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早期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围绕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实施的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文官制 行省制 内阁制 军机处等是本专题主要命题点 其中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其核心内容 考向预测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部分 2012年高考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复习备考 1 注重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影响及社会遗存 2 注重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方面命题 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 如对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举措 明清强化君主专制措施等职能 权力及特点的命题考查 3 命题可能从古代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选官用人制度 监察制度等 不断创新角度考查 以及对今天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启迪作用 4 高考可能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 将古代君主专制 近代民主政治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命题 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政治文明的特点 备考策略 1 复习早期政治制度时 突出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涵 特点及影响的理解 2 复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 要抓一条主线 两个方面 一条主线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发展演变的历程及阶段特征 两个方面是指一方面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用 另一方面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 3 重视对主干知识从不同命题角度的分析 联系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 如与民主政治建设 反腐倡廉 公务员制度等热点链接复习 探究点一宗法制的内涵 特点及影响 1 内涵 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 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 特点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 具有宗族色彩 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3 影响 1 对西周的影响 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 王位世袭制以及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构建起从上到下 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2 对后世的影响 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王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后世的 百家姓 系列丛书 家族家谱的修订 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宗法制对今天而言 其重视家庭建设 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 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例1 2011 课标全国卷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 崇周制而 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例1c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社会制度的影响 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由此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 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 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 a d两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 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 b项不符合题意 变式题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特点的理解 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而材料中 定之以天 说明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嫡庶确定宗法等级的 故这里的 天 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a c d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答案为b项 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古代中国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 2 反映的趋势 1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 体现了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 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2 2011 江苏卷 据 南台备要 记载 江浙省 调兵剿捕之际 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 若是一一咨禀 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 不须咨禀 交他每 们 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例2b 解析 本题以元代江浙的地方材料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对行省制度的掌握 以及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 难度不大 符合2011年高考考题的命题主流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和教材内容的掌握 材料中江浙行省遇有军事等紧急事务不必 咨禀 由地方 从便区处 即自行处理紧急事务 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直接排除a项 c d两项也与元朝中央集权的史实不符 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 变式题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秦朝郡县制影响 特点的理解 据材料 设职授官 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等信息 可以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 废除分封世袭的等级制度 故d项符合题意 分封制 皇帝制度仍然是世袭的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故排除a b c三项 探究点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秦朝 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虽分工上各有所侧重 但相权相对过大 西汉 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 秘书 担任尚书令 侍中 参与军国大事 削弱相权 隋唐 完善三省六部制 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提高行政效率 宋代 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 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 强化君权 相权再衰落 元代 中书省成最高行政机构 六部归入中书省 相权重新加强 这是在相权不断削弱的趋势下相对短暂的反复 明代 明太祖废除丞相 权分六部 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 明成祖时 设立内阁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清代 清康熙时 设置南书房 加强君权 雍正年间 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斗争趋势 通过限制相权 分割宰相的权力 皇权不断强化 相权不断削弱 直至最终被取消 2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秦朝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皇帝直接任免地方官员 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西汉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削夺王国封地 汉武帝实行 推恩令 强干弱枝 监察地方 唐代 唐中叶以来 设节度使 酿成唐末五代地方割据 宋代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分割地方的行政 军事 财政权力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 元代 行省制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地方设三司 斗争趋势 地方权力愈益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 君主专制 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交织 贯穿始终 2 皇权至上原则 君主从决策到行使立法 司法 行政等独断权力 3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 宣扬 君权神授 5 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伴随 6 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例3 2011 北京卷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 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例3c 解析 本题考查历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a项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打击的是地方势力 而非分化相权 b项北魏实行的三长制也是地方管理制度 与相权无关 d项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 而不是清朝设军机处 变式题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认识 唐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分工明确 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未能准确反映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相权虽三分 但相互协商 相互牵制 其独立施政是错误的 b项说法错误 中央集权就是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d项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 探究点四古代中国选官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2 趋势 