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确考纲要求1 大气受热过程 2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锋面 低压 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前自成体系 专题六大气运动与气候 课堂讲义部分 课下检测部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感悟 考题冲关 考点三 例1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 p处有一个探空气球 读图 完成 1 2 题 1 该气球的运动趋向最可能是 a 向东南方向b 向西北方向c 向西南方向d 向东北方向 2 m地和n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 最可能是 a 两地皆为阴雨天气b 两地皆为晴朗天气c m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n对应地为晴朗天气d m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n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解析 正确判断气压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第 1 题 n为高压 m为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n指向m 北半球向右偏 则p处为东南风 气球向西北方向运动 第 2 题 m对应近地面盛行下沉气流 多晴朗天气 n对应近地面盛行上升气流 多阴雨天气 答案 1 b 2 d 本题解答有两个误区 一是判断气球运动方向时易把风向当作气球运动的方向 二是在判断气压形势和天气状况时 易忽略近地面和对应高空形势正好相反 1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 1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 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 因地面冷热不均 等压面发生弯曲 其特点为 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 低压区向下凹 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 呈轴对称分布 如下图所示 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 我们可以得出 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 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 气温较低 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 气温较高 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 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 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 气压的高低取决于大气的密度 一般而言 海拔越高 气压越低 海拔越低 气压越高 热力环流中 垂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取决于近地面的受热状况 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 受冷地区空气收缩下沉 2 大气环流形成 分布及影响 1 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2 理解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大气垂直上升 空气温度下降 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 大气垂直下沉 空气温度上升 天气晴朗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气流 因温度下降 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如受南北半球的西风带 东亚的东南季风 南亚的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多降水 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气流 因温度上升 水汽不易凝结 受其影响 天气较干燥 如受极地东风 信风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 如果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则带来充沛的降水 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沿海 例2 2010 北京高考 下图是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单位 百帕 由8时到20时 图中 a 地风向偏北 风力逐渐减弱b 地受高压脊控制 天气持续晴朗c 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 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解析 处虽然为偏北风 但等压线越来越密 故风力应越来越大 该地受低气压控制 故 处存在的是低压槽 天气应为阴雨天气 比较两图可知气旋南侧的冷锋移动幅度明显快于暖锋 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答案 c 在两幅图的比较过程中 注意等压线的两个变化 等压线的疏密和等压线的走向 这两个变化是该地区天气变化的关键因素 忽视任何一点变化 都会导致解题失误 等压线图的判读 1 读数值 根据等压线上的数值和递变规律可判读出图中任意一点气压值的数值大小和范围以及高低气压中心 如图中丙点的气压值为1005hpa pa丙 1010hpa a d两地为高压中心 b c两地为低压中心 3 比风力 等压线密 疏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 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小 风力大 小 如图中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4 析天气 低压系统 中心气流上升 多为阴雨天气 如图中b c两地多为阴雨天气 高压系统 中心气流下沉 多为晴朗天气 如图中a d两地多为晴朗天气 锋面系统只能形成于低压 气旋 附近 不能形成于高压 反气旋 附近 降雨主要发生在冷气团一侧 例3 2011 中山联考 2010年11月12日 亚运会的举办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发展的极好机遇 回答 1 2 题 1 读下图 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a b c d 2 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 从气象的角度看 主要是因为 a 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 气候宜人b 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 气候湿润c 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 雷雨天气少d 广州11月份高温少雨 适于观赛 解析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特点来判断气候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第 1 题 广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最冷月气温在0 15 之间 能反映该特点的是图 第 2 题 11月份该地区锋面雨和台风雨已经过去 降水较少 气温适宜 处于秋高气爽的气候条件下 适于体育赛事 答案 1 d 2 a 本题失误可能出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知道广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是不清楚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1 影响气候的因素 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住主导因素 如南北差异重点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 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因素 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 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时都要落实到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 2 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与方法 1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判读时可结合上图影响气候的因素进行分析 2 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 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 大陆东 中 西 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全球气候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 3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 具体判读可遵循以下三步骤 以形定位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具体见下表 4 根据其他特征判断 根据地带性植被类型的指示作用判断 如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热带雨林气候下的板状根发育的高大乔木等 根据典型动物的指示作用判断 如热带荒漠特有的动物单峰驼 冰原气候下的北极熊和企鹅等 根据特殊地点 如北京的温带季风气候 上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罗马的地中海气候 伦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考情分析 本专题涉及的内容广泛 热力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变暖等都是历年来必考的知识点 试题灵活性强 形式多样 难度较大 该部分试题命制多以各种图表为切入点 特别是天气系统图示 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呈现形式多样化 与其他专题内容结合性强 与农业 城市 区域地理等知识联系密切 在备考时 要全面理顺知识层次结构 学会利用图表分析大气运动 气候特征 天气变化等地理事物的过程和规律 归纳各种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等 注意和其他知识点间的融会贯通 1 2011 天津高考 下图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 回答 1 2 题 1 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 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 c b db b c d ac c b d ad d a c b 2 据图中的四幅天气图判断 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 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 b 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 c 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 d 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冷锋的移动规律及对天气的影响 名师精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冷锋的运动和对天气的影响规律 第 1 题 寒潮天气的发生的过程 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过程 根据图中冷锋从北向南的先后顺序可知 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c b d a 第 2 题 a图中 武汉地区位于冷锋的锋后 大风 降温天气为主 b图中 天津地区位于冷锋锋后 会有大风降温天气 c图中 北京地区位于远离冷锋的锋前区域 受暖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不会出现雷雨交加 d图中 杭州地区位于冷锋的锋前 多晴朗天气 易错分析 第 1 题 失误最常出现在对冷锋锋前 锋后的判断和寒潮移动的方向路径上 第 2 题 对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差异考查较为细致 如果不能理解和运用这个知识点解析问题就会出现错误 答案 1 c 2 b 2 2011 江苏高考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m地的风向是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2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 气旋b 反气旋c 暖锋d 冷锋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