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鄂教版科学三下第12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word教案 教学目标: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行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得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研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研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具准备: 课件,湿抹布和装有少量水的广口容器等。教学过程:一、导(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用水写一个“水”字,师生一起观察“水”字的变化。(2)再观察晒衣服的图(出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湿衣服晾一会有什么变化?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呢?(二)导出目标:1、俗话说:有目标才会有方向,看看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目标吧!(课件出示目标)2、学生认真阅读目标.(三)导出学法;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自学法宝少不了。(出示自学提示)1、根据自己的推测,想办法研究: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2、设计实验研究方法,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分小组实验研究,交流:你们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4、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二、学、析(一)、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2、分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实验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出示课件)。3、分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指导。4、各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5、讨论:在这些实验中,水为什么会慢慢减少了?水跑到哪儿去了呢?观察老师准备的水蒸发的录象。(出示课件)。6、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7、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水的蒸发现象,紧接着教师讲述水的蒸发现象: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何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二)、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交流: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2、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3、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课件展示)三、练通过我们的共同学习,到底我们学会了多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动笔来练一练吧!(分发答题卡)1、实验题: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就干了,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你是怎样实验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和看到的现象。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六、板书设计:12、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液态-气态-空气中晒盐、用保鲜袋保鲜水果七、作业:1、问答题: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后就干了,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2、设计实验说明,水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1)实验材料:(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附送:2019春鄂教版科学三下第13课怎样让衣服干得快word说课稿一、说教材怎样让衣服干得快是鄂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材中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接在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的内容编排的,是在认识什么是蒸发后,来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一个科学问题。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能够对水的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假设; 认识到水的蒸发与蒸发面积、温度的高低、水的作用等因素有关,了解衣服一般放在户外晾晒的原因。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美好。教学重点是知道影响水分蒸发速度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是能够设计实验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和水的作用等因素有关。 二、说教法教学本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科学结论大都来于实验,本课通过三个实验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教学上我采取引入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实践应用。我先是兴趣引入课题,然后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然后大胆推测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再通过实验验证,在实验验证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分工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知道科学就得分工合作,才能高效出成绩,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风和蒸发面积有关;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并能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把一件厚实的衣服尽快晾干,有哪些办法?学生回家做一做,再把自己的做法向大家介绍。三、说学法本课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猜想如何让衣服干得快,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进行猜想,但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实验设计较难,本课是对比实验,学生以前也没做过,所以教学时,既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对比实验,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时设计哪个条件的不同,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尽量选择较简单易做,实验又明显的去做。我就让他们设计用取暖器烤,用电吹风吹,用尺块把一滴水赶开来增大面积三个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要培养他们分工合作的科学精神。本节课一切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四、说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老师通过和学生聊天和在黑板上画笑脸,来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同时复习上课的内容,什么是蒸发。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课件1(一群孩子在喷泉下玩耍的画面) 为了这群快乐玩耍的孩子不生病,怎样让孩子们的衣服尽快变干?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3 怎样让衣服干得快 二、启迪思维,大胆猜想 让衣服干得快,就得让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引出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小组讨论,大胆猜想。并把猜想结果填在书上我的推测里。小组猜想,填写推测,老师巡视,然后交流你的猜想和依据。 1、水的蒸发可能与蒸发面积有关; 2、水的蒸发可能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3、水的蒸发可能与风的作用有关。 也许学生不能猜想到与蒸发面积有关,这时老师可以说我也有猜想,引出这一猜想。三、实验研究,验证猜想 1、分组实验,验证猜想(2)和猜想(3) 介绍对比实验,想想温度对比实验和风的对比实验,哪个条件应不同。每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温度对比实验方案:将两块同样大小的湿布,一块用取暖器烤,另一块放在桌面上, 仔细观察两块布上的水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风对比实验方案:将两块同样大小的湿布,一块夹在铁架上用吹风机吹,另一块夹在铁架上,仔细观察两块布上的水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进行温度对比实验验和风的对比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大屏幕展示课件4: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低,水蒸发越慢。风越大,水蒸发越快;风越小,水蒸发越慢。 2、一起做验证猜想(1)大屏幕出示实验要求:用滴管分别在纸上滴上两滴水,然后用尺块把其中一滴水轻轻地尽量地赶开,另一滴水不动,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两滴水发生的变化。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验结论:蒸发面积大,水就蒸发得快,蒸发面积小,水就蒸发得慢。3、实验证明: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温度和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1.大屏幕展示课件思考:哪堆谷子干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南通市交通运输局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市大兴区招聘安全生产专职安全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招考聘用制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所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事业单位招考1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事业单位招考及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交易行为分析优化-洞察与解读
- 视频广告转化率分析-第1篇-洞察与解读
- 2025租赁公寓合同模板
- 2025个人借款合同协议范本
- 体育俱乐部公司策划方案
- 上下级沟通技巧
- 国资委面试题及答案
-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 课件 第6章 现代计算机-复杂环境下程序执行
- 2025年中国功能食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吸入麻醉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幼儿园示范公开课:大班语言绘本《跑跑镇》教案
- 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2025重庆租房合同8篇
- 上海市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