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沙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说明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二月 目 录第一章 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1第一节 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1第二节 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5第二章 规划修编的工作过程7第三章 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12第二节 规划修编的原则12第四章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的说明14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数据来源14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18第三节 规划期间土地供需状况19第四节 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和上级规划要求落实情况、反馈协调情况的说明33第五节 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方针、对策确定的方法和依据35第六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其管制规则、管制用途确定的方法和依据36第七节 重点建设项目、城镇和村庄用地安排的依据37第八节 土地整理、开发安排的依据38第九节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关系的依据39第十节 规划间的协调状况40第十一节 拟定规划实施措施的依据41第一章 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第一节 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一、耕地保护目标实施情况1.耕地保有量 上一轮规划确定2010年白沙县耕地保有量为24050.10公顷。到2005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24448.38公顷,比现行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多398.28公顷。 2.基本农田保护现行规划确定1997-2010年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8965.30公顷,基本农田的保护率为78.67%,到2005年末全县实有基本农田面积18965.30公顷。 3.耕地减少量控制现行规划确定全县19972010年耕地减少量不超过131.0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减少耕地707.16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539.81%,其中: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5.99公顷,生态退耕743.96公顷,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面积62.79公顷。4.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现行规划确定19972010年期间全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647.5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实际补充增加耕地62.79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9.70%。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实施情况1.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现行规划确定全县1997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695.2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减少23.69公顷。2.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现行规划确定全县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131.0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19972005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5.99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19.84%。3.新增城镇用地控制规模现行规划确定19972010年新增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为285.8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新增城镇用地规模106.55公顷,相当于控制增加规模的37.28%。4.独立工矿用地规模有所缩减现行规划确定白沙县19972010年独立工矿扩大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为1036.5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独立工矿实际建设面积比规划面积少120.68公顷。5.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现行规划确定19972010年全县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21.5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实际减少3.21公顷。三、土地利用率1.未利用土地开发现行规划确定白沙县19972010年开发未利用地9058.9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实际开发未利用地2242.07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24.75%,全县土地利用率从1996年末的89.73%上升到2005年末的90.76%。2.城镇用地集约度提高1996年末全县城镇用地面积432.70公顷,城镇人均用地面积185.40平方米。2005年末,全县城镇用地面积539.12公顷,城镇人均用地面积120.98平方米,城镇人均用地面积比1996年减少了64.42平方米。3.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水平降低1996年末白沙县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100.70平方米。2005年末,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378.10公顷,农村人均用地面积97.63平方米,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水平比1996年末减少3.07平方米。四、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保障现行规划确定白沙县19972010年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新增108.9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交通和水利设施实际新增用地97.59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89.61%。五、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退耕现行规划确定全县19972010年生态退耕面积1930.40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实际生态退耕面积743.96公顷,相当于规划退耕面积的38.54。2.森林覆盖率提高1996年末全县林地面积115522.1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4.55%。规划实施期间,全县林地面积增加4412.26公顷,2005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4.6%。第二节 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一、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不够主要表现在城镇用地规模数据不统一、土地利用详查资料的现势性不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手段不完善等,导致图、数、实地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影响规划修编的准确性、合理性。二、现行规划的刚性有余、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刚性的指标控制,在对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对经济发展的速度缺乏前瞻性和应变力;规划编制前期调查研究工作的局限,造成规划局部错位现象比较明显;建设用地布局缺乏弹性,指标分解难以准确无误保障重点发展区域的项目用地需求。