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指导五(内力组合).doc_第1页
毕设指导五(内力组合).doc_第2页
毕设指导五(内力组合).doc_第3页
毕设指导五(内力组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指导五本部分为框架内力组合(注:在内力组合前,需先进行柱边缘内力修正、弯矩调幅、活荷载不利布置使跨中内力放大)1 .框架承载力计算内力基本组合方式根据规范及本工程特点,考虑以下内力组合形式(按一般框、排架简化规则): (分左右风) (分左右风) (分左右风) (分左右风) (注:此时只能组合竖向活荷载) (分左右震,顶层SGE采用50%的雪载)上几式中,为恒载效应标准值,为活载效应标准值,为风载效应标准值,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荷载效应标准值,为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荷载效应标准值;RE是抗震调整系数,见抗震5.4.2,例如受弯时为0.75。 注:以上各组合应根据实际情况取舍,例如当恒载不会出现对结构有利时,(3)、(5)、(7)可舍弃;如果(1)、(4)明显不会超过(2)、(6)式,也可舍去;以上的、代表的粱端弯矩M都是经过调幅后的弯矩,调幅系数为0.85。但调幅只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进行调幅,不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进行调幅。2. 框架梁内力组合对于3跨结构对称,每层都有五个控制截面,即梁AB两端,梁AB跨间最大弯矩处,梁BC左端、梁BC跨间最大弯矩处。进行内力组合前,需对竖向荷载产生弯矩进行0.85的调幅,再将两端节点弯矩换算至两端柱边弯矩;活荷载下内力计算时,没有考虑到活载的最不利布置,跨中弯矩需乘以放大系数1.2;水平荷载直接换算至两端柱边弯矩,方可进行内力组合。框架梁内力组合表见附表1(表中根据实际情况舍弃了一些组合项,自己可以添加项目)。附表1 框架梁内力组合层次截面内力SGkSQkSWkSEk1.2SGk+1.4SQk1.35SGk+1.41.0SQk1.2SGk+1.4x0.9(SQk+SWk)1.2(SGk+0.5SQk)+1.3SEk左风右风左震右震1AM-65.19-24.7163.85231.52-112.82-122.60-28.91-189.81207.92-394.03V73.4728.0414.7653.58127.42138.44142.09104.90174.6435.33B左M74.6828.7646.82170.34129.88328.31-114.57V76.0129.1214.7653.58131.98178.3439.03B右M-16.62-3.8918.1966.20-25.3963.78-108.34V14.677.0412.1344.1327.4679.20-35.54跨中AB-136.28-24.3400-197.61-178.14-178.14BC3.600.06004.404.364.36后寻找各截面的+Mmax,-Mmax, Vmax作为配筋之内力。上表仅为参考,限于篇幅未全部列出。注:以上组合未考虑活荷载的折减系数(指梁、柱、基础设计时对活荷载的折减),未乘抗震调整系数。3 框架柱内力组合附表2 A柱内力组合层次截面内力SGkSQkSWkSEk1.2SGk+1.4SQk1.35SGk+1.41.0SQk1.2SGk+1.4x0.9(SQk+ SWk)1.2(SGk+0.5SQk)+1.3SEhk左风右风左震右震1柱顶MN柱底MNV后寻找各截面的Nmax及相应的M、V, Nmin及相应的M、V,Mmax及相应的N、V。上表仅为参考,限于篇幅未全部列出。注:以上组合未考虑活荷载的折减系数(指梁、柱、基础设计时对活荷载的折减),未乘抗震调整系数。4.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据规范及本工程特点,只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验算,按弹性法计算水平位移。验算结果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1条规定。这项工作可在框架内力组合之前进行。5. 内力修正:柱边缘截面内力 框架梁的支座截面并不是梁的最危险截面,最危险截面在支座处应该是柱边缘处,所以对框架梁支座内力应以修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