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2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2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2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2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2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跳水运动员跳水比赛的视频或图片。2.鼓励学生说一说:图片(视频)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欢跳水这项比赛吗?(学生自由发言。)3.谈话激趣:同学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板书:跳水。)学生齐读课题。4.质疑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吗?(学生自由发言)问题预设:(1)跳水这篇课文是谁写的?(2)课文中写的是谁跳水?(3)这个人为什么跳水?(4)他在什么情况下跳水的?(5)跳水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2. 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其发展、高潮和结局又是怎样的?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3.互相交流,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教师小结【出示课件5】:(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一只猴子十分放肆。(板书: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板书: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板书: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横木)(4)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板书:结局船长举枪、孩子得救)四、细读课文,了解联系1.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进行评议。2.学生读书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在书中标画出课文中都有谁?用几个字说明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6】(水手们拿猴子取乐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 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2、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3、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惊险,并从中受到启示。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读全文。2说说读懂了什么?3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由学生质疑时的疑点整理出来。)预设:(1)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处境危险?(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3)有没有其他方法救孩子?二、探究课文,师生交流。1自读课文,围绕目标进行感悟、探究。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收获,探讨疑点,教师巡视指导。3班上汇报与交流。(1)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以及孩子处境怎样?A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尴尬。)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下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生: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夺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训猴子一顿。生: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这只可恶的猴子。C猴子一边不断向上爬,一边回头逗孩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孩子此刻处境如何?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从“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难以回转身来”“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帮助: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桅杆的高(与甲板之间的距离大),横木的窄,突现处境的危险。形容处境危险,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生: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A船长手里正拿着枪。B船长肯定很着急,他可能想:必须马上让孩子离开危险境地,怎样才能使孩子听从命令呢?枪是最有威力的,借助枪的威胁可督使孩子服从命令,尽快跳水。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跳水至少有如下优势:船长的儿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往水里跳因为水的浮力而不会摔伤。船上有水手可以救助。这样做比较节省时间。三、指导朗读精彩句段。1、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觉?生:趣、险、智2、具体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找出有关句段读一读。(1)趣 猴子、孩子的淘气、顽皮。(2)险 孩子爬上最高的横木顶端的危险处境。(3)智 船长的急中生智、化险为夷。提示学生:朗读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四、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五、想象表演。1、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2、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题,写一段话。板书设计: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力求内容简单化、明确化,通过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课后反思:课文虽然在船长出现之前,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但目的还是为了体现船长的机智,他的正确的思想方法,为了表现他的冷静、果断。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事件的全过程及当时的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