三、社会公众参与有待提高现行规划的公示制度还不完善,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公众参与原则尚未得到很好地落实,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没有形成,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参与平台。因此,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按规划用地的意识。四、规划实施管理体系需完善现行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与实施规划相关的政策,保障规划的实施,但是由于执法监督机制和乡镇土地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影响规划及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五、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的实施,白沙县“一产立县、二产强县、三产活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将得到更好的实施,未来15年将是白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机遇期,现行规划的用地结构与布局已难以满足白沙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各行业各部门的专项规划现行规划逐渐滞后于各行业各部门的专项规划,无法发挥出它的区域总体性和控制性规划的作用。一方面,2005年修编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重新确定了县城(牙叉镇)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布局、结构、规模和职能等;另一方面,白沙县各相关部门重新编制或修订行业发展规划,对于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强其总体控制地位,增强对用地规模的控制和整体布局的协调。第二章 规划修编的工作过程本次规划修编的工作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准备工作阶段(一)组成领导小组,成立规划办公室和工作班子及时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由国土局、林业局、建设局、发展与改革局、水务局等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白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规划修编领导小组下设规划修编办公室,负责规划修编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白沙县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规划的领导与组织协调;并由县国土局及成员单位指派业务骨干组成,负责规划修编工作的联络、协商、资料收集及部门规划等工作。2008年11月1日,白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白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就本轮规划修编的重要性以及各部门各乡镇的相关工作与任务做了明确的部署和安排。(二)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结合当前白沙县新的形势政策需要,制订了规划修编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安排了内、外业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进度、内容及要求。(三)落实规划经费及专业队伍为了确保白沙县规划修编工作的顺利实施,县政府专门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同时,经多方比较选择,确定由我省富有工作经验、具有土地规划甲级资质的海南川海土地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承担单位,全面实施规划修编的具体技术工作。(四)开展业务培训、技术准备为了做好本轮规划修编工作,技术承担单位多次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察规划设计院以及省厅举办的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培训班,并认真学习了规划修编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技术要求。(五)收集资料、实地调研2008年11月起,在县国土环境资源局业务骨干的配合下,技术承担单位先后安排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走访了县发展与改革局、统计局、建设局、农业局、公安局、旅游局、农垦办事处、各乡镇、农场等全县四十余家相关单位,听取了各单位对新一轮规划修编及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了用地规划或用地计划等相关资料,并与各部门专门的联络人建立了联系,为开展前期专题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二、前期工作阶段(一)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现行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二)开展专题研究,其中包括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研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利用供需预测、建设用地多方案预测、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009年3月22日,技术承担单位提交专题研究成果征求意见稿并分送到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反馈的意见,在县国土环境资源局的密切配合下,技术承担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专题研究成果报告(审查稿)。2009年4月10日,专题研究成果报告(审查稿)通过了专家审查。三、编制规划大纲阶段(一)编制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在综合专题研究成果、组织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形成白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及大纲说明(征求意见稿)。(二)开展广泛的征求意见为保证本轮规划的科学性,结合省下达指标,技术承担单位协同白沙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分别于2009年7月21日、8月6日、9月22日和10月19日共四次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及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分解落实省下达指标的初步方案。根据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及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的意见,技术承担单位进行反复地修改完善并形成规划大纲(评审稿)。2009年11月5日,规划大纲(评审稿)成果通过了专家组评审。四、编制规划方案阶段(一)编制规划方案,落实规划各项指标根据规划大纲以及省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结合白沙县规划期间的实际情况,调整全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编制规划初步方案,落实规划各项指标,并形成白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审议。(二)开展征求意见、听证论证2009年11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及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对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技术承担单位按照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形成规划审定稿。