 左顾( )( ) 喜出( )( )匆匆( )( ) 寸草( )( ) 夜幕( )( )五湖( )( ) 迫不( )( ) 目不( )( )恋恋( )( ) 无影( )( ) 荒无( )( )名不( )( ) 游人( )( ) 五官( )( )清晰( )( ) 一模( )( ) 人烟( )( )提心( )( ) 熊熊( )( ) 金光( )( )群芳( )( ) 姹紫( )( ) 落英( )( )喷薄( )( ) 旭日( )( ) 夕阳( )( )皓月( )( ) 崇山( )( ) 悬崖( )( )层峦( )( ) 苍翠( )( ) 买椟( )( )博览( )( ) 孜孜( )( ) 勤学( )( )学而( )( ) 坚持( )( ) 业精( )( )专心( )( ) 聚精( )( ) 废寝( )( )竭尽( )( ) 锲而( )( ) 脚踏( )( )开门( )( ) 大材( )( ) 一举( )( )三长( )( ) 小题( )( ) 百发( )( )栩栩( )( ) 恋恋( )( ) 历历( )( )面面( )( ) 头头( )( ) 源源( )( )彬彬( )( ) 息息( )( ) 蒸蒸( )( )津津( )( ) 滔滔( )( ) 四面( )( )七嘴( )( ) 成千( )( ) 人山( )( )诚心( )( ) 惟妙( )( ) 零零( )( )结结( )( ) 郁郁( )( ) 异口( )( )大惊( )( ) 南辕( )( ) 画龙( )( )女娲( )( ) 夸父( )( ) 面如( )( )( )( )遐迩 语无( )( ) ( )( )眉睫密密( )( ) 沉默( )( )( )( )夺目 ( )( )千红 ( )( )挤挤( )( )起舞 ( )( )交迫 ( )( )葱葱( )( )各样 ( )( )尽有 ( )( )补牢( )( ) 之鸟 ( )( ) 一惊 ( )( )失群( )( )悦色 ( )( )无穷 ( )( )如梭( )( ) 无声 ( )( )自禁 人( )人( )( )( )十足 ( )( )右盼 ( )( )望外( )( )忙忙 ( )( ) 不生 ( )( )降临( )( ) 四海 ( )( )及待 ( )( )转睛( )( ) 不舍 ( )( ) 无踪 ( )( )人烟( )( ) 虚传 ( )( ) 如织 ( )( )端正( )( )可辨 ( )( ) 一样 ( )( )稀少( )( )吊胆 ( )( )大火 ( )( )四射( )( )吐艳 ( )( )嫣红 ( )( )缤纷( )( ) 欲出 ( )( ) 东升 ( )( )夕下( )( )当空 ( )( ) 峻岭 ( )( )峭壁( )( )叠翠 ( )( ) 欲滴 ( )( )还珠( )( )群书 ( )( ) 不倦 ( )( )好问( )( )不厌 ( )( )不懈 ( )( )于勤( )( ) 致志 ( )( ) 会神 ( )( )忘食( )( )全力 ( )( )实地 ( )( )补天( )( )见山 ( )( )小用 ( )( )两得( )( )两短 ( )( ) 大作 ( )( )百中( )( )如生 ( )( )不舍 ( )( )在目( )( ) 俱到 ( )( ) 是道 ( )( )不断( )( ) 有礼 ( )( )相关 ( )( )日上( )( ) 有味 ( )( )不绝 ( )( )八方( )( ) 八舌 ( )( )上万 ( )( )逐日( )( )诚意 ( )( )惟肖 ( )( )星星( )( ) 实实 ( )( ) 葱葱 ( )( )同声( )( )小怪 ( )( )北辙 ( )( )点睛( )( )麻麻照样子写词语群芳吐艳(描写花草的词语)_ _ _皓月当空(描写日月的词语)_ _ _崇山峻岭(描写山石的词语)_ _ _勤学好问(与认真学习有关)_ _ _挨挨挤挤(AABB)_ _ _翩翩起舞(AABC)_ _ _轰隆隆(ABB)_ _ _大材小用(带有反义词)_ _ _七嘴八舌(带有数字)_ _ _亡羊补牢(带有动物)_ _ _诚心诚意(ABAC)_ _ _小心翼翼(ABCC)_ _ _词语搭配一( )歌曲 一( )微风 一( )羽毛 一( )清泉一( )翅膀 一( )金光 一( )画面 一( )珍珠一( )报纸 一( )蝴蝶 一( )小说 一( )诗歌一( )飞机 一( )战斗 一( )中药 一( )小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制作汽水(教学设计)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学设计
- 3.8.2生态安全-教学设计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报告
- 2025年中国复合弓撒放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酚醛树脂胶泥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口腔健康护牙知识培训课件
- 展示台 制作地方泥塑名片说课稿小学劳动粤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粤教版(劳动与技术)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我的自画像
- 寒暑假教学设计中职基础课-基础模块(下册)-高教版(2021)-(信息技术)-57
- 避孕药具宣传咨询方案
-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含答案】
- 中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方案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汽车租赁行业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分析报告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九连环解法教学课件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 销售目标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