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ppt_第1页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ppt_第2页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ppt_第3页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ppt_第4页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二 备考复习经验教训 所用材料 方法 统练试题 各阶段作法三 高考备考建议 近年高考历史全国卷 试题分析及启示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第一 各版块知识考查不均衡 重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及同时期同类事件的类比 各板块分值相对稳定 特别注意中国古代史比重越来越大 反映出对传统文化考查力度加大 应给予足够重视 不照顾模块平衡 但渐趋平衡 经济文化板块的比重加大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第一 各版块知识考查不均衡第二 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第三 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 理解技能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 举例说明 分类 归纳 概括 推理 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 解释技能解释是指将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转换形式可以是文字对文字 文字对图表 图表对文字 数字对文字 文字对数字等 26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30 1937年11月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 物资上的 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 远东的暴力和动乱 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 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25 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 其唯良二千石 郡太守 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4题 对战国农业收益增加带来的影响25题 外戚干政的背景分析26题 民间崇拜的原因分析27题 状元人数在不同时间人数变化原因分析28题 包装布变化的原因分析 29题 阶段特征的考查30题 分析国民政府行为的目的31题 分析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快的原因32题 对材料内涵的概括33题 对材料内涵的概括34题 纯知识性考查35题 世界银行贷款总额增加原因分析 举例说明与归类技能该类技能要求考生用例子说明某一概念或原理 能确定概念或原理的特征 并利用这些特征去选择或举出例证 归类与举例说明是互补的过程 举例说明提供概念或原理等信息 要求考生举出实例 归类则是题干提供若干实例 要求考生发现它们与一般概念或原理间的关系 将某一事物归为某一类型 25 秦朝法律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 西晋时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5 两汉时期 皇帝的舅舅 外祖父按例封侯 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 安宗庙 重社稷 的 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 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归纳 概括 技能归纳 概括 是指用简短的话语表示呈现的信息 或从呈现的信息中 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 24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 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 佛教位居第三 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 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9 申报 时评 栏目曾评述说 今之时局 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 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比较技能比较是指发现两个事物 事件 问题或思想之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 比较技能的考核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与选项信息 判断一个事物 事件与另一事物 事件的要素和模型 即所研究的系统 过程 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 据研究 1853年 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 棉布9 09便士 而中国是0 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7 表1河南 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推理技能推理是指根据原理 一系列实例 去发现信息中蕴含的规律或特征 31 一五 计划期间 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 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 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32 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 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 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 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 法官审案应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阐述技能阐述是指考生通过研究和经验 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可能的方向 建构和使用系统的因果模型 即通常用图表方式表示因果关联等变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法 因果模型在特征维度上 可以分为一果多因 一因多果 多因多果等 在推理方向上 可以分为由因推果和由果推因 合理构建与使用因果模型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技能 28 1852年 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 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 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 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32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 必须事先提出申请 以获得批准 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第一 各版块知识考查不均衡第二 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第三 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 第四 选择题命题初步关注考核考生的分析技能 分析是指将分析的材料或对象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 并确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与总体结构的关系 具体分析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明确这些信息的组织方式 把握这些信息的潜在目的 分析技能一般包括三个子认知过程 区分 组织 归因 区分是指根据相关性或重要性 把一个整体结构区分为不同组成部分 组织是在区分的基础上 确定这些不同部分如何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归因是指考生能够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中的潜在观点 偏见 价值观的一个解构过程 目的是要确定分析对象的内涵或材料的内在本质 34 1928年 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 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 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30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 镇江 虎门 马尾 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 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 沪杭 豫北 晋北 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 全力 围剿 