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人口流动与阳光地带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经历了经济持续繁荣期。随着新经济的勃兴,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全国人均收入在10年中增长了1/5以上,人们平均的富裕程度显著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特别是美国阳光地带的经济发展也显得尤为突出。而同一时期,美国的人口重心也在向西部与南部转移。1 19902000年美国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的变化, 集中体现了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人口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科学技术的载体, 其流动不只是简单的人口转移, 而是以社会生产和消费市场为核心的经济重心的大转移。人口流动, 也会导致社会文化生活的大碰撞。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上的进步、新产品的增加、新思维模式的形成都加剧了社会生活主体人的优化与融合, 人口流动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图1 美国19902000年人口变化图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美国共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601个,过去10年这些城市中有18个人口增长了1倍以上。它们全部位于南部和西部,其中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市增幅达337%。在大城市中,位于西部的菲尼克斯、拉斯维加斯、圣迪戈等,以及位于南部的休斯敦、达拉斯、圣安东尼奥等,增势都很强劲。如菲尼克斯2000年人口比1990年增长了34%,与1970年相比,增幅更高达126倍。反观东北部和中西部,虽然有纽约、芝加哥等一些大中城市在90年代人口有恢复性增长,但颓势不改的为数也不少。1990年2000年间,美国5万人以上城市中,有107个人口绝对减少,其中2/3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而减幅较大者则基本上都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2000年人口即比1990年减少8%,与1970年相比,减幅更达到37%。类似的还有波士顿、费城等。与前几十年相比,美国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毫无疑问已大幅度西移了。1970年芝加哥的人口比洛杉矶多56万,至2000年反而少80万;1970年菲尼克斯、圣迪戈两市人口合计比底特律少23万,而2000年已超出160万之多。1970年美国有56个25万人以上城市,其中24个(或43%)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到2000年此类城市增至66个,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却只有21个(或31%)1。所有这些都说明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的城市地理面貌确有很明显的改变,它反映的是美国人口和经济分布总体格局的巨大变化。从美国19902000年人口变化图上看,初步判断大都市区增长地区多位于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经GIS空间分析可以得到,大都市区人口增长超过20%的地区有83个占大都市区总数的26%。2 大都市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图2美国19902000年人口增长图 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20%的相对密集的分布在美国的南部和西部。特别是沿大西洋与墨西哥湾的大都市区增长的尤为显著。从70年代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出现的新趋势,美国南部和西部经济开始起飞。这里建立了石油化工和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了旅游业,加之这里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石油等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人口。在1990年到2000年期间,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5个州全部位于西部。而在1990年和2000年,南部的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北科罗莱纳州和德克萨斯州也被列为增长最快的州之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萨诸塞州的人口在1990年与2000年期间持续出现负增长。而南部和西部地域辽阔,过去开发程度较低,近几十年新兴工业包括高科技产业得到大发展,吸引了大量相关人员的流入;加上南部和西部许多地区气候温暖,属于阳光地带,生活费用相对低廉,对退休人员也很有吸引力。这些因素造成南部和西部的人口包括城市人口发展速度,年来一直大大超过东北部和中西部,进入90年代这一态势仍继续保持。3 大都市区人口衰退地区图3 美国19902000年人口衰退图衰落的大都市区则大部分位于美国北部环五大湖地区。其中东北部和中西部是老工业区,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大量外流;北部财团、甚至外国资本到那里建厂的逐渐增多,工农业发展迅速。相比之下,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基地的逐渐萎缩,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厂房、设备陈旧,资源不足,交通拥塞,税收增多,地价昂贵,生活费用高涨,财政困难等1。一批又一批的美国人源源不断地从东部和中西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阳光地带”与“冷冻地带”之间的差距由此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的不平衡拉动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迁往美国南部和西部。至2010年,该地区的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4 2010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分布 图4 美国2010年城市人口图 至2010年美国城市人口已经在西部、东北部、南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面积上与北部相比,美国南部的城市人口占的比重要大于北部。当然这与美国北部许多城市去工业化与郊区化不无关系。 二战以来,美国城市人口以空前的速度向郊区转移,到70年代郊区人口已经分别超过了中心城和乡村人口,这是继1920年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另一次历史性的变化。美国不仅在人口方面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而且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也在日益向郊区转移。同时美国北部的退休人员也选择向气候条件较好、房价较为低廉的经济阳光地带城市迁移2。5 19902000美国大都市区经济增长格局图5 美国19902000年经济变化图5.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这里有着比北部更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原面积比北部亦更加广阔,蕴藏有丰富的资源,石油主要分布于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浅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俄克拉何马州、西部的加利福尼业等州。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原料,使这一地带采油业和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以石油化工和炼油厂密切结合的布局形成了较集中的基地,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区(得克萨斯州),就集中了全国石油化工的4O,休斯敦(得克萨斯首府)则享有“世界石油之都”的称号,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学、基本化学工业中心,除加工本国原油外,还加工从中东和加勒比地区进口的原油,并生产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人造橡胶和2/3二的乙烯。内陆的达拉斯沃斯堡(得克萨斯州)被称为美国的“石油首府”,国际石油博览会常在这里举行。新原料、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也带动了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如飞机制造,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一些轻工业。5.2 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同样影响了美国工业布局。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子、空间工业(包括飞机、导弹、人造卫星)、核工业、半导体工业等多是与知识、技术密切相关的部门,要求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加之许多产品均属“轻薄短小”型(飞机、汽车等零部件轻型、精尖化)省能源、资源和空间、劳力等,核电技术和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又可使工业摆脱能源地域限制,科技为工业向“阳光地带”扩展铺平了道路3。5.3 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影响上述新兴工业布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
- 2025版危险货物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及安全保障协议
- 2025担保抵押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双方自愿离婚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协议书范本
- 2025版全新团建活动专项奖励基金合同范本
- 2025版租赁车辆安全检查及保养合同
- 2025年度地坪漆施工与品牌授权合同
- 贵州省荔波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电商年度电商客服培训及管理聘用合同
- 2025版冷链物流配送合同范本:新鲜直达
- 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与实施
- 2025年农业农村局公务员招聘面试指南与模拟题解析
- 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 中药材仓库管理制度
- 2025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公开招聘乡村医生7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汇一股心力、立两个目标、守三条底线、打四场硬仗
- 2025年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废气处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麻醉师进修汇报
- 基坑监测评审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