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5.14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精品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5.14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精品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5.14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精品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5.14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精品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5.14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精品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部分 约170万年前 1840年鸦片战争前 part1 中国古代史 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明清 鸦片战争以前 第五单元 第14讲 3 封建经济发展 原因 表现 4 原因 国家统一 社会较安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 明朝 清朝的 一条鞭法 更名田 摊丁入亩 5 农业发展 表现 商业 手工业进步 6 棉花种植推广高产农作物 和 在明代引进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 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农业发展 玉米 甘薯 7 生产工具革新 如明代嘉兴使用 纱绸机 生产技术提高 增加了产品种类分工日益细密 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生产规模扩大 产量大幅度提高新的生产关系 出现 手工业进步 资本主义 萌芽 8 外贸 对外实行 阻碍商业发展 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很快商贸城市发展很快 和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地区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商业 国内繁荣 闭关锁国 南京 北京 江浙 9 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 原因 发展 地位 缓慢原因 影响 10 标志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关系的出现时间 地点 行业 明朝中后期 江南地区 丝织业 原因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产生 雇佣 11 发展 清代手工工场规模大了 分工细了 部门和地区多了地位 整个生产在鸦片战争前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 地位 主导 12 资金 地主和商人赚钱买房置地 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劳动力 自然经济占主导 束缚自由劳动力 国内 农民无购买力 关卡林立 对商品征重税国外 限制海外贸易 影响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缓慢原因 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阻碍 主要原因 市场 13 1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并不是禁止对外交往 而是严格限制 当时还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2 明朝中后期以来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 最突出的是丝织业 出现了手工工场 由于植棉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 纺织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在江南的一些地区 棉纺织业成为农家的主要副业 棉布代替麻布成为主要衣料是在南宋 14 一 试比较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的异同 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 它们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进步说明了什么 相同点 1 都收取银两 即货币地租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2 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 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15 3 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 都增加了国家收入 缓和阶级矛盾 不同点 一条鞭法征收役银 按人口 田亩多寡来承担 而 摊丁入亩 则是把丁税平摊在田亩中 废除了人头税 16 进步性 1 过去是以实物地租为主 现在则以货币地租为主 这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17 2 纳银代役和地丁银的规定 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过去要松弛多了 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 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 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赋税规则的简化 有利于政府征收 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18 说明 1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而赋役征银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 2 人头税的废除 一方面产生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明清统治者调整了生产关系 农民已没有再隐瞒人口的必要了 19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 从生产关系的内涵上讲 这种调整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 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主要表现为改革土地制度 如商鞅变法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唐太宗实行的均田制 清初实行的奖励垦荒和更名田 20 2 调整产品分配形式 主要表现为改革赋税制度 如商鞅变法中奖励努力耕田的人 免除徭役 唐太宗实行租庸调制 杨炎实行两税法 王安石实行青苗法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 清初实行摊丁入亩 地丁银 制度 21 3 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整顿吏治 调整对人民的统治 加强军队建设等 如商鞅变法实行县制 唐太宗沿用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 王安石实行保甲法 明太祖实行特务统治等 22 a 一条鞭法 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 地丁银 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 鸦片战争前 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 正确的是 23 d 截至清朝结束 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地丁银 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鸦片战争前 英国走私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在鸦片战争后 由于白银大量外流导致 银贵钱贱 故b c d三项皆不正确 一条鞭法 实行赋役征银的办法 适应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为a 24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制度的实行所产生的共同作用包括 取消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 松弛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a b c d 25 本题考查学生对赋役制度的历史作用的再认再现能力 一条鞭法是把从前按户 丁征收的役银 分摊在田亩上 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征收 实际上并未取消人头税 只是改变了征收方式 所以 不符合史实 应予以排除 答案选b 26 二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 有利条件 1 发达的农业 明朝中后期 农作物产量提高 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2 发达的手工业生产 明中期以来 纺织 制瓷 矿冶等行业规模大 水平高 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27 3 发达的商业 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 农产品 手工业品广泛投入市场 以及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4 充足的货币条件 大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 到明朝后期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 科技优势 四大发明的传播 科技巨著的问世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8 2 不利条件 1 自然经济的顽固性 封闭性 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农民被困在土地上 无法脱离土地 不能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劳动力 2 由于商人往往买田置地 使萌芽缺乏资本积累 手工业生产难以扩大再生产 29 3 封建制度的束缚 封建国家设立重重关卡 征收重税 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4 对外转向闭关自守 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5 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 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30 3 历史地位 到鸦片战争前夕 虽有壮大却无突破 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在全国范围内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 影响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出现了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 他们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提倡工商皆本等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31 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清时期中国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 虽然在产生的时间和原因上与欧洲大致相当 但结果却大不一样 17 18世纪欧洲的封建改革 虽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却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为缓慢 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32 从经济的角度看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 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 制瓷 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 苏州丝织业 小户 听大户呼织 计日取值 33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 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近代的前夜 主要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将产生 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中的 计日取值 体现了这一关系中的 雇佣关系 因素 故选c 本题容易误选a 注意租佃制经营方式是封建生产方式 答案为c 34 明代中期以后 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 这主要是因为 a 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 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 资本主义的萌芽d 商品经济的发展 35 本题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根本上讲 生产与销售相辅相成 因此d正确 官营作坊产品主要面向政府官用或皇家消费 官营作坊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故a不选 工人增加不是主要原因 故b排除 资本主义萌芽与私营手工业不是同一概念 且发展缓慢 故c排除 答案选d 36 1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史料解读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 量地计丁 丁粮毕输于官 凡额办 派办 京库岁需 与存留供亿诸费 以及土贡方物 悉并为一条 皆计亩征银 折办于官 故谓之一条鞭法 明史 食货志 37 材料二雍正初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 输纳征解 统谓之地丁 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 民纳地丁之外 则无徭役矣 清史稿 食货志 一条鞭法是介于 两税法 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制度 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的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将力役部分摊入田赋 加强了力役由户丁转向土地的趋势 38 同时 折银制度和雇役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此外由于赋税折银征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起了促进作用 从而更加繁荣了城乡经济 总之 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 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 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 统一了役法 简化了赋役制度 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 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39 摊丁入亩 又称地丁合一 是清朝在 一条鞭法 的基础上实行的一次重大的赋税制度的改革 摊丁入亩是一条鞭法的延续和发展 实行也比较彻底 它最终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 使赋役一元化 自改革后 原来独立的丁税已不存在 丁随地起 田多丁税多 田少丁税少 无田无丁税 从而调整了国家 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消除了 富者田连阡陌 竟少丁差 贫民地无立锥 反多徭役 的状况 40 另外 摊丁入亩的推广导致与古代赋役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