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互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批稿).doc_第1页
北互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批稿).doc_第2页
北互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批稿).doc_第3页
北互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批稿).doc_第4页
北互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 总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总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丽水市中天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丽水市中天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二二 O 一六年六月一六年六月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报告评估小组成员名单报告评估小组成员名单 分工姓名职称专业签字 评估小组负责人陈启山高级路桥港航 刘立山高级公路工程 余河中级路桥工程 涂有龙中级道路桥梁 章飞初级路桥工程 徐利丰初级路桥工程 楼志阳中级施工管理 评估小组成员 陆永帅中级施工管理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概述 5 一 评估目的 5 二 评估依据 5 三 评估原则 6 四 评估范围 6 第二章 工程概况 7 一 项目简介 7 一 工程简介 7 二 项目各项技术标准 7 二 工程水文地质 7 一 气象情况 7 二 水文情况 8 三 地质情况 8 三 施工组织方案 8 一 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8 二 桥梁工程 8 三 路基工程 9 四 工程特点及难点 9 一 工程特点 9 二 施工重点 难点 10 第三章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10 一 风险评估过程 10 一 成立评估小组 10 二 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12 三 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12 四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12 二 风险评估方法 13 一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13 二 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15 第四章 总体风险评估 19 一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 19 一 A匝道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19 二 C匝道桥1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22 三 C匝道桥2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24 四 C匝道桥3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27 五 F匝道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29 六 G匝道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32 七 金丽温常宅拼宽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35 八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汇总 37 二 路堑高边坡施工总体风险评估 38 一 AK0 098 AK0 158 段边坡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38 二 CK0 052 CK0 082 段边坡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39 三 CK0 390 CK0 515 段边坡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40 四 EK0 115 EK0 206 段边坡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40 五 GK0 180 GK0 305 段边坡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41 八 路堑高边坡工程风险评估汇总 42 第五章 重大风险源预测及措施建议 42 一 重大风险预测 42 一 桥梁工程 42 二 高边坡工程 43 二 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43 一 桥梁工程 43 二 高边坡开挖 45 三 涉路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46 第六章 评估结论与建议 47 一 评估结论 47 二 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47 5 第一章第一章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概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概述 一 评估目的一 评估目的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 施工组织实施困难 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 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 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通过定性 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 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 改进施工措施 规范预案预警 预控管理 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 根据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建设规模 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 估测交通建设工程 施工期间的整体施工安全风险条件 确定整个工程项目各风险评估对象的施工安全风 险等级 其基本目的是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为公路桥梁 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 