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参考文献词汇学论著孙常叙1956汉语词汇,吉林人民出版社。周祖谟1959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永言1982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武占坤、王勤1983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葛本仪1985汉语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符淮青1985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蒋绍愚1989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周 荐1994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天津古籍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林杏光1999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语文出版社。葛本仪2001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张志毅2001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苏新春主编2004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学著作提要论文索引,上海辞书出版社。张 博2003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商务印书馆。 2009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程 娟2004词汇专题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专题参考文献周 荐1995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苏新春1995当代中国词汇学,广州教育出版社。符淮青1996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许威汉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学,山西人民出版社。第二专题参考文献布龙菲尔德1933/1985语言论,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程 娟1999金瓶梅复音形容词结构特征初探,中国语文第5期。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冯胜利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李行健1982关于“养病”“打抱不平”等词语的结构,语文研究第4期。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潘文国1993/2004汉语的构词法研究, 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任学良1981汉语造词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洪君1998从与自由短语的类比看“打拳”“养伤”的内部结构,语文研究第4期。王艾录、司富珍2001汉语的构词理据,商务印书馆。伍宗文2001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巴蜀书社。张绍麒2000汉语流俗词源研究,语文出版社。张 雁2004近代汉语复合动词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周 荐1991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天津教育出版社。周 荐2003论词的结构、构成和地位,中国语文第2期。朱 彦2003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专题参考文献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200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经济科学出版社。李晓琪1997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刘镰力2000汉语8000词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池昌海1998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杭州大学学报第2期。程 娟2004HSK单双音同义动词研究(合作),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符淮青2000同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3期。梅立崇1988试论同义词语的性质和范围,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周 荐1988等义词语的性质和类别,天津师大学报第5期。Lyons.j 1997 “Semantic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郭绍虞1979汉语语法修辞探索,商务印书馆。林杏光1990词语搭配的性质与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梅家驹1999现代汉语搭配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邵 菁2002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石安石1994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王 惠2004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卫乃兴2002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邢公畹1978词语搭配是不是语法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袁毓林2007汉语拥有关系的语义模式和语法表现,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张 博2007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及其研究方法,第四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创刊20周年笔谈会。张寿康林杏光主编1992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商务印书馆。第四专题主要参考文献布龙菲尔德1933语言论(第二十四章语义变化),商务印书馆1977年译本。符淮青1985现代汉语词汇(第五章词义的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葛本仪2001现代汉语词汇学(第六章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山东人民出版社。高名凯1995语言论(第二部分第三章语言中语义系统的结构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蒋绍愚 1989古汉语词汇纲要(第三章词义的发展和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两次分类,中国语文第5期。 2005从走到跑的历史更替,纪念李方桂先生百年冥诞论文集, 中研院语言所/ 美国华盛顿大学。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译注2006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李 明2003试论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 商务印书馆。罗正坚1996汉语词汇引申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吕叔湘等1996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苏新春2001汉语词汇计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王 力1982同源字论,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印成姬(韩)2002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与1996年版词义对比研究,硕士论文。张 博2000古汉语词汇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张联荣2000古汉语词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张 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志毅2001词汇语义论(第五章义位演变论),商务印书馆。周道娟2001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动词、名词、形容词同一义项释义对比研究,硕士论文。第五专题主要参考文献岑麒祥1990汉语外来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程 娟2001新词新义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刘正埮、高名凯1984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马西尼著黄河清译1997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王铁昆1991十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语文建设第4期。姚汉铭1998新词语社会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史有为2000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赵金铭1985新词新义与社会情貌,语文研究第4期。第六专题主要参考文献罗常培1989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常敬宇1995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崔希亮1997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