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第三章物质的量 要点感悟 04 随堂试训 09 目录 要点感悟 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内容详见学生用书 例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 n2和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b 等物质的量的甲基 ch3 与羟基 oh 所含电子数相等c 常温常压下28gco与22 4lo2所含分子数相等d 16gch4与18gnh所含质子数相等 b 解析 由于o3为三原子分子 所以相同条件下 n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大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 故a选项错 要点感悟 误 甲基 ch3 和羟基 oh 均含有9个电子 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基 ch3 与羟基 oh 所含电子数相等 即b选项正确 28gco的物质的量为1mol 含有na个分子 而常温常压下22 4l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所以二者所含的分子数不相等 故c选项错误 ch4分子中含有质子10个 因此16gch4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个 而nh含有质子数为11 18gnh所含有的质子数为11na个 二者不相等 故d选项错误 2 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物质的量 粒子数 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1 要点感悟 2 化学方程式中 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 各物质的粒子数 n 之比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n 之比 例如 2h2 o22h2o化学计量数 之比 2 1 2粒子数 n 之比 2 1 2物质的量 n 之比 2 1 2例3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12c原子的质量为bg a原子的质量为ag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a bb anac 12b ad 12ana ab 要点感悟 解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得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可得m a nag mol 例4 2008 长郡中学中学模拟 有a b c三种一元碱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 5 7 如果把7mola 5molb和3molc混合均匀后 取混合物5 36g 恰好能中和0 15mol的hcl 求a b c的相对分子质量各为多少 解析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 其本质为h oh h2on hcl 0 15mol 则n oh 0 15mol 又a b c均为一元碱 因此有n a n b n c 0 15mol a b c按物质的量之比7 5 3均匀混合 则 要点感悟 n a 0 15mol 7 15 0 07mol n b 0 15mol 5 15 0 05mol n c 0 15mol 3 15 0 03mol 设三者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x 5x 7x 由质量之和为5 36g列方程 0 07mol 3x 0 05mol 5x 0 03mol 7x 5 36g得x 8mol 即a b c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4g mol 1 40g mol 1 56g mol 1 答案 a b 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 40 56 随堂试训 1 在同温 同压的条件下 相同体积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 密度比为 氧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2 在某温度时 一定量的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ah3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 此时压强增加了75 则a单质的化学式为 解析 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m1 m2 m1 m2 1 2 m1 m2 从而得出答案 答案 16 116 116 随堂试训 解析 本题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求解 同温同容下 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设a单质的化学式为ax 则 ah3 ax h2压强之比100 175物质的量之比 100 175 4 7 即 4ah3ax 6h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x 4 所以a单质的化学式为a4 答案 a4 第8讲气体摩尔体积 要点感悟 04 随堂试训 09 目录 要点感悟 1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理解和定义式的计算 内容详见学生用书 2 关于 万能公式 n m m n na v vm cv 溶液 在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中 质量和摩尔质量 粒子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体积和气体摩尔体积都可以用物质的量联系起来 当我们需要在多种物理量之间进行转换时 将这些基本公式连立起来是一个比较直观的解决办法 例2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22 4bc analb 22 4ab cnalc 22 4ac bnald 22 4b acnal a 要点感悟 解析 如果运用基本公式由分子数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再求其物质的量 然后求得体积 当然也可得出答案a 但转换麻烦 容易出错 这里我们可以利用n m m n na v vm 则a克某气体中 n a m b na 而c克该气体中 n c m v 22 4 可快速得出m相等的式子 ana b 22 4c v 则得出答案a 3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例3同温同压下 等体积的o2和o3的质量之比为 分子数之比为 原子数之比为 解析 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氧气和臭氧的物质的量相等 则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为2 3 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1 1 原子之比等于分子中下角标之比 为2 3 2 3 1 1 2 3 要点感悟 4 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1 m m n 定义式 2 m 22 4 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密度 3 d m a m b a b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质量之比等于气体密度之比 4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b为a b的物质的量 ma mb为a b的摩尔质量 例4 2008 石家庄测试题 有一真空储气瓶 净重500g 在相同条件下 装满氧气后重508g 装满另一种气体x时重511g 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要点感悟 a 44b 48c 64d 71例54mlo2和3mlnxhy y x 混合气体在120 1 01 105pa下点燃完全反应后 恢复至原温度和压强时 测得反应后为n2 o2 h2o的混合气体 密度减小3 10 1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推导nxhy的化学式 写出推导过程 解析 该瓶装入m o2 508g 500g 8g m x 511g 500g 11g 在同温 同压 同体积时 故m x 44g mol 1 mr x 44 要点感悟 解析 氧气过量 3mlnxhy已反应完 反应后气体密度减小3 10 为原来的7 10 则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10 7 即混合气体总体积为10ml y 2o2 2nxhyxn2 yh2o vy 22xyx y 2 23y 433x 23y 23得到关系式 x y 2 2 2 且3y 4 4 x y均为整数 且y x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 x 2 y 4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2 n2h4n2 2h2o 答案 详见解析 随堂试训 1 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 产物均为气体 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ab 2c 3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a 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7ab 6ac 2 5ad 2a b 解析 气体密度问题往往与气体的体积 