使事 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本次预评估的目的是在对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等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 辨识该项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 程中各项作业活动 作业环境 施工设备 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 并对其进行定 性 定量分析 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 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 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 实现安全生 产 二 评估依据二 评估依据 1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交质监发 2011 217 号 3 关于印发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的通知 浙交 2015 58 号 4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浙政令 2012 300 号 5 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暂行规定 浙交 2009 228 号 6 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试行 浙交 2010 236 号 6 7 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10 06 25 发布 8 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 三防 应急预案 试行 浙交监 2010 58 号 9 交通部颂发的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09 年版 现行 公路工程技 术标准 JTG B01 2003 现行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G F90 2015 等相 关规范 10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D81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三 评估原则三 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 以 金丽 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施 工组织设计 为基础 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 遵循 公路桥梁和隧道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有关要求 坚持政策性 科学性 公正性 针对 性等原则 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四 评估范围四 评估范围 本次评价为项目总体风险评估 项目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是指交通建设工程开 工前 根据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建设规模 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 确定整 个工程项目各风险评估对象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 总体施工安全风险中评估对象等级 为 级 高度风险 及以上的工程 后续将编制合同段施工专项风险评估 进行风险 源普查 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 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本项目为金丽温高速公路新增互通工程 评估范围包括桥涵 路基路面 交安 机电及预埋管线 收费站及房建等工程 路基工程主要内容有 路基挖填方 路基 挡墙 边坡防护及路基排水 涵洞工程主要内容有 钢筋砼圆管涵 11 道 钢筋砼盖板 涵 2 道 钢筋砼拱涵 2 道 桥梁工程主要内容有 大桥 1 座 中桥 5 座 小桥 1 座 路面工程主要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收费站处设有 100m 混凝土路面 收费站管理用 房两层 总建筑面积 772m2 以及其他配套机电 交安工程项目 其中桥梁工程中 C 匝道 1 号桥跨金丽温高速公路 A 匝道桥 C 匝道 3 号桥 常宅 拼宽桥跨绕城公路 施工过程中既有线路影响 路基路面工程中 金丽温高速公路改 造路段两侧拓宽挖方及绕城公路 G 匝道高挖方的施工 也涉及到边通车边施工的情况 具有较大安全风险 为本次评估的重点内容 通过逐一总体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后 确 7 定其中需要进行专项评估的高风险桥梁工程及高边坡工程 得出评估结论 继而提出 科学合理的下一步计划建议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一 项目简介一 项目简介 一 工程简介 一 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丽水市莲都区莲城镇绕城公路与金丽温高速公路交叉处 为丽水市首 个 PPP 模式项目 是丽水市重点示范建设工程 为金丽温高速公路新增双喇叭型互 通单独工程 主要增设 9 条匝道 总长为 3207 596m 其中金丽温高速公路改造长度为 988m 绕城公路改造长度为 826m 大桥一座长约 107m 中桥 5 座长约 296m 拼宽桥一 座约 38 18m 互通管理房一处 收费站采用四进六出 施工内容包括 桥涵 路基路 面 交安 机电及预埋管线 收费站及房建等工程 二 项目各项技术标准 二 项目各项技术标准 1 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 I 级 2 设计速度 金丽温高速公路 100km h 绕城公路 80km h 匝道 40km h 3 路基宽度 金丽温高速公路 绕城公路 24 5m 匝道单向 8 5m 双向 15 5m 4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 100KN 5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 100 6 桥下净空 5 0m 7 平曲线最小半径 50m 8 最大纵坡 3 8 9 最大纵坡长 240m 10 最短坡长 200m 11 坐标系统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12 高程系统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 二 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地质 一 气象情况 一 气象情况 