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蓉测量物体的体积教案.doc_第1页
徐海蓉测量物体的体积教案.doc_第2页
徐海蓉测量物体的体积教案.doc_第3页
徐海蓉测量物体的体积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课 题:测量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体积) 学 校:镇江市润州区桃园中心小学姓 名:徐海蓉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六年级数学3,课时:1课时4,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37页的教学内容。二、教学方法: 数学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立足点应该是凡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的,就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本课的设计,主要发挥网络资源,为学生开拓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受数学课堂不是学习数学的唯一途径。因此。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着重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探索生活中各种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文本知识的深入,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三、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有趣的智力故事引入,吸引学生去探索发现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此故事起一个“抛砖引入”的作用,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动脑筋能发现更多的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一些测量不规则物体提及的方法,然后动手实践,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通过这样的测量,使学生们加深对体积和容积的理解,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4、培养学生网络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不规测物体的体积。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故事乌鸦喝水。(/s?wd=%E4%B9%8C%E9%B8%A6%E5%96%9D%E6%B0%B4%E7%9A%84%E6%95%85%E4%BA%8B&rsv_spt=1&issp=1&rsv_bp=0&ie=utf-8&tn=baiduhome_pg&oq=%E4%B9%8C%E9%B8%A6%E5%96%9D%E6%B0%B4&rsp=0&f=3&inputT=3954)2、导入:聪明的乌鸦将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就升高了,这样就喝到了水。那么,瓶中放入石子,水面就升高了,说明什么呢?(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看来,每个物体都有它的体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测量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测量物体的体积】二、课堂助学:1、出示一堆物体,其中有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也有不规则物体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设问:在这些物体中哪些可以直接计算出体积?怎样计算?哪些不能直接计算出体积?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呢?【板书课题:测量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的物体】2、网上搜索: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v_show/id_XMTE0MTE5NDQ=.html)指名汇报。2、自主探索活动1:测量、计算土豆的体积。(1)谈话:如果将刚才的物体换成土豆,你准备怎样测量它的体积呢?(学生自由发言说方案)(3)小结:我们可以先在圆柱形状的容器里放适量的水,测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将土豆完全没入水中,测量出水面上升后的高度,最后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就可以得到土豆的体。(4)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材料(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容器各一干),现在就用你们想到的这种办法来测量土豆的体积,并填写表格。活动提示:1、观测数据时要注意科学准确。 2、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卫生。3、容器中的水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交流 说一说土豆的体积是怎样算的,并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 提问: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一定要把土豆完全没人水中)3、再来看看其他同学想出来的方法(/html/2009-05/11/content_535313.htm)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4、自主探索活动2:测量、计算铁块的体积。(1)谈话:我们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知道了土豆的体积,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别测量两块铁块的体积,并用天平称一称它们的质量,再填写下表。(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最好先称出质量,再测量体积)(3)反馈交流。比一比: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比较发现:桶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比的比值是一定的。(4)拓展: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什么呢?(/view/7d4097e9b8f67c1cfad6b8a8.html)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的比值是一定的三、同步训练:算一算:运用以上知识,称出第三块铁块的质量并计算出它的体积。 小组合作,称出铁块的质量。 独立算出它的体积。 交流反馈: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约是7.8Cm3,怎样理解这个比值?说一说你列式的理由。四、巩固练习(一)课堂作业:1、师:金属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们知道吗?不同的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view/2c33756fb84ae45c3b358c20.html)教师摘取数据(出示下表)2、自主练习:(1)借助这些比值,我们能不能计算出这些物体的体积呢?(2)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物体,称出它的质量,计算它的体积。(完成下表)物体名称质量(g)体积(cm)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师: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六、教学反思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设计能够结合课本,巧妙运用网络资源,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以下两个亮点:1、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提高数学思考的有效性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之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运用网络资源,通过视频演示,学生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进行操作实验,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建构了新的知识。更要指出的是,运用网络资源对文本知识进行了拓展,对于密度的认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 到“授人以渔”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又开辟了新的学习途径,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式可以拓展到课堂以外。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江苏省学校镇江市润州区桃园中心小学姓名徐海蓉职称小教高级电子邮箱812067403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桃园中心小学 徐海蓉, 1995年毕业于镇江师范学校,从教16余年。2000年取得南京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学历。努力打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