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 形式日益严密 体现相对公平 公开 客观的原则 2 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1 演变 秦朝 中央设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 历朝沿用 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西汉 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 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北宋 设通判 负责监督地方长官知州 可直接向皇帝报告 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 明朝 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 管地方监察 司法 2 评价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 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起到一定的作用 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成为强化皇权 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例4 2011 山东卷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它 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 例4c 解析 本题利用情景材料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 用官制度 科举制 这一点可以从题干中的 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看出 a d两项均属于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与题意不符 可排除 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对当时统治人才的选拔 任用以及对社会的安定 均产生了重要作用 但察举制是以上级个人价值取向为选拔标准的 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任意性 后来一般没有关系的人难以进入仕途 出现了任人唯亲的现象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而科举制 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 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参与国家政治 公开竞选 改变了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选择的做法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能够让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 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c项 变式题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选官制度相关的理解 秦朝授爵制主要依据军功 西汉武帝时设立察举制 以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特点 主要依据品行等 九品中正制创立于三国的魏国时期 注重门第声望 科举制开始于隋代 在唐代完善起来 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 本题答案为d项 热点视角视角1 从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 认祖归宗等现象 理解宗法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远影响和当今社会宗法制遗存现象 视角2 从当前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 考查中国古代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举措 特点及影响 认识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积极影响 视角3 从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化进程等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弊端 从公务员制度和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 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沿革 特点及影响 热点演练1 中国有句古语 叶落归根 认祖归宗 中国人的这种文化情结源于 a 分封制b 禅让制c 宗法制d 王位世袭制 1 c 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据题干中 叶落归根 认祖归宗 的信息 说明与血缘关系相关 故答案为c项 2 史学家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一书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发自商鞅 极盛于始皇 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 转型 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彻底打破了宗法分封制b 中国进入了农耕文明时期c 儒学成为统治思想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 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影响 中国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开始萌发中央集权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武帝时实现大一统局面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故答案为d项 专题一 时政热点链接 3 有学者指出 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 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 不敢把政权分散 要完全把它集中在中央 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由此可见 元代行省 a 为了监察地方b 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c 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d 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 3 a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主要说明了元代行中书省是中央派往地方的机关 从 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信息说明了行中书省实质是代表中央进行监察地方的一个机关 故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故排除 1 秦统一后 废封建 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但皇帝之子 弟封王 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 以为屏藩 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备选理由 分封制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命题多从内容 特点 影响角度命题 这道题目是从分封制深远影响的角度命制的 具有典型性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 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 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诸侯争霸 故a项错误 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 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 故b d两项错误 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 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故答案为c项 2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说 其为制 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 公天下 之开端 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备选理由 本题通过设置材料 考查对郡县制特点影响的考查 主要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判断能力 具有典型性 故备选 d 解析 本题是对郡县制特点影响的考查 材料中 公之大者 公天下之端 的 公 是指和分封制下的官员世袭制相比较而言的 迁移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内容 特点进行分析 材料中的 封建 实指西周 分封制 分封制下 诸侯到卿大夫 士 其权力 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 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郡守 县令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 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 此即材料中所谓 公天下 3 朱子语类 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 则门下缴驳 若可行 门下又下尚书省 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体现三省分权制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备选理由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主要考查对三省六部制影响的认识 命题角度非常新颖 且隐性考查了对历史概念的阐释能力 b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 a c d三项均符合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b项转换了概念 三省六部制不属于监察范畴 故答案为b项 4 隋唐以前 官府设有谱局 考定父祖官爵 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终结b 察举制的完善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 科举制的推行 备选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合作合同
- 2025年绿色生态养殖基地有机肥料生产线设备融资租赁合同
- 2025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级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租赁及综合政策扶持实施协议
- 2025年度公立学校兼职教师岗位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节能保温材料出口业务代理合同
- 2025年环保纤维原料供应与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建筑节能保温岩棉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指导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发动机叶片复合材料加工承揽协议
- 2025年度医院废弃物回收利用与保密管理合同
- 中、短波广播天线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 医疗垃圾培训课件
- 小区真石漆修补方案(3篇)
- 急性食物中毒患者院前急救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中医药健康服务规范课件
- DB4401-T 215-2023 井盖设施技术规范
- 医学实验室管理规范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打孔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