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冬季温和 春季回暖 平 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 17 C 极 8 端最高气温 41 9 C 极端最低气温 13 C 丽水市水文站资料 莲都区 1 小时最大降雨 量为 104 4mm 1993 年 9 月 18 日 上显滩水文站 2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115 8mm 2001 年 8 月 23 日 碧湖水文站 3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136 4mm 2001 年 8 月 23 日 碧湖水文站 6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204 7mm 2004 年 8 月 12 日 夏庄水文站 12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269 1mm 2004 年 8 月 12 日 夏庄水文站 24 小时最大降水达 329 2mm 2004 年 8 月 12 日夏庄水文站 线路区为台风影 P 向区 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 2 次左右 最大风力 12 级 台风雨 期间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大 易引起山洪暴发 是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二 水文情况 二 水文情况 线路区内溪流呈树状发育 属瓯江水系 地表水系主要为大溪及其支流 具典型 山区河流特点 洪水期流量大 流速较大 暴涨暴落 枯水期流量小 场地附近无污 染源 无放射物物质及特殊性岩土体分布 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中 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有微腐蚀性 三 地质情况 三 地质情况 线路区沿线地貌类型属于浙西南山区 丽水中生代断陷盆地西北部 丘陵地貌 有沖洪积平原和缓丘二类地貌单元 海拔高程 60 0 120 0m 地形坡度 20 40 地势 相对平坦 大多为坡地 农田 果林等 依据第四系堆积成因特点 发育程度 山体 风化剥蚀特点 可将区内地貌形态分成堆积平原 I 剥蚀丘陵区 II 两大区 堆 积平原分为沖洪平原亚区 I1 和破洪积倾斜平原亚区 I2 三 施工组织方案三 施工组织方案 一 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一 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1 以 高效 优质 安全 文明 为总宗旨 本着 精干管理层 强化作业层 的施工原则 优化资源配置 狠抓重点 难点工程 确保兑现承诺 做到令政府及社 会民众满意 放心 2 积极准备 尽早开工 保证重点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保持均衡生产 3 以涵洞 通道施工为先导 路基土石方施工 大桥施工为重点分段组织平行 流水作业 全线展开施工 狠抓重点 带动和促进合同段其他项目的施工 确保 高 速 优质 安全 文明 低耗 地完成合同工程 9 二 桥梁工程 二 桥梁工程 本合同段其中大桥 107m 1 座 中桥 296m 5 座 小桥 38 16m 1 座 计划桩基础 队伍 1 个 承担生产 87 根桩基任务 下构队伍 1 个 承担承台及地系梁 23 道 墩柱 22 根 桥台 14 座的生产任务 上构队伍 1 个 承担 7 个桥梁的预制与安装 现浇及桥 面附属工作 每座桥的分项工程根据施工方案的总体布置 基础 下构 上构等采用 交叉流水作业 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工 针对本合同段桥梁工程的施工需要 我部拟为桥梁工程配备 6 台旋挖钻 2 套 1000 型混凝土拌和站 2 台混凝土罐车 1 台混凝土泵车 2 台汽车吊 2 台发电机组 1 台变压器 桥梁工程需用的挖掘机 自卸汽车等设备通过路基工程调配 不再单独安 排 三 路基工程 三 路基工程 本工程有路基挖土石方 41 715 万 m3 路基填筑 35 142 万 m3 路基在施工时 充 分考虑临时设施布置和桥梁工程施工布置的需要 多开展作业面 做到见缝插针 优 先安排便道施工 路基土石方施工 为跨线桥梁施工设备进场创造条件 以利其尽早 开展施工 确保总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路基分两个作业队 分别是填筑区和开挖区 开挖区域主要分布在 C 匝道 CK0 020 CK0 180 左侧 E 匝道 EK0 130 EK0200 左侧及金丽温高速金华方向 MK2601 860 MK2601 970 右侧 填方区域主要分布在 A 匝道 AK0 270 AK0 413 B 匝道 BK0 000 BK0 136 及 C 匝道 CK0 000 CK0 25 位置 路基施工完成时 边坡防护作业队 进场施工边坡衬砌拱 喷播植草及边沟 平台 等工作 四 工程特点及难点四 工程特点及难点 一 工程特点 一 工程特点 1 施工内容多 本项目包括路基 路面 桥涵 排水 安全设施及预埋线及环境保护设施 机电 工程等 工程内容较多 且各专业工程的相互影响制约较大 施工中需统筹安排 协 调配合 2 协调工作较大 本工程地处丽水市莲城镇 靠近市区 路线与金丽温高速公路 绕城公路 南京 军区军用光缆及众多电力 通讯线交叉 路线周边房屋较密集 涉及的相关部门 行 10 业较多 因此项目的前期工作 施工过程的管理安排 用地等均要及时与国土 交通 电力 通讯 水利 土地 环保 军区等有关部门进行协调 3 技术要求高 施工较为复杂 本项目为金丽温高速公路新增互通工程 路线一跨金丽温高速公路 三跨绕城公 路 其施工技术要求高 施工较为复杂 4 安全工作任务繁重 本项目为金丽温高速公路新增互通工程 路线一跨金丽温高速公路 三跨绕城公 路 工程涉及工作面广 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交叉作业 而且本项目桥梁 路基高挖方及高填方都为施工危险性较高的工程 因此安全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 施工安全 在施工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以及制定完整的安全保证措施 5 环保工作影响深远 本项目附近有学校等 周边居民较多 必须有效的处理好施工与噪音污染的关系 处理好文明施工与施工进度的关系 充分做好弃土场的排水 环境保护等工作 工程 的修建应结合当地环境 做好土保和水保工作 使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当地优美的自然 环境 现场清表的耕植土放置制定地点堆放 为后期中央分隔带及两侧的绿化带服务 二 施工重点 难点 二 施工重点 难点 根据设计图纸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我部认为本项目施工重点主要是跨线桥梁施 工 跨金丽温高速公路 C 匝道 1 号桥 跨绕城公路金丽温高速常宅拼宽桥 跨绕城公 路 C 匝道 3 号桥 跨绕城公路 A 匝道桥 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方向两侧拓宽挖方 金 丽温高速公路温州方向左侧扩宽高填方及绕城公路 G 匝道高挖方的施工 其中施工难 点主要是跨线桥梁施工和边坡开挖 第三章第三章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一 