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法.doc_第1页
什么是民法.doc_第2页
什么是民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民法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民法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一部法律。民法是法律规范,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生活中,我们与家人之间,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监护子女的责任;子女成年后有赡养父母的义务;配偶之间有相互忠诚的义务,有共享家庭财产的权利;我们与他人之间,如果有约定或者订立合同,就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和享有合同的权利。在学习中,我们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也有监管学生的责任。在工作中,我们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获得报酬的权利,休息的权利。我们有继承遗产,接受赠予的权利,在我们死后,我们的财产也会被他人继承。在财产的流转中也会产生权利,义务内容,等等。这些人与人的关系,活动,是我们的生命中每天都在进行的事,这些都由民法规范。民法是一种行为模式,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推行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开始强调依法治国,我们现在使用的民法通则就是在87年修订的,国家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我的影响中最深刻的是中央电视台一套的今日说法栏目的开播,它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真正开启了法律普及的大门,每天一个案例及专家点评,让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生活中的麻烦事,不公平的遭遇,除了私了,找领导,上访之外,还有一个正确的解决途径就是上法院,依靠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多,范围的扩大,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商事纠纷,需要依据法律来解决。随着人们个人财富的增加,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现在,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要通过法院,运用法律来保护我的权益。民法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为大众所接受,在生活中,与人产生财产或人身关系的纠纷时,更多是依据法律来行事,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责任,认为这是公平公正合理的。民法是一种意识。民法作为一部法律被制定出来后,它在不被应用时,就仅仅是人所制定的法律文件,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物;人们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解决纠纷,规范社会运行秩序,那么,一部“死”的法律就“活”了起来。民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人们依据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利时,民法就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潜移默化在人们的行为中。当民法变成一种意识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一部法律,而是一种思维观念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我不赞同你所说的内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些民主思想通过我们的法律具体表现出来,通过我们的实际行为实现出来,成为我们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理所当然的事情。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深入人心。1994年,美国的辛普森杀妻案震惊全美国,“程序上的正义有时比实体上的正义更能体现法律的精髓之所在! 全美国人都看见了辛普森杀害了他的妻子,但是法律没有看见!”法官判决辛普森无罪释放后,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74%的白人认为被告有罪,67%的人认为判决不公。美国广播公司(ABC )的另一项调查表明,37% 的白人同意宣判结果。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一个案例:2001年10月,四川的“第三者”遗赠纠纷状告合法妻子案,在“情”与“法”的较量中,是维护法律的权威还是取悦社会强大的舆论,成了法官的抉择。最终,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1500余名旁听群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在法学者听来,是非常刺耳的,这是中国社会“道德”的胜利,法律的失败。我国民法要发展到成为民众的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我们的民法历史太短暂。我国法律制度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但是直到清朝末期,一直都是“众法合一,民刑不分”。社会生活中的民事纠纷都是通过行政手段,刑法制裁来解决的。这种法律思想传承了五千多年,它在很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民传诵“包青天”,期待官员们清正廉洁,把社会公正寄托于某个行政官员身上,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清之微之。清朝末年,政府制定独立的民事法律制度,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中华民国也制定了中华民国民法,但是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期,中国都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权而奋斗,法律是虚置的,没有发挥作用也没有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也阻断了民法的发展,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民法才迎来发展的春天。相比之下,欧洲的民法史就太长了,从罗马法开始,到法律经典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欧洲民法延续了几千年的发展,成熟,法律精神也深入民心,法律的权威高于皇权,独立于行政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辛普森杀妻案”的判决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不公正,但是大家都接受法院的判决,没有人像中国人那样去声讨法官,上访,甚至围攻法院。我国民法的土壤,先天不足,就需要后天的培养,这不是一蹴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