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29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29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29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29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29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 议帝号 秦王 提出采上古 帝 位号 号曰 皇帝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辨于上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据天下之雄图 都六合之上游 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 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 封建论 1 从秦王对其称呼的选择中 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提示 借助古代的 三皇五帝 神化君权 体现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 2 材料二所含的历史信息 说明了什么 提示 皇权至上 皇帝地位不可僭越 大臣受皇命办事 没有决策权 秦朝中央存在三公九卿 3 结合材料三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要推行郡县制 提示 吸取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止的历史教训 适应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需要 4 你如何评价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提示 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1 仔细阅读上图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历史特点 提示 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为皇权的至高无上 地方完全服从于中央 中央官制 三公与诸卿分工负责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对皇帝负责 由皇帝任免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 2 这一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提示 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之上 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 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组织兴修水利工程 发展社会经济 防止分裂割据 加强民族交流等 具有开创性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 2010 池州高一检测 章太炎在 秦政记 中说 虽四三皇 六五帝 曾不足比隆也 据此 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 最主要是因为他 a 兼并了六国b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故d项包含了a b c三项 为正确答案 2 2010 郑州高一检测 陛下 本是对人的尊称 但秦以后 陛下 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皇位世袭b 皇帝独尊c 君权神授d 家天下色彩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 秦以后 陛下 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一信息 可以反映出 皇帝独尊 的特点 3 2010 江苏学业水平检测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 认为原先的王号不足以 称成功 传万世 特更名号为 a 泰皇b 秦王c 始皇帝d 郡王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 合三皇五帝之尊号 自称始皇帝 故选c项 4 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 三公九卿 其中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a 牵制丞相 监察百官b 代替太尉 管理全国军务c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 任命郡守和县令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执掌群臣奏章 有牵制丞相的作用 还负责监察百官 故选a项 b项与御史大夫无关 c项是丞相的职权 d项是皇帝的权力 均排除 5 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是因为这一制度 a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 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c 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故选c项 a项中的 封建经济 b项中的 提高效率 d项中的 消除 与郡县制无关 排除 6 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的这条史实 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 该制度是 a 皇帝制度b 县制c 王位世袭制d 中央集权制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 县 令 丞 等信息可知 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 属于中央集权制的内容 故选d项 a项中的 皇帝制度 c项中的 王位世袭制 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排除 b项中的 县制 表述有误 排除 7 2010 上海高一检测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 分封制 到 郡县制 的变化 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交通的发展b 疆域的拓展c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 起到了巩固周朝统治的作用 但是到春秋战国时期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渐崩溃 秦朝结束了分裂局面 完成了国家统一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了郡县制 a c两项是次要原因 b项包含在d项中 故选d项 8 秦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空前统一 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权力的高度集中b 中央政府各部门间相互牵制c 郡县制的推行d 家天下 的皇位继承制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一制度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故选a项 b c d三项共同体现了a项这一特征 均排除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穿三泉 下铜而致椁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令匠做机弩矢 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 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 下锢三泉 上崇山坟 其高五十余丈 周回五里有余 石椁为游馆 人鱼膏为灯烛 水银为江河 黄金为凫雁 珍宝之藏 机械之变 棺椁之丽 宫馆之盛 不可胜原 班固 汉书 楚元王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 从史料学来看 材料一具有什么价值 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2 据材料二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材料二具有什么价值 3 两则材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作为 千古一帝 的磅礴气势 就其政治功绩而言 列出三项足以体现其磅礴气势的事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考查发散思维 第 1 题明确材料出自史书 第 2 题注意描述历史和艺术两方面的价值 第 3 题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回答 答案 1 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 通过考古探测来证实 2 是秦大规模统一六国战争的真实反映 是两千多年前那个尚武威猛的民族形象的反映 也是古代军阵和兵器的反映 也可以有其他表述 任答一点即可 但必须有历史价值 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 也可以有其他表述 任答一点即可 但必须是艺术方面的 材料二具有实物价值 3 统一中国 创立皇帝制度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或者 建立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4分 共32分 1 苏洵在 六国论 中说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这一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于 a 忽视了秦朝军事力量的强大b 认为是仁义不施的后果c 忽视了秦朝统治的暴政d 忽视了统一的必然性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六国灭亡是贿赂秦国的缘故 b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 此处的 秦 是秦国 不是秦朝 排除a c两项 材料观点只从六国方面找原因 忽视了秦灭六国是顺应统一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 故选d项 2 图中人物是秦始皇 他头上戴的叫冕 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 穿的衣服称衮服 有12种图案 这种服饰只有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穿着 这突出说明 a 秦朝服饰丰富b 秦朝注重礼仪c 皇权至高无上d 他对服饰很讲究 解题提示 本题为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但其有效信息仍要从文字材料中概括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依据 只有 继承他地位 等信息可知 这种服饰体现了皇权的唯一性和至高无上性 故选c项 a b 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排除 3 2010 南通高一检测 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后大都实行了县制 这与分封制相比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 主要表现在 a 地方实行分权 官员间相互监督b 地方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c 地方行政体系独立 有高度的自治权d 县的统治区域一般都比封国小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分封制下官员是世袭的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弱 县制下 地方官员由国君 或中央 直接任命 国君通过控制地方的人事任免权 达到控制地方 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4 2010 包头高一检测 一位秦朝官员在赴任途中 马匹踩死了一位小孩后扬长而去 小孩父母想告这位官吏 按照秦朝官吏的职责应该 a 找御史大夫b 直接找皇帝c 找丞相d 找这位官吏的上一级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这位官员的马踩死小孩应属御史大夫的管辖范围 故选a项 5 2010 仙游高一检测 2002年湖南里耶出土了大量竹简 如图 它是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的官署档案 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 令守等官职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 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区b 楷书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c 货币 度量衡得到统一d 郡县制已经推行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中 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 洞庭郡 守丞 令守 等信息可知 竹简反映出秦朝在此地已经推行郡县制 故选d项 a项中的 分封制 b项中的 楷书 c项中的 货币 度量衡 均与材料无关 排除 6 司马迁在 史记 李斯列传 中评论说 秦无尺土之封 不立子弟为王 功臣为诸侯者 使后无功伐之患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 最准确的是 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 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中 不立子弟为王 功臣为诸侯 的意思是不实行分封制 所得到的效果是 使后无功伐之患 意思就是说避免了诸侯之间的彼此征伐 这是对秦朝实行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度的肯定 故选b项 7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 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 汉书 的记载b 民间的传说c 史学家的论文d 秦简的记述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第一手史料是最具说服力的 a b c三项加入了后人的主观因素 使用时应去伪存真 秦简是秦朝当时的文字记录 是第一手史料 最有说服力 故选d项 8 易中天在 帝国的终结 中说 秦 虽死犹存 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 虽死犹存 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 货币b 开创皇帝制度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 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直至今日仍有遗存 a项随着秦亡而消失 b c两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终结 故选d项 二 非选择题 18分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政要 卷八 始皇暴虐 至子而亡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 但也不是很好的 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 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 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 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中国的各种制度 如度量衡 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可是他却被人骂了几千年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时下 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 还是少赞一些 从历史学上来说 这不是个问题 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 当赞处则赞 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 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 因为 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 就必须与韩非 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 所以 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 随笔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其根本目的何在 4分 2 材料二中 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6分 3 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 4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分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