同月,由白沙县政府组织召开白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听证和审定会,参会的人员包括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农场及相关企业代表,各用地单位的代表一致同意规划方案通过审定,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审定意见和建议,规划技术承担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形成规划(评审稿)以及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准备工作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专题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与城市化水平分析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农用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指标预测分解土地利用初步方案向领导小组汇报方案,征询意见调整完善方案成果总结,报告编写提交正式成果意见反馈图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流程图第三章 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遵循理性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围绕白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生态保护和比较效益最大化为标准,在坚持“靠山、养山、治山、富山”和富民强县的基础上,实施“一产立县、二产强县、三产活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城乡和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实行土地用途空间管制,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以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第二节 规划修编的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坚持从稳定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严格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耕地占补数量平衡及质量有所提高,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三、统筹各业各类土地利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各业各类用地矛盾,整合城乡土地资源,妥善处理区域用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四、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模式,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合理配置各类用地,构建生态文明的城乡人居环境。五、可持续利用原则按照白沙县生态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章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的说明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数据来源一、数据来源本次规划修编的数据来源及各指标参照标准如下:(一)1996-2005年的人口数据来源于白沙县公安局统计数据;(二)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农作物产量等经济数据来源于白沙县统计局编制的统计纲要;(三)1996-2005年各类土地数据来源于白沙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历年土地变更调查;(四)2005年白沙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土地分类是依据2002年1月1日实施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没有其他建设用地这一说法,为了与省级规划下达指标有可比性,故增加了其他建设用地,包括规划的独立基础设施用地、旅游建设用地和特殊用地;(五)依据白沙县城镇规划,结合海南省下达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划定了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六)规划修编过程中,还参照了白沙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白沙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及其他专项规划;(七)根据2005年白沙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白沙县土地利用总面积为211720.44公顷,根据白沙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白沙县土地利用总面积为211565.88公顷。两次调查成果的面积有差异,主要是由于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所用的权属界线是新的界线,为了与其他市县的界线相套合,白沙县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也采用了新的县界。另外,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把儋州市坐落在白沙县境内的飞地给调了出去,因此,两次白沙县调查成果的土地总面积不一致。(八)根据白沙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987.16公顷,比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少703.01公顷,减少的原因主要是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时将水库周边的山包、丘陵也划入水库的范围。通过白沙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所用的2008年最新影像,并结合外业调查,本轮规划将原来划错的水库水面予以纠正。同时为了满足规划期间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本次规划将新增建设坡类水库、智在水库、前进水库、太早水库、如翁水库、长龙水库、珠碧江水库南干渠、南伟水库灌区、坡生水库灌区、可情水库灌区、红坎二级坝后电站、智在一级电站、珠碧江三级电站等水利项目。 (九)根据白沙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2005年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378.10公顷,根据白沙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272.20公顷,比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多894.10公顷。新增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若干年以来,白沙县农村居民点自1996年变更调查以前稍微远的年份没有进行变更,还是1992年的详查数据,导致十多年来农村居民点没有进行补调;二是第二次土地调查新增的农村居民点主要为果园中临时搭建的配套设施,因此,在本轮规划中可将果园中的临时配套设施调出来,作为农用地规划。二、基础数据测算2005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85727人,其中农业人口103916人,非农业人口81811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5.30,自然增长率为10.00。1996年到2005年,人口净增加17838人,年均增加1783人。(一)常住人口预测人口预测的方法或模型很多,主要有常规模型法(人口自然增长法、劳动平均法和带眷系数法)、计划生育胎数模型法、宋健模型法、劳动力模型法、线性回归模型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等。本研究所采用的总人口预测模型为灰色系统GM(1,1)系列模型、回归模型法和人口平均增长法(也称指数增长法)三种方法。1灰色系统GM(1,1)系列模型法根据灰色系统原理,把白沙县1996-2005人口输入软件,得到2010年和2020年白沙县的人口分别为:207162人和259094人。2回归模型法回归模型的一元线性方程式为:,式中人口数量;、系数;年份。系数a、b通常由统计资料的人口数据和时间拟合而得。在SPSS11.0软件里得到人口和时间的回归方程为:y = 1898.5x + 167497将年份输入得到2010年和2020年白沙县的人口分别为:205975人和254960人。(二)总人口分析分析比较以上的预测结果,并结合白沙县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人口控制指标和具体实际情况,取平均增长模型的中方案和其余两种预测模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规划期白沙县的人口预测结果,并作为用地计算的参考依据(见表4-1)。表4-1 白沙县未来总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结果 单位:人年份2005年2010年2020年人口规模185727206759265805(二)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预测1城镇化水平预测根据白沙县城镇发展现状,参照历年城镇化发展水平、白沙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城镇化发展速度,综合考虑白沙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趋势,确定白沙县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29.00,确定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9.00。见表4-2。