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新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新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新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新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1、 基础知识(32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1分)应和( )黄晕( ) 粗gung( ) 静m( )着( )落 宽敞( ) l()临zhu()蓄(9) 棱( )镜 (10)lin ( ) se ( ) (11)咄( )咄逼人2、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空缺部分。(11分)“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_,以观沧海。_,山岛竦峙。乡书何处达, 。 ,小桥流水人家,_。夕阳西下, 。海日生残夜,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 。(9) 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10) _,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11) 鸟儿_,高兴起来了,_,唱出宛转的曲子,_。3、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C每章都有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D. 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并升起。5、选出对观沧海全诗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合星汉。C诗人勾勒了大海 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6、下 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6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 ,从不自作主张。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C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D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二、阅读理解。(38分)W(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后面题目。(6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_。乡书何处达?_。7、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8、“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3分)(一)唐太宗论弓矢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弓工:造弓的工匠。邪:不正。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2、句子翻译: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翻译: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4、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答:(二)阅读文段,完成1115题。(20分) (二)那些卑微的母亲 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在桌旁坐下,就见一个老妇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 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躬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朋友正说着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于是她将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新鲜的蚕豆” 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们的说笑声淹没了。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 ,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印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去,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那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 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号。 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内,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 要被后面的车碾住了,忽然,就见我身旁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条,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连串汽车尖锐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水瓶,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个可以做孩子晚饭的烧饼,或者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13、概括文章第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14、文章第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15、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4分)16、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7分)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品析加点词,4分)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17、通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4分)参考答案1-6、略7、A(2分)8、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1分)。9、冠军 若文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10、好,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若文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忍受能力很强。体现他的宽容和大度。11、没想到若文是一个这样宽容大度的人,他不但没有揭发我的错,还把责任一人揽下来了,我是不是太过分了?12、并不是真正的怯懦,而是反语,事实上指的是宽容和忍让。13、答: 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斥。(不超过30字,说明原因和结果各得1分,共2分)14、答: 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答外貌描写得1分,两层意思各得1分。共3分)15、答: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一层1分,共4分)16、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7分)(1)答: “尴尬”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爬满”一词表现了老妇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品析加点词,4分)(2)答: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17、答: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 的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都是靠辛勤劳动维持生计、抚育儿女的母亲,因而她们又是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 惊世界的力量。 (答出“平凡”和“崇高”各得2分,共4分)1、下面是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2、对观沧海全诗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