风险评估过程一 风险评估过程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公路 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所作的明确规定 风险评估过程一般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 一 成立评估小组 成立评估小组 在开展评估工作前 首先要成立评估小组 明确职责分工 本项目评估工作小组 11 负责人为陈启山 为项目经理 在路桥行业有 10 余年管理经验 路桥港航专业高级工 程师 评估小组成员资质及工作经历情况如下所示 具有高级工程师一名 中级工程 师 4 名以及两名初级路桥专业工程师 评估小组负责人 陈启山 评估小组成员 刘 立山 余河 涂有龙 章飞 徐利丰 楼志阳 陆永帅 12 表表 1 1 评估负责人陈启山职称证明及近几年工作经历评估负责人陈启山职称证明及近几年工作经历 职称证书 工作经历 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工作单位工作项目职务 2006 年 7 月 2009 年 12 月中天路桥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 2010 年 1 月 2013 年 8 月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宜昌至巴东高速 3 标项目总工 2013 年 9 月 2016 年 1 月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襄阳中环线 1 标项目经理 表表 2 2 评估小组主要成员评估小组主要成员资质证明及近几年工作经历 资质证明及近几年工作经历 姓名职称专业工作经历 2008 年 8 月 2010 年 4 月在中天路桥限公司麻武高速 6 标项目 任项目总工 刘立山 高级工 程师 公路工程 2010 年 5 月 2013 年 12 月在中天路桥限公司十白高速 11 标项 目任项目总工 13 2013 年 12 月 至今任中天路桥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主任 2008 年 8 月 2010 年 4 月在中天路桥限公司麻武高速 6 标项目 任工程科负责人 2010 年 5 月 2013 年 12 月在中天路桥限公司十白高速 11 标项 目任工程科长 商务经理 余河 中级工 程师 路桥工程 2013 年 12 月 2016 年 3 月在中天路桥限公司襄阳中环线 1 标项 目任商务经理 2009 年 3 月 2013 年 10 月在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宜昌至巴东 高速 19 标项目任工程科长 涂有龙 中级工 程师 道路桥梁 2013 年 10 月 2016 年 1 月在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襄阳中环线 1 标项目任副总工 2010 年 1 月 2013 年 10 月在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宜昌至巴东 高速 19 标项目任技术员 章飞 初级工 程师 路桥工程 2013 年 10 月 2016 年 2 月在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襄阳中环线 1 标项目任工程技术科长 2010 年 1 月 2013 年 8 月在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宜昌至巴东 高速 19 标项目任安全员 徐利丰 初级工 程师 路桥工程 2013 年 9 月 2015 年 12 月在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湖北襄阳中环线 1 标项目任安全科长 2008 年 5 月 2010 年 1 月在中天建设有限公司嘉兴港区 07 省道 改建工程任技术管理部科员 2010 年 10 月 2011 年 1 月在中天建设有限公司嘉兴港区瓦山北 路项目任技术管理部科员 楼志阳 中级工 程师 施工管理 2011 年 4 月 2014 年 2 月在嘉兴港区中山花苑西区项目任技术 管理部经理 2008 年 5 月 2010 年 1 月在中天建设有限公司嘉兴港区金海洋 大道工程任计划管理部科员 2010 年 10 月 2011 年 1 月在中天建设有限公司嘉兴港区瓦山北 路项目任计划管理部科员 陆永帅 中级工 程师 施工管理 2011 年 4 月 2014 年 2 月在嘉兴港区中山花苑西区项目任计划 管理部经理 二 二 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 若有 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 用定性和 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 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 可能性 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 三 三 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 级 高度风险 及以上的桥梁工程和高边坡工程 应进 行专项风险评估 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和高边坡综合考虑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 评估 四 四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 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 监控 预警措施及应急 14 预案 15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程序见图 1 图图 1 1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图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北互通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图 二 风险评估方法二 风险评估方法 一 一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按照 指南 推荐的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 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 地质条件 气候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 桥位特征及施工工 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的分类 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 本项目共有桥梁 7 座 对照下表分值标准进行逐一评估 表表 3 3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 标 分类标准标准分值说明 建设规 模 A1 单孔跨径 LK 总长 L 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 