表4-2 白沙县2010、2020年城镇化水平预测表 单位:%年份 20052010 2020城镇化水平2432492城镇人口预测城镇人口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城镇人口总人口城镇化率根据公式和表6-3和表6-5预测结果可计算出2010年白沙县城镇人口为66162人,2020年约为131077人。表4-3 白沙县城镇人口预测表 单位:万人年份200520102020城镇人口44574661621310773农村人口预测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白沙县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总人口城镇人口根据上述公式和前面预测结果可计算出规划期间白沙县农村人口(详见表4-4)表4-4 白沙县农村人口预测表 单位:万人年份200520102020农村人口141153140596134728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县土地利用总面积211720.44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84277.7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04%;建设用地5914.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9%;未利用地面积21527.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17%。一、农用地2005年白沙县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24448.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5%;园地面积为31896.9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5.07%;林地面积为119934.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65%;牧草地面积为5153.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3%;其他农用地面积2844.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4%。二、建设用地2005年末白沙县建设用地面积为5914.71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2797.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2%,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418.5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67%;村镇用地面积1378.1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65%;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00.4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19%;水利设施用地2960.1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27%;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7.4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01%。三、未利用地2005年末白沙县未利用地面积为21527.96公顷,其中,其中:水域用地面积1986.0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94%;暂不利用土地面积19541.93,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23%。第三节 规划期间土地供需状况一、农用地供给预测(一)耕地供给预测规划期内由于白沙县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建设用地规模将会增加,各类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数量预计为221.00公顷。2005年末全县宜耕后备土地资源620.00公顷,但由于土地后备资源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保障,因此,规划期内不可能将全部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应根据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科学分析白沙县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合理确定2005-2020年期间全县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面积约为221.00公顷。综上所述,规划期内全县建设等占用耕地面积约221.00公顷,通过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面积221.00公顷,结合耕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至2020年全县耕地的供给总量约为24323.38公顷。(二)园地供给预测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全县2005年末园地面积31896.99公顷,预计2006-2020年开发宜园后备土地资源6050.00公顷。因此,至2020年全县园地总供给量约为39082.54公顷,其中:木本园地供给量约27877.53公顷,草本园地供给量约11205.02.99公顷。(三)林地供给预测根据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末全县2005年末林地面积119934.36公顷,预计20062020年开发宜林后备土地资源约9700.00公顷。因此,至2020年全县林地供给总量约为130831.89公顷。二、农用地需求预测(一)耕地需求预测按照2010年、2020年白沙县建成基本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两个阶段的人均食物安全目标分别为400公斤和420公斤,通过人口和粮食以及其他主要农产品需求量预测2010年和2020年耕地需求量。1. 总人口预测根据白沙县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收集人口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分别采用趋势预测方法、GM(1,1)模型及年平均增长率法等三种预测方法,并将各自结果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规划期内白沙县总人口规模,其中:2010年(近期规划年)白沙县总人口:206759人;2020年(规划目标年)白沙县总人口:265805万人。2主要采用人均用粮标准法进行计算。规划年粮食需求量=规划年人均用粮标准规划年人口预测值。根据以上人均用粮标准和人口预测数量可计算出白沙县2010年和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分别为7.87万吨、9.13万吨。3. 其他主要农产品需求量测算白沙县其他主要农产品分为甘蔗、油料、瓜菜等,根据规划期间农业发展趋势,其他主要农产品需求量计算公式如下:基本需求量(N)=人均占有标准(包括食用、种子、饲料、加工、储存)总人口表4-5 规划年主要农产品需求量 单位:吨规划年甘蔗油料瓜菜201076172 14811 1904 202091267 21730 2608 4. 粮食自给率白沙县规划期间的粮食自给率采用有关部门推荐并咨询部分专家后确定为70%(2010年)和65%(2020年)两个水平。5. 农作物单产与复种指数根据白沙县1997-2005年的农作物单产数据,充分考虑规划期间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规划年农作物单产,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经与县有关部门充分协商,最后确定规划年的农作物单产如表4-6。 表4-6 规划年主要农作物单产情况表 单位: 吨/公顷规划年粮食甘蔗油料瓜菜木薯20104.652.8572.7827.0930.0020204.953.3082.8830.1833.00根据白沙县统计局提供的19972005年农作物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确定白沙县2010年、2020年粮食作物复种指数分别为245%和255%,油料复种指数分别为150%和165%,瓜菜复种指数分别为140%和160%。6. 耕地需求量预测根据以上数据,采用以下公式测算白沙县耕地需求量,计算结果发分别为2010年耕地需求量为24024.59公顷,2020年为24002.89公顷。S=( D1 * b1)/(f1 * n1)+ D2/f2+ D3/(f3 * n3)+ D4/(f4 * n4)式中:S耕地需求量,D1粮食需求量,b1粮食自给率,f1粮食播面单产n1粮食复种指数, D2甘蔗需求量, f2甘蔗播面单产,D1油料需求量, f3油料播面单产,n3油料复种指数,D4瓜菜需求量, f4瓜菜播面单产,n4瓜菜复种指数。7.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根据省下达指标与耕地需求量预测结果比较,省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能够保证规划期间白沙县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而耕地保护是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确定2010年、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分别为24354.87公顷、24321.77公顷,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8468.30公顷。