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蹉跎千年 万人角逐 十年寒窗 一鸣惊人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自清朝末年以来,世人对于科举制度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更多的时候持的是否定的观点,科举一度成为一个“贬义”的词语。本文主要是对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做进一步的分析,对科举制度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关键词:科举制度;积极意义;现代启示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一、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大进步在科举制产生之前,人才选拔机制经历了西周的世袭世禄制、秦朝的军工封爵制、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科举之前的人才选拔,存在着种种弊端,一个人如果没有出身背景,几乎丧失进入封建主流社会的机会。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血缘宗法制度盛行的人情社会里,对人才选拔任用缺乏统一硬性标准,以出身背景定未来的用人导向,当时知识阶层看不到希望,贫民子弟则更是没有入仕的权利。这种人才选拔任用标准上的混乱,抑制社会发展,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进入科举时代后情形就大大不同了,科举制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政府制定了一整套详尽而又严密的考试规则,以防止越轨行为,如锁院以防漏题,搜检以防夹带,监考以防偷看,糊名誊录以防关节,内外帘之隔以防串通作弊,场后复试以防冒名顶替,考官回避制度以防徇私舞弊等。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备的宋朝,两宋300 年百余场考试的状元几乎都是寒门子弟。科举制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社会选拔出大批政治和文化精英,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二、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从制度本身上来说,科举制度创立早期考查的范围相当广阔。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这就注定了科举制度是与教育紧密相连的,教育是科举的基础,科举是教育的目标。在科举时代,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围绕着科举转,没参加科举的知识分子是极少数,许多知识分子都把科举入仕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中举”、“及第”、“中状元”不仅是知识分子个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而且成了整个家庭、宗族和地方的荣耀,以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科举荣耀社会大环境与氛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大背景下,幼学、家训、私学、官学、自学相互辉映,构成了日趋完整的教育大体系。官学、私学的鼎足发展,既繁荣了古代教育事业,也为科举制提供了坚实的生源基础,形成了生生不息的互动机制,科举制有力地促进了古代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三、科举制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传统,优化了社会风气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与繁荣;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选拔人才,在科举时代,世人把读书“相公”与斯文、知书达理画上等号,广大读书人以孔孟之道为经典,信奉忠、孝、仁、义、礼、智、信,信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都以忠君爱国为己任。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时刻,许多知识分子都表现了大义凛然的气概,如状元出身的文天祥,一首正气歌表达了浩然正气,他的“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在科举时代,出现了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家姓、幼学琼林等一大批启蒙教材,许多不识字的老百姓也能背诵如流,它对净化人的心灵和社会风气起着巨大的作用。科举时代,曾出现了“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封建社会的空前盛世,民风世风淳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四、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启示 科举制度在清末被废除,但其内在合理成分并没有因之而消除。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称科举考试为“中国良好的旧法”、“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其实考试之法极良,不过当日考试之材料不良也”。科举制度的现代启示:(一)进一步强化对招生考试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二)结合社会经济、教育以及选拔人才实际,不断改革创新招生考试制度(三)科学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在全社会建立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产生极大凝聚力(四)坚持正确选拔人才导向,选拔人才上必须有一套严格严密程序,要确保考试实施过程中公正公平,否则将会引起极大混乱(五)把刚性的统一考试和灵活的综合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张弛有度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体系,有利于人才科学选拔和培养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发展的历史得出结论:在今后高考改革中,既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同时也要加强考试立法,用法律法规规范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使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 开开心心上学去》部编版
-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第20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说课稿 北师大版必修1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2.3.2国家和地区说课稿
-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
- 《飞天(一)》(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 羽绒羽毛加工处理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紫胶色素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13纸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 井矿盐卤水净化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 财务管理-企业筹资方式
-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及安装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完整word版)A3试卷模板
- 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疫情处置课件
-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GB/T 957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 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