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生物农药对油菜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_第1页
2种生物农药对油菜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_第2页
2种生物农药对油菜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 第7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7 Vol 37 No 7 油菜 Brassica chinensis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 又名油白菜 苦菜 其营养丰富 维生素C含量高 为我国主要农作物 且广泛应用于食品 饲料 机械 化工和橡胶等行业 1 2 我国油菜产业在国际上占据 重要地位 3 6 近年随种植面积增加 害虫发生为害 日趋严重 造成损失也逐年加重 目前 随着菜青虫 小菜蛾的为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且仍以化学防治为 主 7 8 生物防治应用较少 导致害虫抗药性上升较 快 9 11 本试验明确了2种生物农药对油菜菜青虫 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结果可为油菜害虫绿色防控 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材料 16 000 IU 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陕西绿 盾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50亿个孢子 g白 僵菌可湿性粉剂 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 油菜品种为先油杂2号 DM 002 防治对象为 菜青虫和小菜蛾 1 2试验方法 1 2 1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绵阳市三台县永明镇团新村直播油 菜绿色防控示范田 选择土壤 肥力 水分条件一致 油菜长势较为整齐 且菜青虫和小菜蛾发生严重的 地块进行 油菜生育期为苗后期 根据2种生物农药 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指导用量 苏云金杆菌设置 4个浓度 分别为100 150 200 g 667m2和300 g 667m2 白僵菌设置2个浓度 分别为250 g 667m2和 300 g 667m2 并设置清水对照 共7个处理 每处理 重复3次 每重复面积12 m2 各处理随机区组排 列 于2016年9月25日下午 按当地农民施药习 惯 采用20 L背负式工农 16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 雾 施药后3 d无降雨 1 2 2调查方法 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 每点20株 调查距 油菜顶端40 cm处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数量 药 前 药后3 d 8 d和13 d分别调查 共4次 1 2 3防效计算 依据药前基数和药后3 d 8 d 13 d幼虫存活 2 种生物农药对油菜菜青虫和 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梁永亮 1 康晓慧1 周 强 2 杨随庄1 张 华 1 张 洪 1 杨 亨 1 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621010 2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永明镇人民政府 四川 绵阳621102 摘要 筛选了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防治油菜田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最佳防治浓度 结果表明 药后13 d 2种生物药剂 防效达到最高 其中 苏云金杆菌浓度为150 g 667m2时 对油菜田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最好 均在92 以上 白僵 菌浓度为250 g 667m2时 对油菜田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最高 分别为92 07 和92 66 关键词 菜青虫 小菜蛾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3 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 6820 2017 07 0053 03 收稿日期 2017 02 10 基金项目 国家农业现代化四川创新团队 油菜病虫防治研究 作者简介 梁永亮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 E mail 2219364184 通讯作者 康晓慧 教授 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 E mail 1114862723 53 2017年 第7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7 Vol 37 No 7 药剂 浓度 g 667m2 药前百株 虫量 头 药后3 d药后8 d药后13 d 百株虫量 头 虫口减退率 防效 百株虫量 头 虫口减退率 防效 百株虫量 头 虫口减退率 防效 苏云金杆菌10090 33 1 20244 67 1 76450 56 0 018 48 91 2 033 b30 67 1 20266 00 0 018 67 73 1 193 b10 33 0 33388 55 0 005 90 10 0 251 a 15097 33 2 60340 00 1 15558 88 0 012 57 45 2 029 a20 67 0 66778 74 0 009 76 25 4 039 a8 33 1 20291 41 0 013 92 59 1 084 a 20096 67 3 84441 00 1 0057 53 0 007 56 14 0 310 a24 67 1 66774 48 0 014 75 76 1 118 a10 00 1 73289 50 0 022 90 97 1 723 a 30089 00 1 00045 33 0 33349 05 0 008 47 30 1 946 b34 33 1 20261 42 0 013 63 33 1 099 b11 67 0 88286 90 0 009 88 69 0 513 b 白僵菌25094 67 3 28340 67 0 66756 93 0 017 55 51 1 732 a24 00 2 51774 73 0 021 75 91 2 362 a8 67 1 76490 76 0 021 92 07 1 603 a 30091 67 1 66750 00 1 15545 38 0 021 43 62 1 594 b32 33 2 02864 64 0 027 66 41 2 376 b15 00 1 52883 61 0 018 85 87 1 028 b 清水对照 CK 91 00 3 05588 00 1 1553 