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涨工资应走出“自说自话”的尴尬.doc_第1页
公务员涨工资应走出“自说自话”的尴尬.doc_第2页
公务员涨工资应走出“自说自话”的尴尬.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涨工资应走出“自说自话”的尴尬2014-01-21 08:23阅读(5925)评论(16)广东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呼吁给公务员加薪。一名人大代表称,深圳公务员工资六七年未变,而企业员工收入增长非常大,自己的职位到企业工作将是现在工资的四到五倍。但为了退休后较好的体制内待遇,无法“下海”一搏。 (1月20 日第一财经日报 ) 尽管是地方两会上的讨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提出要给公务员涨工资者的身份并不仅仅是人大代表,而是其本身也是公务员。当然,我们大可不必以身份来判断是非,但公务员自己喊着给自己的涨工资似乎已经成为现象。 公务员希望涨工资的诉求是可以理解的,每个群体都希望自己能多赚一些,但若在一个社会中,只有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工资低,而其他人都认为其实一点儿都不低,实在显得有些吊诡。每每谈及这个问题,往往是公务员一边倒地认为自己工资太低,摆出一副马上就要过不下去了的架势,而公众又一边倒地认为公务员赚得不少了,比他们赚得少的有都是,怎么还要涨工资。最终,双方都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之中。 客观地讲,公务员的工资确实算不上高,但也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加上各种体制性福利,以及职业稳定性这种职业性福利,公务员的总体待遇相当说得过去。 但再说得过去也怕比,就像提议涨工资的人大代表刘林所说,“企业里工程师一级别的五六十万很正常。”姑且不论这个数字有多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就算真的这样,企业里不是所有人都是工程师,公务员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工程师,拿自己行业中的低收入着去跟其他行业的高收入者相比,除了搞坏自己的心情外,对解决问题丝毫没有帮助。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些年物价持续上涨是事实,大部分公务员还是要依靠工资来维系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一直不涨工资也不合理。但问题是,在当下对于公务员的工资增长既缺乏制度上具体的依据,也缺乏程序上的操作规范。可以说,如今公务员涨工资没法靠制度,只能靠扯嗓子喊。甚至,就连公务员和正常职工的工资到底差距如何都缺乏详细的数据,究竟谁赚得多,公务员和普通职工都只能停留在各自的想象中。正因为如此,才让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屡次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之中。 要想破解这种自说自话的尴尬亟须建立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配合公务员财产公开和养老金并轨,对工资增长实行透明、可操作,有章可循的规范。比如说,按照这位人大代表的说法,既然公务员工资与普通职工相差如此之多,那不妨建立公务员工资与普通职工的联动机制,明确规定公务员工资与普通职工工资的对应关系,然后由人大审议确认。 如此一来,不但能让公务员涨工资走上制度的轨道,还能让公务员有更大的热情为提升百姓的收入水平努力,因为只有百姓都赚得多了,公务员才会赚得更多。更重要的是,这能让普通职工和公务员更加清晰的看清对方的收入,消解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鸿沟和自说自话式的对立诉求,共同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至于这位提议涨工资的人大代表称“为了退休后较好的体制内待遇,无法“下海”一搏”的言论,笔者在此前的一篇评论中已有论述如下: 前不久,上海一名市级机关80后公务员在看完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系列文章后,自述辞职的心路历程,称在机关工作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1月14日解放日报) 近年来,基层公务员的抱怨屡屡见诸报端,公务员对于待遇的抱怨常常被评价为“矫情”,然而,公务员的抱怨事实上并不仅仅局限在福利的减少,还有不少是在抱怨上升空间小、工作沉闷刻板等。以更理性的目光看待这些抱怨,会发现并不只有“矫情”这么简单,而是有不少真问题。 正如这位自述辞职历程的公务员所感慨的:“这些年每每看到公务员考试大军,我难免心生感慨:公务员真的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这样的感慨更像是一种信号,说明年轻的公务员群体也不乏对流动的渴望。人员渴望自由流动的诉求不再仅仅局限在体制外,体制内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走出去。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权力红利”的减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接连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公务员队伍,其中不乏非理性的跟风者,上升空间自然会被压缩,帕金森定律日益凸显,基层公务员生存状态的恶化几乎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人才的通过自身的选择,实现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人们听闻公务员的抱怨常常会反唇相讥,“嫌公务员不好你别干”,如今这句话已经不再是一句挖苦或是赌气的说法,更像是一种由衷的期待。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所说,“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 在公务员超国民待遇构成的围墙下,被禁锢同样包括年轻公务员这一群体。事实上,如今不少基层公务员之所以没有下定决心离开体制,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公务员群体依旧享受着不少制度性的福利,首当其冲的是养老双轨制的优待,其次是偶尔见诸报端的权力自肥现象。如今,养老金并轨已提上日程,权力自肥现象也得到了相应的规范,这道阻碍人员优化配置的围墙正在松动。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给那些准备离开公务员队伍的人以更多的勇气。 事实上,公务员人群向社会流动十分值得期待,对于公务员本人来将,他们遵循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会变得更好。消除了“超国民待遇”后,公务员队伍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留下的年轻人将是那些真正有志于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同时,更多的人才流动到更适合的岗位,也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以说,是公务员队伍、流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