红军的企图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第一 各版块知识考查不均衡第二 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第三 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 第四 选择题命题初步关注考核考生的分析技能 第五 40题主要关注对归纳 比较 分析 归因 评价 阐述 重新设计 解释等技能的考核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第一 各版块知识考查不均衡第二 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第三 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 第四 选择题命题初步关注考核考生的分析技能 第五 40题主要关注对归纳 比较 分析 归因 评价 阐述 重新设计 解释等技能的考核 第六 41题的 变 与 不变 41题的变化 1 试题内容 素材 呈现方式的变化 2 思维视角的变化 2010年 阐述对恩格斯所说的 历史前提 的认识2011年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2012年 冲击 反应 模式2013年 提取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和有关中英建筑的信息2014年 对教材目录提出修改建议或指出不同2015年提出 新公式 2016年考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对外贸易与交流3 作答要求和难度的变化 41题的 不变 1 准确理解题目情境 深刻揭示内容主旨的能力 2015新课标全国 卷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1 准确理解题目情境 深刻揭示内容主旨的能力 2016新课标全国2卷 41 12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玄奘 602 664 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 西行 求法 历经艰辛 十余年中 行程数万里 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 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 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 大唐西域记 一书 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 688 763 深明佛学 50余岁时 受日本邀请 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 历时12年 经6次努力 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 对日本的佛学 建筑 雕塑 医药 艺术乃至日常生活 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 等解读材料 提炼出一个观点 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 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 观点合理 明确 史论结合 12分 答案 观点1 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友好往来 提示 可以结合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及汉代的丝绸之路等等来表现中国古代同国外的地区往来 强调中国古代与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密切 也可以从国外诸如日本等国的遣唐使等来讨论文化的相互关系 也可以联系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来谈 41题的 不变 生产要素发展成为变革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受制于社会条件的 2010年 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融合与影响的 2011年 中国近代化的动力类型是外塑基础上的内源型崛起 2012年 行政区划的依据应因时而变 建筑是政治制度文化的一种外显形式 2013年 国共两党及其军队都是抗战的主力 世界近代史亦即全球化的历史 2014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节假日的变化折射着时代的变迁 2015年 抓住主要问题 忽略次要问题 对比两者的主要共同点 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2016年 41题的 不变 1 准确理解题目情境 深刻揭示内容主旨的能力 2 深入理解 灵活迁移和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逻辑论证和精当表述的能力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第一 各版块知识考查不均衡第二 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第三 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 第四 选择题命题初步关注考核考生的分析技能 第五 40题主要关注对归纳 比较 分析 归因 评价 阐述 重新设计 解释等技能的考核 第六 41题的 变 与 不变 第七 选做题试题感悟 45 48选做试题感悟 45题注重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 阅读材料注意细节 全面提取 46题考查民主化这个热门考点 主要结合所学 把握时代的阶段特征 进行作答 47题考查长效热点 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和平 48题全面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学生既要基础扎实 又能思维灵活 更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 从考试内容上偏重中国史 45 48 46 2 问题设置上 关于比较异同 背景 影响考查比较多 3 分值设置上 基本是3类 6 9 8 7 5 10 4 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 辛亥 甲午 反腐 新文化等 5 看似脱离教材 实则紧扣教材 帝王 政治家等 6 转变出题角度和方向 选择题中渗透选修内容 7 体现历史学科的教化功能 传播正能量 讲知识 讲道理 讲做人 讲智慧 如 2013年德国地图 2014年戊戌变法 1787年宪法 2015年英国内阁 选修的变化和趋势 47 历史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 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 呼吁反战 遭到拒绝 从1914年到1918年 他连续发表文章 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 呼吁立即结束这张自相残杀的战争 但不为人民理解 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他发表 精神独立宣言 总结大战的教训 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 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 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 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 在世界反战大会上 他被选为大会主席 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 保卫苏联 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 欣悦的灵魂 罗曼 罗兰 1 根据材料 概括与一站时相比 罗曼 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 5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罗曼 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 10分 答案 1 变化 从一个人的奔走呼号变成了集体性行为 从简单的呼吁和喊口号到用组织团体的形式来反抗 由笼统的呼吁反战到提出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由简单的反对政府到更清醒的认识战争的实质 2 总结了之前反战过程中的失败经验和教训 认识到群众和团体的力量 国际形势的变化 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变化 由反对国家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主义 2016年高考选修考点 47 二十世纪的和平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曼 罗兰 48 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郑板桥 清代杰出的艺术家 文学家 为 扬州八怪 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生长在农村 历经康 雍 乾三代 郑板桥提倡 文必切于日用 笔墨之外有主张 反对 解释古人之唾余 他说 千古好文章 只是即景即情 得事得理 固不必引起断律 郑板桥一生最爱兰 竹 石 其画构图简单 主题鲜明 诗 书 画 印完美结合 他尤喜画竹 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 深受时人喜爱 他晚年靠卖画为生 曾题诗云 画竹多于买作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 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 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郑板桥画作的医术特点 