型最大单孔跨径 LK 总长 L 6 8 应结合各地工程建设经验及水平 综合 判定 其中拱桥应按高限取值 选择评估方法 前期准备 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编制评估报告 得出评估结论 提出评估对策措施建议 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16 LK 150 米或 L 1000 米 3 5 100 米 L 1000 米或 40 米 LK 150 米 1 2 L 100 米或 LK 40 米 0 1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包括岩溶 滑坡 泥石 流 釆空区 强震区 雪崩区 水库坍岸区等 4 6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 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 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1 3 地质条 件 A2 地质条件较好 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 1 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 冻土 膨胀性岩 土 软土等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 洪水 强风 强暴雨雪 台风等 4 6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 可能影响施工安全 但不显 著 2 3 气候环 境条件 A3 气候条件良好 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 1 应结合施工工艺特征综合判定 山岭区 峡谷 山间盆地 山口等险要区域 4 6 山岭区 一般区域 0 3 地形地 貌条件 A4 平原区 0 1 应结合勘察资料 综合判定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1 级 3 级 4 6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4 级 6 级 2 3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 1 桥位特 征 A5 陆地 跨线桥 公路 铁路等 及其他特殊桥 3 6 跨线桥应综合考虑交叉线路的交通量状 况 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 3 施工工 艺成熟 度 A6 施工工艺较成熟 国内有相关应用 0 1 应考虑施工企业工程经验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 R A1 A2 A3 A4 A5 A6 其中 A1 指桥梁建设规模所赋分值 A2 指工程所处地质条件所赋分值 A3 指工程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所赋分值 A4 指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所赋分值 A5 指桥位特征所赋分值 A6 指施工工艺成熟度所赋分值 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应结合工程实际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程度而定 数值应取整数 评估指标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减 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须进行相应调整 17 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 R 后 对照下表确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 表表 4 4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风险等级计算分值 R 等级 极高风险 14 分及以上 等级 高度风险 8 13 分 等级 II 中度风险 5 8 分 等级 I 低度风险 0 4 分 对总体风险等级在 III 级 高度风险 及以上的桥梁工程 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 围 评估小组应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 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 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工程 视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二 二 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1 评估指标体系 依据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主要考虑工程 建设规模 地质条件 工程特点 诱发因素 施工环境 资料完整性等建立总体风险 评估指标体系 见表 5 表表 5 5 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基本分值基本分值 Rij 分类分类 评估评估 指标指标 分级分级 分值范分值范 围围 取取 值值 权权 重重 系系 数数 ij 评估分评估分 值值 Xij 说明说明 土质边坡 H 40m 岩质边 坡 H 60m 75 100 土质边坡 30m H 40m 岩 质边坡 40m H 60m 50 74 土质边坡 20m H 30m 岩 质边坡 30m H 40m 25 49 边坡 高度 X11 土质边坡 H 20m 岩质边 坡 H 30m 0 24 R11 11 X11 R11 11 1 土质边坡 H 60m 岩质边坡 H 80m 时 基本分值确定为 100 其他分值可按高度线性内插计算取 值 2 在每一档分值给定时 当单 级坡 两碎落台间距 土质边坡 h 12m 岩质边坡 h 15m 时取大值 当单级土质边坡 h 6m 岩质边坡 h 8m 时取小值 当单级土质边坡 高度 h 8m 岩质边坡 h 10m 时 取中间值 其他情况按分级高度线 性内插 3 当用上述两种标准给定分值 不一时 采用大值 路堑边坡超过所在自然斜坡 比拟坡度值 15 75 100 10 15 50 74 5 10 25 49 建设 规模 X1 坡形 坡率 X12 5 0 24 R12 12 X12 R12 12 自然坡斜坡的比拟坡是广义的概念 可选择当地极限稳定坡 稳定坡或 所在自然坡的坡度 25 时 分 值为 100 其他分值可按 实际值 线性内插取值 地质地层易滑及软弱地层75 100R21 21X21 R21易滑及软弱地层 是指煤系地层岩 18 分类分类 评估评估 指标指标 分级分级 基本分值基本分值 Rij 权权 重重 系系 数数 ij 评估分评估分 值值 Xij 说明说明 分值范分值范 围围 取取 值值 全风化层基岩50 74 强风化层基岩25 49 岩性 X21 弱风化层基岩0 24 21组 泥质岩岩组 泥质粉砂岩 砂 质泥岩 泥岩 泥灰岩 页岩等 残积层 第四系重力堆积层 基岩 是指除去 易滑及软弱地层 的基岩 地层分布复杂者取大值 反之 取 小值 贯通75 100坡体中存在顺坡向 缓倾的软弱结构面 或组合体 不贯 通 贯通 50 