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一、传播的定义 communication 1、信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分类 2、传播的定义 二、传播的特点 三、 传播学第二节 传播的类型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一、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四个正功能: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一个负功能:噪音(信源有意传播之外的一切东西) (一)直线传播模式把传播看成是讯息通过信道从信源传向信宿的单向传递的看法。 直线传播模式的缺陷: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循环模式的突破: 其一,传受双方都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可相互转化; 其二,着重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第四节 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 传播学来源之信息科学: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一) 信息论 宇宙间充满了信息。信息的本质:能够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二)控制论控制论的关键:信息的反馈,即信息的反向传播,或者叫信息的部分回流。(三)系统论系统论的精髓:整体决不等于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第五节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集大成者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二、分类(一) 信号与象征符 (二)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一)信号与符号1、信号的特点、 象征符的特点:语言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1、语言符号 (包括语言与文字 ) 2、非语言符号(分类) 三、符号的基本功能 (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一、对意义的理解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 1、意义的分类(1)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2)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2、语言符号的暧昧性表现为:语言符号本身意义模糊; 语言符号具多样性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1、传播者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 3、情境意义四、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象征符,都具有双层意义,第一层是符号本身的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象征行为的特点即把象征符从第一层含义向第二层含义进行转化,这种类似不是直接的、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因此,象征行为具有智慧型、社会性和约定性。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 二、象征性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倡始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三个基本前提: (1)人是根据 “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活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概念。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1、象征性社会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的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2、共通的意义空间: (1)指传播汇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2)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第三章 人际传播第一节 人际传播 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镜中我”概念(库利)the looking-glass self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三、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四、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讨论】QQ是否属于人际传播?为什么?第五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概述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三功能说”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说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 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 二、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1、信息环境2、大众传播与信息环境的关系 3、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三、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1、“拟态环境” pseudo-environment 第六章 控制分析 “控制”可细分为两层意思: 施控与受控 第一节 把关人研究一、卢因的把关概念 二、怀特的把关研究 三、“把关”过程的实质 第二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一、传播制度 第七章 媒介分析第一节 媒介的界定一、媒介的界定二、媒介的分类 第二节 媒介理论一、媒介技术理论 (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 英尼斯提出传播的偏向(bias of communication),认为媒介可以分为以时间为重点(time bias)的媒介和以空间为重点(space bias)的媒介。 (二)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1、 媒介讯息论(媒介的本质) 2、 媒介延伸论(媒介的功能) 3、 媒介冷热论(媒介的分类)麦克卢汉理论的价值及其缺陷 (二) 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主要观点: 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媒介是形成情境的关键要素。 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电子媒介能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 第四节 媒介效果理论 一 、媒介依存症 “电视人”、“容器人”的概念: 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 “媒介依存症”: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三、电子乌托邦四、对媒介理论的小结:1、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本身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2、归根到底,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3、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用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第八章 受众分析 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 大众的特点: 广泛性、分散性、匿名性、 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一、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 “魔弹论”/“靶子论”出现了 二、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 一、 “使用与满足”研究 1、 对不同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2、“使用与满足”理论 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要素,包括: 1)受众是主动的,对于大众媒介的使用是有目标的。 2)受众需要的满足和对媒介的选择间的联系中,受众拥有主动权。 3)媒介相互竞争以满足受众需要。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 :“适度效果”理论。 第九章 传播效果分析(上)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一、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二、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一)传播效果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 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 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因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的情绪或感情的变化) 3.行动层面上的效果。(言行表现出来) 从认知到态度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魔弹论时期)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 第二时期(有限效果论时期) 40年代至60年代; 第三时期(新效果理论时期) 70年代至现在。 一、“ 子弹论” (魔弹论、皮下注射论)1、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人的行动。 重要背景:大众社会论。 2、评价:“子弹论”是错误的,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选择和使用能力。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传播流研究过于重视媒介效果的无力性和有限性,后来被人称为“有限效果”论。 三、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论 第三节 劝服艺术(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一、霍夫兰与耶鲁学派 态 度 由三部分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二、 从传播来源看劝服 (一)来源的可信性效果 (二)“休眠”效果研究 三、从传播方式看劝服(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第十章 传播效果分析(下)第一节 大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瑞安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南皮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满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涞源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景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区域代理销售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布料进出口贸易合作协议书
- 2025保温系统施工与质量保证合同范本
- 2025年资产证券化担保合同范本
-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治
- 成品纸仓库管理制度
- 公司电动汽车安全管理制度
- 电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数字化牙科扫描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4年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JG/T 269-2010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
- CJ/T 225-20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 医院晋升晋级管理制度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