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俩是背景 7分 答案 1 以兰 竹 石为主要描摹对象 构图简单 主题鲜明 诗 书 画 印完美结合 诗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深受人们喜爱 2 清代是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时期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这深深影响了郑板桥的创作风格 士大夫的文人画在当时用以体现自身的心胸抱负和思想品质 集文学 书法 绘画以及篆刻艺术于一身 强烈的表现个性 讲求借物言情 追求神韵意趣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艺术家 郑板桥 二 备考复习经验教训 所用材料 方法 统练试题 各阶段作法 一 重构通史体系 二 突出阶段特征 三 通联古今中外 重点实施策略 四 备课资源多元 五 锻造学科思维 第1讲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 学法指要第2讲高考备考与能力塑造 复习指津第3讲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 商周时期第4讲文明发展与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第5讲社会进步与文明嬗变 秦汉唐宋时期第6讲近代前夜的挑战与应对 明清时期 一 重构通史体系 第7讲现代化的艰难起步 19世纪中期第8讲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19世纪末20世纪第9讲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 中国道路的再思考 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 封闭 与 开放 新中国外交历程 一 重构通史体系 第10讲 光荣 的时代 古代希腊和罗马第11讲 发现 的时代 14 16世纪的世界第12讲 理性 的时代 17 18世纪的世界第13讲 工业化 的时代 19世纪的世界第14讲 探索发展 的时代 20世纪前半期第15讲 对抗 的时代 冷战 时期第16讲 剧变 的时代 八十 九十年代以来第17讲思想的力量 近代以来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18讲改革的命运 历代改革回眸 一 重构通史体系 1 多元化 掌握资料的多元化 教知识体系 不拘泥某种教材 2 延伸课堂 教材拓展 史学观点争鸣 唐宋变革期研究 清末新政 苏联解体反思等 3 学术前沿 了解与教材有关的学术进展动态 北大先修课资源 师大名师课件 关注港台历史教材 共识网 4 热点整理 如何深入 临近 预知 过去时 未来时 寻找历史和政治热点恰如其分的0 618 5 应试技巧 方法引导 科学备考 事半功倍 四 备课资源多元 多元化 掌握资料的多元化 热点的分类 长效热点和短热点 联系时事热点 长效热点 一般是反应时代主题 例如民主与法制 全球化 多极化等 短热点 具有时效性强的特征 一般是一年内的社会焦点及历史大事件的周年纪念 热点问题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 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 民生问题 科教兴国 全球化 区域化 城市化 海权 丝绸之路 中日中美等大国关系 思想解放 民主 法治 法制 小狮子理论 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监察制度 反腐倡廉 特别关注 中日关系 联系时事热点 甲午战争 和平交流 2014 10 甲午沉船 吐不尽的狼奶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 文化反哺 的反思 王彬彬 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 特别关注 强力反腐 联系时事热点 沈志华主编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官册制度与干部状况 1923 1929 1920 1930年代苏联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研究 特别关注 雾霾 联系时事热点 APEC蓝 两会蓝 1972年 学科思维品质化 一 形成多元的历史思维 二 锻炼深刻的历史思维 三 培养发展的历史思维 顶峰集权程度 春秋战国 明清 1 形成多元的历史思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顶峰集权程度 春秋战国 明清 汉初 唐末 1 形成多元的历史思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要注意从新角度回归基本考点 郡县制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形态的 现代化 张树平 理性政治知识 与中国古代政治的 现代化 新史观下中国近世开端于宋代日本内藤湖南 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是人文启蒙思潮王杰 明清之际 思想的冲突 批判与创新 从社会稳定角度看和谈出来的中华民国傅国涌 有限辛亥革命换来破天荒的共和制 分田到户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从商业广告恢复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雅典公民大会决策缺乏理性的制度化毛丹 修昔底德的正义论 商业资本推动了近代民主制的建立 政府预算的民主性 历史与现实 先秦时期 视角一 中国 原意 国都 视角二分封制是一种宗族式的殖民扩张视角四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推动了土地买卖活动视角五中国先秦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汉代历史 视角一姓氏含义变迁与官僚政治的形成视角二官营手工业也面向民间市场生产视角三汉武帝并没有罢黜百家 唐宋时期 视角一唐代三省制实际上制约了皇权专制视角二科举制摆平了智力精英视角三唐代长安城严禁违章建楼视角四宋代农业经济出现专业化生产视角五唐宋时期社会价值取向 明清时期 视角一明清时期宗法观念走向衰落视角二明清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中的 迁业 现象视角三传统思想中萌发 人性 的觉醒 2 形成深刻的历史思维 例如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 西洋立国 有本有末 其本在朝廷政教 其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 相辅以益自强 这表明他A 主张 中体西用 B 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 认为造船 制器不很需要D 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3 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1 历史人物思想的发展性特征 1902年4月 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 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 久已毫无希望 破坏主义终不免 欲迟则欲惨 不如趁早 唤起民族精神讨满 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 材料表明梁启超A 赞同三民主义B 认清政府本质C 倾向民主革命D 主张维新变法 3 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1 历史人物思想的发展性特征 3 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 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示意图 3 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 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 三省六部制 2013 江苏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出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 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 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 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冶这里所谓 违制 的论断 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3 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 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 不仅继续具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力 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 中书门下也具有的行政权力 因此 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 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 成为最高的决策兼行政机关 唐初以政务处理程序分工 决策与行政分离的三省制名存实亡了 吴宗国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3 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 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 隋朝至贞观初 政事堂集议制度 贞观至开元 中书门下体制 开元十一年以后 隋唐中枢体制演变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