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承台施工中管涌成因分析及处理.doc_第1页
水中承台施工中管涌成因分析及处理.doc_第2页
水中承台施工中管涌成因分析及处理.doc_第3页
水中承台施工中管涌成因分析及处理.doc_第4页
水中承台施工中管涌成因分析及处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中承台施工中管涌成因分析及处理江苏交通科技2012耳第1期水中承台施工中管涌成因分析及处理杨绪兵(江苏省宿迁市公路管理处宿迁223800)摘要介绍某大桥水中承台施工过程中管涌的形成过程与成因,阐述管涌的处理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对采用围堰施工的水下同类工程有一定借鉴作用.关键词桥梁工程管涌成因处理京杭运河大桥是325省道宿迁段改建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通航繁忙的京杭大运河上,紧靠老桥,设计为主跨(66+110+66)m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结构,大桥全长770.96m.其中桥梁18#,19#主墩位于京杭运河内,基础为深埋置水中基础,设计为群桩+承台结构,群桩采用15根1.5m,长50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位于河床以下.依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和现场实际情况,水中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干地封底施工.在封底砼完成后2h左右,基坑内突然出现管涌,几分钟时间围堰内就注满了水.针对该危险情况,项目部立即采取措施,分析出现管涌的原因,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具体分析说明.l钢板桩围堰的设计钢板桩围堰的设计是在仔细阅读地质勘查报告,并结合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相邻工程京杭运河宿迁1栉桥,宿新高速京杭运河大桥等施工情况,并进行多次反复验算与比选.本工程主墩承台的尺寸为10mx17.5m3.5ITI,钢板桩围堰采用方型结构,其平面尺寸设计为1O.8m18m,钢板桩距承台四周的距离在30cm左右.围堰设计尺寸主要考虑承台立模方便,只需将竹胶板插入,然后在竹胶板四周填塞黄砂即可固定模板,这样大大节省施工时间.钢板桩采用德国拉森LarssenIV型,经过验算,采用15m钢板桩打人,基坑底以下人土深度为4m,打入承台底标高以下的深度为2.9m.围堰内设置采用3道水平支撑.(收稿日期,编号:20110922/6180)承台采用于封底施工,封底厚度为60cm,下设石子垫层10cm.2基坑抗管涌稳定性计算在保证钢板桩受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坑抗管涌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计算图示见图1.+20.652+l8.363+14.363一._.:.?=:0:.0,囱匿j軎蝼:j誊蠢j:+5.652-.k/图l地质柱状图(单位:ITI)水头差Ah=8.711m;水渗透路径L=13.0m;坑底土的浮容重=10.3kN/m;i=8.711/13=0.67;K=rb/(i?r)=10.3/(0.679.81:1.57>1.5基坑的抗管涌稳定性满足要求.3管涌的成因管涌又称潜蚀,流土,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堤防背水侧发生流土和潜蚀2种不同含义的险情的统称.对于桥梁施工的钢板桩围堰来说,就是指在清理围堰内淤泥等泥土的过程中,钢板桩内外的水头压力差过大,在围堰内出现流土?23?江苏交通科技2012年第1期的现象.管涌的发生以流砂土最为迅速,它的发生过程是随着水位高差越大,动水压力也越大,涌水夹带的砂砾和泥土增多,涌水量增加.在钢板桩围堰施工中,最危险的阶段是在清理至封底设计标高阶段,此时的内外水压力差最大,如果出现泉眼的现象,需要加强观测,采取措施,否则一旦管涌通道形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泥砂和水涌入,形成管涌.4京杭运河大桥18#主墩基坑管涌过程设计人员对设计钢板桩围堰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对围堰基坑抗管涌稳定性进行了验算.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T,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满足设计要求.但在18#主墩基坑清理至封底标高时出现了一个直径约6cm左右的泉眼,项目部采取了常规的处理方案,即在泉眼位置插人1根直径8cm的钢管,在钢管的下口钻了l0多个直径1cm左右的孔,然后用密目滤网进行绑扎,以保证对水源进行引流,同时可阻止泥砂同步夹带流出.为了保证泉水从钢管巾流出,在钢管四周用水玻璃和水泥进行了封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采片j这种处理方案,是基于该处的地质I层是哑粘土,下层是密实性细砂,强度很高,不会形成大的管涌现象,出现泉眼应该是在围堰外侧细砂透水层中的水与嗣堰内形成了连通,只要将水进行引流,使其达到平衡,在封底完成后对钢管进行封堵,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几小时后,突然基坑内出现了大面积的水位上涨现象,在5rain左右的时间内围堰内就注满了水,围堰内外达到了平衡.围堰内的水体比较浑浊,并出现直径达1m的管涌通道.5管涌的原因分析经过专家实地考察和分析,认为该种土质和钢桩人土深度不会出现管涌,而是别的原因.最后一致认为是老桥施工钻孑L桩时搭设便桥和钻孔,工作平台,在打拔钢板桩的过程中土体受到了严重破坏,但该处的土体比较密实,该通道很难恢复,因此会出现初期承压水层的水以泉眼的方式流通,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管桩位置砂层以上的土体逐渐畅通,一旦达到临界状态,围堰外的地表水立即夹带大量泥浆涌入形成管涌.6管涌的处理在分析了管涌的形成原因后,本着先围堰外侧?24?后内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处理.在处理围堰外侧管涌前,先利用测锤粗略测量河床的标高,初步确定围堰外土体塌陷的范围,并找出塌陷的中心位置,然后利用潜水员下潜至河床位置进行实地勘察,进一步确认管涌的位置和范围,同时对该处的其他位置亦进行勘察,在确认无误后进行处理.管涌塌陷位置就像一个漏斗.首先往漏斗的下口位置投掷装有碎石的蛇皮袋,至漏斗下口为止,然后在该位置插入导管,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浇筑工艺灌注厚70om左右的砼.该桥的塌陷范围为直径3m左右,根据砼的流动J陡,设置1个灌入点,在灌注过程中定期测定砼的深度,直至达到要求的厚度为止.外侧管涌处理完成后处理围堰内侧管涌,为了确保该处管涌处理完成后不导致别处出现新的管涌,采用水下封底的方法进行处理.利用水下清淤的方法,潜水员在基底冲泥,利用泥浆泵将冲起的泥浆吸出(施工时一定要保持围堰内外的水位一致,防止出现压力差,使土体处于稳定状态),在出现管涌的位置加深40em.泥浆清理结束后方可浇筑水下砼,砼一定要达到设计的深度,并要考虑砼的流动半径中要有重叠,否则会出现局部部位厚度不足的情况.为确保万无一失,在靠近老桥的一侧设置了2根压浆管,防止在封底后施工承台时出现较大的渗水.一旦出现该情况,则立即将水注满,进行压浆处理.实际在封底后未出现上述问题.围堰内侧管涌处理完成后,砼需养护5d以上,方可抽水进行承台的施工.7结语水中围堰施工不确定因素很多,出现问题处理起来难度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设计施工时大家往往注重了围堰的稳定性,而忽视了围堰管涌的稳定性验算.管涌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极大.应该加强监测,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汇报,在情况不明确的情况下,宜立即停止施工,同时将围堰内水注满,然后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