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30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30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30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30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30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朝的地方机构 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不世袭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巩固统一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特点 好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1 海内为郡县 郡 郡守 郡尉 监御史 行政 兵事 监察 县 道 县令 县尉 县丞 乡 亭 里 亭 五尺道 远交近攻 六合之内 皇帝之上 西涉流沙 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 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 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学历史 勤思考 问题 秦王消灭六国 结束割据 那么 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 扩大统一 修建直道 修建万里长城 秦朝直道 夺河套 占阴山 北方地区 请思考 1 根据材料一至三 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 董仲舒提出了哪些观点 2 这些思想是如何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 3 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 春秋繁露 深察民号 材料二 观天人相与之际 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与天同者 大治 天降祥瑞 与天异者 大乱 天降灾祸 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 春秋之大义也 天人三策 材料三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深化 探究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过程1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 全面肯定思想 2 起用文学儒者人参政 3 兴办 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 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 规定五经 汉武帝规定 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为 五经 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2 兴办学校在中央设太学 由负责教授 考试合格可到政府 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提高了的地位 初步建立了 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的地位 新儒学 太学 儒家经典 博士 礼 易 春秋 诗 书 地方教育系统 独尊 做官 自主学习 主要主张 a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 提出 君权神授 与 天人感应 b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 发挥 仁政 轻徭薄赋 d 针对统治秩序问题 提出 三纲五常 与先秦儒学的关系 以儒家思想为主 外儒内法 兼有道家 阴阳家等思想 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 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 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生小结 西汉初期 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 正统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 改造 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董仲舒改造儒学 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 性质地方行政制度 封国特点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 实际上与割据无异 侯国相当于县 封侯享用租税 无治民权 受所在郡监督 王国问题的解决 汉武帝在位时 颁布 推恩令 分割王国封地 颁布 附益之法 得到进一步解决 察举制 性质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内容包括察举 皇帝征召等内容 察举即选举 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发展演变1 汉武帝时期创立 2 东汉时期 察举制注重孝廉科 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 3 东汉中后期 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 编户制度 性质两汉管理百姓的制度 也是赋税制度 主要内容政府把民户的人口 年龄 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 那些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 称为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