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脚手架技术交底本工程外脚手架为悬挑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地下室工程、室内抹灰、装饰工程部分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内墙砌筑采用工具式脚手架。1、满堂红室内脚手架技术要求:由于本工程地处繁华地带,要求脚手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辽宁省沈阳市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程所需密幕网必须采用彩色新的安全网。立杆纵横间距2m,横杆竖向步距1.8m,操作层支承杆间距1m,靠墙立杆距墙0.5-0.6m。满堂红架搭设先立杆纵横等距。四角设抱角斜撑,四周中外排立杆设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应由底到顶连续设置。每侧两步设纵向拉杆一道,中间每两步设一道。操作层脚手板满铺,脚手板铺设后不露杆头。2、外脚手架为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时两步架同时作业,施工荷载标准值200kg/m2,不得超载,脚手板采用250cm宽的钢桥板铺设,外封闭采用密目网封闭并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标志环。具体搭设要求如下:A、立杆:立杆采用单根钢管,其接头除顶层可以搭接外,其余必须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相邻接头高度方向错开距离50cm,接头距节点h/3。B、大横杆:大横杆设在小横杆上,在立杆内侧;其接头可以是对接或搭接,接头交错布置,相邻接头水平距离50cm,避免设跨中,搭接长度1m,等距设三个旋转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E、连墙点:连墙点设在立杆与横杆交点附近,纵向间距3.6cm,横向间距5.4cm,梅花型交错布置。连墙点要同时承受接力,靠予埋8钢筋环受拉,小横杆顶往外墙面受压。F、剪刀撑;剪刀撑设在脚手架外侧,与地面呈45-60角,从下而上同步搭设,杆端交于立杆与大横杆结点处。五层以下外架子采用钢管双排装修架,外用蓝色密目网进行封闭,室内采用钢管搭设多立杆式满堂红架子, 0.00 25.5m 25.5m 五层以上外架子采用分段工字钢悬挑钢管双排装修架,共分四段,标高如下: 68.7m +25.5m 21.6m 47.1m 21.6m19.8 88.5m 9.5m 98m一、 搭设设计,确定间距,基础做法说明。(一) 搭设设计,确定间距。1、 钢管采用483.5的焊接钢管,钢管和扣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钢管上严禁打孔;(2) 钢管必须涂刷防锈漆;(3) 钢管变形的,不准在主杆上使用;(4) 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丝必须更换;(5)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拧紧扭距要大于40NM,在50NM为宜,不许大于65NM,用力矩板手进行试验。2、 外脚手架选用立杆的纵向间距为1.5m(La),横向间距0.65m(Lb),大横杆步距为1.8m(h),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0.40m(规范中规定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小于500mm),相邻立杆间加设一根小横杆,小横杆靠墙一端到装修墙面的距离为100mm。3、 剪刀撑与横向斜杆,每七根立杆加设一道剪刀撑,斜撑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边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横向斜撑除每个拐角设置外,中间每6跨设一道。4、 人行斜道搭设,沿架体搭设通道斜道,坡度为1:3,踏面铺桥板,两边设护栏,坡面每隔300mm设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2030mm。(二)、基础做法说明落地双排架子高度为25.5m,地基处理应牢固可靠,清除障碍物,回填土分层夯实,脚手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三)、设计校核计划铺设三层钢脚手板,已知搭设尺寸,Lb=0.65m,La=1.5m,h=1.8m,架体内侧距墙0.4m,连墙杆材质用钢管2步3跨布置,扣件连接,施工地区基本风压w0=0.65KN/m2,An/Aw=0.623(An挡风面积,Aw迎风面积),密目式安全网0.005KN/m2。需设计校核内容:(1) 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和挠度。(2) 纵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和挠度。(3) 纵向水平杆和立杆连接的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4)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5) 连墙件计算(包括连墙件和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6)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 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抗弯强度计算。q活 q恒650 400最不利荷载组合条件下计算简图如上图。固q恒所占比重较小,固此可偏于安全简化用下式计算。Mmax=1/8(q活+q恒)b2=1/8qb2q=1.2(GKC+gK)+1.4KQQKC1.2恒载分项系数GK脚手板重量,GK=0.3KN/m2C小横杆间距,C=0.75mgK钢管单位长度重量,gK=38N/m1.4活荷载分项系数KQ活荷载不均匀分布系数,KQ=1.2QK施工荷载标准值Q=1.2(3000.75+38)+1.41.220000.75=2835N/mMmax=1/8qb2=1/828351.052=390Nm验算抗弯强度:=MmaxfWn抗弯强度f 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Wn小横杆钢管净载面抵抗矩483.5,查表Wn=5078mm3=3901000=76.8N/mm2205 N/mm25078故抗弯强度满足要求。验算挠度:偏于安全近似地进行如下计算:=5qb31384EI150挠度E、I钢管材料强性模量和截面惯性矩,查表E=2.06105N/mm2I=121900mm2=5283510503=0.17%=113842.06105121900588150故挠度满足要求。2、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和挠度验算大横杆强度计算按如下简图计算:F1小横杆与大横杆交点处支座反力的最大值。F1=bq/2+aq=0.652838/2+0.42835=2055NMmax=0.213FL=0.21320551.52=656.57NM=Mmax=656.571000=129.3N/mm2f=205N/mm2Wn5078故大横杆强度满足要求。大横杆的挠度计算:=1.615FL2/100EI=1.615(205515002)/1002.06105121900 =1/3361/150故挠度满足要求。3、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R=2.15F=2.152055=4.418KNRC=6KNR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抗滑承载力;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4、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验算长细比:=Lo/I=kh/ILo计算长度I截面回转半径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计算长度系数h立杆步距当k=1时,=1.51800/15.8=171 =250当k=1.155时, =1.1551.51800/15.8=197 =250查得稳定系数=0.186,计算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Wk=0.7zsW查得z=1.17s=1.3=1.31.2An/AwW=0.71.171.31.20.6230.35=0.279KN/m2Mw=0.851.4WkLah2/10=0.161KNMWk风荷载标准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挡风系数主杆段的轴向力N(组合风荷载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IK=HSgKHS脚手架搭设高度,HS=25.5m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按规范取0.1248KN/m。