74 坡体中存在顺坡向 缓倾的硬性结构面 或组合体 不贯 通 坡体中存在其他方向的结构 面 且贯通和发育 25 49 坡体 结构 X22 坡体中其他方向的结构面 不贯通 不发育 0 24 R22 22 X22 R22 22 根据结构面贯通性和发育程度取值 缓倾的软弱结构面是指结构面的倾 角小于路堑边坡坡角 结构面及其 组合面的倾向与边坡倾向之间的夹 角 0 取大值 45 取中间 60 取小值 其它的值建议用线 性内插法确定 边坡下部 0 25H 范围内有地 下水出露 且无排水措施 75 100 边坡中下部 0 25 0 5 H 范围内有地下水 且无排水 措施 50 74 边坡中上部 0 5 0 75 H 范围内有地下水 且无排水 措施 25 49 条件 X2 地下 水 X23 边坡上部 0 75 1 0 H 范 围内有地下水 且无排水措 施 0 24 R23 23 X23 R23 23 根据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和地下水的 类型及边坡体的储水构造确定 基岩承压水取大值 基岩裂隙和土 层孔隙潜水取小值 雨季施工 施工周期内出现 暴雨 或施工地区过去 5 年 内年均降雨超过 800mm 75 100 雨季施工 施工周期内出现 大雨 或施工地区过去 5 年 内年均降雨 600 800mm 50 74 雨季施工 施工周期内出现 中雨 或施工地区过去 5 年 内年均降雨 300 600mm 25 49 施工 季节 X31 旱季施工 施工周期内出现 小雨或不降雨 或施工地区 过去 5 年内年均降雨不超过 300mm 0 24 R31 31 X31 R31 31 根据边坡所在区域的降雨等级进行 确定 如没有过去 5 年内年均降雨 量资料 可用当地的年降雨量数据 代替 5 年内年均降雨 超过 1000mm 分值为 100 其他 分值可按实际值线性内插取值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75 100 自然灾害多发50 74 自然灾害偶发25 49 诱发 因素 X3 自然 灾害 的影 响 X32 自然灾害很少0 24 R32 32 X32 R32 32 自然灾害指施工区域暴雨 洪水 泥石流 崩塌 滑坡等 自然灾害 多发季节施工取大值 抗滑桩75 100 锚固工程50 74 注浆类工程25 49 施工 环境 X4 工程 措施 类型 X41 挡土墙工程0 24 R41 41 X41 R41 41 本指标只考虑边坡处治采用单一的 工程措施 一个边坡采用多种工程 措施时 取施工难度较大的工程措 施对应的分值 并酌情提高取值 19 分类分类 评估评估 指标指标 分级分级 基本分值基本分值 Rij 权权 重重 系系 数数 ij 评估分评估分 值值 Xij 说明说明 分值范分值范 围围 取取 值值 在坡顶开挖线以外 0 5H 路基下方 1 0H 范围内有地 表建筑物 地下埋藏物 高 压线塔 水体设施 75 100 在坡顶开挖线以外 1 0H 路基下方 1 5H 范围内有地 表建筑物 地下埋藏物 高 压线塔 水体设施 50 74 在坡顶开挖线以外 1 5H 路基下方 2 0H 范围内有地 表建筑物 地下埋藏物 高 压线塔 水体等设施 25 49 周边 环境 X42 设施位于上述范围以外0 24 R42 42 X42 R 42 42 上边坡为土质 岩层产状顺层的边 坡取大值 岩质边坡岩层产状反倾 的边坡取小值 下边坡位于沟谷地带 地形较陡的 有河流水体的取大值 反之 取小 值 如果上下自然边坡高陡 虽离路堑 边坡水平距离较大 但也受到影响 的 也应酌情提高指标取值 每个高边坡工点有一个或没 有勘察断面 每个断面仅有 1 个或没有勘探点 钻探 挖探 物探 75 100 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勘 察断面 每个断面有 2 个勘 探点 钻探 挖探 物探 50 74 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勘 察断面 每个断面有 3 个勘 探点 钻探 挖探 物探 25 49 地质 资料 X51 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勘 察断面 每个断面至少有 3 个钻探和挖探点 0 24 R51 51 X51 R51 51 对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清楚 岩土 计算参数选取依据充分的取小值 调查分析不太清楚 依据欠充分的 取大值 缺乏调查分析 无依据的 提高一档进行指标赋值 最高分为 100 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不完整75 100 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50 74 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 有计算参数 有边坡破坏力 大小 如滑坡推力 有破 裂面位置 25 49 资料 完整 性 X5 设计 文件 X52 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 有计算参数 有边坡破坏力 大小 如滑坡推力 有破 裂面位置 有工程措施的抗 滑力 如抗滑桩的抗滑力 提出施工安全工况 特殊工 程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施工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0 24 R52 52 X52 R52 52 完整的图件包括平面图 立面图 断面图 结构图及大样图等 2 权重系数确定 评估指标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的重要性也不同 应根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 况 将各评估指标按重要性从高到低顺序进行排队 采用权重系数对各评估指标重要 性进行区分 权重系数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设置 本指南推荐 按评估指标 重要性排序确定权重取值 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式 3 1 2 2 1 2 3 1 20 本项目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由评估小组成员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文件和 现场考察的结果进行取值 结合表 6 的权重系数表确定各指标的 值 表表 6 总体风险评估指标重要性权重系数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重要性权重系数表 指标重要性排序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第十 一 第十 二 总权 重 指标项 目数量 123456789101112 一项 1 00 1 二项 0 750 25 1 三项 0 560 330 11 1 四项 0 440 310 190 06 1 五项 0 360 280 200 110 05 1 六项 0 310 250 190 140 080 03 1 七顶 0 270 220 180 140 100 060 03 1 八项 0 230 200 170 140 110 080 050 02 1 九项 0 210 190 160 140 110 090 060 030 01 1 十项 0 190 170 150 130 110 090 070 050 030 01 1 十一项 0 170 160 140 120 110 090 070 060 040 030 01 1 