(二)园地需求量预测1.木本园地需求量预测为了进一步突出白沙县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2010、2020年全县木本园地需求量分别不低于27242.55公顷和27877.53公顷。2.草本园地需求量预测为了进一步突出白沙县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具有特色的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2010、2020年全县草本园地需求量分别不低于9739.68公顷和11205.12公顷。(三)林地需求量预测根据白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了保障白沙县生态环境建设,白沙县森林覆盖率规划到2010年并长期保持在75%,包括生态公益林、纸浆林、防护林、橡胶地及木本水果园地等。白沙县规划年2010年林地需求量为130046.13公顷,2020年为林地需求量130831.89公顷。三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一)基于人口和经济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1.人均指标法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人地关系的特点。首先,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驱动力,人口规模的膨胀产生新的土地需求。其次,人口质量决定着土地消费观念,进而影响用地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作为消费者有一定的消费偏好,而消费者对土地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将对土地供求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人口质量(素质)的提高与对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的关注,人口对土地的消费偏好将愈来愈趋向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白沙县建设用地由1996年的5789.97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5914.71公顷,净增加124.73公顷;人口由1996年的16.79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8.57万人,净增加1.78万人;建设用地和人口变化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人均建设用地从1996年的344.87平方米/人,降低到2005年的318.46平方米/人。根据现状用地水平,按人均计算各类用地规模如下:表4-7 基于人均指标法的白沙县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表200520102020人口(万人)18.5720.6826.58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318.46318.46318.46建设用地(公顷)合计5914.716265.996920.23新增0.00351.291005.53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平方米)150.58150.00150.00城乡建设用地(公顷)合计2796.672951.393259.55新增0.00154.72462.88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平方米)76.3876.3876.38城镇工矿用地(公顷)合计1418.571502.851659.76新增0.0084.28241.192.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分析预测法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反映为经济产出、投资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生产力水平下,城市扩展形式、速度与表现出的特征不同。城市规模的发展促进集聚生产力的形成;当经济发展加速、生产力水平提高时,社会收入水平提高、产业部门增多、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将促使城市空间加速扩展,促使土地利用的变化。城市现有的土地利用格局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城市的用地规模是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特点相适应的。因此,城市用地增加的规模和速度与城市的经济总量和投资力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这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分析建设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选取以下指标作为状态变量:建设用地总面积(Y);选取以下指标作为自变量:生产总值(X1)、固定资产投入(X2)、地方财政收入 (X3)、工业总产值(X4)、人均生产总值(X5)。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所选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白沙县建设用地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相关系数详见表4-8。表4-8 白沙县建设用地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相关系数分析表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人均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总面积生产总值0.00固定资产投资0.2340.00地方财政收入0.6550.7690.00工业总产值0.2270.3830.5340.00人均生产总值0.0850.2690.5830.1630.00建设用地总面积1.0481.2210.6020.8710.9670.00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白沙县建设用地变化与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生产总值三个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相关性较为密切,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未来年际变化不好把握,政府只给了阶段性目标,在这里用工业总产值代替固定资产投资,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人均生产总值三个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建设用地与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回归方程如下:Y=6075.787 + 0.03047X1 0.012X4 0.567X5按同样的方法可得到白沙县城乡建设用地与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回归方程如下:Y=2743.775 + 0.001592X1 + 0.007703X4 0.0344X5按同样的方法可得到白沙县城镇工矿用地与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回归方程如下:Y= 1365.717 + 0.001608X1 + 0.007665X4 0.00346X5在2005年白沙县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的发展速度,可以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白沙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下:表4-9 白沙县未来经济发展水平预测2005年年增长率(%)2010年2020年生产总值(万元)1086619.831736514434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27961-140000280000地方财政收入(万元)311012.26554417625工业总产值(万元)104253.441234617314人均生产总值(元)58643.87709010364把表4-10中白沙县2010和2020年经济发展预测指标带入上式可得到2010年和2020年白沙县建设用地需求分别为7280.38公顷和13501.19公顷;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分别为2819.04公顷和3229.06公顷;城镇工矿用地需求分别为1442.13公顷和1850.36公顷。(3)数学模型预测法灰色模型是以灰色模块概念为基础的。灰色系统认为一切随机量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段上变化的灰色量及灰色过程。