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的肥胖症原因及治疗范旭,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近20年来,我国人群肥胖率和肥胖程度都明显增加,儿童青少年人群肥胖率增加尤为明显,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约在10左右,北方高,南方低,但都呈上升趋势。 研究表明,儿童发生肥胖后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有2型糖尿病,月经异常,睡眠呼吸障碍和心理社会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可以损害儿童健康,也可以由儿童肥胖持续到成人而损害成年后的健康。由于儿童肥胖问题的重要性,儿童肥胖检出率趋势需要经常性监测,但儿童青少年肥胖确定困难,各国之间检出率比较困难,原因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不统一。关键词: 青少年,肥胖,原因,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困扰我国多年的学生低体重与营养不良等学生健康问题开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肥胖和不当减肥等问题。(一)影响肥胖症状的因素。儿童、少年时期发生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学生吃得多、运动少,体内脂肪堆积造成的,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的肥胖。单纯性肥胖受遗传因素、社会观念、进食习惯、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父母肥胖者,子女肥胖者的比例较高。环境因素:营养过剩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原因,吃进去的食物过多,以致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在体内蓄积,同时,又缺乏足够运动,那么,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儿童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因素。饮食习惯与肥胖密切相关,据调查,大量吃甜食、动物性脂肪和油腻食物的人容易发生肥胖。主食吃得过多,吃饭速度过快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医学家认为,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原因是父母子女同在一个家庭,他们的饮食方式和活动方式相同,而且父母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后代,那么从小继承下来的饮食嗜好还很难纠正,如从小爱吃油腻食物的人,往往到了成年时期还不会改变。(二)肥胖症状的危害。通过了解,肥胖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很多超重儿童不敢和其它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甚至有的不敢出去上学,不敢走出家门。对儿童的心理、精神方面造成较大影响。因为行动迟缓,外形肥胖,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显得笨拙,会由此成为被讥笑、讥讽的对象,导致精神压抑,产生自卑。久而久之会使小孩的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远离集体,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并容易出现扁平足、膝外翻或内翻、筋内翻等症状;由于肥胖,约20%的超重儿童血压高于正常值,半数以上的儿童具有高血脂,久之可出现脂肪肝及动脉硬化。上述疾病的存在,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儿童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换气不足,加上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缺氧、嗜睡、精神萎靡,形成呼吸窘迫综合症。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影响,以致智商低于同龄人。另外,肥胖儿童易发生疲劳及嗜睡、精神不易集中等,所以学习成绩下降。(三)肥胖症状的成因。吃入的食物转化为供人体生命活动(如维持体温、心跳等)和运动的能量。当摄入的能量相当于人体所耗去的能量时,称为能量平衡。这时脂肪、糖等能量物质在储存的细胞中进和出成动态平衡,没有多余的积存。如果摄入的多于活动用去的,细胞代谢就成正态平衡:即新进入细胞的营养物质多于活动用掉的,多余的能量就储存在细胞内。体内糖原的储存是有限的。多数的能量是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的脂库-脂肪细胞内,以备后用。脂肪细胞遍布全身组织间和细胞间,其体积可成倍的增大,存入越多,人就越胖。有不少人明知饱了还要贪吃,这是得肥胖症极重要的原因。特别是不懂得身体的营养需要,一味多食高热量食品,而不吃热量低、含维生素量高的蔬菜,这样既浪费食物,又危害了自己的健康,是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必须纠正。尽管引起肥胖有饮食、遗传、运动、环境、精神,甚至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因素,但就单纯性肥胖来讲,体内能量积存的多少,总是取决于一进、一出这两头。因此饮食过量与活动过少是直接而可控制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其中运动则是一个能动因素,它的改变可使其它因素都得以改善或更恶化。预防方法(一)以家庭为基础进行预防。 父母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对肥胖的态度和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孩子的肥胖发生。以家庭为中心的肥胖干预策略在中小学生早期的教育中很有必要。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每天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即使在中小学后期和青少年期,除重视对个体的教育外,也需要强调家庭的配合。监督青少年养成自我保健意识。这是预防和治疗中小学生单纯肥胖症较为有效的方法。 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监督、鼓励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但家长对此缺乏明确的认识,缺少提供合理膳食的知识和技能,过于娇惯孩子,工作太忙,无法顾及孩子等等。因此,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选择合理的食物,掌握合理的烹饪技能,提供合适的营养。(2) 以学校为基础进行预防。 学校是中小学生、青少年获取健康知识和培养正确行为的重要场所。学龄期,尤其是小学阶段,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关键时期。此明以学校为基础,开展针对肥胖的控制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将营养、食品和运动锻炼的教育与各个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将肥胖控制作为学校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日常工作。学校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合理膳食和运动的技能,鼓励孩子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同时,要培养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技能和兴趣,使孩子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三)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 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在社区、公共场所建立中小学生健康活动中心,增加中小学生娱乐活动设施,创造良好的运动条件,以解除家长对安全、交通等的顾虑。利用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举办讲座,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推广有利于健康的营养和膳食方案,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利用减肥咨询门诊开展肥胖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治疗和心理辅导相互结合起来,使肥胖中小学生重建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习惯,以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卫生部门和家庭也要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提供健康食品;追求健康生活;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治疗方法要防止肥胖,必须消除肥胖的原因,属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应以治疗为主。若是单纯性肥胖者,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适当控制饮食,主要是主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摄入量。 (二)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运动时间一般不少于分钟,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要坚持经常锻炼!【参考文献】1 李辉.儿童肥胖的现状和对策.中国医刊,2005,40(5):7-9.2梅建.青少年儿童1985-2005体质健康发展状况和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25(11):25-28.3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4 罗飞宏,沈水仙,屠月珍,等上海市618岁少儿肥胖患病率调查.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6):427-429.5 徐勇,谭琪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7(3):166-167.6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57孙斌.肥胖成中国孩子致命弱点,北京肥胖赶超英美.重庆晚报,2008-06-02(04).8 姚兴家.儿童青少年肥胖判定及干预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与饮料行业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创新与推广报告
- 监控安防行业面试实战模拟题库
- 2025年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质量部试题(附答案)
- 心律失常的药物护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课件
- 2025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模拟试题及答案
- 荔枝六年级数学试卷
- 今年高考最难的数学试卷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解读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对照表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概述(儿童保健课件)
- 加油站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男性性功能障碍专家讲座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第37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培训-课件
- 新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入学情况表word模版
- 《高情商沟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