NGIK=25.50.1248=3.1824KN五层脚手板重: Qp1=50.3=1.5KN/m2栏杆、挡脚板重: Qp2=50.11=055 KN/m2密目网安全网自重标准值: QP3=0.005 KN/m2则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GIK=0.5(Lb+q1)La Qp1+ Qp2La+ QP3LaHS=0.5(0.65+0.4) 1.51.5+0.551.5+0.0051.525.5=2.00625KN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按三个作业层施工Qk=32=6 KN/m2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Qk=os(Lb+a1)LaQK=0.5(0.65+0.4) 1.56=4.725KN则N=1.2(NG1K+NG2K)+0.85 1.4NQK=1.2(3.1824+2.00625)+1.41.44.725=15.487KN立杆稳定性验算组合风荷载时:N/(A)+Mw/W=11.85103/(0.186489)+0.161106/5.078103=161.98N/mm2f=205 N/mm2不组合风荷载时N1/(A)=15.487103/(0.186489)=170.27 N/mm2f=205 N/mm2故立杆稳定安全。连墙杆计算:1、 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抗风强度)N=HLW0An/W+N0H步距为36mL3个立杆距离W0施工地区基本风压,W0=0.65K N/mm2An挡风面积AW迎风面积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双排架子5KNN=3.64.50.650.623+5=11.56KN6KN(一个扣件抗滑能力设计值),故需增加一个抗滑扣件。2、 连墙件稳定承载力验算=L0/I (L0连墙杆计算长度,取0.45)=450/15.8=28.48=250查表得稳定系数=0.924则NC/a=11.56103/0.924489=25.584f=205 N/mm2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层为地下砼结构,地下砼层面结构承载为10KN/m2,故无需验算,只采取立杆下垫木方。二、 绘制节点图、连墙点、拉结样图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拉结,成菱形布置,偏离主结点不大于300mm,梁内预埋钢管,钢管底端焊接钢筋锚爪,埋入混凝土梁内,深度不小于150mm,钢管外露200mm(或用抱箍与框架柱进行刚性连接)图示: 短钢管通过扣件连接 连向立杆或横向水平杆 架体 扣件连接短钢管三、 搭设顺序、拆除顺序严格遵守搭设顺序:搭设前应由施工方案编制人或施工员向架子工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尔后进行作业。划线摆放工字钢逐根树立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按第一步小横杆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装设连墙杆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按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扎防护栏、挡脚板挂立网防护。脚手架拆除1、 拆除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拆除时,划分作业区,必要时四周围栏和警戒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地面设专人指挥。2、 拆除时先清除架上的存留材料、杂物,然后本着先绑后拆,后绑先拆的原则,按层次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3、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二步。4、 先拆护身栏杆,档内留一脚手板翻到下步架,其余下运,然后依次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立杆工字钢。5、 拆立杆时,中间人解扣抱住后,再拆开两头扣。6、 拆到最后一根长立杆时,应先在适当位置加设临时抛撑,再拆连墙件。7、 拆抛撑时,先用临时支撑撑住,再拆抛撑。四、 搭设措施、注意事项1、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2、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3、 不同径钢管严禁混用。4、 立柱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5、 开始搭立柱时,每隔6跨设一抛杆撑,直至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6、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立即设连墙件。7、 立杆顶端高出建筑物檐口1.50m。8、 水平杆接头交叉布置,不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大于500mm。9、 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外角柱固定。10、 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剪刀撑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撑在垫块上。11、 扣件规格应与钢管外径一致,扭紧时稍感费力即止,对接扣件开口向上或向内。12、 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规范。五、 防护措施、使用要求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腰三角形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 扣件螺丝是否松动。4、 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偏差是否符合规定。5、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 是否超载。7、 使用期间,除非经方案制定方批准采取加固措施,否则严禁拆除任何构件。8、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砼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9、 雨雪后上架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10、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11、 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52课件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
- 最美税务人课件
- 中国食疗药膳美食营养搭配解读
- Unit 7 The natural world知识梳理+配套题目(含答案)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4年高考广东卷生物学第21题关键能力考查分析与启示
- 水彩课调色课件教学
- 2025年智能轨道交通系统设备校准与综合检定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电网建设与维护院长职务聘用合同
- 2025年核心城区重点学府周边商铺租赁管理合同
- 煤矿项目部管理制度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脑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 脓毒症抗炎治疗策略
- 财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电动汽车V2G技术
- 田忌赛马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 高三年级年级主任工作计划
- 2023风光互补路灯设计方案
- jgj592023安全检查标准完整版
- 关节松动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术(运动治疗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