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连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用 由方程式 a完全分解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又 d m h2 2a 则有m b 2m c 3m d 12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2m a m b 2m c 3m d 故m a 6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标准状况下 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 4l 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b 标准状况下 1l辛烷完全燃烧后 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8na 22 4c 常温常压下 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 常温常压下 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ac 随堂试训 解析 本题回忆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对气体体积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行考查 a 在标准状况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 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所以不管甲烷和丙烷按什么比例混合 若体积为22 4l 所含分子数必然为na 只是比例不同 两种分子的相对多少不同而已 b 辛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当它完全燃烧 所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不可能是8na 22 4 若将辛烷误认为气体 会错选此项 c 由1molh 离子生成氢气 得到1mol电子 当生成1molh2 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必为2na d 1mol氦气含有核外电子数2na c d使用的都是摩尔 故与状态无关 随堂试训 第9讲物质的量浓度 要点感悟 04 随堂试训 10 目录 要点感悟 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理解含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 cb 单位 mol l或mol m3表达式 cb nb v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 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只要溶液体积相同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必然相同 所含的分子数也必然相同 但不能说所含微粒数也相同 要点感悟 2 概念换算 饱和溶液中 c n v 1000 m 1000 s m 100 s 3 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结论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c1v1 c2v2 4 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c3v3 c1v1 c2v2 5 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例2向密度为 g ml 1的盐酸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到过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盐酸的质量相等 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 25 4 mol l 1b 12 7 mol l 1c 6 97 mol l 1d 6 35 mol l 1 c 要点感悟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 agno3agcl hno336 5g143 5g依题意 设原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43 5g 则含溶质hcl36 5g 1mol 用基本公式计算得出答案 例3现有200mlh2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 其中h2so4的物质的量溶液为1mol l na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 5mol l 若要配制h2so4和na2so4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 l和0 2mol l的溶液 应加入55 8 的h2so4溶液 密度为1 35g cm3 多少ml 再加蒸馏水稀释到多少ml 要点感悟 解析 设稀释前溶液体积为v 根据稀释定律 c1v1 c2v2 200ml c na2so4 前 v c na2so4 后500ml溶液中含h2so4的物质的量为 0 5l 2mol l 1mol原有h2so4 0 2l 1mol l 0 2mol 应增加h2so40 8mol 设需55 8 的h2so4溶液体积为v v 104ml 答案 先加入55 8 的h2so4溶液104ml 后加蒸馏水稀释至500ml 要点感悟 3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4下列配制溶液的操作中 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浓度大小的是 a 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片称取固体naohb 洗涤刚才盛过溶质的烧杯的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c 容量瓶内水分未干便注入了液体d 定容后使溶液混匀 静止 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 立即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 解析 a错 naoh易潮解 应在玻璃容器中称量 若用称量纸会将naoh粘在纸上从而使结果偏低 要点感悟 b错 溶质没有全部转入容量瓶 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c对 因为本来就要加水的 没干相当于先加了水 并没有影响 d错 当定容完成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有部分溶液粘在了刻度线上方 这并不影响刻度线下的溶液浓度 若再加水会造成溶液变稀 随堂试训 1 现有mg某气体 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 它的摩尔质量为mg mol 1 则 1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2 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 3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4 该气体溶于1l水中 不考虑反应 其溶液的浓度为 5 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 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g mol 1 答案 随堂试训 2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 下列操作使得到的溶液浓度偏高 偏低 还是不变 1 用量筒量取液态溶质 读数时俯视量筒 2 将取样品的药匙用水洗涤 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 3 定容摇匀后 有少量液体外流 解析 对于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分析 我们要紧紧把握住 配制完成前引起溶质的变化 导致浓度发生相应变化 配制完成后 溶液浓度为均一 体积不影响浓度 答案 1 偏低 2 偏高 3 不变 随堂试训 3 下列有关0 2mol l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500ml溶液中cl 离子浓度为0 2mol lb 500ml溶液中ba2 离子浓度为0 2mol lc 500ml溶液中cl 离子数为0 2nad 500ml溶液中b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视台主持人口试指南预测试题及答案解读
- 电仪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仓库安全员必-备知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赫初可颜眼部护理误区
- 制作风筝教学课件
- 信息化交流教学课件
- 田径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单词教学主题课件下载
- 贵州省毕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新解读《GB-T 18916.37 - 2018取水定额 第37部分:湿法磷酸》
- 联想超融合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精选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解读(73页)
- 南方332全站仪简易使用手册
- 分汽缸安装施工方案1
- 高低压配电安装工程-技术标部分(共41页)
- 开业筹备(西餐厅采购物品)
- 日产700吨平板玻璃电助熔窑炉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 光缆熔接光纤熔接
- 受限空间作业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