十二项 0 160 150 130 120 100 090 080 060 050 030 020 01 1 3 风险等级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按式 3 2 3 3 计算确定 F Xij 3 2 Xij Rij ij 3 3 式中 Xij 评估指标的分值 i 1 2 3 4 5 j 1 2 n n 为第 i 类评估指标包括 重要指标的数量 计算得出 F 值后 对照表 7 确定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 表表 7 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风险等级风险等级F 等级 极高风险 F 60 21 等级 高度风险 45 F 60 等级 中度风险 30 F 45 等级 低度风险 F 30 第四章第四章 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 一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一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 本项目共设 441 16m 7 座 其中大桥 107m 1 座 中桥 296m 5 座 小桥 38 16m 1 座 桥梁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表 8 8 桥梁表桥梁表 序号中心桩号名称 孔数及孔 径 孔 m 桩基数 量 根 梁板数 量 片 交角 全长 m 上部构造 1AK0 196 88 A 匝道桥 4 1610245873 预应力空心板 2CK0 189 16 C 匝道桥 1 号 桥 2 254149061 预应力砼 T 梁 3CK1 077 20 C 匝道桥 2 号 桥 3 1618369054 预应力空心板 4CK1 226 94 C 匝道桥 3 号 桥 4 25212875107 预应力砼 T 梁 5FK0 296 655 F 匝道桥 3 1612189054 预应力空心板 6GK0 128 14 G 匝道桥 3 1612189054 预应力空心板 7MK2602 034 27 金丽温高速常 宅拼宽桥 2 13 081027038 16 预应力现浇板 22 一 一 A 匝道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匝道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图图 2 A 匝道桥平面布置图匝道桥平面布置图 1 建设规模 A 匝道桥设计跨径布置为 4 16 跨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空 心板梁 桥梁总长 73 米 L 100 米 综合考虑施工单位建设水平等因素 我项目评估 小组认为 相比同类型桥 此桥跨径较小 总长度较小 判定 A1 1 图图 3 A 匝道桥地质纵剖面图匝道桥地质纵剖面图 23 2 地质条件 该大桥桥址区为河流冲积平原 上部为填土 卵石 人工填土厚 2 0 3 0m 干燥 松散 卵石厚 5 0 7 0m 中密 密实 下伏砂砾岩 强风化岩 碎石 状 厚 1 0 2 0m 中风化岩 节理裂隙不发育 岩体呈中厚层状结构 评估小组认为 场址地下水不发育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极小 综合以上因素 判定 A2 1 3 气候环境条件 根据气象资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冬季温和 春季回暖平 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 17 C 极端最高气温 41 9 C 极 端最低气温 13 C 线路区为台风影 P 向区 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 2 次左右 最大风力 12 级 评估小组认为 此区域气候条件良好 有极端天气发生概率 可能影响施工安 全 但不显著 综合以上因素 判定 A3 2 4 地形地貌条件 该大桥桥址区地貌单元属山涧河流冲积地貌 桥位地形起伏平 坦 地表分布填土和冲积的卵石 下伏砂砾岩 评估小组认为 本桥地形地貌条件为 平原 为给工程增加安全风险极小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 判定 A4 0 5 桥位特征 本桥上跨绕城公路 绕城高速下穿第一孔和第二孔位置 公路车流 量较大 为进城及货运主要通道 评估小组认为 交通流量大 对施工安全影响大 综合以上因素 判定 A5 5 6 施工工艺成熟度 本桥 1 号墩采用薄壁墩 钻孔灌注桩基础 其余下部结构采 用柱式墩 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上部为预制空心梁板 梁板为预制 然后采用吊车 双机抬吊架设桥梁 评估小组认为 本桥未采用任何新技术 新工艺及新设备 施工 工艺在国内较为常见 施工工艺成熟 判定 A6 1 表表 9 9 A A 匝道桥匝道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 指标 分类标准 标准分 值 评估 分值 备注 单孔跨径 LK 总长 L 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 径 LK 总长 L 6 8 LK 150 米或 L 1000 米 3 5 100 米 L 1000 米或 40 米 LK 150 米 1 2 建设规模 A1 L 100 米或 LK 40 米 0 1 1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包括岩溶 滑坡 泥石流 釆空区 强震区 雪崩区 水库坍岸区等 4 6 地质条件 A2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 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 影响施工安 全及进度 1 3 1 24 地质条件较好 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 1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 洪水 强风 强暴雨雪 台风等 4 6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 可能影响施工安全 但不显著 2 3 气候环境条件 A3 气候条件良好 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 1 2 山岭区 峡谷 山间盆地 山口等险要区域 4 6 山岭区 一般区域 0 3 地形地貌条件 A4 平原区 0 1 0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1 级 3 级 4 6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4 级 6 级 2 3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 1 桥位特征 A5 陆地 跨线桥 公路 铁路等 及其他特殊桥 3 6 5 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 3 施工工艺成熟 度 A6 施工工艺较成熟 国内有相关应用 0 1 1 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算得出 A 匝道桥工程总体风险值 R A1 A2 A3 A4 A5 A6 