15 0 021 95 67 2 333 5 22 0 018 105 00 1 155 15 59 0 031 表116 000 IU 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50亿个孢子 g白僵菌对油菜菜青虫防治效果 1 1 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药剂 浓度 g 667m2 药前百株 虫量 头 药后3 d药后8 d药后13 d 百株虫量 头 虫口减退率 防效 百株虫量 头 虫口减退率 防效 百株虫量 头 虫口减退率 防效 苏云金杆菌10060 67 1 76339 33 0 66735 11 0 012 35 82 2 950 bc 25 00 2 51758 79 0 040 65 04 3 125 c8 00 1 66787 47 0 021 90 66 1 411 b 15063 33 67 6621 67 1 20264 45 0 063 67 16 3 581 a9 33 0 66784 78 0 025 87 11 1 951 a6 00 0 66789 36 0 009 93 06 1 381 a 20053 33 3 33325 33 0 33352 11 0 032 52 87 1 714 ab 13 00 1 73275 11 0 045 78 89 3 737 b4 67 0 33388 74 0 018 93 41 2 795 a 30057 33 3 17939 67 0 88230 28 0 049 37 74 4 539 bc 25 00 1 15556 24 0 023 62 84 1 632 c7 33 1 33386 43 0 020 90 87 1 249 b 白僵菌25065 67 3 17947 00 2 88727 83 0 037 34 96 1 364 bc 26 33 1 33359 87 0 012 65 91 0 822 c6 67 0 33389 93 0 010 92 66 0 453 a 30065 33 2 33347 67 2 84826 76 0 049 20 74 1 588 c27 00 1 52858 46 0 034 64 74 2 722 c9 67 0 66785 91 0 006 89 31 1 079 b 清水对照 CK 58 67 2 33359 33 0 667 1 38 0 031 69 00 2 082 17 70 0 012 81 67 5 667 38 00 0 077 表2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对油菜小菜蛾防治效果 1 1 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54 2017年 第7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7 Vol 37 No 7 数 计算处理区和对照区的虫口减退率 校正防效 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 药前幼虫量 药后幼虫量 药前幼虫量 100 防治效果 1 处理区药后幼虫量 对照区 药前幼虫量 对照区药后幼虫量 处理区药前幼虫 量 100 1 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和Origin 8 5软件进行数据统 计 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用 LSD法检验差异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2 12种生物农药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 药后3 d 用量150 g 667m2的 16 000 IU mg苏云金杆菌对菜青虫防效最高 为 57 45 表明其防治菜青虫速效性较好 药后8 d 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处理对菜青虫的防 效呈上升趋势 其中 用量150 g 667m2 200 g 667m2的16 000 IU mg苏 云 金 杆 菌 和 用250 g 667m2的150亿个孢子 g白僵菌防效最高 分别为 76 25 75 76 和75 91 显著优于其他3个处 理 药后13 d 150 g 667m2苏云金杆菌对菜青虫防 效最高 为92 59 总体来看 用量150 g 667m2的 苏云金杆菌处理防治菜青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 优于其他处理 2 22种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 药后3 d 用量150 g 667m2的 16 000 IU mg苏云金杆菌对小菜蛾的防效最高 为 67 16 与200 g 667m2苏云金杆菌处理无显著差 异 但显著优于其他4个处理 药后8 d 150 g 667 m2苏云金杆菌防效最高 为87 11 显著优于 其 他5个 处 理 药 后13 d 150 g 667m2 200 g 667m2苏云金杆菌和250 g 667m2白僵菌防效均较 好 显著优于其他3个处理 总体来看 150 g 667m2的苏云金杆菌防治小菜蛾的速效性和持效 性较好 3小结 不同浓度的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对油菜田菜青 虫和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施药13 d后各处理 区防效均高于80 其中 150 g 667m2苏云金杆菌 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在92 以上 速效性及持 效性均较好 实际生产中可将150 g 667m2苏云金 杆菌和250 g 667m2白僵菌交替使用 以减缓菜青虫 和小菜蛾抗药性产生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 高军 长江流域油菜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 术 J 中国种业 2008 10 64 65 2 董家胜 杨军章 李岩 等 双低油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 治 J 河南农业 2003 11 17 18 3 韩洁 豫南地区双低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J 现代农 业科技 2012 3 217 219 4 刘聚宝 晋东南区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的探讨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81 1 59 60 5 张辉 许方程 李文凤 11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 力活性测定 J 温州农业科技 2012 1 17 20 6 柯礼道 方菊莲 小菜蛾生物学的研究 生活史 世代 数及温度关系 J 昆虫学报 1979 22 3 310 318 7 肖春雷 罗丰 刘勇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的室内毒 力测定及防治效果 J 中国蔬菜 2012 16 86 89 8 潘飞 符尚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