以1996-2005年数据建立GM(1,1)模型,根据GM(1,1)预测模型可得到2010年和2020年白沙县建设用地需求分别为6152.21公顷和7387.44公顷。根据同样的方法可测算出2010年和2020年白沙县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分别为2856.09公顷和2927.93公顷。2010年和2020年白沙县城镇工矿用地需求分别为1426.79公顷和1457.17公顷。根据以上模型得出的结果,取上述三种预测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则可得规划期间白沙县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如下:表4-10 白沙县建设用地规模需求预测表 200520102020建设用地(公顷)合计5914.716566.199269.62新增0651.493354.92城乡建设用地(公顷)合计2796.672875.513138.85新增078.84342.18城镇工矿用地(公顷)合计1418.571457.261657.43新增038.69238.86(二)建设用地需求量分解预测方案1.建制镇用地规模预测全县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主要采用定额指标预测方法。2005年白沙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539.12公顷,参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05年白沙县城镇化水平,有2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20.98平方米/人。按国家颁布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以120平方米/人用地标准计算白沙县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至2010年,全县城镇人口66162人,城镇建设用地719.52公顷。至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131077人,城镇建设用地1572.92公顷。表4-11 白沙县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单位:公顷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新增面积2005539.252010719.52180.4020201572.921033.802.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2005年白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378.10公顷,有141153人居住在农村,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97.63平方米/人。根据国家颁布的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指标标准,按照要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原则,2010年以95平方米/人用地标准计算白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2020年以90平方米/人用地标准计算白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至2010年,全县农村人口加“两栖人口”142321人,农村居民点用地1352.05公顷;至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加“两栖人口”142558人,农村居民点用地1283.02公顷。表4-12 白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表 单位: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新增(减)面积20051378.1020101352.05-26.0520201283.02-95.083.工矿用地规模预测根据有关部门资料,确定规划期间白沙县工矿用地需求预测结果如下:表4-13 白沙县工矿用地规模预测表 单位:公顷200520102020新增面积-25.5440.344.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十一五”期间白沙县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对交通、能源、水利等设施作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必须得到优先建设才能带来经济的稳步增长。根据白沙县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到2020年,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村公路总里程有较大的发展,初步实现网络化,所有县道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乡村道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所有自然村通等级公路,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桥涵和交通附属设施完善的公路网。到2020年实现通车里程972.1公里,根据省下达给白沙县的交通用地指标,规划期末交通建设用地为520.07公顷,比2005年新增119.65公顷。规划期间,交通建设项目如下: 表4-14 白沙县新增交通建设项目用地表 单位:公顷序号项目名称面积(公顷)1牙叉至邦溪公路扩建8.002牙叉至什运公路扩建7.943桥涵建设9.064道路通畅工程79.525农村公路工程15.006西环铁路扩能改造2.00合计121.525.水利设施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白沙县现有的有效蓄水量和饮水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所需要水量,水利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利设施的规划建设是白沙县“十一五”期间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白沙县水利扶贫规划,“十一五”期间及以后的水利建设重点是: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县城区域的供水地面净化池及供水管网的配套、农业排灌设施、小水电站及农网建设。6.其他设施用地需求预测根据白沙县“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在规划期间白沙县将重点建设一些旅游项目及其它需要独立选址的项目,共需新增建设用地约433.23公顷。表4-15 白沙县主要旅游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性质所在乡镇面积(公顷)1红坎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项目新建元门乡33.332江排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新建细水乡13.333陨石坑旅游开发项目新建牙叉镇20.005九架岭新建打安镇26.666霸王岭新建青松乡13.337仙婆岭新建牙叉镇13.338方亮民族公园新建牙叉镇20.009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新建邦溪镇5.4710白沙生态旅游项目新建牙叉镇114.4511白沙旅游体育休闲新建邦溪镇、细水乡、七坊镇133.3312白沙温泉旅游新建邦溪镇、七坊镇40.00合计433.23(三)结果汇总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528号)文和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文,坚持“建设用地外延扩张与内涵挖潜相结合”和“城镇用地扩张与农村居民点缩减相挂钩”的原则,通过对白沙县城乡建设用地的预测和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分析,充分考虑白沙县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及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综合确定规划期间白沙县建设用地规模结构见下(表4-19)表4-16 白沙县未来建设用地预测结果 单位:公顷200520102020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合计1418.5717532053新增面积-334.43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废纸处置合同范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模板参考
- 租赁场地建设 合同范本
- 流动空地出租合同范本
- 养猪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监控安装电子合同范本
- 广告项目项目合同范本
- 建设项目变更造价咨询合同
- 砖厂挂牌转让合同范本
- 承包烟花戒指合同范本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山西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一览表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 融资性担保贷款保后检查表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