1 1 2 0 5 1 10 在 8 R 14 之间 风险等级属于 III 级 为 高风险桥梁 需要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二 二 C 匝道桥匝道桥 1 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图图 4 C 匝道匝道 1 号桥平面布置图号桥平面布置图 1 建设规模 C 匝道 1 号桥设计跨径布置为 2 25 跨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 土 T 梁 桥梁总长 61 米 L 100 米 综合考虑我施工单位建设水平等因素 我项目评 25 估小组认为 相比同类型桥 此桥跨径较小 总长度较小 判定 A1 1 图图 5 C 匝道匝道 1 号桥地质纵剖面图号桥地质纵剖面图 2 地质条件 该大桥桥址区为丘陵地貌 岀露赖家组砂砾岩 k2l 强风化岩 碎块状 呈碎裂结构 厚约 2 0 3 5m 中风化岩 块状 节理裂隙不发育 岩体呈中 厚层状结构 评估小组认为 场址地下水不发育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对桥梁施工的 整体影响极小 综合以上因素 判定 A2 1 3 气候环境条件 根据气象资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冬季温和 春季回暖平 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 17 C 极端最高气温 41 9 C 极 端最低气温 13 C 线路区为台风影 P 向区 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 2 次左右 最大风力 12 级 评估小组认为 此区域气候条件良好 有极端天气发生概率 可能影响施工安 全 但不显著 综合以上因素 判定 A3 2 4 地形地貌条件 该大桥桥址区地貌单元属低丘陵地貌 现地表为耕地 地势起 伏较大 浅表为强风化砂砾岩 下层为中风化砂砾岩 评估小组认为 本桥地形地貌 条件为一般山岭 为给工程增加安全风险较小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 判定 A4 1 5 桥位特征 本桥上跨金丽温高速 金丽温高速下穿第一孔和第二孔位置 车流 量大 车速快 评估小组认为 交通流量大 对施工安全影响大 综合以上因素 判 定 A5 6 6 施工工艺成熟度 本桥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墩 钻孔灌注桩基础 U 台 扩大基 26 础 桥梁上部为预制 T 梁 梁板为预制 然后采用吊车双机抬吊架设桥梁 评估小组 认为 本桥未采用任何新技术 新工艺及新设备 施工工艺在国内较为常见 施工工 艺成熟 判定 A6 1 表表 1010 C C 匝道桥匝道桥 1 1 号桥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 指标 分类标准 标准分 值 评估 分值 备注 单孔跨径 LK 总长 L 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 径 LK 总长 L 6 8 LK 150 米或 L 1000 米 3 5 100 米 L 1000 米或 40 米 LK 150 米 1 2 建设规模 A1 L 100 米或 LK 40 米 0 1 1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包括岩溶 滑坡 泥石流 釆空区 强震区 雪崩区 水库坍岸区等 4 6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 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 影响施工安 全及进度 1 3 地质条件 A2 地质条件较好 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 1 1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 洪水 强风 强暴雨雪 台风等 4 6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 可能影响施工安全 但不显著 2 3 气候环境条件 A3 气候条件良好 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 1 2 山岭区 峡谷 山间盆地 山口等险要区域 4 6 山岭区 一般区域 0 3 地形地貌条件 A4 平原区 0 1 1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1 级 3 级 4 6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4 级 6 级 2 3 跨江 河 海湾 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 1 桥位特征 A5 陆地 跨线桥 公路 铁路等 及其他特殊桥 3 6 6 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 3 施工工艺成熟 度 A6 施工工艺较成熟 国内有相关应用 0 1 1 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算得出 C 匝道桥 1 号桥工程总体风险值 R A1 A2 A3 A4 A5 A6 1 1 2 1 6 1 12 在 8 R 14 之间 风险等级属于 III 级 为 高风险桥梁 需要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27 三 三 C 匝道桥匝道桥 2 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号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图图 6 C 匝道匝道 2 号桥平面布置图号桥平面布置图 1 建设规模 C 匝道 2 号桥设计跨径布置为 3 16 跨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 土空心板梁 桥梁总长 54 米 L 100 米 综合考虑施工单位建设水平等因素 我项目 评估小组认为 相比同类型桥 此桥跨径较小 总长度较小 判定 A1 1 28 图图 7 C 匝道匝道 2 号桥地质纵剖面图号桥地质纵剖面图 2 地质条件 该大桥桥址区为河流冲积平原地貌 斜坡表层分布残坡积含碎石粘 质黏土 稍密 厚 1 5 2 0m 河流冲积平原分布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 灰黄色 稍湿 硬塑 厚 1 0 2 5m 卵石 湿 饱和 中密 密实 厚 4 0 5 0m 下伏强 中风化质粉 质砂砾岩 强风化岩 厚 1 5 3 5m 中风化岩 块状 节理裂隙不发育 评估小组认 为 场址地下水不发育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 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较小 综合以上 因素 判定 A2 1 3 气候环境条件 根据气象资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冬季温和 春季回暖平 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 17 C 极端最高气温 4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